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最后的期末考读后感精选

  《最后的期末考》是一本由[美] 陈葆琳著作,后浪丨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 元,页数:2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最后的期末考》精选点评:

  ●可以和阿图·葛文德的《最好的告别》参照阅读。但个人觉得《最好的告别》更让人思考作为一个普通人(作者面对至亲的绝症,扮演的已经不再是医生的角色,而是一个亲人)在面临衰老和死亡时应该如何应对,这本书则重在展现医生群体在两大终极问题面前的成长历程以及最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作者文笔看得出是受过训练(写作班没白上),知道如何平衡讲故事和讲道理,既拥有换位于患者的细腻感性,也有深入浅出讲解医学知识并对职业不断作出反思的理性精神。但虽各有侧重,两本书给到的最大启发其实并不仅仅在如何通过最后一场考试,而是人在每一阶段的重大选择面前该如何通过评估辨析出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欲望、愿意为之付出的代价以及切实可行的方案。做到这一点,也就真正获得了成长。

  ●不少关于解剖的内容,医生也不是容易当的哈

  ●作者具有普通医生难得的人文情怀

  ●一堂人人都应该学习的生死课程。

  ●提到疾病,便想到医治,不论结果好坏,痛苦多大,直到生命最后一刻方可罢休。这样看来,为了我们的肉体能获取健康,采取何种手段都甘之如饴。然而当直面死亡时,人生的最后时光,你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家人的陪伴,殷切的慰藉或是仅仅最后一面。陈葆琳医生以15年的临床工作经验,点滴记录见证他人临终之时,除了理性的救治手段,病人同样需要人文关怀;另外身为旁观者,更能站在临终者的立场,慰藉他们度过最后时光。借助本书,如果能思考过死亡,便能审视我们到底需要怎么的生活,如何才能使生更有意义。

  ●扣一分是因为翻译实在太前糟糕了。但陈医生确实写得非常好。从素材病例到文献背景,从观察到自省,生动再现了工具理性压抑之下的人性灵动与深沉情怀。她是一位很好的倾听者,也是一位很好的讲述者。

  ●要弃疗(不是

  ●有一种死亡是不被看见。花了一整天的时间,看完了这本书,心中非常感慨。医学上的死亡,我们可以用3个步骤确认完成;但心理上的死亡,我们又如何去帮助当事人及其家人面对这种死亡焦虑呢?因此,从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人际联结是安抚死亡焦虑的重要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解除许多的人生苦痛。你可以用任何你觉得恰当 的方式去接近他,说出你内心真正想说的话,面对他,而不是逃避死亡带来的恐惧情绪。并且,你还可以用你任何可以提供安慰的方式去安慰对方,只要对方愿意接受,他都可以感受到你的真诚、你的态度。这种人际联结虽然无法帮助对方解除痛苦,但我相信,他可以觉察来自于你身上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可以陪伴他去往任何地方。所谓:生亦何欢,死亦何苦,生死一线牵。当我们欢呼生命的降临时,也请允许我们看见死亡的去处,你说呢?

  ●不再压抑本我的自然情感,这也是每个人一生里的重要功课吧!

  ●《最好的告别》作者阿图•葛文德、华人世界身心灵小说女王张德芬感动推荐!本书可谓美剧《实习医生格蕾》的纪实版,成规教导医生把复杂的临床问题抽丝剥茧、化繁为简,却在解构难题的同时,忽略了人性的联结,使得医者聚焦于治疗之余,往往忽视了心灵与肉体的关系、医生与病人的关系,以及人性与疾病的关系。 医生是生命最终的监护者,引领病患和家属,走过通往终点的艰难路段。而医生能否在病患的生命终点,提供真诚的关怀与支持,如同医者面对的严苛“期末考”。 当医者深入理解自身死亡焦虑的根源,以及治疗的意义(更多的治疗,并不代表更多的爱),才能做好某些比治愈疾病更重要的事:陪伴在病患和家属身边、聆听他们的感受、缓解他们的伤痛。唯有如此,医者才能成为真正的“疗愈者”。

  《最后的期末考》读后感(一):我们离做医生的本质越来越远

  

医生有没有神圣感,在十年前我刚拿到医师执业证的时候是有的,因为我至今还记得我得知自己通过医师考核后第二天去手术室给病人割的脂肪瘤,就像一瞬间拥有了起死回生的魔力一般。

