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中》是一本由[德]韩炳哲(Byung-Chul Han)著作,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1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在群中》精选点评:
●地铁读物,信息时代,距离消失,透明暴政,自我剥削……
●颇具灵光的随笔集,主要引用对象是海德格尔和 Flusser ,后者在作者任职的柏林艺术大学有个人档案馆,国内几无研究。全书中最有锋芒的观点几乎都是 Flusser 提出的:「数字生活的一个特点就是『手的萎缩』。」「非物质未来的人不是劳动人(Homo faber),而是游戏人(Homo ludens)。」从此处又拓展到农民与猎人的区别。可惜被引最多的那本书没有英译……
●一如既往的精炼 这本的系统性不强 更像是杂文汇编
●数字时代的不安之书!
●没有距离的观看就没有了敬意。土地秩序变成了数字秩序。
●当一项复制于本体的东西不再是本体时,本身就是可怖的。一张照片并没有办法精准地抵达事实现场,但其确实是那个曾在物的代理。这使得有了图像技术的现代人活在了一个巨大的阴谋中,这场阴谋的策划者除了指摘于卡夫卡所谓的幽灵,我不知道还能是谁。
●薄薄一册,十数小节,思辨性杂文,升华前人见解,对于当今信息时代的弊病解析透彻,但一样束手无策。“群”的方面似有可商榷之处。
●“每个人都在监控,每个人又都在被监控。每个人都是“老大哥”,每个人又都是囚犯。数字成就了边沁全景监狱的完美结局。”薄薄一册,没有想象的那么深刻。#24
●全数由若干短篇评论文章组成,作者运用后现代精神分析学说和新马克思主义学说,来批判如今蔚为壮观的社交网络现象,很是犀利。所谓在群中,就是无数原子化个人毫无凝聚力的组成一个个群(逐渐沦为被遗弃的孤岛),缺乏目的和意义,这和传统有强烈纽带连接,富有互动和追寻宏大目标的群体形成截然反差。在社交媒体中人变得透明化,信息处理变得实时化,而对话变得平面化和浅薄化,一切皆以正面形象“点赞”示人,背后却是抑郁孤独,所有人都成为了自己剥削自己的存在,而意义就是无尽点击以及其后的商业驱动力。如果人类还在演化的话,就是变得越来越适应生活在屏幕中而不是现实中,我们手指灵活度超过了手,照片的颜值超过了本人,虚拟对话超过了真实的交谈,什么在退化,又是什么在进化?
《在群中》读后感(一):评《在群中》
读完韩炳哲的这几本小书,我觉得完全可以合成一本书来写,因为交叉点实在太多了,我们可以说这是他的一种思想体系,但是很多地方并不是作系统性的延申扩散,而是单纯的穿插和混用,他的这套理论确实很出彩,很耳目一新,也为我们深刻了解这些当下的种种现象作了究其本质的挖掘和探讨,为我们探明了真相,但是深以为他的这个理论体系还略显粗糙,结构比较散乱,如果在好好梳理一下,重新编辑,去繁就简一些,可能就好多了。
《在群中》读后感(二):数字民工手册
我觉得每一个数字时代的农民工都应该读一下韩炳哲,从外卖小哥到正在享受福报的高级白领们都是。这位大哥的文章都很精短,不像传统哲学家那么不爱说人话,虽然没有特别细致的论证过程,也没有提出解决方案,但是他看到了技术和时代的弊病,看够了吹嘘互联网风口、数字革命的文章,是时候看看月球的暗面长什么样了。
实时通讯工具并没有让我们之间的距离更近,反而击碎了我们的时空界线,让工作和生活混成一团浆糊,提高的最大效率是剥削的效率,然而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我们所反对的资本主义秩序的主体,在数媒时代已经变成了我们自己,每一个个体都在进行自我剥削,我们同时是自己的加害者和受害者。“好累啊我想休息,可是不能休息,你松懈的一分钟,就是别人赶超你的一分钟。”数字媒体甚至没能像我们预想的那样提高消息传播的速度——海量的信息令人窒息,绝大多数都成为互联网的噪音淹没在这片海中。
