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认识绘画:丰子恺绘画十六讲读后感摘抄

  《认识绘画丰子恺绘画十六讲》是一本由丰子恺著作,北京日报出版社丨阳光博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5.00元,页数:2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认识绘画丰子恺绘画十六讲》读后感(一):外行人看绘画

  书中有很多绘画的专业知识,我一个外行人,只能勉强看看热闹了。一直都很羡慕美感好的人,就像数学是用来锻炼逻辑能力,体育是用来强身健体,而图画,是用来提高对美的鉴赏力,陶冶情操。书中的讲述,我印象比较深的两点,一是学图画不宜注重手腕的工作,应该注重眼光的磨炼。那磨炼眼光就要观察自然、练习作画、鉴赏名画、阅览书籍。再有就是构图法,平时在生活中对构图的一些想法,在这本书中找到了理论基础。如画中只有一个物体的,宜放在三分之一处,画中有两个以上物体的,既要有规则又要有变化,既要相互照应,又要高低进出,参差变化,还要注意管画面的均衡,人重于禽兽重于车船重于房屋重于植物重于山水,不可有不均衡的感觉。作为一个没有绘画天赋的人,已不祈求可以画出多精彩的图画,希望能多加练习,拥有一双可解艺术的眼睛。

  《认识绘画丰子恺绘画十六讲》读后感(二):认识画

  有位老朋友说,最近才知道丰子恺原来不只会画漫画。我很开心,因为丰子恺一直是我心目中真正的文艺男神。

  大学的时候第一次去看印象派的画展,不明白为什么书上说这种看不清具体物象的画被称作写实绘画。浪漫派、古典派、哪怕是文艺复兴时的壁画,可将任意部分分拆欣赏一眼明目的,才实吧。是读了丰子恺的书,突然一下子明白了。

  面对头大身小手细细或者明明不是一处景色却偏偏凑在一起的文人画,也是老先生一语惊醒小丫头。深山埋古寺,不会画寺,最多只会有一个寥寥数笔的小和尚在山涧挑水。

  和老先生一样,对“纯粹的绘画”,可看,却不大爱。且和老先生一样,对“纯粹的绘画”,可看,却不大爱。且对于我这个业余爱好者,各种当代美术馆的大部分作品,还真适合给爱美的年轻人们当拍照的背景板。

  我肯定还做不到,以后也难,胸中脱去尘浊,丘壑内营,随手随意,山水传神。

  《认识绘画丰子恺绘画十六讲》读后感(三):讲中国画又好读的书

  终于有讲中国画又好读的书了。为什么要画画,中国画和西洋画区别(中国画如何优于西洋画。艺术的故事讲到中国画就一句好吗。印象派借鉴了浮世绘,而“日本画是中国画的一种”,扬眉吐气啊,哈哈。)

  引用:

  。。。而世间理想主义的,自然征服的,主观表现的,自我高扬的艺术的最高的范型,非推中国美术不可。

  。。。伊势专一郎谓在中国六朝的顾恺之的艺术中可以窥见一千五百年后的荷兰的梵高。

  气韵生动,比较难懂。

  引用:

  综以上诸说,气韵是由人品而来的,气韵是生而知之的气韵,以生动为第一义。

  即美感的原因,是不处在受动的状态,而取能动的状态。

  画龙点睛,非自性中有勇敢狞猛之气,不能为之。欲写树木,非亲感伸枝附叶之势不可。欲描花,非自己深感花的妍美不可。

  约言之,中国画在表面的技术上的特色,是风景画与静物画的优秀;在内容的思想上的特色,是“气韵生动”说的先觉。而后者又为前者的根据,故中国美术的主要的特色,归根于“气韵生动”。

  《认识绘画丰子恺绘画十六讲》读后感(四):看中国美术的眼睛

  国画和西洋画,到底哪个更好?

  不喜欢国画的含糊不清,喜欢国画的人也说不上缘故来。这种情况下,国画就像国学或者民族情结一样,更多是为了提供情感支持,这种“不能被证实也不能被证伪的可爱想法”,又有什么用呢?

