快好知 kuaihz

少女杜拉的故事读后感锦集

  《少女杜拉的故事》是一本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1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少女杜拉的故事》读后感(一):读懂这本书,你的心性会变得越来越好

  《少女杜拉的故事》是著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是弗洛伊德将精神分析和释梦理论运用于实践的经典案例,它的重要在于,将精神分析和释梦理论运用到了具体的案例中,充分展现了精神分析强大、诱人的魅力。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这个版本是由我国著名的心理咨询师武志红老师主编的,在这本书的总序中,武志红老师讲到,他和正清远流文化公司的涂道坤先生策划一套书,就是“可以让你变得更好的心理学书”系列,读懂这些书,会有一个效果,就是你的心性会变得越来越好。《少女杜拉的故事》就是这套丛书中的一本。

  在这个案例中,杜拉是一个18岁的少女,也是一个典型的歇斯底里患者。呼吸困难,神经性咳嗽,失声和可能伴有偏头痛,以及忧虑、歇斯底里性反社交症,还有一中不太真实的厌世情绪。寻找出这些症状的来源,及背后隐藏的潜意识观念,是弗洛伊德的主要工作。杜拉一家与K先生一家关系很好,杜拉经常照看K夫妇的孩子,而K夫人也经常照顾杜拉生病的父亲,直到有一天杜拉声称K先生向她示爱,拥抱并亲吻了她,她感到恶心并给了K先生一个耳光。两周之后,杜拉将此事告诉了父亲,并要求父亲和K先生一家断绝来往。但当杜拉的父亲和K先生谈及此事时,K先生矢口否认,杜拉父亲对于两家断绝来往的要求,他认为K夫人经常照顾自己,两人间有着很深的友谊,他不想因此伤害K夫人。而事实上,杜拉的父亲和K夫人有染,而杜拉虽然对于K先生的所作所为感到恶心,但是她内心深处确实爱着K先生的。更多复杂的人物及关系就留待读者朋友自己去阅读探索了。

  总的来说,这本书的专业性还是比较强的,如果没有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阅读起来思路还是会有一些混乱,感觉就像看电影《盗梦空间》一样。好在武志红老师为这本书写了导读,虽然篇幅不长,但是脉络清晰、有的放矢,帮助我们更好地对这个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武志红老师还有一句话是让我津津乐道的,那就是“更好地成为自己,而不是成为更好的自己,因为真我本质上就是最好的”。

  《少女杜拉的故事》读后感(二):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杜拉

  提起心理学,我等门外汉第一想到的就是弗洛伊德了。似乎每个人都识得这个没名字,但对他的学术成就似乎知之甚少。但这个名字却总能使我们的谈话逼格瞬间升个等级。

  佛洛依德作为现代心理分析学的开山鼻祖,自然大名远扬。他的著作《性学三论》,《梦的解析》虽说观点是惊世骇俗,可实在地改变了一代人的观念。不过,他的那些心理学大作虽然学术价值很高,但未免过于专业,频繁出现的专业名词往往让人看得一头雾水。《少女杜拉的故事》是少有的案例分析。因为是案例分析,所以写的很浅显,读起来也很相对理解。

  故事很简单,少女杜拉突然跟父母告发邻居侵犯了她,而她却性格大变。然后弗洛伊德为她治疗,一步步挖出她深藏的故事。

  这本书读起来很想一本推理小说。弗洛伊德就是那个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侦探。他总是能敏锐地捕捉到杜拉的小心思与小秘密,在弗洛伊德面前,杜拉就像个毫无遮挡的孩子,所有不可为外人道的故事都会被指出来,这也证明了弗洛伊德心里理论的疗效。

  这本书也可以看做是弗洛伊德学术思想的小结,基本上弗洛伊德所有的重要的思想都在这本书里提到,无论是梦的解析还是性的决定性作用,如果我们在读书的时候能偶尔地在几处产生这样的感受——说的不就是我嘛——那你还有什么理由否定弗洛伊德的理论呢?

