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悖论》是一本由[美]菲利普·津巴多 / [美]约翰·博伊德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3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时间的悖论》读后感(一):时间在谁的身上缓缓流过,在谁的身上一路小跑
让我来回答标题里莎士比亚的这个问题:
在未来主义者身上缓缓流过,
在享乐主义者身上一路小跑。
一个人的时间观就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总和,你如何利用时间,就说明你的人生中什么是重要的。
deadline提高生产力不是一句空话。
这本书是一本高级的鸡汤书,和所有的鸡汤不一样的是,这本书的作者采取了全新的方式来解释幸福,并且给出了建议。
我想,我以前是个未来主义者,现在是个享乐主义者。
【我决定“每天都接受一点儿中年危机”,以避免40岁的时候面对更大的危机。……我很晚才结婚,并且尝试着迎接婚姻对我的改变。我避免了急剧地改变自己的生活,我选择了继续在生活中聆听自己的内心。】 【过去的事大概可以分成两种:一种其实从来没有发生过,另一种则基本无关紧要。——威廉•拉尔夫•英奇】 【如果大屠杀的幸存者都能对生活保持积极的态度,能从过去中寻找有益的事情,你也可以。】 【经常反思创伤事件的幸存者更倾向于停留在以过去为导向的消极或宿命主义的思维中,这种思维会妨碍他们当下的生活,并影响他们积极展望未来的能力。】 【时间比时机更重要。你不能估计市场的时机。】 【拒绝养老院。】 【你感到忙碌并且会在将来感到更忙碌,你要接受这种感觉。学着放松,学着耐心。重新审视当你“真的”很忙时你做出的牺牲。认识到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6种时间观:积极怀旧的时间观,消极怀旧的时间观,当下宿命主义时间观,当下享乐主义时间观,未来时间观,超未来时间观。】
《时间的悖论》读后感(三):又是性格分析
读书笔记245:时间的悖论
作者是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的主持人,刚拿到手的时候我还是很惊喜的,读完觉得没有超出预期。
关于时间的著作很多,这一本有点性格分析的味道,里面通过一些题目的原则,把人分成了三个大类,六个小类,加上最后的宗教类超越未来的那一部分人,就是四大类了。
大部分人是活在当下的,他们对未来预期不定,对过去感情复杂,他们更愿意及时行乐,拿到一切能拿到的东西。少部分会活在过去,过去对他们意味着安全,稳定。很少的一部分人是未来为导向的,一般来讲,他们受教育程度更高,更富裕。
慢节奏的社会人们更倾向帮助他人,时间会给予人们压力,特别是每个人处于工作倒计时的时候。远古的时候,人们选择吃点种子,之后更倾向种植。作者对马克思主义显然不熟悉,他对于手工业者和工厂工人时间和产品的阐述并没有理解社会单位生产时间,事实上,企业对于这类工人采用的报酬是计件而不是计时。
我感觉这类书往往是先走观点,再去做实验找论据,所以不是很让我信服。
中信的礼品书越做越精致了,今天又发现了三本。
三星半 用心理学解释时间观的一本书,有一点和市面上教你怎么利用时间,怎么做计划的书不太一样,就是作者想教给读者的是一份世界观。整本书的核心用一句话概括就是,重构过去,解构当下和建构未来。其实说实用也实用,说不实用确实也不太实用。对于总喜欢刨根问底的人来说,可能看了很多方法论的书都毫无效果,倒是从心理学角度审视一下,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拖延了,知道自己为什么焦虑了,哎,突然间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不过确实涉及方法论的部分与涉及时间观的部分相比是不太多的,但零零散散还有一些,其中几个我觉得虽然算是老生常谈,但结合作者阐述的时间观,似乎还蛮有效的。
除此之外,它总归是一本关于时间的书,之前看过的科普大多是从物理学角度去探讨时间到底是什么,想起来倒是基于相对论举了不少有趣的例子,不过有些东西吧,它就适合在脑子里想想,离现实太远的东西还是不能常常在脑子里转悠。不过物理学家当然除外,爱因斯坦不是说,过去,现在和未来对于物理学家来说就是一种大大的错觉吗。这本书就是基于这个错觉,以个人为研究单位,对时间进行了阐释。作为认知时间的一环,花个四五个小时从心理学角度了解一下也没什么不好,说起来,其实这本书还隐隐给我一种感觉就是有点啰嗦,个人觉得或许精简一下会更好一些,要是有精简版我可能会给它足量的四星。
不同的人对时间有不同的看法,这种看法决定了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
作者将时间观分为积极过去主义、消极过去主义、享受当下主义、基于未来主义和宿命论。
积极过去主义是活在过去积极的事情当中,这会让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