之后的十年里,我经历了无数次的生死,无数次的抢救,宣告过无数次的死亡,也挽救过一些生命,但是神圣感却逐渐离我远去,面对每一次的治疗与抢救,都像面对最后的期末考一样,认真的分析,仔细的解构,然后活生生的人就被分解成了许多冷冰冰的数字和图像,还有严谨的滴水不漏的文书工作甚至是精确到小数点的医疗费用,而让我忽略了,在这些东西的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医生久了,就越对如今繁琐的文书和程序深恶痛绝,医学的本质,必须是面向人,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共同协作来对抗死亡,虽然有时候死亡不可避免,但是我们却在相反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医生和患者陷入了一场囚徒困境之中,每个人都做出了各自的最优解,其结果就是那个人都付出不必要的代价。不知何时我们的医患才能打破这种困境,或许,是等待下一场的技术革命……

  《最后的期末考》读后感(二):人生最后的安慰者

  手术、化疗、救护车、重症监护室、呼吸机、器官移植……

  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些可能都很陌生,然而事实上,它们却时时刻刻都在发生。之所以感到陌生,可能是因为我们拥有健康的体魄和乐观的心态,也可能是因为我们本能地反感和忌讳探讨死亡和疾病,希望通过回避和抗拒的方式,与它们保持最远的距离。

  美国著名外科医生、畅销书作家陈葆琳在本书描绘了很多关于死亡和疾病的画面:一位卓越的临床心理学家在临终前只能靠当医生的女儿找来的吗啡缓解痛苦;无助的老人看着妻子被送进重症监护室,之后便再也没有机会对她说上一句安慰的话;由于先天性疾病从出生起就住在医院的婴儿,历经反复感染和手术,直到小小的身躯再也找不到完好的肌肤来固定治疗器具;曾给父母带来无上欢喜和希望的孩子在病情危在旦夕时获得了可以移植的肝脏,来自令人心碎的另一个同龄孩子……

  介绍大量真实案例的同时,陈医生还以冷静的笔触回顾了自己以及医疗教育在这方面所经历的心路历程和后续发展。医学充满了魅力,吸引众多拥有卓越才能和悲悯胸怀的精英学子抱着治愈疾病的梦想投身其中。然而在之后的职业生涯中,他们却常会在职业要求的冷静理性和人类所共有的感性情感的矛盾之间陷入困惑和挣扎。陈医生认为,除了拼命抑制本能反应和自然情感,投身到无穷无尽的训练、手术和技术钻研之外,医生还可以通过其他一些做法为患者带来更多的慰藉,那就是站在他们的立场,与他们坦诚相待,陪伴他们走完生命中的最后一程。

  这是医生们经历层层选拔和考验之后,必须面对的最后一次期末考;也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的重要课题。只有认真思考过死亡和疾病,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完整的生命过程,才能以更从容、更温暖的态度来看待人生中的这一段宝贵时光。

  《最后的期末考》读后感(三):欲求忍耐生命,必先准备死亡

  为死亡做好准备,可能是所有考试中最难的一场,不过这场考试会帮助我们得以从容地活下去。

  那是我最早接触到死亡,只有五岁不到。我记得小时候的事情,邻居叔叔家有棵很大的桑树,桑葚的甜蜜滋味我难以忘记,但同时,有种苦涩和悔恨也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

  那天表姐和我去邻居家找小伙伴玩。刚刚跨进叔叔家的门槛,就看到他女儿(我称呼她姐姐)四肢着地趴着,头发凌乱。她费力地昂起头想和我们说些什么,但嘴巴里只能吐出一些白沫。她的手臂无力地向我们挥舞,眼神中传达的情绪我无法理解。我觉得很奇怪:“她在干嘛?为什么要趴在地上?”