  杜拉有每个人的影子,只不过多少而已。一千个读者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一千个读者,却都汇聚成一个杜拉杜拉的家庭是不幸福的,父母之间其实早就嫌隙深种了,不过他们依然勉强维持着这个脆弱的婚姻,为的就是孩子。杜拉虽是个少女,却对性知识轻车熟路,这在当今这个时代,我也不需多做引证。杜拉的母亲,曾经也是明媚的阳光少女,但结婚生子之后却成了极度洁癖甚至有些神经质的人物......诸如此类,大部分的家庭都会发生。

  读者也别期待看完一本书就能理解弗洛伊德精髓,这是不可能的。这本小册子,只是在用杜拉的例子,让我们能够跨出接纳自己,认识自己的那一步。如果你在杜拉身上发现了自己的影子,或者是看到自己的家庭有那么一瞬间想到了杜拉的家庭,我想,这本书就能派上用场了。

  《少女杜拉的故事》读后感(三):是杜拉,不是杜拉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20世间杰出的思想家、心理学家、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不仅在潜意识领域研究成就卓绝,还促进了动力心理学、人格心里学和变态心理学的发展。 《少女杜拉的故事》看似不厚的一本书,里面的内容却相当丰富。情节跌宕起伏,奇思妙想的故事不觉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是杜拉真的病了,还是K先生行为不轨? 随着故事的推进,一个个谎言的戳穿。 真的比悬疑小说还悬疑。 心理这东西虚无缥缈的,平时真心不怎么相信这玩意。但有时候又不得不信,这确实是一个奇妙的东西。 故事其实很简单,但又非常的复杂。 少女杜拉一家和K先生一家是邻居。平时关系都比较好,少女杜拉经常去K先生家帮忙带孩子,而且和他家的保姆关系也不错。 在一次湖边散步的时候,k先生向杜拉示爱并强吻了她。杜拉在被强吻以后给了k先生一巴掌,但是在两周以后杜拉才把这件事情告诉父母,并要求与k先生一家断绝往来。 既然杜拉很讨厌K先生,而且打了他一巴掌。可为什么在两周后才把事情告诉父母呢?是害怕报复还是另有原因呢?相信不光我们疑惑,杜拉的父母也是一样! 随着弗洛伊德的介入,事情的真相一步步的浮出水面。 杜拉之所以经常去K先生家帮忙带孩子,其实也是另有目的。她喜欢K先生,带孩子只是为了能够看到K先生而已。而K先生也是一个多情的种,和家里的保姆也有不正当关系。保姆又把这件事情告诉了杜拉,所以在K先生强吻杜拉的时候,杜拉打了他一巴掌。因为杜拉觉得k先生只是当她是发泄欲望的工具,不是真的喜欢,和k先生对保姆的做法一样,这样让杜拉感到不满。 《少女杜拉的故事》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 其实故事很简单,讲述了弗洛伊德在治疗一个患有(癔症)的少女杜拉过程中,揭示的有关性、家庭影响、潜在作用、遗传、梦境等作用下,对心理病症、以及由此引发的表现在外的生理病症的过程。 杜拉的问题家庭也有一部分关系,在那个名存实亡的家庭里杜拉的感受是空虚的,只能得到一些表面的爱。或许就是因为这样的家庭才导致其性格的缺陷,有恋父情结。 杜拉其实是一个可怜的孩子,希望这个世界能够给予她更多的理解关心与爱护,让更多这样的孩子能够快乐度过一生。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世界的美妙也应该每个人经历,祝福每一个女孩。

  《少女杜拉的故事》读后感(四):释梦片段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20世纪杰出的思想家、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1895年,他正式提出精神分析的概念,由此,精神分析学说逐渐形成,直到今天仍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弗洛伊德不仅在潜意识研究领域成就卓著,还促进了动力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发展,为20世纪的西方人文学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著有《梦的解析》《爱情心理学》《少女杜拉的故事》《性学三论》《自我与本我》等意义非凡的心理学作品。