消极过去主义可能是年轻的时候受到一些创伤、并且无法走出来沉湎于过去的伤痛中,这会让我们日子过的很痛苦,而且觉得时间很慢。
享受当下主义比较容易放纵自我,自控能力较差,只关注于当下的享乐,未来如何,到了再说,这种时间观也有积极的一面,享受当下,幸福指数会更高。更会关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确幸。
未来时间一般情况下他们的自律性更强,有待办事项,生活比较有规划,有目标,追求稳定,这样生活有一点不好就是可能会被各种各样的目标,乱花渐欲迷人眼,忽视了当下的快乐,牺牲了各种各样与家人独处的时间,或者休闲时间来实现目标,可能一生都在追随,几乎不停下脚步看看周围的风景。
抑郁症或许是基于悲观的过去时间观和宿命综合论所引起的,有时候悲伤的记忆并不是真实的,或许是你说进行的一种加工。想起了近期的雪梨自杀,25岁比我大不了多少,这与他的经历有关,它也无法完全走出来
幸福指数较高的人通常是积极过去。当下享乐和未来主义权衡,如何权衡呢,这个事和问题。我觉得我会属于懒散未来主义,不喜欢等待,对于不守时的情况我会非常生气,或许下次等人的时候可以看看周围的风景,和观察周围的人。与现时享乐主义看齐。
无数个过去决定了现在,现在的决定同时也与未来相关。
拓宽了我的思考,以前看书看到很棒的书会说这本书值得再三翻阅。而这本书我看的时候有些部分就已经在来回的翻看,做标记[色]。
津巴多和博伊德把人们对于时间的不同态度分为了六种。每个人看待同一种情况做出不同的行为,是跟自身的时间观念有关系的。通过书中的测试表每个人都可以测试自己属于什么类型的时间观。而对于自己和他人的不同反应有所对照。里面做了很多实验,人们是可以被语言和环境所暗示,可以改造自己过去的记忆,且坚定不移的相信事情是真实发生存在的;恐怖主义自杀式袭击者的时间观是超未来时间观,他们不是被洗脑,因为洗脑是属于封闭的强制的,而他们是自愿的有正常交流的等等书中有提出来了一些怎么矫正或者改善自己的时间观。其实看这本书有点可怕,研究人类行为学的人太冷静啦!说二战是摧毁了日本和德国的时间观,而现在恐怖主义干不掉的原因在于恐怖主义是超未来时间观,而美国用的是未来主义时间观,观念本来就比对方低,所以要把恐怖主义的时间观拉回为未来主义和享乐主义现实时间观,这样就可以打败对方。怎么感觉就是毛爷爷当年在中国很穷的时候所说的要抵挡住资本主义的糖衣炮弹呢?!
比如书中写当六种人遇到自己的高中好朋友鲍勃去世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现。关注未来的时间观,超未来的时间观,过去消极看法时间观,当下享乐时间观,过去积极时间观,当下宿命时间观。
“
他们都很爱鲍勃,也很爱对方,但他们的人生观和时间观都很不一样——积极怀旧的波莉总记得那些好的事情,消极怀旧的内德总记得那些不好的事情,宿命主义的弗雷德相信他的人生由命运控制而他对此无能为力,享乐主义的赫德利享受生活的每一天。未来导向的费利西娅总在为未来规划,超脱的蒂芙妮因为相信鲍勃的灵魂还存在而感到欣慰。他们的解读和回应都不是错的,也并不疯狂,只是非常不一样。当然,很少有人会像以上几个角色一样性情单一。不过,你可能会在我们的例子中看到自己或者身边的人的影子。
”
总之,推荐大家可以去看下这本书,做一下里面的时间观测量表,也许很多事情就有了不同的答案和理解。
《时间的悖论》读后感(七):先定个小目标
我的领导是一个很厉害的人。比如,他每天中午不吃饭。每天9点下班的时候,还要把笔记本电脑带回家。比如,他很少在工作的时候玩手机。
他是一个很重视时间的人,对每一段时间安排的都很细致。他不吃中午饭,是因为他觉得吃中饭太占用时间。省下来的中饭时间,就可以去做更重要的事情,比如,思考。就是说,他对于时间的分配很苛刻,一定要用到有价值的事情上去。
现代经济学的基础,「稀缺」的概念,其实已经被打破了。物质极大丰富,不再稀缺,但经济学还是能自圆其说,因为有一项东西,一直处在稀缺中,时间。
于是,在这样的领导身边工作,让我思考我们之间的差异点之一,就是时间观念的不同。
于是我想起来之前瞄过津巴多有一本书叫《时间心理学》,准备找来看看。在豆瓣上发现第二版改叫了《时间悖论》,更符合英文名字的愿意——“the time paradox"。
在这本书中,我知道了,我是一个现在导向的人,而我的领导是一个未来导向的人。
现在导向的人,就是没有计划,只考虑当下。比如我不知道减肥,查出来幽门螺杆菌也拖着不去吃药,屋子放着几天不收拾。未来导向的人,看重当下的事情造成的未来的结果,因此会积极计划未来的事情,「以终为始」,把现在的事情做好,然后在未来等待他发生。
我也想做很多事情,想减肥,想加薪升职,想存钱,想出去玩。但这些都是想想,有好多并没有把它放在计划中,这些都是「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对于我这种当下导向的人来说,自然就想不到要提前做准备。
其实,就是缺少一个明确的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就可以拆解,一步步往前排,这个星期要怎么做,这个月要怎么做,然后才能达到那个目标。
为什么没有明确的目标?是「房子摧毁了年轻一代的梦想」?