  叔叔就坐在旁边的长条凳子上,脸色铁青,眉头紧皱着,手里还拿着杆老旱烟,时不时抽一口。我们在他家院子里转了一圈,没有发现要找的人,于是就出去了。离开时邻居姐姐已经爬到门槛处了,她的头伸在门外,我们必须从她身上跨过去。

  出去玩了一会,回来时,看见叔叔家门口围了一群大人。他们手忙脚乱地嚷嚷着,很快几个人坐上拖拉机开走了。我从外婆嘴里得知,原来隔壁的姐姐喝农药自杀,被拖到小城医院去抢救。

  她在外面处了对象,叔叔死活不同意,俩个人便争吵起来。后来姐姐以死相逼,叔叔亲眼看着她把一整罐农药都喝下去。人没能抢救回来,她很年轻,死时还不到二十岁。遗物也很少,几件衣服和打工赚的一点钱,我看到这些都被放进了棺材里。人都没了,钱留着也没有意义了吧。

  我不敢把自己看到的事情告诉外婆,是表姐说的。外婆没有责怪我,毕竟我们还太小了。她只是问我:“为什么不去找大人过来?”那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死亡,在此之前我并不清楚它的含义。

  后来我无数次回忆起当时的场景,甚至有时候我都会怀疑是否记忆出错?也许一切都没有发生过,都是我的幻想。但是我确定当时她是在向我求救,而我没能理解。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一定会跑出去喊来很多人,早点送她去医院抢救。那样的话,也许现在她还活着。

  所有和死亡近距离接触过的人,我想都会受到它的影响。生命面对死亡时的恐惧是与生俱来的。但作为一名医生,需要压制潜意识里的恐惧,去直面死亡,从它的魔爪里抢救生命。但是一旦死亡发生在眼前,医生的内心必然会产生愧疚,会把死亡的责任压在心头。就如同我没能挽救隔壁姐姐的生命一般,那种遗憾的感受在我心头萦绕,一直无法消除。

  在书中,一个前辈告诉作者:“接下来的哪一天,你会杀死某位患者。”作者觉得很怀疑,她认为医生的角色是拯救他们,而不是杀死他们。很快她遇到了职业生涯中的“那个患者”。她称呼他为“荷兰佬”,他们俩很投缘,聊得很开心。但是“荷兰佬”在手术之后去世了。她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她不断后悔当时没有再细心一点,她认为是自己的疏忽害死了他。

  大多数人都认为医生在面对死亡不为所动是必备的职业素养,因此医生们也不断训练着把自己和患者割裂开,试着站在客观冷静的角度思考问题。所以我去医院的时候,往往会感受到医生们克制的冷漠。他们见多了生死离别,因此不会再有那么大的情绪波动。

  对此作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她认为医生不应该逃避临终的患者,而是尽量试着去安抚患者及其家人。除了治疗手段以外,这样的临终关怀对他们来说也许更加重要。作者呼吁每个医生都能够试着和患者们多一些交流,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是仅仅把他们看成客体。

  面对死亡,有时候放弃治疗往往更难。放弃治疗会面临很多道德压力,因此无论是医生还是病患的家属都不敢轻易做出这样的决定。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清醒的时候就宣布将来放弃治疗。不过真的到了那种地步,是否放弃治疗,也不由得你自己说了算。在电影《血观音》中,惠英红演的棠夫人作恶多端,临终前想通过拔管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却一次又一次被抢救回来,孙女棠真通过“求死不能”的方式来惩罚她。所以亲人无论是出于好心或者恶意,选择放弃治疗都很困难。

  不要讳疾忌医。关于讳疾忌医的典故,我想大家都知道,在《扁鹊见蔡桓公》这篇文章里已经写得很清楚。作者在她职业生涯中,遇到了一位患有乳腺癌的女患者。她一直拖到肿瘤长出皮肤表面,甚至散发出异味才来医院检查,但为时已晚。医生不能理解,她为什么不早点来?其实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很常见,很多人害怕去医院,生怕检查出什么问题,没有病死也被吓死。医院里所有人的脸上都愁云密布,一进到医院就像来到了另一个世界。虽然我也不愿意去,但是为了健康还是要选择及时就诊。

  《最后的期末考》读后感(四):书评《最后的期末考》‖:这是每一个人都值得思考的问题!