  其中,《少女杜拉的故事》是弗洛伊德将精神分析和释梦理论运用于实践的经典案例——18岁的少女杜拉不知为何突然变得脾气古怪,并声称邻居K先生对她非礼。而K先生则坚决否认,并告诉杜拉的父亲,说杜拉沉迷于关于性的书籍中,可能产生了不切实际的幻想。到底是K先生真的行为不轨,还是杜拉心存幻想?随着分析的逐渐深入,更多不为人知的秘密被揭示了出来,故事也由此变得跌宕起伏,犹如一部悬疑小说,让人出其不意,又痛快淋漓地戳穿了一个接一个谎言,于是我们看见了一个真实的杜拉,她在原生家庭中歇斯底里地挣扎。

  美国心理协会如是介绍《少女杜拉的故事》:“弗洛伊德分析了一位18岁女孩生活的各个方面,其过程如同侦探破解悬案一般精彩,让人出其不意,又痛快淋漓。在杜拉所处的环境中,弗洛伊德敏锐地发现杜拉的母亲、父亲、父亲的情人,以及向杜拉大献殷勤的K先生,都是导致杜拉痛苦的原因。”

  加州大学历史学教授马丁·伊万·杰伊评价道:“弗洛伊德是他那个时代极具影响力的‘知识立法者’, 他创立的精神分析,成为人类心理学独特的一个理论。他的作品魔力强大,治疗了人类心理疾病,对文化和社会也是一种全新的诠释。”

  身兼作家、教育咨询家、心理演说家数职的肯德·谢丽也认为:“弗洛伊德的作品和理论影响了我们对童年、性格、记忆、性和治疗的看法。虽然他的理论备受争议,但他对心理学、心理治疗和心理文化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

  《少女杜拉的故事》篇幅不长,却引人人胜,令人震撼。弗洛伊德说,这个病例为他开启了无数智慧之门。通过这个例子,读者得以打开精神分析的大门,不仅会领略到精神分析强大、诱人的魅力,还能从中寻找到走出原生家庭,获得治愈的路。

  《少女杜拉的故事》读后感(五):看见,即是治愈的开始

  弗洛依德和他的《梦的解析》是研究心理学绕不开的话题,也因此被很多人熟知。相比之下,《少女杜拉的故事》虽然同属于弗洛伊德的作品,但了解它的人就不那么大众化了。毕竟这样一本心理学案例分析书籍,若是没有一定的基础,很容易看得一头雾水。当然,假如身为读者的你依然对它很感兴趣,那么我的建议是先看《梦的解析》,再深入阅读此书。

  《少女杜拉的故事》作为弗洛伊德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它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将精神分析和释梦理论运用到了具体案例中,让读者可以充分感受到人类的精神世界是多么复杂多变,而精神分析的过程就像是解锁各种奇妙组合的密码一样富有挑战性和神秘性。

  在本书中,少女杜拉一家与K先生一家关系很好,杜拉经常照看K夫妇的孩子,而K夫人也常常照顾杜拉生病的父亲。这一切表面看上去很和谐,也很美好。可随着“湖边事件”的出现,两家的关系被打破了。

  据年轻漂亮的杜拉说,她与K先生在湖边散步时,K先生向她示爱,并拥抱、亲吻了她,而杜拉因为感到恶心而打了其一耳光。按理说,被有妇之夫这样对待,生气是理所当然的。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直到两周之后杜拉才告诉自己的父母,并要求父亲与K先生一家断绝往来。

  也许,我们会以为杜拉是因为害怕或者不知所措才在那么久之后告诉自己的父母,可事实真的如此吗?面对杜拉的说辞,K先生却说她是因为沉迷于性教育书籍而产生了不切实际的幻想,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杜拉的父亲真的是因为基于两家的深厚友谊而不舍得断交吗?明明是日常的生活,却活生生像悬疑剧那样离奇,这大概就是人生的本来面目吧。

  随着少女杜拉歇歇斯里症的发作与恶化,尘封多年的往事在弗洛伊德的引导下被揭开,我恍然发现原来两家的情感纠葛是如此之深,错乱的关系才是杜拉病症严重的根源。而当一切得以看见,其实已经有了治愈的机会,正所谓对症下药,即是如此,心理疾病也不例外。

  在弗洛伊德的大胆求证和假设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是在不知不觉中受潜意识支配的,有时候连我们自己都意识不到其根源在哪里。不过幸好,精神分析这一科学可以帮助更多的人走出思想的困境,重拾对人生的希望。

  《少女杜拉的故事》一书虽然整体篇幅不长,但是却能够引人入胜,引导人们进入精神分析的大门,推荐阅读!