  丰子恺恰逢西洋画进入国内,想来目睹过不少这样的场景。他很利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他不只是可爱,甚至有些可敬了。

  翻开《认识绘画》,作者试图把美术放到国民通识角度上,从与西欧对比的角度,捕捉至今为止尚未被明确意识到的中国美术的独特之处。丰子恺带我们从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双重角度上欣赏绘画之美。

  在第三章我们可以读到丰子恺对比中西绘画,说明中国美术的优胜所在。他认为,中国画貌似浅显、淡化、透视法错误的背后,是一种时空观的巨大差异。中国绘画通过尺寸的缩小或放大、空间位置的错位安排等,显示出一种画者想要表达的意境。西方人则一板一眼地将绘画成为一种现实描绘的工具,因此他们的作品更多是实物的直接描述。正所谓:东方写意,西方写实。不同的时空观,不同的情感诉求造成了不同的绘画方式。

  可见,绘画之用不仅仅是复述和传递那么简单,中国画在缉拿要犯和留存肖像上显然是失败的。古装电视剧里,你的恩人挤过人群,从城门旁一张线条画上一眼认出了你。这种事,无论如何我都觉得不靠谱。

  华兹华斯说,勇于创新的诗人必须自己创造出一种新的审美趣味,后人正是根据这种审美趣味来评价诗人本人。这样来看,丰子恺的《认识绘画》,也是在确立中国画不同于西洋画的美学标准。丰子恺有意识地发现了中国画的审美趣味,让更多国人可以根据这种审美趣味来评价中国画。欣赏中国绘画艺术,首先要有意识地接受中国绘画的美学标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思考中国绘画作品的有效性。

  国画和西洋画,到底哪个更好?你回答哪一个好都可以,只是希望你能找到自己的审美趣味所在,知道自己喜欢,又无可救药地发现自己到底喜欢它的哪一点,这样一个瘾君子大概才是有价值的。

  《认识绘画丰子恺绘画十六讲》读后感(五):摆正态度学画画

  幼儿园的时候喜欢拿着半透明的纸盖在画册上描,后来能照着临摹,因为比其他小朋友画的好,而在校园活动的时候上台表演画画;小学的时候被美术老师选中,参加了几次全国儿童画的比赛;从三年级出黑板报出到初三;高中选择当了美术生。

  绘画从小一直陪伴着我们,但我们真的有好好的真正的去认识它吗?

  为什么要画画?我们上了那么多堂美术课,好像从来没有哪位老师告诉过我们,我们画过那么多张画,好像也从来没有思考过为什么。

  听丰子恺先生娓娓道来让人豁然开朗。因为眼睛是精神的嘴巴,人因为有这样一双眼睛,所以人的一切生活,实际之外又必讲求趣味。一切东西,好用之外又求好看。人为了眼睛,所以必须要有美术,美术是精神的粮食,一切美术,又以绘画为本,所以人人都应学习绘画

  学习绘画,如何学习?

  丰子恺先生在本书里用了较大多篇幅,非常详细的告诉大家如何学习。从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各种工具介绍开始,到透视的方法、色彩的运用,连构图的技巧都写了!铅笔要选2b-4b的最适合,定止液能用火酒和松香DIY,没有可塑橡皮的时候可以用边上吃剩的馒头或者面包。

  不过此都是西洋画的方法,先生认为西洋画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容易学,只要按照方法勤加练习就能学好,而认为中国画不是用功就行了的,全靠天才,先生用了“天才”二字,不经让人对中国画家肃然起敬。

  先生认为学画有一定对步骤与途径,必须按照步骤才是正道,才能成功,如果从旁门 进入,会得到不良的结果。解除心中忙乱烦惑而探得绘画学习的门径,摒弃一切先入为主的观念。

  所谓描画者,是人有感于天地间的美的景象,观赏之不足而用丹青描写此感激的光景于平面的纸上。不管是大画家创作还是小学生的练习,绘画的定义都是如此,我们必须先将把态度摆正,方能进入正道。

  这何止是绘画的道理,人生也便是如此呢。

  《认识绘画丰子恺绘画十六讲》读后感(六):大师讲绘画,专业又务实

  丰子恺老先生的绘画,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种小小的毛笔画,特别适合画在小型的书签上,是一种别致的小而美。

