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巷尾》是一本由九州出版社著作,68出版的296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7-8-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街头巷尾》读后感(一):用心的书
好书,图很精致,带着那个时代的味道,像过去的年画,配字也很舒服,既美观又不影响阅读。2017.9.21又看一遍,原来是曾经的外销画,书设计最用心的是,先原样复制原来图片上的字(手写体),再对图片上的字翻译为印刷体,再对印刷体进行对应的翻译,翻译极妙,尽可能两边对应,易懂又带有文言文的美感,有的对原文中内容还加一栏以注音和解释。
《街头巷尾》读后感(二):升起的炊烟——读《街头巷尾:十九世纪中国人的市井生活》
慢慢翻阅,一字一画,一页一页,一年一年。这片土地,太过广袤,太过博大,太过深厚。恍惚中,有种时光穿越的感觉,去往的那个世界,相知却又不相识。沧海桑田,翻天覆地,那些过往的生活方式和形态,一行一事,一物一人,街头巷尾,市井气息,似乎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却又总有些时代也荡涤不了的情怀存在,蛛丝马迹,雪泥鸿爪,仍旧缠绵于心,像那根最敏锐的血管。
图中所绘,不外乎小市民阶层的市井生活,婚丧嫁娶,衣食住行,以及玩物、杂耍、民风、民俗,还有小手艺人、小商小贩,为温饱而逞一时之技。当很多现代新人丧失了生活感与市井气,内心抽离,恐惧荒芜时,无家可归的我们便把目光投向缥缈的过往,古老而亲切,遥远而美好,那一幅幅再平凡不过的画面,成为了富足而充实的精神家园。
看一缕炊烟,袅袅升起。
街头巷尾,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就嗅到了一股市井里的烟火味,是旧时风景的感觉,想到了别人说的老北京的古胡同,老上海那又窄又拥挤的街道,全都是老房子。各家各户都是认识的人,街里街坊没事就坐在哪家门口唠叨、嬉戏。
想象一下那时候,感觉是好久之前,并没有建起高楼大厦自然也不是住的商品房连格子间工作区也少……高级一点的地方很少有普通人会去,日常的生活烟火气通常都发生在窄长的平民街道里,小贩商家更是在这里找到谋生的机会,可能一连串的排边都是都是买菜的买吃的买好玩的,大家都在吆喝着自己的东西,大部分白日里的“街头巷尾”总是充满了喧闹,也会一些不错的门面店在街上,比如茶馆,小吃店,打磨首饰的,还有常年驻足的杂货店……在这里,可能只是两三条街道连接的,人与人的关系是亲密的,矛盾也是随时摩擦出来的,总之,会感受到真切切的生活气息。
《街头巷尾》读后感(四):一本由外销画建构起来的老北京记忆中那些街头巷尾
新到一处,最兴奋的事情,莫过于从大街串进小巷。也许,巷子里的门脸都略显寒酸,但没有点真本事或者独到之处是存活不下去的,这里都是街里街坊,谁都骗不过谁。
街头巷尾有着一方水土真正的生活景象。就像巷子的墙围,是红砖,还是青石,是水泥,还是土坯,每一处都是清晰的注解。
