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阿里亚》是一部由朱塞佩·托纳多雷执导,马格蕾斯·梅德 / 雷欧·波瓦 / 安赫拉·莫利纳主演的一部喜剧 / 剧情 / 历史 / 战争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巴阿里亚》观后感(一):政治版的西西里传说
除了重复自己,托纳托雷就是在玩政治,这是意大利最时兴的电影题材。可惜他没处理好,和家庭观、迷影情都有些脱节。表演也浮于表面,煽情但不纯。也没留给莫里康多大空间。
Luc,2009年9月2日于威尼斯
即便是奉为电影圣经的《天堂电影院》,在一些人看来都问题重重,所以《巴阿里亚》明显会为很大一部分人所诟病。
最高兴的时刻是从中找到的电影记忆,仅此而已。影片从如今观影习惯来看问题很明显,如果是某一位已经作古的导演的老作品,审视的角度肯定是不同的。
谁让朱塞佩·托纳多雷 Giuseppe Tornatore是陪我们90年代初同时成长的少数几个外籍导演呢,把追捧留给后世,苛责留给我们吧。
《巴阿里亚》观后感(三):意大利式家族演变史,经典以不再
比起西西里三部曲,此片完全展露了导演要拍意大利式史诗片的野心,可惜一部意大利家庭发展史显然离史诗巨片的范畴的相隔甚远。
片中处处能看到天堂的影子,但无疑天堂的成功在于对一个小人物成长的细腻刻画,从一个细小点来发掘出历史背景和战争过程。看者观之感之。而此片的政治背景太过厚重,导致该细腻的人物刻画的也不够细腻。每一个人物的特征也不甚明显,另外庞大的政治历史背景也使得导演在人物和剧情上的跳脱过快,即使时长以150分钟之久。
看来是之前的经典难以复制,对于导演的映像也将永远停留在多多稚嫩的小脸和玛莲达美到窒息的面容。
《巴阿里亚》观后感(四):那逝去的时光……
aarìa!
确实是托纳多雷的电影,画面、色彩、配乐、摄影、风情、叙事……
人的一生放在历史的长河中,总会有些特定的事、特定的情
上一个几十年就是这样动荡的往前走
我们的几十年呢?
恍惚中,自己马上就到而立之年了
佩佩的童年、佩佩的成长、佩佩的爱情、佩佩的事业、佩佩的家庭、佩佩孩子、佩佩老去……
人的一生,就是这样过去了
当同一块石子一次同时击中三块石头时,就会有一个盛满金币的宝藏出现在你的面前,多么熟悉的故事啊。这个传说,即使都知道是假的,可是直到有人同时击中时,你才能真正的确定他的真假……
我喜欢的托纳多雷,但愿你能永不老去……
《巴阿里亚》观后感(五):在西西里,我也曾生喝牛血
昨晚和甘小弟一边聊天一边看这部电影。但直到去公园,也没看完。今天把这部电影的后半部看完了。这个电影是意大利总理之女玛丽亚·贝卢斯科尼担任制片人,《天堂电影院》的导演朱赛佩·托纳多雷再度以西西里为背景制作的电影。该导演是双子座,双子座的思维跳跃从电影的前半部就能实际感觉出来,一个孩子如何长大,如何入党,如何抢别人的老婆,几个跳跃性的镜头就解释出来了。但思维反映慢的人容易看不懂,譬如我。
后来在电影中看见了结婚杀牛生喝牛血的片断。顿时,我的嗓子眼似乎也充满了那血腥且令人作呕的味道。去年在西西里,偶遇一户人家结婚,新娘的父亲被我奶奶那性感的意大利语深深打动,非要留下我们一起吃饭,寻欢作乐。结果遇见了杀牛的情景。几十个幸灾乐祸的村民拿着碗排队去倒在地上却依然睁着眼睛的牛身上取血,然后一边聊天一边喝血。新娘的父亲给我和奶奶也接了两碗血,为了不辜负他们的好意,我们也尝试性的喝了一口。那个味道,那个场面,真是太血腥了!我强忍住呕吐的欲望喝下了血,然后猛灌烈酒,试图用酒精冲散那作呕的气味。太特么恶心了!再后来,生喝牛血的经历似乎成为了在西西里旅行的唯一难忘记忆。但愿他们早日能改掉这个不好的习惯!真的不好!