  知道丰老,他有多重身份,他不仅是文学家、翻译家庭,也是鼎鼎有名的画家。他的画既有东方水墨毛笔画的韵味,又融合了一定的西洋画元素,譬如西洋画法中的写实与平易。

  看过丰子恺老先生不少的绘画作品后,还是第一次阅读到他讲解绘画的书籍。在《认识绘画丰子恺绘画十六讲》这本书里,分三章十六讲结集了丰子恺老先生关于绘画的文章的。

  首先,单刀直入,第一部分讲了绘画的学习法,包括绘画的种类、绘画的工具、具体的学习方法等,在这一部分讲得特别细致,还有形体的描法色彩的描法、构图法等,既结合了名画,还应用了物理知识,逐一分解分析,让初次学画的人也可以听明白绘画是怎么一回事,到底要怎么来学。

  丰子恺老先生虽然是生于十九世纪,成长于二十世纪初的人,语言介于文言文与白话文之间,但是他在在这本书的文章里的讲解却是通俗易懂的,同时又让我们见识了丰老深厚的文学造诣和专业的绘画修养。

  在该书的第二部分,丰老带我们欣赏绘画,世界各国的名画,既有中国名家水墨画,也有国外画家的各种绘画作品,典型的有西洋的油画,其中他还特别提到日本画家竹久梦二的画,这让我想起在一些资料记载中提到过丰老的那种小小的毛笔画正是深受梦二画风的影响,可以说竹久梦二也是丰老绘画的灵魂导师。对于同样爱好绘画的人而言,这样的一种绘画风格的传承正是对绘画热爱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记得最早以前看到丰老的毛笔画,是在一些报刊上,他那种独具特色的画作占的版面并不大,甚至应该说是小小的,但是我总觉得那是相当精致的,让我总是忍不住就想剪下来做贴画。今时读了丰老这本关于绘画的十六讲,方知方寸之内,其实蕴含着许多的绘画技艺。譬如,他提到绘画的远近、透视关系等。尤其在中国画中除了人们提到的神韵,其实还有许多的讲究。在第三部分,就汇总了丰老讲述的关于中国美术的特点,以及其与西洋美术的区别等。

  虽然不能以一概全,但是读完该书,受益颇丰。丰老是大师,但以谦卑的姿态,与大众分享。专业而不摆谱,实在却又务实,值得习画之人好生阅读、学习。

  《认识绘画丰子恺绘画十六讲》读后感(七):打开绘画艺术之门的“钥匙”——读《认识绘画丰子恺绘画十六讲》

  文/岸晓风

  随着我国的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全面小康社会的即将建成,我国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或者即将跨入中产阶级行列;另外,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种文化场馆和文化设施也逐渐增多,现在,我们已经可以说出专业的的话,那就是我们还是应该懂一点艺术了。

  俗话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对于一个现代人来说,懂得一点艺术和艺术家,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

  形势在这样的发展,社会的需求也的确在朝这个方向迈进。比如,我们看到大街小巷的美术培训班的时候;当学生的家长为了让孩子有所特长从幼儿园开始就练写字、学绘画、弹钢琴的时候……但是,理想毕竟与现实有差距。大家在“一窝蜂”式的前进的时候,突然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艺术常有,但是名师不常有;时间常有,但是效果不理想;培训费常有,但是花的不值得。

  怎么办?

  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我们来看北京日报出版社出版丰子恺先生的《认识绘画丰子恺绘画十六讲》的时候,我们就会有越来越强烈的“认同感”。在书中,绘画界泰斗丰子恺先生手把手的教读者绘画,对于当时的人来说,这是多么的可遇而不可求啊,但是当我们读到这本书的是,更应该是虔诚而感动的。

  丰子恺先生作为著名的现代画家、文学家、翻译家和艺术教育家,他对于当代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见解是深入的、明察秋毫的,读这本书,我们会感到,和一般的一知半解的、囫囵吞枣的讲解不同,也和卖弄学问的、故作高深的所谓“教程”不同,而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对于年轻人无限的厚爱与期许,与大家侃侃而谈,循循善诱,可以说,这本书文风清新、朴素、别具一格。

  同时,阅读这本书,我们还有一个特别强烈的感受,那就是作者的教育是充满了感情的。不仅是对于艺术的感情,还有对于读者们的感情。全书分为三个板块,分别是“绘画的学习方法”,可以说是从最基层的基础教起,无论是初学者还是半路出家者,这都是绝佳的教材;“绘画的欣赏”教给读者如何去鉴赏、感悟绘画,充满了作者的真知灼见,可以让我们的审美能力提高一大步;“中国美术的优胜”是一部小型的中国绘画史,同时与西洋画做了详尽的比较,既让我们充满了自信,同时也不至于狂妄无知。这其实,也是现在“文化自信”的终极含义。

