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故乡的人》是一本由熊培云著作,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元,页数:4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追故乡的人》读后感(一):《追故乡的人》:一本安顿自我之书
或许有更多人在勇猛精进的道路上奋进,那也不妨更多容忍,接纳作者安静地转换画风。每个人,都有稍作休息的时候,先尝试安顿好自己。虽然,不知能否做到。
身处于故乡的空间,但已不在故乡的时间里,故乡终将逝去,但故乡也在未来。故乡在哪里?我还在追寻,并且将一直不停歇……我们都对自己的故乡有很深厚的情感,如果当初走出故乡时,可能会觉得有一种割裂感,但是逐渐行走很多年,或许会发现,故乡有自己的美,但别的地方我们也要发现他的美,世界那么大,我们需要出去走走走走,看看山川、流水……
整体来看一般,文本带来的喜悦很少。文字所托之情感难脱牵强之嫌,读到的不是那种涌流而出的丰富感,只有吉光片羽的些许信息,带来的零散的故乡回忆,好在还能唤起内心一些温柔的东西。读过所感:人和故乡的关系大抵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断、舍、离”;第二阶段是故乡是他乡,他乡非故乡;第三阶段是心之念处是故乡。个人比较喜欢里面《风吹过山岗》那篇。
熊培云的书,《自由在高处》是过去读过的,春节期间,买了《追故乡的人》电子书看。不寻求思想冲击力什么的,不觉得它如评论里讲到不及《自由在高处》。
一页一页翻,窗外不时的鞭炮声会打断我的进程,提醒我这是春节,合家团聚、返乡探亲的时段,可能因此,也便理解了这本书是一本作者安放自己心灵书。熊培云说,“中国人讲安身立命。安身是为了肉体,立命是为了灵魂。二者从本质上说都是安顿。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总得为自己找到安身之所和安心之所”。
山坡、土地、荒野、风车、树木、天井、沉船、菜园与灯火,偷柴还有关于城市的一切幻象……熊培云依着摄下的照片,回忆、写作,笔触真实而平淡,追忆生命中那些点点滴滴,不再振聋发聩地针砭,漫漶、平实,有青葱豆腐的味道,与他其他著作中勇猛精进的风格不同,但是,一样可读。
本书是熊老师《一个村庄里的中国》续篇,是其偶然被触动之后,用多年记录的回乡与离乡的影像辑录而成的图文里。书里用光影和文字,连接起了故乡的过去和现在、近处与远方。
故乡的一口井、一棵树、一片瓦,与柏林墙、埃菲尔铁塔和自由女神像,并没有什么不同,他们共同组成了一条纽带,这条纽带的一头连着故乡,一头连着离家的孩子。故乡是一个逃不开的所在,她一直牵着你,哪怕你是离家万里远隔重阳,然而故乡又是一个回不去的所在,故乡是有时间性的,所以她才叫做“故乡”。
忘了是谁说过的一句话,“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这几十年来的变化与变动,又何止是熊培云和他的江西村庄,又何止是梁鸿和她的河南梁庄。不管是乡村还是城市,每天都在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好也罢,坏也罢,都不是我们可以改变的事实。
那么,不如随遇而安吧,原本的故乡已经回不去了,而他乡即故乡。
这本书看起来像是又一本关于乡愁的书。
但通篇读下来,却发现自己面对着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一个人,可以不爱自己的故乡吗?或者,爱,但离开?
在今天,在这个一天比一天闭锁的国度,或许问题可以转化为:一个人,可以不爱自己的祖国吗?或者,爱,但离开?
不要轻易回答。
看熊培云的另一篇文章里开玩笑说,朋友圈流行两个问题,一是“你进去了吗?”一是“你出去了吗?”
如果“进去”与“出去”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精英面对的尖锐选择,那么对于我们这些不至于“进去”也不可能“出去”的普通人来说,生活在此时此地,究竟意味着什么?
