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帝国的衰落》是一本由魏斐德著作,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2.00,页数:27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魏氏一书可谓典型的西方汉学著作,关注大历史环境下社会阶层、政治、经济变化,通过科学的分析,总结中国帝制的不断交替循环、最终走向革命的深层次原因。中国传统历史学注重于“事”,关注事件的发生、过程、结果,更侧重于政治、军事方面,不仅历史上的史学著作如此,即如现代的历史著作或通俗史学作品也未能跳出此窠臼。
对中国近代史的一个简单梳理,脉络清晰,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对作者的很多见解深以为然 “儒家教育被视为一个修养道德的过程,所以一个人功名越高,品德也就越高”“儒家一贯的政治思想更强调士大夫的道德操守,而非制度上的监督和平衡” “一个革命政权必须为自己植入新的历史根源,以实现合法化。因此对革命动机的阐释,其实就是个关系到其政治存亡的问题”
这本书所展示的是多角度的历史发展演变,这能够帮助读者更全面的去认识和理解那一段重要的历史。农民、士绅和商人都是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朝代变迁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发挥着影响。西方入侵、国民反抗和自强运动的先后出现,地方团练、捻军和改革呼声相继而起,这本书让我们看到,在一个动荡变化的时代,不同力量交织、对抗、融合,历史就在这样的过程中被推动着、被改变着。
美国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采用的教科书。
经典的一部西方视角描述中国近代史的一部著作。魏斐德的文笔一向条理清晰,通俗易懂,且深刻地运用比较史学的手法探讨近代中国的内外部与世界格局的发展和变化。
相对于国内许多按年代记述的作品来说,魏老更多是按照划分当时中国内不同的社会结构来描述,农民,商人,士绅,君主之间巧妙的社会结构使得旧王朝达到一个自洽的平衡,而随着与西方世界的不断接触,平衡逐渐被打破,使得整个国家也面临着变化与挑战。
即使是非历史系学生,这本书仍然适合各位喜好历史及社会学的朋友当做通俗读物来读。对比来讲,西方大学的教科书编写的水平相较于国内还是高于一定水平的。欧美教材是真的视读者为一位求贤似渴的学生,一步一步地教会学生理解与认知,从而引发学生自我的思考。这种感觉在我大学同时比较中西方的文科与数学教材中的感受最为明显。
《中华帝国的衰落》读后感(五):弱化朝代,从社会阶层来分析历史
初读这本书的时候是很惊艳的,第一次遇到通过阶层来分析古代社会构成。仔细读完前面两章,将部分内容整理了一下
农民这一张我觉得写的最好,思路清晰概括准确。但是从士绅和商人开始就主要描写的是明清两朝的情形。
不过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那么多的朝代。内容太多太杂,要归纳起来并不容易。本书想要探讨的是帝国的衰落,从最后的文明开始写也无可厚非。
然而从第四章开始,就落入传统历史的套路中。只是简单描述了重点事件。
就像苏伊士运河的开挖使上海崛起为远东第一大港口一样,从表面上看,帝国的衰落源于中西方贸易摩擦而偶发的矛盾,历史总让人说不好哪些是偶然哪些是注定。
中华帝国的衰落过程中种种看似不常的巧合都源自中国整体国力的落后。士绅阶层的大规模逃税,从而使得国家的整体架构出现了整体性的偏差,羸弱的基础和严酷的外部环境使得这个帝国积重难返,与其这些归咎于“国运”,毋宁将其称之为“国势”,帝国的衰落应该是在几百年前就已写就了。也许这也是作者开篇就详细地对农民,绅士,商人阶层进行剖析的原因。
无论帝国衰落的谶语是隐藏在董仲舒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书里,还是满人入关时灭流寇而安天下的口号中。我们都很难站在今天的立场上,轻松地批判当时的社会文化和制度对国家衰落造成的影响,就好像没有人能说的清究竟当前的社会制度会把我们的国家带向怎样的未来。从这个角度看,中华帝国的衰落并没有什么值得唏嘘的,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朝起朝落,盖由天命。
《中华帝国的衰落》读后感(七):为什么近代只有革命,没有进化?
全书金桔很多,最让我回味的是以下几个片段,不知道现在有没有改变(个人觉得没有改变,因为49年后的情况尤其人口政策可能加剧了下述情形):
1. “日益增长的民族主义,在某些方面与知识分子的反帝主义是一致的。然而,排外主义与反现代主义的普遍融合,成了秘密会社的领袖们难以接受革命者们的共和主义的原因。加入秘密会社的农民和工人们都是由衷的本土主义者,所以他们可以成为革命者,却无法成为革命党人”。
所以,近代只有革命没有进化的根本原因之一是不是没有深入的大规模的启蒙运动开启民智?导致少数精英的共和革命基础异常脆弱?而为何造成少数精英与广大群众对立的局面,该书前面是不是也点出了关键——人口问题?