  褚橙创始人褚时健于3月5日去世,享年91岁,而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自认为功绩超于前朝的“三皇五帝”,并想要问药长生不老,却死于东巡路上……

  不管你是功成名就还是一生碌碌无为,从我们每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就决定了死亡的到来,只是时间的先后而已。人的一生中会经历大大小小无数的考试,任何考试都有从头再来的机会,而唯一最后的死亡这门考试,不管合格与否,永远都只有一次。

  今天这本《最后的期末考》的作者是美国陈葆琳博士。她作为一名资深外科医生,回忆了自己的求学与训练过程中,医生是大多生命最终的监护者,在生命最脆弱的时候,除了药物治疗外,我们到底还能做些什么?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值得每个人思考的问题。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而我们没有人能改变这个事实。虽然这本书是关于作者对临终关怀的思考,但对于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我们依然不得不考虑,在亲人朋友或当某天我们自己面临那个艰难时刻时,我们能做些什么?是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的离去,还是选择尽量满足他们的愿望,让他们能走得更安详一些?

  作为医生:在医院里,难免不了总是能看到这样的场景:有人刚刚出生,就需要接受治疗;有人小小年纪就患有各种疾病;也有人因为各种天灾人祸躺在病床上……几家欢喜几家愁,上一刻的分离,也许对于某些人来说,就是死别。虽然救死扶伤,解除疾病痛苦是每一个白衣天使的责任。

  但在真正疾病面前,你会发现,不管你用什么药物,病人依然在一点点衰竭,直到最后一个活生生的人,再也没有了任何气息。尽管百年来,为了这神圣的事业,有人捐献了自己的躯体,也有人燃尽了自己的生命………虽然医疗技术一直都在不断提升,但在病魔面前,人类的力量依然渺小。

  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多了一份需要表达的情感。大多数病人临近终点时,眼睛里会流露出只有婴儿般纯真的目光。也许那一刻,他只渴望身边能有自己的家人陪伴在左右。

  作为病人或家属:也许只有你躺在病床上或者看着自己的亲人,躺在病床上的那一刻,望着洁白的天花板,空气里弥漫着消毒水的气味……那时的你也许才会真正意识到,如果一个人身体垮了,连命都没有了,那他才是一无所有了。

  看看现在网上爆出的,因为熬夜打游戏、过度加班等等原因导致猝死的,想想都为他们不值得。因为他们永远也看不见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辛酸。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大家现在都在慨叹像春节这样的传统节日,早已失去曾经的味道,本来该在的人,仍然在异乡为客。家是一份牵挂,无论某时某地,我们历尽千辛万苦,都想要守护的地方。但渐渐地,远行之后的游子,在繁忙的工作中遗失掉了曾经的那份纯真。大多数人都是等到失去以后,才回来后悔。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诗人文天祥所说过的千古名言。既然改变不了最后的期末考试,但我们可以选择在它到来之前,规划自己的人生,认真过好每一天,充实自己的人生,有生之年中尽量地陪伴自己的家人。让自己有一天在面临最后的期末考时,能含笑而过。愿我们所有人有一天都能像保尔所说:“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畏碌碌无为而羞愧,临终之际能够无愧于天地,无愧于心。”

  《最后的期末考》读后感(五):如何度过生命的最后阶段,你想好了吗

  中国上古时期的神农氏,遍尝百草,被尊为药王。公元前三四百年的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则被尊为西方医学之父。从古至今,无论中医西医,无不把救死扶伤作为崇高理想和追求目标。所以要论世界上最古老最受人尊重的职业,当之无愧是医生

  先秦典籍《鹖冠子》里有个小故事。名医扁鹊有两位哥哥,都医术精湛。大哥在病人还没有明显症状时就把病治好了,二哥擅长于在病情初露时治好病人。由此,不明所以的患者认为大哥医术不如两个弟弟;二哥只能治小病;扁鹊专治难症,患有沉疴痼疾的病人,经过他的仁心妙手都能挽回性命,所以扁鹊名气最盛。故事点出患者心理:病人找医生,看到医生施针开药方才放心,否则认为医生医术不佳或不负责任。美籍华人畅销书作家、著名外科医生陈葆琳在她的著作《最后的期末考》里提到自己的一次经历。一名少年喝醉酒掉进水里,救上岸紧急送医院。陈医生告诉他母亲,他或许会脑死亡。一周后,少年情况有所好转,这位母亲一看到陈医生,就大声嚷着她就是宣布她儿子脑死亡的“骗子医生”。最终,在三周后,少年还是撒手人寰。病人家属不愿意接受坏消息,还没治疗就宣布无法医治,心理上完全无法承受,并埋怨医生不作为。这一点完全可以理解,毕竟生病求医,病人和家属把所有希望寄托在医生身上。每每病人在医生细心治疗下获得康复,都喜不自胜,满怀感恩,医生自已也感到欣慰。医学技术蓬勃发展有目共睹,许多过去视为不可治愈的病症,如肺结核、天花等等,如今已不是什么难症。但尽管聪明的人们不断攻克医学难题,不治之症还是存在,且每年大量夺取人类性命。面对这种情况,不但病人家属悲恸万分,救治的医生也是满心不忍。经过少年那件事,陈医生反思,贸然说出实情,对病患和家属来说是沉重的打击。应该好好思量如何与病患沟通。