一定程度上,是吧。
越长大,越会解构掉自己的理想,目标。不知道要追求什么。如果是为了追求更好的自己,更好的生活,那现实一点的目标也没什么不好。
比如,我们先定他一个小目标,毕业10年后,年薪百万之类的。然后就可以计算每年的涨幅,要做到什么位置。有了目标,才能有计划。
首先必须得澄清,这本应该不是津巴多教授主笔的书,因为中间有太多对于津巴多教授说话的引用。也是因为看到津巴多的名字才把我吸引过来打开这本书。 其实我并没有后悔,因为因此阴差阳错的看到一个崭新的视角,非常给力。 这个视角就是时间观。虽然可以把时间定义成一个物理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但在大家心里的时间缺并不是那么理智,甚至更不讲逻辑,充满了各种弹性。也是这样的弹性,可以形成一个以时间观为框架的精神世界。 通过时间观去解读几乎所有的人类行为和现象,包括健康、压力、金钱、爱情、幸福、商业、政治等等。最精彩的不得不说是在于对自杀式恐怖袭击者的分析,为什么现在的疏导乃至影响方式都没什么实在的效果,归根结底还是在于其超未来的时间观。 虽然我是不太喜欢这种诊断医学的思路,就好比完成ZTPI量表和TFTPI量表就可以给你以下七种时间观打分了。然后给你贴上一个标签,你是什么样什么样的人。
关注过去的消极时间观 关注过去的积极时间观 关注当下的宿命主义时间观 关注当下的享乐主义时间观 关注当下的整体时间观 关注未来的时间观 超未来的时间观
再给出作者期望的状态,并调和到相应的时间观:
强烈的积极怀旧时间观 适度的未来时间观 适度的当下享乐主义时间观 较弱的消极怀旧时间观 较弱的当下宿命主义时间观
我只想说的是,我在这中间看到了许多治疗或者沟通的思路。就好像作者说的催眠最大的用处就是帮助案主产生当下的时间观,改变时间观相应的人事物也就随之改变了。其实作者也许并不完全了解催眠,催眠也可以以此改变过去乃至未来的时间观。 以此就更容易去理解精神分析关注的是过去,存在主义关注的是当下,人本主义关注的是未来。 想到这里就很容易有一个更清晰的思路,如果要让一个人松动,也许发现他的时间观取向进而改变就好。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方向,只是让他能感受到不一样的时间观。就好像抑郁症如果能有适度的未来时间观,是不是就可以缓解了。 我们贴标签的目的一定是为了撕掉它,时间观这个标签也许是一个可以让治疗更清晰的思路。 借用作者的“时间的黄金法则”,“你希望别人如何去使用时间,你就要求自己如何去使用时间。”正视自己的时间观,尝试思考下不同的时间观,也许这个世界都会不一样。 2019-1-2
《时间的悖论》读后感(九):在路上
刚看完《时间的悖论》,现在脑子里的细胞在打架。“选择”,“理财”,“计划”,“时间”之类的词轮番唱着歌。不知是不是受到上本书—《选择 为什么我选的不是我要的?》的影响,总感觉《时间的悖论》后小半部分所传达的理念和《选择》很像:选项越多,顾虑越多,所考虑的得失也愈多,因此做出选择就变得更加艰难。
之前我总是在不断的给自己寻找新的可能性,尝试学习各种技能,以期求未来能做出更为恰当的选择。然而,现在算是真的发现,给自己未来增加可能性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困惑和迷茫。每个人的一生都是有限的,想要的有限的时间里做出更多的成果无疑是很困难的。上个月我看了好几本关于理财方面的书,如《小狗钱钱》、《穷人的理财经》、《财富的理想国》,这类书看得越多,我就越会想立刻变得富有。“我要变富,我要变瘦,我想成功”似乎快占据整个大脑。有时觉得自己真的太过功利,凡事都要计较个得失,这个真得要改改。根据《时间的悖论》这本书,我确信我是强烈的以未来为导向的人。“以未来为导向”是件好事,也未必真是件好事。