用声学的理论去理解互联网时代的信息这一点也有点妙,作为噪音的网络暴力一方面瓦解了以传统媒体为代表的辐射式权力中心,另一方面阻止我们聆听“大地之歌”。民主在崩溃,独立思考在崩溃,空间在崩溃,我们之间的距离却越来越远。哦不,“我们”也崩溃了,群体不存在了,存在的只有“我我我”,每个人都在制造和承受自身的独孤。最后,快看,川普来啦。
《在群中》读后感(三):问君何为数码人,只缘身在此群中
薄薄一本,虽然有些地方,诸如海德格尔、尼采、拉康等人的哲学思想引用得让我实在是很难看懂之外,大部分章节还是有现实批判性指导意义的。比如数字时代个人隐私权的总结;人人都是老大哥,同时人人都是囚徒;数字广场上的群体是松散的个体和去政治化的原子……这些都能反映作者对数字媒体时代的消极态度,而且还时不时有点技术决定论的极端之论。
“在群中”,这里说的群并不是窄化的社交媒体中的群组,而是数字媒体时代作为整体意义上的数码人而存在的“数字乌合之众”,看似每个个体都即是信息生产者又是信息消费者,但极度的个体化和个人主义、自我中心主义的泛滥同是导致了政治的终结,自我曝光和自恋在拉康的镜像“他者”中业已成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下消费社会化的大众心理。
不断更新换代的具身化技术让人体得到延伸的同时,也截除了原本广泛存在于独立精神外的墙,固有的内向性在数字媒体生态透明性的冲击下慢慢瓦解,通过图像及数据再现或呈现为能够被挖掘出内在性的数码人。每个数码人都无法逃脱沦为数据的宿命,但这种宿命偏偏是自我主动追求的,也就是每个人都成了老大哥,同时每个人也都成了数字全景监狱中的囚徒。由于失去的现实可感的具身意义上的目光交汇与目光投射,在屏幕间游走的眼神也失去了真诚和同理心,这种游离且模糊的目光不是真实情感的再现,而是虚假意识形态的伪装。
看完觉得要把之前的社交账号数据全都删掉,不再自我曝光,这种感觉似乎有点因噎废食。我还是认为作者说的固然很有道理,这种数字媒体时代的大众心理状态和以往任何历史时期的人类心理状态都不一样,但也要辩证来看,不是每个人都会落入这种陷阱中,比如内心平稳的人依旧会岁月静好;出现这种心理状态是要有前设的心理基础的,即使是互联网原住民,也很难排除现实生活中受到除了数字媒体环境外的诸多影响因素干扰。至于解决之道,我暂时认为,从媒体环境上需要技术革新者意识到这一点,从个人环境上需要结合大众媒介素养教育和重返现实的交谈培养同理心,回归真诚。
《在群中》读后感(四):反数字弥赛亚主义全书
读这位智识全方面碾压自己的学者的著作,很难保持批判态度。读后记录下几处反思:
1、《在群中》这一章,提到数字群之所以不能成为大众,是因为它没有灵魂,没有思想。灵魂是有聚合性和凝聚力的。个人觉得非常武断,数字群中的人也是单独的个人, feed、评论或点赞这些特点为何无法回溯?为何称数字群中的个人失去了属于自己的特征?
2、书中多处踩数字媒体的方式是,引用傅拉瑟较为积极的对于数字媒体的论述,然后反驳傅拉瑟,从而论证数字媒体的消极性。如《从主体到项目》一章中,提到傅拉瑟认为我们也是各种可能性的一个交汇点,接着说傅拉瑟的数字弥赛亚主义并不符合如今数字网络的拓扑学。因为作者认为数字网络并不是由没有本我的节点和交汇组成的,而是一个由自我 Ego 构成的岛。但我觉得其论述并不足以反驳傅拉瑟,从而并不能论证数字交流的负面性。
3、作者断言就算是 Timeline 也不能讲述一个生命故事,或是一部传记——它们是加法式的,而不是叙述式的。但个人认为作者站在“叙述式”的定义孤岛上睥睨数字媒体很奇怪,首先数字媒体并不是简单的数数加法,其次叙述的概念宽厚,从古至今,人类文明的叙述方式多种多样,何以到了数字媒体就被否定了呢?