那些本地小贩,味道就更浓烈了。这让我想起,某年陪伴魏先生在成都度过的那些日子——魏先生的早晨从早晨开始,而我们的早晨则是从中午开始的,寻一家小店觅食,肥肠粉、小面、老妈抄手、蹄花汤、夫妻肺片……一口气难以举尽所爱。饭闭,就该喝茶了,街头巷尾所到之处最不缺的就是茶馆,不必讲些什么,就把时光随着那一杯杯盖碗茶泡进岁月里。一日,在人民公园喝茶,挨着河边落坐,魏先生非得找一位师傅给我掏耳朵,我是抵触的,害怕致残,又碍于他的执着,硬着头皮给师傅掏,没想这一幕倒是被镜头记录了下来,每每看到,那时那人那景就向我奔跑而来。
捧读《街头巷尾——十九世纪中国人的市井生活》,不禁让我忆起与我相关的那些街头巷尾,而遗憾之感又重生——如今我已驻扎北京多年,却对老北京的那些街头巷尾陌生得很。于是,这样一本由外销画建构起来的书籍,也让我沉迷其中。
外销画,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明信片,是当时西方人了解中国这个神秘国度的重要媒介。大概出现在今天的广州一带,当时中国连接世界唯一的通商口岸。画面既不是当时的清代宫廷绘画,也不是中国一脉相承的文人山水画,而是没有留下名字的一些民间花匠采用西方绘画技术和材料绘制的当时的中国的街头巷尾。
比如,这幅“取字纸之图”,记录着十九世纪的中国人对文字的敬意,说当时京城富裕的人家会捐钱来“敬惜字纸”,怎么表达这种敬仰呢,专门花钱雇人来收集写过字的纸,这些写过字的纸不提倡甚至反对被重复用作卷烟、盒子等,而是要被郑重地收集起来,然后选一处干净的地方焚烧成灰末,这些灰末将被撒进江流湖泊,顺流而去。
正好最近在重读余华的作品,他冷静的笔锋非常适合准确传达“当下人”的生活状态,就是各种活着,好死不如赖活着。作者声誉世界,也说明这种表达是通行于世界的。这与这些外销画的经历何其相似,真实向来是容易感染人的、吸引人的。
《街头巷尾》读后感(五):【书摘】街头巷尾:十九世纪中国人的市井生活
明万历年间,中国宫廷里出现了以郎世宁为首的欧洲画师,创造出艺术性极强的清代宫廷绘画。在草野之中,中国士大夫推崇的仍是八大山人、石涛等人的文人山水画。而从世纪开始,在当时唯一的通商口岸广州,出现了一帮默默无名的民间画匠,因采用西方绘画技术和材料绘制,又反流到国外市场,这些画被后人称为“外销画”。这些外销画如同今天的明信片一样,成为了西方人了解这个神秘东方国度的重要媒介之一。
此系能写大字之人,年底无事,用桌一张,备下纸笔墨砚,沿街摆滩(摊),书写对联卖之。
其人自幼学习画法,能见面传神。凡人亡故者必请画师,故者停在床上,画师对亡人之面传画,其容如真容生时,名曰喜容,或言小照,故后名曰影像。
京中有富户损(捐)资字纸惜字,会雇人各铺户、居民人家,散一纸糊竹篓,预备人家有不用字纸,装在娄内,每月按户走去,归在会馆焚化,其灰代(带)至海内,顺水流去,干净而已。
京城中有富裕的人家捐资,敬惜字纸,雇人在各个商铺、居民人家里,放一个纸糊的竹篓,人们有不用的字纸可以装在竹篓里,这些人会按月去每家每户收走字纸,拿去会馆焚烧,将纸灰带到江河湖海,使其顺水流去,非常干净。
京师人家每于夏今,院中多有搭席棚,谓之凉棚。嫁娶曰喜棚,丧事曰白棚。以杉槁木竖架,上搭竹竿,用芦席罩之,高许数丈,其艺京师独一行也。
多系妇女所为,如遇幼儿多病,必许愿,在城隍庙、东岳庙、吕祖祠等处还替身,是日用纸做如小儿一对,虔诚顶礼至庙中,在神前焚香了愿也。