  《少女杜拉的故事》读后感(六):用精神分析法剖析歇斯底里症

  这本书《少女杜拉的故事》是由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所著。1895年他正式提出精神分析的概念,本书1900年已成书,直到1905年发表,包括20多年后作者再看本书,他都有一些思想感悟不同于刚成书时,或者用他的话讲,他自己觉得书中有些观点是有失偏颇的,但是他也没想着说纠正,只是做了补充解释,所以个人认为,看原文说看得累了,偶尔跳出来,看看注释,与作者的思想碰撞,反而能更好的读正文。本书是资深译者范箬馨翻译,读起来非常顺,丝毫没有读外文书的艰涩之感。然后武志红主编,这位主编我想大家应该非常熟悉,她的总序“一个灯塔,一本好书”读之豁然开朗,她主编的这个系列都建议拿来读一下,比如《心灵地图》,启迪心灵的,都非常不错。 话说回来,本书就是一个分析事件的“现场”,故事就是在分析中穿插,说实话,有些“跳戏”,怎么说着说着就有新的内容加入,有点观点现成,故事来铺就之感,但是就像作者所说的,在治疗之中,我们不可能记录,避免病人反感,所以作者的表述会有些遗漏。当然,这是一个案例,对于我们“门外汉”来说,这个案例就是个故事,没有太多的私人感情,最多就是对别人心理问题的探究,一种人性的好奇!书中说到,哪有什么心理问题,只是人性的一种曲折表现。所以本书用一个不长的篇幅把少女杜拉的心理重新剖析,尽量客观直接,如作者所说,没有什么害羞的,也没什么可回避的,简单粗暴直接说,还能避免不需要的误会,得到患者的肯定,与其他医生不同,心理医生得等患者敞开心扉叙述病情、面对病情、接受病情,心理医生才能更好的治疗。 然后本书《少女杜拉的故事》从结构上来看,个人建议先看后记,对歇斯底里症有一个了解再读本书,本书所讲这个案例就是跟明显的歇斯底里症,只有知道它的一些症状表现,我们读本书来说就不是那么吃力,当然,个人认为就算先读了后记,第一次接触的人,对于本书难免会需要多读几遍,因为专业上的东西,我们并不是专业人士,就算再通俗,我也需要一个消化的过程。 最后一点点个人感悟,通读下来,发现作者用精神分析法来分析这个歇斯底里症动机的方法或者理论,其实可以套用其他病症,当然,有轻有重,或许不是那么合适,但是大方向可以把握。所谓知其意,并能用其意,作者还是很希望我们能用他开创的疗法作用于患者,这从本质上是一个医者仁心!或许我们有很多人不同意他的这个疗法,但是古人说,有用的方法就是好方法,博纳古今,才能成长。对歇斯底里症用精神分析法。推荐本书。

  《少女杜拉的故事》读后感(七):拨开迷雾,看清弗氏理论之辉

  古典精神分析奠基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我们学习心理学不得不触及的心理学大家,他为心理学贡献了“意识与潜意识”“自我本我超我”“力比多”“心理防御机制”等多个概念。他的精神分析经典的方法包括催眠、梦的解析、自由联想等。

  弗洛伊德早期对精神分析感兴趣也是因为他与医生布洛伊的合作,那时布洛伊医生正在用“宣泄法”治疗一位歇斯底里症(癔症)的21岁的女病人,后来弗洛伊德接手这位女病人,开始对其歇斯底里症的治疗使用了催眠,进而发现了是“性”的发育不当最终导致了神经症,从而最终开创了古典精神分析之路。同时,弗洛伊德认为梦是通向潜意识的路径,而通过释梦可以发现神经症患者最终被压抑的欲望本能。