  另一方面,患者家属的伦理焦虑不容忽视。一位年迈的癌症患者,癌细胞已经大面积转移,已没有治疗价值。子女却认为放弃治疗就是不孝,在道德层面上不允许他们这么做,况且或许有奇迹出现呢。只要病人还有一口呼吸,家属就不愿放过一丝期望,如果不治疗,就等于完全放弃所有希望,对于至亲家属是一个不能承受的心理重担。而且,若放弃治疗,仿佛是自己耽误了患者。不幸的是,三个月后,老人周身插满管子,在痛苦中闭眼。老人本来可以在家中熟悉的环境里,在家人陪伴下度过余下的日子,可以安然有序地实现未了的心愿。子女觉得尽了孝,努力过,减少了内心歉疚感,殊不知患者躺在医院病床上,面对冷冰冰的陌生环境,接受侵入式治疗,不但无效,还拖延身体痛苦、增加心理压力和恐惧感。

  宗教信仰可以给予生命最后阶段的慰藉,但若没有宗教信仰的患者又该如何自处?家人如何安抚他?谁都不愿意面对死亡,可是谁都无法逃脱。眼见临终病人害怕、惶恐、焦虑,家属也心痛不已。

  进入医学院第一天,陈葆琳医生立誓救死扶伤,但看得最多的却是死亡。她坦呈,“和大部分同事一样,我进入医学领域时,并未充分做好照顾临终患者的准备。”在十五年的学习和训练过程中,她学会了“忽略或抑制人类所共有的情感”。的确,这些“忽视情感”的训练非常有必要,能够确保医生更加客观,否则会影响和扰乱他们的诊断。陈医生第一次作为助理医师协助手术,握着手术刀却未能划开患者皮肤。不是医学训练不足够,而是看着活生生的人体,人类情感占了上风,“不忍”下刀。医生在这个时候,需要专业精神和理智果断。但是面对临终病人,医生却需要展现温情和关怀。在巫术和医术不分家的古代,甚至近代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巫师就是医生,他们念念咒和施点草药就能治好大部分不严重的病。念咒能治病,很大原因是给患者心理暗示。现代医学研究已经证明,心理暗示和安慰剂有很强大的治愈效果。对于临终患者,不再适合以治愈为目标,而应该给予心灵慰藉,安抚焦虑情绪,让他们不再惶恐,平静地迎接那一天的到来。

  陈葆琳医生在《最后的期末考》里提到一个悖论:医学领域以照顾患者为导向,尤其是从事临床实践的住院医师,只要患者处于病危状态,就加大力度施以治疗,但却在机制上否认临终患者的感受。我想,这需要患者、家属和医生三方面的协商。人人都憧憬快乐的生活,却避免谈论死亡。这个话题既然绕不开,索性去认真思考。在我看来,对病人的临终关怀是非常有必要的,让所爱的人以最体面和最少痛苦的方式离开,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最后的期末考读后感精选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期末  期末词条  最后  最后词条  精选  精选词条  
美文

 留不住的心 如此的销 魂

驶入都市的拖拉机,看不见飞扬的尘土,看见的冷漠留不住它回去的心。没有泥土的芬芳,只有虚伪的柏油路。销 魂的繁华,冷淡的人情,没理由更多的向往。一幢比一幢华丽的高...(展开)

美文

 活在当下

“大部分人望着灵性的高峰,但是一生从来不曾攀上,只是光听别人的经验就很满足。而自己不愿意费任何心血。有一些人则是靠着经验的向导,她们知道最安全的路,因而能平稳的...(展开)

美文

 《微表情》的读后感大全

 《微表情》是一本由姜振宇著作,凤凰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4.00元,页数:33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