  《认识绘画丰子恺绘画十六讲》读后感(八):外行也能看门道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每一门艺术都有自己的门道,不经过一定时间学习,一般人是看不懂的。丰子恺先生在《认识绘画》一书的序言《图画与人生》中讲道:

嘴巴的辨别滋味,不必练习。……眼睛的辨别美丑,即眼睛的美术鉴赏力,必须经过练习,方才能够进步。

  一幅名画摆在面前,你只会惊叹说好,但好在哪里具体的却谈不出来;也看过一些画展,可是除了羡慕就只剩下羡慕,心里也曾萌发动手的欲望,可苦于无门可入。

  《认识绘画丰子恺绘画十六讲》是《丰子恺艺术四书》中的一种,这一册是丰子恺先生绘画类文章的首次结集出版,这是一本绘画艺术的入门书籍,在书中丰子恺先生深入浅出,从最基本的绘画分类、工具讲起,先生还亲自绘制了各种示意图,阅读此书如同先生手把手教绘画

  在绘画的学习方法上,先生建议从西洋画学起,因西洋画的学习是有法可循,中国画则与用功无关,更多依靠天才。西洋画只要从基本练起,先从木炭石膏模型写生入手,因描绘物象姿态,有形状、明暗、色彩三个条件,而前二者尤为重要,另石膏模型具有人的形状且不会移动,是非常理想的素描对象。在具体的描法上,先生主要讲解了“透视法”,物体画在平面上,但呈现需是立体的,所以图画上正确的形,是说眼中所见的形,而不是实际的形,两者的差异是有一定规则的在,这就需要运用“透视法”。在经过一两年的素描练习,就可以学校彩画。色彩是画作的肌肉,只有将色与形结合才能形成人体。先生从色彩的构成、明暗、配合等多个方面进行讲解。

  除了多练习之外,先生也提出要多观自然、多看名画。因为绘画很重要的是眼睛发现能力,要通过观看自然与名画,提升眼睛的鉴赏能力。欣赏绘画,先要了解绘画流派,先生从写实、写意两大范型讲起,逐一介绍了印象派、浪漫派、野兽派等各个绘画流派的名家名作。在鉴赏过西方画作之后,先生又简要介绍了中国画的发展简史及与西洋画的区别与联系。中国画更多喜欢用线条塑形,而且不注重透视法、不讲解剖学,所以无定法可依,个人风格较为强烈,一般不易学习,另现代西方画是在东洋画的影响下催生,二者有着紧密的联系。

  丰子恺先生的这本《认识绘画》是一本非常不错的绘画启蒙书,语言生动有趣,案例讲解详实,可以帮助每一个想要了解绘画艺术的人跨出第一步,也能够让“外行看门道”——正确认识和欣赏绘画艺术,接着下一步就要靠自己亲自动手画起来啦!

  《认识绘画丰子恺绘画十六讲》读后感(九):对艺术作品,只有喜欢和看不懂

  丰子恺这本书很专业,对于想学绘画以及有一定绘画基础的人来说,都是很好的引导。详细的讲了绘画的思维方式,即如何用一张平面表达立体的感觉,也讲了西方绘画和东方绘画的不同点。他说年轻的学生不可妄议艺术作品,看到一幅画只能说我很喜欢或者我看不懂。这句话我很喜欢,作为接触过艺术边缘的人,最烦身边的人看都不看,就说某个作品或者某个人水平太差,就是为了显示自己多么牛,其实在别人看来不过是跳梁小丑。

  先生又讲了西方绘画和东方绘画的不同点,表示很赞同。西方绘画可以通过素描一步步学习,而东方绘画只能靠天赋,讲究“空灵”和“笔意”。这其实背后是文化的差异,西方是精确的理性思维,东方是诗意的感性思维。西方绘画引入东方绘画的精神以后,就有了“后期印象派”、“野兽派”等画派的强烈笔触,而东方绘画引入西方绘画的精神以后,个人看到的主要是林风眠、吴冠中等画家的作品。