2. 清廷对民众请愿反应的不足,最终导致了辛亥革命。在辛亥革命之前,社会上下对清廷预备立宪评价和期望是很高的,以至于孙中山这样的激进团体都招不到人,原来的盟友地方士绅等也倾向于支持清廷,可惜清廷的反应实在太迟钝了,不仅改革诚意非常不足,严重达不到人们期望的力度,对人们一再请愿也几乎漠视拿不出安抚方案,如此迟钝,一再错失改良良机,只能革命啊。
这是聚焦于清朝建国到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的历史书,文字流畅(我想既有原著本身的功底,也有译者梅静的功劳)、叙事详略得当、有独到观点,值得普通读者一读,原因有三:
一、全书整体没有放在史料的堆砌上,而是从大量的材料中构建出内在联系,让读者读起来很轻松。也许这应该是历史学家的基本功,但并不是所有的历史著作都能表达得这样好。此书写清末的太平天国、义和拳、外强入侵和国内不同势力,把各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表达得非常清晰生动,读来甚至有小说的感觉,让我想到金庸的《天龙八部》写的各种伏笔到少室山那一部分揭晓迷底的高潮部分,虽是人物众多,却是有条不紊地推进情节,张弛有度,一点儿也不乱。
二、作者对于主流的历史观点提出了新的看法。比如我看完后,对于慈禧和孙中山等人物都有新的理解了。在这本书里,没有脸谱人物,而是放在了一段特定时期和某些特定职位的人,这些人由于自己的立场和性格,和其他人共同推动了历史。我觉得这样的表达更贴近真实。
三、在正文的最后,作者把所有的参考书目列出,并简要点评了每一条参考,这本身也是很有价值的推荐书单了。(虽然我不会去读这些资料了,因为都是英文的……)。
印象中这本书买来蛮久了,看得也蛮久。对于偏学术类的作品,我总是挤不出什么话来,毕竟匆匆看完后,不但脑子里没记下什么,心里也没留下些什么。回顾大清帝国三百年历史,从明末的入关逐鹿,削发留辫开始,努尔哈赤、皇太极、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陆续登场,从强盛的封建帝国到衰落的中华帝国的过程淋漓尽致的呈现出来。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是突然发生的,所有的结局都有漫长的过程。当林则徐在虎门燃起第一道烟尘,帝国的历史便被蒙上了一道阴影。仍旧沉迷在大国美梦,禁锢在腐朽思想的中国人,面对坚船利炮,不为所动,和外国人撕扯纠纷。等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浓浓大火才照亮了一方天地,照亮了那群腐朽朝臣的一丝心灵。洋务运动、太平天国不仅点燃了第一丝曙光,还正式在地方和中央、南方与北方之间割开了一点线。于是,腐朽落后和进步之间也拉开了一点线。随着甲午战船的沉没,承平日久、腐朽渐生的中国再次被狠狠打脸,李鸿章的心血付之东流,帝国的落日近在眼前,陷入自我催眠的国人纷纷举起义和团的大旗,一群自欺欺人的朝臣带着太后共同演戏,1905年的八国联军击破了最后的幻想,鲜血染红的不仅是中国的大地,更是清廷的龙旗。从那年起,东南互保的大旗,改革变法的措施预示着未来的中国。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好转,可一切的一切却在那一年的武汉,化整为零,重新开始。 涂涂改改,信笔涂鸦,很抱歉没办法记住,也没办法传递书中那些详细的论证和精密的数据。
《中华帝国的衰落》读后感(十):很好的历史书,让我对历史人物有了更丰满的印象
首先这本书刷新了我对历史人物的刻板印象。
从小学的历史都非常的一元化、脸谱化。忠臣-奸臣、民族英雄-叛徒汉奸、明君-昏君。一旦被脸谱化,这个人物就变得非常的单薄、刻板、就像《芳华》里的刘峰,如果你是一个雷锋式的人物,就不能有其他的特点、其他的欲望。可是想想我们自己,我们身边的人,哪个人不是矛盾复杂的混合体呢?我们有时自信、有时怯懦、有时温和、有时暴怒,我们有优点,也有缺点,这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在本书中,我看到了历史洪流中每个小人物命运的难测,孙中山贵为“国父”,但是他的贡献并没有想象中的强,更多的是时势造英雄。慈溪给人以顽固保守,签下屈辱条约的负面形象,但是对李鸿章的自强、洋务大力支持,作为保守派镇压了革新派后,自己又开始推动革新,甚至设立了一个建立国会的时间表。
其次,本书让人能以一种更公允的态度去感受历史
传统的马系历史观,是一种上帝视角的历史观,以现在的价值观对于历史事件的评判是毫无意义的。剥离了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去评判,只会是一个笑话。设想读者如果身处历史环境中,身处某个位置,你会如何选择?你会如何决策?历史上的大多数人,没有绝对的善或恶,好或坏,他们只是一个群体的代表,在一个伦理体系下,身不由己。接受了家族的鼎立资助参加科举,身居高位后必然有所回报,身为出身满贵族的人,又怎么可能在政策上倒向汉人,几十年在儒家伦理体系下生活成长的官僚,觉醒和价值重构,又是如何的困难?
最后还是深深的感叹,历史洪流中,个人所能把握的部分真的是非常渺小。有人说乱世出英雄,但是那么多路枭雄,结束你征程的可能是一颗流弹、一次错误的选择,真正留下来的英雄或者伟人,运气成分大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