  弗洛伊德著名著作里除了《梦的解析》《性学三论》,更不能不提《少女杜拉的故事》这本书。他对歇斯底里症绝对有发言权,而这本书最大的意义还在于,它不是一本经典理论书,而是一本案例推理记实书,记录了弗洛伊德把精神分析和释梦理论运用到这个具体案例的治疗过程,从而展示给我们古典精神分析强大的魅力。

  少女杜拉是一位歇斯底里症患者,她有吮吸手指的习惯,还有奇怪的咳嗽症,在分析杜拉的家庭以及与K先生一家交往的错综复杂关系中,弗洛伊德用他的精神分析和释梦一点一点拨开迷雾,帮助少女杜拉“看见”了自己冰山下隐秘而不自知的潜意识部分。而当潜意识中深埋的想法被拨开迷雾,浮现到意识层面,少女杜拉对身边人和对自己的看法都与了新的认知,这个过程也就是内在疗愈,外在病情减轻的过程。

  在阅读《少女杜拉的故事》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是以一个心理学学习进修者的心态在读,所以我从这个故事记录里没有看到隐密桃色爆点,也没有兴奋于挖掘他人隐私和混乱的人性关系。我所读到的故事里,我看到了弗洛伊德经典精神分析的技巧娴熟运用,也看到了弗氏对杜拉病情及梦的细节所做的泛性论分析并且后来得到杜拉默认,当然也有了解到释梦对潜意识分析的强大作用力。

  弗洛伊德对性的大胆求证,对一些隐喻象征都联想到跟性有关,以及过度强调性,造成了他当年与荣格和阿德勒分道扬镳,而在几十年后的今天,那些观点依然足够惊世骇俗。

  武志红主编的“可以让你变得更好的心理学书”系列里收录了《少女杜拉的故事》这本书,不仅仅因为这本书的特别之处,更因为这本书让我们更接近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思想原貌,也对当今的医学治疗歇斯底里症可以更接纳更融合提供了可行之路。 这才是科学心理观的体现,也的确可以让心理学学习者在领悟心理学家流派本旨的方向上更精进一步。

  《少女杜拉的故事》读后感(八):心理、生理到底在进行怎样的较量?

  《少女杜拉的故事》是我看武志红主编的“可以让你变得更好的心理学书”的第二本,第一本是《心灵地图》。

  这两本书都是翻译而来,再加上有一定的专业性,不是说有较多的专业术语或者理论,而是有关心理学的思维对于普通非涉及心理学专业的读者来说稍显专业。

  再加上国外作品,逻辑表述,侧重点与国内作品均有不同,因此读下来稍显吃力。

  《少女杜拉的故事》讲述了作者弗洛伊德在治疗一个患有歇斯底里症(癔症)的少女杜拉过程中,揭示的有关性、家庭影响、潜在作用、遗传、梦境等作用下,对心理病症、以及由此引发的表现在外的生理病症的过程。

  随着治疗的进行,就像悬疑侦探片一样,将病患心理一览无余,将病患周遭的关系抽丝剥茧、一一挑出来聊晒,大白于患者,让她看到并面对,达到治愈的目的。

  所谓心理治疗,其实就是让关系变得真实,让谎言大白天下。

  正如作者序中所言“阅读本书,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释梦能力,否则很可能会觉得不知所云,感觉困惑多于启发,到最后,还会指责我的释梦方式太过怪异。”

  读过该书,对于毫无释梦能力的我而言,真的是困惑多于启发。

  我的释梦能力仅仅停留在百度一下周公解梦阶段,显然无法理解根据做梦锁不锁门的争论,推导出少女心中对父亲及亲近女友偷情的窥视、猜疑和嫉妒。

  全书读完,最大的感觉是要找《梦的解析》来尝试读一读。

  全书仅有三章,分别为临床表现、第一个梦和第二个梦。

  读内容之前,先把两篇序读了,吃力读完全书内容不由在想,如果没有武志红先生那篇“往深里挖,很多家庭都有些变态”,我觉得我掌握不了文中隐暗的关系,错综的内容。

  只是对心理的不适从而引发的身体得健康问题感到惊奇,这难道就是一直说的意念的强大作用吗?