住户小儿有病者,许愿施米,庙中僧人着人挑二桶,向许愿之家每月取米数碗,僧人食之免灾也。
其人用苇子或用竹子,也可用麻绳拫住。住户有玩花赫(和)养鸽子之用也。 其人用芦苇或竹子,也可以用麻绳扎住。家里有种花或养鸽子的用的上。
其人用香油、白面合做,其式方圈二个,奈上,入油锅炸之,名曰油炸鬼。 其人用香油、白面做成两个方圈,叠在一起,放入油锅炸,叫做油炸鬼。
中国在冬天和夏天都有蝈蝈,冬天有三种,黑色和紫色的是山蝈蝈,是生长在山中向阳的地方的;青色蝈蝈是嫩的;绿色的最为难得,是专门有人在温暖的地方养成的,价值昂贵。
其人用一只碗,在棍头上耍转。又用木架子摆在棍头上,再放上碗,飞快地转动,碗不会掉下来,也可以衔在嘴里耍,也有的耍小刀枪、叉子鱼等物件,叫做什锦杂耍。
《街头巷尾》读后感(六):图画中体味中华风俗的质感与魅力
小时候,总能听到父辈们回忆,家门前的手工“小白糕”多么好吃,一碗红薯稀饭可以换回一碗上好的豆瓣酱;或是赶集的时候,白胡子老爷爷的耍猴节目多么的夺人眼球,街边小摊反复拔丝出来的麦芽糖可以“舔”满回家的路……这样的画面,充满烟火气,充满东方的热闹与个性。闭上眼睛,仿佛各种方言的吆喝声就会阵阵传来,像歌谣一样在耳边回响。
而现在,在追求国际化的大都市里,我们越来越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吆喝声渐行渐远,手工品也被机械代替。房子被改成全球通用的摩天大楼,红墙琉璃瓦早已稀有。见面称赞一句“老北京”、“老洛阳”,已是至高无上的荣誉:这代表你的身上没有工业机油的油腻,而是烟火气;也代表你是这世界上数量稀少的、反映历史的岁月的见证者,也随时面临被时光带去的危机。
好在历朝历代,即使有岁月流水的冲刷,仍有人要在历史的磐石上刻下深深的一笔。《街头巷尾:十九世纪中国人的市井生活》就是这些历史印记的合集。书本由一百四十多幅反映十九世纪行业、民俗和玩物的手绘画组成,而这些手绘画有更专业的名称——外销画。外销画一词,在现代中国并不流行,但在古代的中华,却是东方魅力的代名词。许多来中国贸易、传教、旅游的西方人在回国时,总会带一些色彩鲜艳的外销画。这就好比朋友圈发的风景图,虽然没有照片及时,却也像明信片一般,是“炫耀”见识的好工具。外销画由中国画师绘制,却不同程度采取西方的绘画方法,使作品既展现中国风采,又洋气十足。在摄影技术尚未发明的时代,浏览这样的画面,无疑是在十九世纪中国的街头巷尾里穿梭,为历代人构建一副老电影般的怀旧家园。
古代有外销画刻下重重一笔,在现代,领读文化整理的《街头巷尾》,是对历史另一种形式的篆刻。内容上,书本搜罗整理外销画,按行业、民风、玩物分类整理,全面展现了十九世纪市井生活的代表面貌。最吸引人的是书本的外壳:使用中国红——朱红作为书名底色,书名则使用毛笔楷书撰写,使得外观既有中国气息,又有春联的民族特色,美观和吸引程度不言而喻。打开书本,内部采用右图左文形式,文字部分竖排排版,毛笔字、文言文和白话文翻译齐上阵,既有原汁原味的古代特色,又有生动形象的现代趣解。图文并茂,如何把玩,全凭看官自主选择。