《巴阿里亚》观后感(六):人不停地成长和老去,只有时代永远年轻
每一场ge/ming的开端,都有ge/ming者奋力高扬并挥舞“为人民谋利益,为自由谋话语”的鲜明旗帜。于是这面旗帜就免不了被妖魔化,被污名化,被反对,被镇压,被笑话……的宿命。ge/ming一旦开始,没有任何一个人能置身事外,所以我们总说,每一个存在过的人,都是历史的参与者,人,都是时代里的人。 在大多数情况下,选票实在不能说是个人意志的化身,它的本质,更有可能是权利阶级手里“面包和牛奶”的兑换券。说到底,民众在意的从来不是哪个派系成为最终的dang/zheng/zhe,而是谁才能兑现当初让所有人有尊严地吃饱饭的承诺。
【喜欢的台词】
“你们想要怎样的国家?国王统治的,还是共和国?” “国王关心谁的利益?” “国王只关心他自己的利益。” “共和国呢?” “共和国关心每一个人的利益!” “社会主义是什么?” “你会跳舞吗?” “不会。” “那你就不会懂。” “妇女的解放来自于妇女自身。这是党说的。” “党没说让他的党员带着心爱的女人远走高飞吗?” “你之所以拥护gong/chan/dang是因为他们反对黑手党。” “请至少在这辈子投gong/chan/dang一票吧!” “为什么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有特殊的天赋?” “也许真的有。” “也许?” “也许,因为我们想拥有的是整个世界,可惜我们的手臂太短了。”
《巴阿里亚》观后感(七):梦醒了 狗叫了
托纳多雷又一部回忆感极强的电影。你是否也有过忽然一觉醒来一阵恍惚,觉得自己还是当年那个孩子?刚想赶紧爬起来去找隔壁的王二小玩弹珠,猛然间又意识我已经“长大了”,还要上班买米买面包,好一阵失落的感觉。
梦里的田野没有了,水渠不见了,门口的那条河还有曾经摔下来的水塔也模糊了?陌生的城市,陌生的人,陌生的口音,陌生的钢筋水泥混凝土。离开家乡快十年了,乡愁日深,不过思的也只是当年的岁月和岁月里的伙伴,长大后的我们早已是闰土跟那个小长工,渐渐地无“话”可说只剩寒暄了。
对于片里的政治倒是没有什么突兀的印象,历史离不开政治,历史中的人物反而应鲜明起来,一如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吉欧达纳的《灿烂人生》。
反正看到他跑起来,看到孩子赌气没要大人的20块钱,看到孩子的陀螺被几个同伴打破,看到陀螺中爬出的苍蝇,心中就起了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应该是乡愁吧。片尾的狗叫声真是又把我带回到了过去,在我贴满球星海报和奖状的屋里,睡在我的小木床上,想想第二天妈妈又要叫我好几遍才起床,真的不想上学。。哎 那就明天上班,只不过叫醒自己的是6:45 ,6:50和7:00三次闹钟.
《巴阿里亚》观后感(八):一个男人的旅程
我修了screen writing and narrative studies这门课程,因为作业,自己也在写电影剧本,professor说,写个1小时的短片就够了。正好我认识一个意大利人,就把他的人生写了进去。虽然时间限制只采用了他童年在阿尔及利亚跟法国的那些事情,但不可否认,Tornatore给我的影响很深刻。
我原认为将人的一生浓缩为短短的2个半小时是不可完成的任务,要么容易陷入记流水账的雷区,要么因为为了赶时间而丧失了电影的灵魂。不过Tornatore告诉我们,只要抓住人生每个阶段的精华的匆匆一瞥,联袂起来一样是个好故事。
aaria并非是本教科书,没有什么特别的目的想要告诫我们什么,他只是阐述了一个普通男人的旅程。一个男孩目睹了西西里数十年的变迁,政府的流水更替,自己年轻的狂妄与挣扎,中年之后的顿悟与坦然放弃。在即将老去之际,回首一生,用手中的石子同时击中3块岩石。
我一直在想Peppino究竟实现了什么愿望,现在结合自己手中的这个剧本,我忽然间悟到了,这两个男人一直在寻求认同。对于Peppino,他在实现尊重与社会认同,马斯洛精神需求层次中的第四层。他孜孜不倦的加入Communist Party,费尽心思想要得到选票,想要达到权利的巅峰。而对于我的男主角,一个一生都在颠沛流离的男人,他也在寻求社会的认同,他渴望能被看成一个真正的加拿大人,而不是移民。渴望有一个真正的家,从而不用永远在路上。这是一个关于旅程的故事,男人,或者说人,最终需要的是什么。只有等他们老去的时候,才会理解。
《巴阿里亚》观后感(九):一切都是过眼云烟