林风眠作品吴冠中作品,西方的构成手法很显著

  这两位画家的作品,我都很喜欢。

  先生最后花了长篇巨幅,从精神层面的角度,阐述东方绘画高于西方绘画的理由,这个观点让我把这本书的评价从五颗星减少到四颗星。用先生自己的话来说,艺术无分高低,只有我喜欢喝看不懂,显然先生更喜欢东方绘画,并且先生的漫画更多是东方绘画的神韵。我并不认为东西方绘画谁高谁低,只是思维方式的差异和个人喜好不同罢了。我都喜欢。

  《认识绘画丰子恺绘画十六讲》读后感(十):绘画大家的传道受业

  今天看完了丰子恺的认识绘画这本书。丰子恺先生,不仅是一位有名的画家,还是文学家和翻译家,经过了解,我发现原来《源氏物语》和《猎人笔记》都曾被先生翻译过。可见,先生在很多方面都造诣颇深。

  本书中有很多先生的简笔画,用来为我们介绍一些绘画技巧。书的内容很简单,有三个部分,一是绘画的学习法,二是绘画的欣赏,三是中国美术的优胜,其实我觉得他这本书的结构非常合理。首先介绍一些绘画的学习法,让我们对绘画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认识,然后再教我们如何欣赏一幅很好看的画,对我们的学习也是一种补充。三部分把对中国美术的一些分析,进行了阐释,可以说是非常有阅读和欣赏价值的一本书。这本书中有很多名家名画,很多都是我们比较熟悉的,通过先生的眼睛和他的理解和认识,能让我们对这幅画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仅仅因为手账的关系,我也开始迷上了水彩画,在先生的第一部分中,关于水彩画的一些知识有非常简单而且直接的介绍,对我这种刚刚入坑的新手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一部分。我发现先生,小到笔的型号,纸的品牌,特点,都说得非常具体。甚至颜料,一套有多少瓶,有什么样的颜料适合使用,都说得非常详细。可见先生对于绘画的严谨,以及教书育人的一种非常认真的态度。

  书中的很多简笔画,包括介绍调色盘,或者水桶,一些非常简单的画,我想应该是先生自己画的,通过这些简单的绘画,能够让我们对绘画的工具,和基本知识有一个非常直观的了解。还有一些很浅显的绘画知识,比“如基本练习为什么以裸体人为题材”,这个问题先生就用了两段话来为我们具体的阐释,最后他说,西洋画的学习有一定的路径,只要专心人体研究出用素描,后用彩画,经过相当时间,只会走上西洋画的堂室,可见在先生眼中绘画是一件,人人可以,享受人人可以学习的一件事情。

  先生在《绘画与文学》这篇文章中写道,我当时便在旧书摊上出神,因为这页上寥寥数笔的话,使我痛切地感到社会的怪象与人世的悲哀,他们两人曾在同一女学校的同一教室的窗下共数常年的晨曦,亲近的平等的,做过长年的同级友,但出校而各自嫁人之后就因社会上的所谓贫富贵贱的阶级,而变成像这幅画里所示的不平等与疏远了,人类的运命,尤其是女人的运命,真是可悲哀的,人类社会的组织真是可诅咒的。说的便是,丰子恺先生在东京的旧书摊上碰到的一册画卷里的一幅画。

  我觉得先生的文笔非常简单,直接,可是又非常打动人心。要真正的大师才能做到如此,翻完这本书,我久久不能平静,我被大师对绘画的严谨认真的态度所感动,也被他本身的文学和绘画的造诣,所感动,推荐大家来阅读这本书,无论是喜欢绘画还是喜欢文学的小伙伴儿们,相信你们都会非常喜欢读这本书的。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丰子恺  丰子恺词条  绘画  绘画词条  摘抄  摘抄词条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认识  认识词条  
美文

 北京之行 长城

       刚到北京时,一切都很陌生。我们打算由远到近:先去长城,再在市区玩。在家时就已打听过,去...(展开)

美文

 豪情

 《沧海一声笑》有好多版,笛子的,笛萧的,古琴的,古筝的,都感到还欠些什么。笛子飘逸清脆,缺少稳重;笛萧多了少许稳重,又缺少了豪放;古琴厚重铿锵,缺少了灵动;古...(展开)

美文

 怀念

    大家还记得初中的同桌吗?还记得那时我们一起上下课的场景吗?还记得那时的游戏吗?还记得那时春游我们总喜欢分一组的事情吗?还记...(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