以未来为导向,让每天过得都很有计划,仿佛事情的发展都按照指定的程序来运行,有时会感觉很充实。然而,过度的以未来为导向会使自身缺乏对当下的感知。当下的幸福会被自动过滤,但若当下发生了与原定计划相背离的事件,自己就会变得暴躁,甚至会因为无法完成指定的任务而感觉气馁,进而失望,接着开始怀疑自身能力以及原定目标的可实施性。由《时间的悖论》可知,最佳的时间观=强烈的积极怀旧时间观+适度的未来时间观+适度的当下享乐主义时间观+较弱的消极怀旧时间观+较弱的当下宿命主义时间观。我也挺赞同作者所说的,现代的教育让我们成为合格的以未来为导向的实践者。我们过多的期待未来,相信未来的自己一定会成功,我们有时会变得只看重事情的结果,忽略追寻过程中的喜怒哀乐。现实经历告诉我们,一定的规划是必要的,预留恰当的时间也是有其合理性的。
再者,“选择”。每每想到选择,我都会想到罗伯特·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了人迹更少的一条,因此走出了迥异的旅途”。回望过去走过的每一条路,做出的每一个选择,我都会在想它们的正确性以及合理性。可转念一想,不正是那些一系列的选择才塑造出今天的自己吗,无论那些选择是否出于慎重考虑,也不管我现在的处境如何。倘若改变曾经的任何一个瞬间,故事的走向都将截然不同,我也不会是现在的我。
引用一句话来结束感悟:生活就是一场比赛,不去冒险的人不可能获得成功。
《时间的悖论》读后感(十):Watch your step, and look forward.
虽然这是一本可以当作版本心灵鸡汤来看的书,但也无法否认这算是一碗比较有营养的鸡汤。
已经忘记是在哪里被种草,只记得英文版放在手里时间不算短了,但一直没有翻过,或许对以前的我来说,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算是一种奢侈品吧。
用书里的分型来看,那时的我算是典型的消极过去型,只会沉浸在已经确定的路途中自怨自艾,感叹人生无光。直到我自暴自弃地凭空砍出了两年闲暇,让思维和人生都换了轨道,我才多了一些当下享乐的成分,慢慢学会积极看待过去,并且准备好窥视不可知的未来。
这时,我才翻开了这本拿在手里许多年还平整簇新的书,然后开始后悔两件事,一件是英语没学好,一件是看得太晚了。
但即使是作者John Boyd和津巴多也不愿想到的是,如前所述,心境消极、无法看向前方的人,能够主动打开这本书,并切实践行的概率并不高。但仍感谢此书,给予我这种还在努力挣扎的半成品,看到了应该去的方向。
其实整本书的内容非常简单易懂,主要分为三块内容:
1.你是谁——时间观的分型
2.时间观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我们要如何做
3.背景与数据
一个人的人生由三部分构成:昨天,今天和明天。这三部分在庞大的时间海洋里汇聚起来,形成了过去、现在和未来。作者将我们对这三个维度的感受与认知分为了三种类型:
过去:①消极过去型 ②积极过去型
现在:①享受当下型 ②宿命决定型
根据他们创立的ZTPI和TFTPZ量表(两种有关时间观的测试),我的得分偏重于消极过去(3.8)与享受当下(3.3),而积极过去(2.8)与未来导向(2.6)则低于平均分。这还是我这两年来不断调整的结果。
根据作者在1987与2008年分别在《今日美国》所做的调查中,总体来说,积极过去型、享受当下型、未来导向型的人,生活得更健康快乐。
这份调查同样涉及了不同类型的人在繁忙的日常中优先舍弃的东西,以及导致烦躁的因素等等。
简单说来,整本书的结论可以缩略为:我们应努力使自己的时间在积极看待过去、享受当下与着眼未来三者中保持灵活的平衡,尽量避免长时间偏向于任何一个部分。时间观的失衡,往往是问题与压力的开始。
有意思的是,我在电话上把测试念给了我的老母亲,她的结果是未来导向型得分(4.3)几乎快要达到5分满分了。这也解释了她为什么能几十年如一日地不知疲倦地坚持工作,也解释了她的急性子和控制欲,是如何造就了自由散漫轻视效率的我。而她得分最低的一项,是当下享乐主义(2.8),是典型的累了自己也不愿累了儿女的奉献型母亲。
对于想要了解自己,检视当下的读者来说,重点看第一和第二部分就基本足够了。——这或许是一个典型的未来导向型思维。
不得不提的是本书的翻译,毋庸置疑,能把《1984》翻译成1984年,并且在部分地方省略与随意翻译,我真的也不能要求更多了。但正如书中所提到的,我们要怀有感激之心,因为要不是翻译,我可能要再过十年才能看懂英文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