电影《阿巴里亚》 也许自己还太年轻,看不懂电影表达的内容。也许生活就是这样,处处都不容易,充满着荒诞,在无尽的无奈无知以及幽默中不断重复。一切都是过眼云烟。 一片面包你要吃多久,要我的话只需要四嘴。 这句台词在电影中出现了两次,一次在广场,主人公以此来激怒吃面包的人骗取面包,一次在火车车顶。生活就是这样糟糕,主人公的童年连肚皮都填不饱。 这电影似乎在讲,人们只有童年的单纯生活是真实的,中间的大部分都是稀里糊涂的错误和梦魇。可是童年只有无尽的饥饿和挨打不是么?人生来就是稀里糊涂的错误和梦魇才对,童年也不例外。没错,我就是一个悲观者。 95后的我看Peppino 是奇怪的。他在极度贫困,生活没有着落的时候,依然有爱情的向往。他作为父亲的形象也很平常,他会带儿子去看电影,却不追求体面的工作让子女少吃点生活的苦头。作为丈夫,他把生活的重担压在妻子身上,他是不合格的。这一切都拜主人公的从政梦想所赐。“政治是美好的”,当一个人或是几代人拥有这样的梦想,并为之坚持却不时地迷失时,梦想是像蛇一样的梦魇。这梦既是灾难,也是生活的执念,活下去的执念。 据说电影有几百个人物,两个半小时电影结束之后,我已经记不得大部分人的面庞。初读《红楼梦》的人也是这样,几百个人物剪不断理还乱,家族史诗,既是史,也是诗。我看到一个个人物稍纵即逝,Peppino的第一个孩子流产在人生漫漫长河面前,也只不过是一个夫妻拥抱的剪影。诗是抒情的,也许人们的幽默地活下去就是情吧。就像那个卖香肠的商贩在议员的背后吆喝着,在蔑视和嘲弄着。 Peppino最终与梦想和解,他同时投中了那三块石碑,没有金子却是蛇。他回到当初睡着了的教室,重新走一遍幼年的街道,捡回女儿被他打掉的耳环,他问自己 我的梦在什么时候呢?过去还是现在? 为什么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有与众不同的天赋? 也许他们真有。 或许我们都想拥抱整个世界,却没想到胳膊太短。
《巴阿里亚》观后感(十):仍然继续的故乡梦
《巴阿里亚:风之门》是托纳多雷继“西西里三部曲”之后,蛰伏多年推出的对故乡西西里岛的致敬之作。倘若我没有坚持看到结尾,我不会想动笔写一写它的。
人在死的一瞬间是痛苦还是舒服呢?我想会是舒服的。一生的经历,总该用去最后一点气力去回顾一下。就算是十恶不赦得罪人,或者是江洋大盗,在死的一瞬也该是安乐的。人生来就有回忆的本领,年纪越大,这个本领越强。去年读张爱玲的《小团圆》,发现她梳理一生的精妙方式,发现“她醒来快乐了很久很久。”莫扎特死得早,他不愿死去,他死前写《安魂曲》,我愿相信那是莫扎特的自言自语,他没写完,但我仍相信他死时也是“快乐”的,就算他没有填完最后一个音符,但在脑中早已将这段乐曲谱写完整。
托纳多雷当然没死,他亦能通过《巴阿里亚:风之门》“慢慢醒来”,也“快乐了很久很久”。
诚然这是一部快乐的电影,意大利西西里岛的阳光是快乐的,意大利西西里岛的百姓是快乐的,从头至尾的橘色调,足以让人相信,人的一生就该是充满阳光的安然处之。巴阿里亚,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小镇,那里平静、祥和,那里就是导演托纳多雷的故乡。
故乡能赋予一个艺术家多大的意义?鲁迅在小说《故乡》的结尾感悟到:“希望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来没有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是鲁迅坐看风云的卜然一笑,对希望的无所谓事实上是对生活的无所畏惧,故乡告诉鲁迅生活就好比走路。《故乡》倘若没有这个结尾,只能算是平庸;有了,便是伟大。《巴阿里亚:风之门》亦是结尾取胜法,电影的百分之九十九都在通过主人公讲述其一生的经历,平淡无奇,毫无悬念的那种讲述,犹如观看美丽的风情照片。但结尾太妙了,和鲁迅的小说《故乡》异曲同工。
《巴阿里亚:风之门》以主人公佩皮诺从小到大的人生轨迹为主线,伴随其父亲奇科从壮年到死去以及孩子彼得罗从嗷嗷待哺到远走高飞的生命历程,又将诸多历史事件穿插其中。我、父亲、孩子,三代人犹如一个人,一代一代下去,不过是自生到死的一代又一代的生命轮回。影片故意将佩皮诺的童年和轮回的未来的自己,以及梦里面自己的儿子参杂在一起,仿佛不是一个人,又仿佛是一个人。影片的一开始,童年的佩皮诺在教室里睡着,在梦中自己从青年走到壮年,从壮年走到老年,影片的结束,童年的佩皮诺醒来,他走上大街,来到了当代,看到了自己轮回的未来。这个轮回未来并没什么大不了,他仍然是西西里的活泼少年,依然会经历人生的酸甜苦辣,依然会在死前回忆一生,然后安乐地死去。
真正好的电影,不在于它多么吸引人的眼球,而在于你看完它之后不断地去回味。我不记得鲁迅在小说《故乡》中和闰土说了哪些话,但始终记得小说的结尾。我也宁可忘记《巴阿里亚:风之门》的大篇幅的叙事,而只愿记住他最后一个画面。那是一只苍蝇:未来的佩皮诺即是童年的佩皮诺,当他的玩具陀螺被砸碎后,陀螺里面飞出一直苍蝇。那是前世的苍蝇,是梦里面佩皮诺的儿子放进去的苍蝇,一只还能飞的苍蝇。
《巴阿里亚:风之门》,让托纳多雷继续着自己的故乡梦,不管是《天堂电影院》还是《西西里的美丽传说》,西西里的故事还在继续,我们每一个人的故事也都在继续,并将永远继续下去。
刊于5月14日《假日一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