  因为作者是一边客观描述,一边主观的自我讲解,很易让人分散注意力。

  要说完全没有启示也是不对的,至少在读完本书后,我明白“每个人做事都有一些表面的原因,这些原因能说出口,也容易被别人接受,只可惜不是真实的原因。在表面原因下面,还藏着很多隐形的原因,这些原因不会轻易示人,是难以启齿的秘密,但它们才是以恶人做事最真实的原因。”

  每个人都有苦痛,杜拉的周遭似乎就没有正常的关系或者正常的人,虽说我们不能轻易去定义一段或者一个关系正常与否。

  但是父亲婚前患梅毒以至影响后代精神健康,母亲有洁癖以至无法照顾生病的丈夫,姑妈患有严重精神疾病,伯父患有疑似病……确实让人对杜拉的处境感到堪忧。

  虽说我们普通人不一定会遭遇这众多的不正常,但是认识到有就是得到,知道有这种事,之后再到有意识的调适自己及与周遭的关系,我想我们读这本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少女杜拉的故事》读后感(九):看不见的真实原因

  《少女杜拉的故事》这本书不太厚,故事内容却跌宕起伏,就像一部悬疑小说,作者就像侦探一样,让真实的情况浮出水面。

  在这本书中,作者用释梦理论对患有歇斯底里症的杜拉进行了分析,文章分为三章,第一章 临床表现,第二章 第一个梦,第三章 第二个梦。

  读这本书之前如果读过弗洛伊德的另一本书《梦的解析》会更好,在知道了一定的释梦理论后,这本书会相对看的轻松点。

  每个人做事都有原因,但是不是真实的原因则只有自己知道,或许有时连自己都不知道,这就像意识与潜意识一样。

  意识,在心理学中定义为人所特有的一种对客观现实的高级心理反映形式。意识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是人脑把世界万物分成生物和非生物两大类后,从这两大类具体事物中思维抽象出来的绝对抽象事物或元本体,是具体事物的存在、运动和行为表现出来的普遍性规定和本质,是每个具体事物普遍具有的自主、自新、自律的主体性质和能力。

  意识是我们能够控制的。 潜意识也称无意识,心理学术语,是指那些在正常情况下根本不能变为意识的东西,比如,内心深处被压抑而无从意识到的欲望。指人类心理活动中,不能认知或没有认知到的部分,是人们“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弗洛伊德又将潜意识分为前意识和无意识两个部分。

  潜意识是我们所无法控制的。

  在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中,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虽是三个不同层次,但又是相互联系的系统结构。弗洛伊德将这种结构作了一个比喻:无意识系统是一个门厅,各种心理冲动象许多个体,相互拥挤在一起。与门厅相连的第二个房间象一个接待室,意识就停留于此。门厅和接待室之间的门口有一个守卫,他检查着各种心理冲动,对于那些不赞同的冲动,他就不允许它们进入接待室。被允许进入了接待室的冲动,就进入了前意识的系统,一旦它们引起意识的注意,就成为意识。他将潜意识分为两种:“一种是潜伏的但能成为有意识的”潜意识——前意识,“另一种是被压抑的但不能用通常的方法使之成为有意识的”潜意识——无意识。

  弗洛伊德有过这样一个比喻:意识是浮在海平面上看得见的冰山的上端,更庞大的部分隐藏在水面下看不到,则好比潜意识的内容。

  杜拉喜欢k先生,她去照顾k夫妇的孩子,就是为去接近K先生,在发生“湖边事件”后,K先生居然诋毁她,这令杜拉精神崩溃,并引发了她的歇斯底里症(癔症),这里有原因背后的原因,即潜意识中不容易被人们发现的原因,而这些才是本质,在弗洛伊德的帮助下,这些潜意识中的想法慢慢地上升到意识的层面,看见了就明白了,承认了这些想法的存在这些想法就不存在了,也就治愈了。