在同样一本记录建筑类民俗的书评中,我曾这样写道:做学生的时候,常有人说,去敦煌吧,那里沙漠化严重,也许用不着几年就消失了。而现在,我想说,保护这些民俗民风吧,那才是我们的标记和光荣。一个国家的风格,往往由街头巷尾、砖块瓦片、人们的言谈举止组成。当洋酒和金发把人们雕琢的面目全非时,只有拨浪鼓和香包耍线还能记住你最初的模样。这种记录,可能就是对一种归宿的记录,带给你的是对根的心安。
在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还有人愿意拾起老祖宗零碎的记忆与画面,并用工匠筑工的精神整理成册。这样传承文化的作品只要问世,就应该无条件予以满分。拿起这本书,在十九世纪的街头巷尾穿梭吧。让泛黄的图画把过去的故事娓娓道来,让车辚辚马萧萧的场面再次出现在那个地方。在怀旧成为流行的现代,让我们在拨浪鼓和打糖锣之间,体会中华文化的质感与魅力吧。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新时代,街头巷尾就有着新时代的特征,或车水马龙,或高楼大厦,而关注每一个出现在街头巷尾的人,其生活状态、所作所为,却似乎并不多。
我朋友圈里有不少喜欢摄影的朋友,但大多数喜欢翻山越岭去到很远的地方拍一些自然风光,或者去拍有鲜明特征的族群,非常少有的几个朋友,却关注着每日的街头巷尾,拍摄一些市井生活的片段。如做记者的zoujie,她每天坐公交车上下班,有一个系列是拍摄“车内车外”,每天都拍一些陌生人在公交车、地铁里的某一刻的状态,有打盹的、有沉思的、有疲惫不堪的、有一脸怅然的......各种状态的记录,是无言的生活内容。
我很期待看到她的朋友圈里的照片分享,就如同透过她的镜头能看到芸芸众生的一天,从早起的生机到夜晚的归家,每一天的市井生活,如同放电影一样,让人感同身受并会若有所思。这其中她选择始终关注街景中的“人”,照片的主角是奔波忙碌中的“人”。
现代社会的街头上,也就只能看见这样匆匆忙忙的生活了,旧社会里的街头巷尾有些什么镜头可以捕捉呢?如果那个时候我们也有很方便拍照的手机,是不是可以记录下更多的百姓生活?
十九世纪的中国人的生活,有群人用画笔记录了下来,记录街头即景、生活方式、各行各业的绘画,被称为“外销画”。据考证这些外销画大约出现在当时唯一的通商口岸广州,一批默默无闻的用西洋画功夫的画匠们,用西方绘画技术和材料绘制而成,其关注点,则是记录百姓生活在街头巷尾的呈现,有如我们今天的“街拍”,主角是劳作者。
这些“外销画”的记录思路,大致不是中国画家所惯常使用的。中国古代画家在传统上更关注皇家生活,士大夫推崇的多半是文人画、山水画。关注点不同,因此回顾绘画历史,不难发现一个现象,我们想从中国画中寻找百姓生活的影子,似乎很难,这是艺术家们关注点所在造成的。
前一阵子,也看一些有关“街拍”的讲座内容,手机摄影师韩松指出,“街拍”不一定只是把美拍摄出来,记录生活的边角,即便镜头不美,也是一种忠实的记录。
我一向不太喜欢人们对于一个固定景观的趋之若鹜,当年去新疆禾木,看漫山遍野的人们只为了拍出一张明信片里的相似日出景观而抢占机位,甚至大打出手,我都觉得摄影这件事,瞬间失去了应有的魅力。
其实这里面就是一个选择的问题,镜头和画笔一样,选择观察什么、记录什么,是及其个人的事。而无意间带来的影响,则是不同的。