当然不可否认,读这本书带来了许多心流体验,真知灼见俯拾皆是,如:
1、“是”比“不”相比要寂静得多——“不”总是高声的。权利发出的命令能够顷刻间清除膨胀的噪音,创造出一种寂静,从而创造出了行动的回旋余地。
2、更强意义上的愤怒远不止一种冲动的状态,他是一种能力,能让现有的状态终端,并且开始一种新的状态,从而创造未来。
3、政治不可能摒弃封闭的空间,因为后者是有意识地组织信息传播的力气。对于政治交流,也即是策略性交流来说,保密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如果一切信息都立即公开,那么政治将不可避免地变得短暂而短命,并且将淡化为清谈。完全的透明化给政治交流强加了一种师太,这一时态使得人们无从谈及缓慢的、长远的规划。
《在群中》读后感(五):笔记
把每一个章节都简单概括了一下,第一章的论点看起来最朴实无华,但我个人感觉这是论述得最精彩的一章。
第一章:尊重的缺位使公众性倾塌,匿名化使权力膨胀,两者共同助长数字时代的网络暴力。
第二章:数字时代的愤怒具有流动性和挥发性,无法形成完整的叙事。
第三章:“多众”其实属于同一个阶级,“帝国”也不再是剥削阶级,因为每个人都在“自我剥削”。利己主义的盛行与原子化的发展也消解了数字时代的“多众”的“内向型”,使他们无法形成共同体。
第四章:去媒体化使信息(包括政治)越来越透明,在这种透明化的制约下,异见反倒不会被提出,人被卷入“规范性”中。
第五章:数字媒体减少了人与人的真实接触,目光的缺失造成他者的不在场,人们愈发自恋。以自我为中心的网络空间也偏向积极,沉浸于此将削弱人们处理消极性的能力。
第六章:图片的泛滥是对现实不满的表现。
第七章:行动是指用新事物对抗旧事物,它必须克服阻力具有反抗性。现代社会却避免了行动,也即不再有新事物,只有相同事物的不同状态。可是我们一直都是奴隶呀!
第八章:数字时代要求信息的明确透明,但知识的表现是含蓄的。
第九章: 人不再是处于从属关系的主体,而是自我筹划,自我优化的项目。业绩的主体剥削自己,直至崩溃。
第十章:数字秩序回避“犹豫”和“踌躇”,期待每一个步骤都是可预测的,不会被意外、巨变和突发事件干扰。“它虽然让事情显而易见,但却不能醍醐灌顶”(这里的区别很像精确新闻和数据新闻的关系)
第十一章:这里我的解读是信息将人和物都幽灵化了,感觉没有太大的理论价值,只是表达了对技术的恐慌。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我好像在哪本书里看到过对苏格拉底所说的eros的传播学式解读(我在说什么…)
第十二章:信息爆炸使人们丧失对艺术品的“灵性”感知,出现信息疲劳综合征,症状主要有分析能力的瘫痪、决策困难、抑郁症和缺乏承担责任的能力等。
第十三章:最近刚好在看符号学的书,这一章可以表示为符号满溢稀释了意义。
第十四章:审慎的、怀疑的公民将投票权降格为娱乐化的消费。
第十五章:信息化将生活变成了全景监狱,每个人既是看守者也是囚犯,还以为自己是自由的。
第十六章:权力不再表现为统治者的死亡权力,而是表现为精神权力,即以挖掘集体潜意识为手段实施控制。
------写完后自己读了一遍,想吐。呕。
血泪教训:存到硬盘里是不可靠的,兔子都知道要多搞几个窝,为什么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