  潜意识的力量是强大的,每个人都是一个大宝藏,让我们追随前辈们更好地成为自己,而不是成为更好的自己。

  《少女杜拉的故事》读后感(十):算我一个局中人

  比探讨什么更关键的是怎么探讨,因为怎么探讨——取决于一个人的思维模式——首先潜在地决定了一个人倾向于关注什么、探讨什么。换句话说,比内容更占先机的是方法,因为方法体系决定了它适于表现什么样的内容。翻阅《少女杜拉的故事》的快感主要来自体验弗洛伊德编织错综复杂网络(还原扑朔迷离真相)所操持的简明清晰的思维力、以及这种思维力基于自衍性和自界性的双向同构所展示的独立开放性。

  只是,我对心理疾病概念的指涉范围是存疑的。这一保留态度或许脱胎于福柯的规训逻辑,如同医院-病人、监狱-犯人的场域效应,我认为心理问题的病理-病症关系也是一个规训空间,如果进入它的势力范围,一个原本健康的人也会产生疾病感(弗洛伊德用另一种方式说明了这点:当治疗结束一段时间之后,患者和心理咨询师之间的关系不存在时,病情才会慢慢消失)。因为理论可以是完美的,但任何一个人都是有缺陷的。严格探究的话,人类精神史则无疑是心理疾病发展史了。

  如果一个人的心理呈现某种病态,或者是TA自己感到了病态,或者是周围人觉得TA有病态,或者兼而有之,无论哪种情况,最终都表现为一种受阻形式。病态心理在健康环境中和健康心理在病态环境中都会遭此境遇——但正如没有绝对健康的心理一样,也没有绝对健康的环境,因此人的心理健康指标其实是两种相对病态值之间的参照与调和,即心理与外环境的关系以及心理与这种关系的交感模式,如果这种模式是可持续的,甚至是不断升级的,且上不封顶的,就像一个可以无止境玩转下去的游戏,那么至少在显性层面可以认为这一模式是健康的,当然,无论心理的状态还是外环境的因素都是随时随地变幻不定的——因此,所谓健康意指的是两者能够维系一种动态平衡的局面。

  至于绝对病态心理在绝对病态环境下的平衡假象,只能说,它迟早会自败自破的,因为它仅仅是一种凑巧如此的现象,而非心智建设的结果——它毫无根基——而唯有心智的作用是可持续可优化可自足的。健康心智对一种病态模式的忍受底线恰恰是保全心智本身的健康,如果有一天它感觉将遭到不断恶化的关系模式的不可逆转的损毁,它定会义无反顾地挣脱那个再也无法继续的病态模式。也就是维特根斯坦所建议的:你所需要做的只是离开那个糟糕的环境而已。除此之外的心理处境,则赖于一个人对自身和环境的综合考量。

  某种心理问题好比一处颓塌的旧墙——原则是不能拆除它,因为废料无处安放——这时一个人有两种基本选择:一是将它修复至倒塌前的原貌,二是重组格局——像设计师一样,巧妙地绕过它,通过建构新的空间从而使它成为新格局下独具特色的一道风景。也就是说,面对某种既成的心理问题,一个人可以选择医疗模式治愈它,也可以选择艺术模式转化它。但心遂所愿的情况极少,大多数人只能在痛苦和庸碌中荒度一生,因为——人往往既没有由下至上的耐心,也缺乏自顶而下的智慧。

  而在弗洛伊德身上,耐心和智慧既是孤胆英雄,也是同行盟军:

  科学与艺术都是虚无,耐心才是万物的基础。

  没有人能够像我一样,在与心中那个尚未被驯服的恶魔搏斗之后,还能安然走出。

  -2019.11.12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少女杜拉的故事读后感锦集  杜拉  杜拉词条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少女  少女词条  故事  故事词条  
美文

 想问问自己

    今晚想给一个无法融入这个社会的人,没有生存能力的人一点反思,我。    活了二十五年了切不知道为什么而活,连生活...(展开)

美文

 这样的雨

    在图书馆待了一天,很难得的这样静静的看书,临走的时候看着自己翻过的书页,满心的成就感,很喜欢这样的感觉。 &nb...(展开)

美文

 《伸冤人》观后感100字

 《伸冤人》是一部由安东尼·福奎阿执导,丹泽尔·华盛顿 / 马尔顿·索克斯 / 科洛·莫瑞兹主演的一部动作 / 犯罪 / 惊悚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