回来我们继续看街头巷尾记录市井生活的“外销画”,这些堪称“中国风物的手绘照片”,曾经兴盛了一百多年,也因此被一些外国人从中国带走,“现藏于欧美和日本的众多艺术馆、博物馆,被视为收藏珍品,而在中国美术界和学术界,外销画及其画师却一直被忽视,在中国的博物馆里也罕有收藏。”
《街头巷尾:十九世纪中国人的市井生活》收录了“行业与生计、民风与民俗、玩物与杂耍”三篇内容,彩绘生动有趣,解读可圈可点。翻看时有些内容却已十分陌生,因为那些涉及生计、民俗等生活内容已经离我们很远了,我们中国人也都不知道这些行当、生活方式什么时候已经从我们的生活中烟消云散了。
所以,透过这些百年前的“外销画”,我们甚至会惊异于那些曾经出现的生活方式或者赖以谋生的行当,在当时的街头巷尾是以什么样子日日出现的。
还原生活的原生态,一直以来都是件困难的事,艺术品的角度也是如此。我们多少年对于生活选择了“看见”和“看不见”,中国历史悠久遥远,但记录下来的多是王侯将相的生活方式,抑或是文人角度的高风亮节的神话,难以有触摸到街头巷尾的市井生活。
旧的生活方式及内容,很多都是毫无用处的了,因此我们时代的潮流永远推波助澜地往前赶,太阳每一天都是新的,我们百姓求生存、赚钱、养家糊口的方式也进入了网络时代,但其实,我们的出发点和目的地都是一样的,百多年前街头卖艺的那个人,跟今天奋战在电脑前熬夜加班的你,没什么两样,因此,最重要的的还是人。
《街头巷尾-十九世纪中国人的市井生活》中不仅选择了绘本,还将这些绘本所作的文字说明也一并收录,因此让我们读到了一段段半文半白的略显粗糙的中文描述,“其人”是出现频率很高的词,几乎每段说明都有,这是将关注点老老实实地放在了“人”身上的体现。
风水轮流转,时光不停留,时代大环境都只是背景,是一种氛围,出现于其中的“其人”,劳作、生存、活着......都是一样的循环,因此,“其人”的片刻市井生活记录,才是永恒、有价值的东西。
《街头巷尾》读后感(八):过去我们有街头巷尾,如今只有物业小区
文/夕四少
小时候我就很喜欢市井生活,街头杂耍百艺的,路边占卜问卦的,巷子里磨刀剃头的,乃至走街串巷的吆喝叫卖,南来北往的贩夫走卒,都是来自民间来自底层最真实最鲜活的生活,充满了温情,如今想起来,倍感亲切。
这些曾经充斥大街小巷的民俗文化,如今越来越少,甚而绝迹了,人人都忙着进城挣钱,都忙着从拥挤喧嚣的乡镇,车水马龙的街巷,搬到美轮美奂的高楼大厦,把过去的阡陌相闻,鸡犬不宁这些世俗的热闹美好丢到九霄云外。
我们似乎总是急于忘掉过去,拥抱未来,因为过去代表了贫穷落后,代表了愚昧无知,代表了封建迷信,而未来则代表了科技先知,代表了人工智能,代表了富裕优越,其实不完全是这样。
小的时候,村里常来货郎挑,卖的无非就是针头线脑,以及大人们用的避孕套,可那在我们孩子的眼中,就像《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那个孩子一样,我们是当作气球吹的,大人们也不说破,一毛钱一个买给我们。
村里来了玩马戏的,必是敲锣打鼓广而告之,等到了晚上,全村人都去场上看杂耍,生吞铁球,口吞长剑,吊辫荡秋千,劈腿穿铁桶,口喷火焰……让我们大开眼界,原来生活如此精彩,原来艺多不压身,人可以学会这么多手艺。
等到秋天逢会,几个孩子一起去镇上,看到街头巷尾的各种营生,搭台唱戏的,耍猴卖艺的,乞讨要饭的,卖各种吃食玩意儿的,摆摊卖蟑螂贴耗子药的,街头坐诊看病的,代写书信的,织锅盘灶的,打铁的,杀猪的,剪纸的,讨饭的,卖书卖画的,修伞钉鞋的……好不热闹,好一幅盛世景象。
我一直觉得,这些来自民间来自街头巷尾的三百六十行,才是活色生香的生活,才是最值得留恋和被记忆存储的生活景象,是应该被定格被传承的非物质文化,可惜我们脚步匆匆,过去的很多行当,都渐渐失传了,我们只专注于当下和未来,慢慢变得浅薄无知,面目可憎。
最近读到的这本讲述十九世纪中国人的市井生活的画册《街头巷尾》,让我对过去有了更多的思考,对中国正在大面积消失的各行各业的手艺人和行当表示无奈和惋惜,许多小时候曾见过的手艺,曾吃过的美食玩过的玩意儿,穿越两个世纪,穿越小时候,又现眼前,倍感亲切的同时,却也难过于很多手艺都只能通过图画回忆缅怀,而不能亲身一见了。
它通过一些精美的图画,把过去街头巷尾的各行各业的营生囊括其中,通过影像保存下来,以此告诉后人:我们的祖先,曾为了更好的生活走街串巷叫卖,曾为了一家人的衣食白天黑夜奔波,曾为了生存,学会了各式各样的手艺,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他们活跃于街头巷尾的各个角落,风吹日晒,冬三九夏三伏,把各种吃食,玩意儿,手艺带进千家万户,为身边人提供了满足生活的衣食住行,也为自己挣得了一份贴补,他们有的坐地行商,有的走街串巷,喊着抑扬顿挫各有特色的调子,种种吆喝混在一起,竟悦耳动听,这是来自民间最美的音乐。
我想起小时候听到的“磨刀,戗剪子哎——”我爷爷会此手艺,常挑着担子在附近村庄转悠,家家户户有用钝了菜刀、剪子,闻声而出,呼唤至家,爷爷就摆开了阵势,就势忙碌起来,往往四邻知道,都会至其家,这一忙就是大半天,有钱的给几毛钱,没钱的给两个馒头,爷爷高兴了,还会唱上一段……
过去老北京的天桥一带,以及各处大小胡同里,都能听到各种不绝于耳的叫卖声,王府井,琉璃厂,囊括了民间各行各业,这些街头巷尾的行当,摩肩接踵的热闹,不正是我们曾生活的场景吗?不正是我们曾热切巴望的生活的所有么?
我看过著名连环画家贺友直老先生画的《走街串巷》,他凭着自己的记忆,画下了小时候所见所闻的市井生活,穿越大半个世纪的时间,看到过去民间的那种繁华和热闹,不由得令人向往,那是遗失的美好。
如今我们的马路越修越宽,交通越来越便捷,但再没有过去的那种市井喧哗欢快热闹,没有喝茶聊天的闲情逸致,没有讨价还价的分厘必争,没有说书唱戏的余味悠长,没有三杯两盏的面红耳赤,没有打骂孩子的嗔怒叫骂,没有家长里短的问候请安……一切都是光秃秃的,充满了汽油的味道,也显出了我们精神的日益贫乏,生活的越发单调,我们只能对着高科技的手机电视傻笑。
北宋画家张择端曾画了一幅反映民间风俗的画作《清明上河图》,背景是北宋的都城东京,也就是现今的开封,反映的是当时汴京及汴河两岸的繁荣景象,几乎囊括进了当时民间的所有行当,牛骡马,车轿船,酒楼茶肆,贩夫走卒,士农工商,栩栩如生,为我们保留下古代民间生活的鲜活景象。
《街头巷尾》相当于把《清明上河图》中街头巷尾的所有行当,一一拆解出来,为我们进行详细的图配文的解说,通过这些曾经鲜活的图景,让我们重新组装拼接祖先曾生活过的两个世纪前的市井生活,如此熟悉却又陌生,如此鲜活却又生冷,倘若这些民俗,这些来自民间的技艺,这些生活图景被置换到二十一世纪,会不会水土不服?或者干脆被城管驱逐,没有任何的生存空间?
看着这些或熟悉或陌生的影像,突然有些羡慕古人的生活,那时候没有网络手机,没有电脑电视,买东西还要去街上,见一个人还要去他家里,去一个地方只能步行或马车,想吃什么小吃,只能去那个摊位,那时候一切都很慢,一切都很熟悉,一切都很亲切。
看完《街头巷尾》,看完上百幅过去生活的景象,好像重生了一般,不由得对过去充满了留恋和怀念。那时候贫穷,却有无限的美好善良,那时候一切都慢,我们有很多时候去关心一个人,用心去感受生活的温度和它能够给与的所有,就像木心先生的一首诗里的两句话: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过去我们有街头巷尾,如今我们只有物业小区。
《街头巷尾》读后感(九):《街头巷尾》:清朝末年的中国老百姓,过着怎样的市井生活
公元1757年(乾隆22年),乾隆皇帝下旨,关闭除广州以外的其他通商口岸。在这一闭关锁国的政策之下,广州成为了当时唯一与海外通商的窗口。
当地一些民间画师,采用了西方绘画技术,绘制了很多反映中国风土人情的画,流传到国外。这些画被后人称为“外销画”。它们大大满足了西方人对中国的好奇心。
《街头巷尾》配图:琢磨玉器
现在,绘制外销画的画师已经难以考究,但这些画却具有极大的文化收藏价值。在《街头巷尾》中,编者收集了140多幅外销画。
通过它,我们不但可以了解,清朝末年的中国老百姓,过着怎样的生活;还可以接受中华民族风俗韵味的熏陶。
《街头巷尾》经由“领读文化”整理,将清末的部分外销画分成三个主题:行业生计;民风民俗;万物杂耍。
一、行业·生计
人们常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充满智慧的中国人,能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分化成一个行业,并且能把每一个行业都做得非常精深。
在《街头巷尾》里,提到了70个行当。这些行当,现在大部分已经消失,但在当时,它们就是老百姓养家糊口的技艺或生意。
比如,“镀金作”。
金色,从古至今都代表了富贵。而在清朝,金色与黄色都是皇家专用,普通人最多用赤金或者紫金这些偏一点的颜色。
于是,许多人就喜欢请镀金匠人,把自己的首饰或者衣物附件,镀染上一层紫黄色,以表富贵之意。由此,“镀金作”就形成了一个行业。
《街头巷尾》配图:镀金作
剃头
旧时的老人常说,学会剃头,一生衣食无忧。为何?因为每个人都需要理发呀。
以前不像现在,满大街都是理发店啊发廊啊沙龙啊。那时候,给人理发的师傅都是挑着剃头的工具,在街上边走边喊“剃头啦”;又或者手中拿着个叫做“唤头”的响铁,有节奏的敲着。那么,需要理发的人就会喊他过去。
《街头巷尾》配图:剃头
除了手工技艺,外销画中还有很多描画贸易的。
例如,“打糖锣”。
这是一种小本生意,商人沿街摆卖或者挑担叫卖各种各样的糖果、枣糕、纸人、泥马。直到现在,在广州的上下九和荔枝湾,还有人沿街叫卖“鸡公榄”。
《街头巷尾》配图:打糖锣
传真
所谓“传真”,并非现代把文件传递到别处的传真,而是一种古时的画像技艺。
在古代,还没有普及照相的时候,如果有人去世了,他的家人就会请传真画师来到家里。传真画师看着躺在床上的已经去世的人,就能画出去世人的面容。
《街头巷尾》配图:传真
这种画像叫做“喜容”,或者“小像”。
刷戏报子
现在,我们把街上乱贴的广告叫做“牛皮癣”。但以前大家要通知个什么事情,比如寻人广告、商品广告等等,都是把写了信息纸贴到大街墙上的。
各个戏园的戏班怎么轮唱,也会把节目预告贴到街上去。那么,专门给戏班贴广告的工作就叫“刷戏报子”。
《街头巷尾》配图:刷戏报子
当然,官府如果要通缉什么人,也是这样贴的哦。
卖花样
除了男人,女人也会上街去做买卖,比如“卖花样”。妇女用彩纸(一般是红纸)剪成各种样式的图案,到市集售卖,顾客买花样去扎花或者绣花。
《街头巷尾》配图:卖花样
在《街头巷尾》中包含的70个行当里,还包括钉鞋、捻线、写春联、推背、卖弹弓、行医拾粪、送报等等。
二、民风·民俗
中国的民间风俗,大多与迷信有关,往好处讨个吉利。
比如,“化百家销”。
有些人家的婴儿生来孱弱,家人担心他养不活,就会用红纸包上一百包茶叶,送去给各个街坊邻家,换取一文钱,或者换一些零碎布头。
《街头巷尾》配图:化百家销
换来的钱给婴儿做一个银销(用银打造的小饰物),换来的布给婴儿做一件“百家衣”,寓意小孩长命百岁。
铺户开市
大年三十的五更时分,各家铺户就会焚化纸做的钱币、粮食、神马等东西祭神;然后放鞭炮、跪拜磕头,以求新年开市大吉大利。
《街头巷尾》配图:铺户开市
即使到了现在,许多铺户依然传承这个习惯。
看风水
风水师捧着罗盘,在新建房屋到处走动,选择屋门安装的位置等等,保房屋所住的人能够趋吉避凶。除了看新房子,风水师还会看安葬先人的地方,选定下葬日子和时辰,以求祖先保佑子孙后代。
拾煤核
穷人家里有时候连生火的煤都没有,他们只好到街上,去找别人家烧剩的煤灰;然后用小木棒撩动,找出一些没烧完的小煤核,回家再烧一次。
《街头巷尾》配图:拾煤核
在《街头巷尾》中,共有45张关于风俗的外销画,包括状元游街、富人舍粥、道士化缘、粘报恩单等等。
三、玩物·杂耍
中国人是很会玩的。不管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也不管是富人还是穷人,都晓得人生需要乐子。这些乐子,有纯属娱乐,也有可以赚钱养家。
耍猴
几乎每个地方都有“耍猴”。主人发出指令,只要猴子照做,就能得到食物。耍几个动作下来,主人就会端着盘子,绕着围观的人群,请大家掏钱,多少不计。
《街头巷尾》配图:耍猴
即使到了现在,在一些城镇里,依然会看见耍猴人和猴子出来营生。
吞剑
一些走江湖卖武艺的人,在街上摆开摊位,先耍上一套拳脚功夫。等人们围观起来后,就拿出看家本事——吞剑。
《街头巷尾》配图:吞剑
当然,“吞剑”的目的是为了挣钱谋生哦。
耍百丈旗
大人或者小孩都喜欢玩这种游戏,厉害的还可以玩出高级花样去挣钱。
顾名思义,“耍百丈旗”就是用一条几丈长的带子,拴在一根小竹子上面,上下、前后、左右随意挥动,只要不让带子绕在自己身上,就可以一直玩下去。
《街头巷尾》配图:耍百丈旗
耍火流星
这种游戏比较危险,必须经过专门训练,否则很容易烧到自己。玩法就是在一根绳子的两头,拴着铁丝球,球里放点燃的炭,然后舞动起来。两个火球流动出的火影,特别漂亮!
《街头巷尾》配图:耍火流星
移镖刀
所谓“移镖刀”,就是飞刀。
一人站在木板前面,另一人站在离他在十几步远的地方,向他飞刀。要求刀子挨着皮肉,但没伤到人。这种危险的游戏,如果飞刀人没有精湛的眼力和手劲,是极其危险的。
《街头巷尾》配图:移镖刀
在《街头巷尾》里共提到26种民间玩耍,包括耍耗子、卖琉璃喇叭、斗蝈蝈等等民间游戏。加上前面所讲的行业生计和民风民俗,这本书中的外销画,基本涵盖了中国的各种民间文化。
这些画到了海外,就是当时的西方人了解中国的最直观的东西。而到了现代,这些技艺与游戏已经消失了一大半。
《街头巷尾》配图:行医
如今,我们通过翻看这些外销画,得知百年之前老百姓的生计,也获悉清朝末年整个国家的文化氛围。
虽然现在的“街头巷尾”与以前已经大不相同,但我们仍然能在这些旧时画中,寻味到中国的民俗传承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