很多年前有一句流行的话,每个人的家乡都在沦陷。
前不久,大半个中国沦陷在雾霾之中。今天我才发现听广播时已听不到有关雾霾的预报,虽然今天两会结束,北京又陷落了。
这本书似乎是在闪烁其辞地寻找一种解脱。含含糊糊地安抚这个时代纠结于逃离与囚禁的焦虑。
你是故乡的,你是自由的。
肖邦在巴黎奏出了他的乡愁。
虽然跟熊老师不是一个年代的人,却因有乡村生活的经历,所以前面的关于故乡的篇章亲切熟悉,常常感觉他写出了我的童年的生活,好似看到了另一个自己。
我挺喜欢这样“极简”的图片和文章,就是把事情描述出来,再简单地谈自己的理解。很多人觉得不够深入、全面,我却以为,点到即止,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剩下的无限思考,留给读者们就好了。
书中提出的“故乡”概念,“我所追寻的故乡不只是一个地理上的概念,它还包括一切可以安顿我人生激情的东西。”传统意义上的故乡,是我们的生长之地,有经历有回忆,如今回去或许已改了模样,可土地还是那片土地;精神上的故乡是心安之处,是触碰心灵之处。
阅读的时候,童年的一幕幕在眼前闪现,闪现出黎明之时跟奶奶一起去牛棚把牛拉出来“放水”,那是第一次知道启明星;闪现出夏天稻谷晒干之后,晒谷场上一部部吱吱作响转动的风车……
没有觉得这些是鸡汤文,没有觉得熊老师为赋新词强说愁,更没有觉得这些道理说得浅薄矫情。至少是戳中我心的,也许因为我也有一个再也回不去,触不到,只能回忆的故乡!
《追故乡的人》读后感(八):我们的过去比现在有更多的选择---《追故乡的人》
三年前职场转换的Gap Month,在飞往厦门的航班上读完熊培云的《自由在高处》,问青春何处安放?不曾料到今天能现场对话于《追故乡的人》新书沙龙。
说起“故乡”一词,大部分人可能会觉得矫情。这是一个人类迁徙渐入常态的时代,若问故乡是什么,该如何作答?
传统观点以出生原籍为故乡,因祖辈血脉相依而情深意重。也有人将成长求学之地视为故乡,或者把距离出生地千里之外的工作定居地看作故乡。
当我们站在曾经熟悉的地方面对崭新伫立的高楼,怀念门前老树小桥流水的同时,是否有个陌生的声音在耳边说:我们的过去比现在有更多的选择。那是因为我们选择将故乡之情安放在门前的老树上或小桥边或大河里,环境的实体承载了思乡的灵魂。
这本的话,要稍显单薄一些。我其实觉得,熊培云所追的故乡,可以写的不止这些。我在读的时候,也会不住的回望自己的故乡。虽然是相差了一轮的人但是,我也赶上了卖粮,也赶上了计划生育,赶上了现代工业对故乡农村的穷追猛打…… 人的一生都在学习告别,可是当我们从故乡出走后,就会发现我们没有什么可以告别的了。 自由而有尊严,其实有时候是一个极具迷惑性的概念。有时候,它更多的是蛊惑,蛊惑什么呢?蛊惑追求形式上的自由。喊的太多了,有时候就会走向极端。 看的多了,有时候觉得其实就那么回事儿。出走半生,想想以前,看看现在,一辈子就这么短时间。此心安处是吾乡也好,双脚所踏之地是故乡也罢,故乡有时候就是一个符号,是一个想象中的乌托邦。我们以为,故乡是心灵的避风港,实际上哪里有避风港啊。 从18岁南下开始,我就再也没看过故乡的四季变换。泥巴路变成了石子路,又变成了水泥路,终于也没能修柏油路……不是钱的问题,是因为人越来越少,故乡的路死了。 因为路死了,人也就没法回去了。所以故乡不必去追,那是海市蜃楼。人生是一趟有去无回的单程旅途,目的地就是死亡,故乡不过是始发站。 我从来不想再重回故乡,也从不惧怕未来并不明朗。追与不追,它都在那儿。反倒是,刻意去追,却寻它不见。
故乡是什么?故乡是一个回不去的地方,只剩下关于那些人、那些事的记忆。诚如熊培云所说,“如今很多朋友都在慨叹故乡的沦陷,故乡正在变成一个回不去的地方。”熊培云《追故乡的人》一书其实就是一些过往照片的文字结集——文字写于若干年后,所以对照片的解读是当时还是现在?已经模糊难辨——但总有一些照片使人看到美丽,也看到落寞——貌似落寞已经成为故乡唯一的色调,除去春节前后少有的热闹与生机——对农村而言。“人生常有的一种失落是,你原以为能够永恒的东西,在你的眼里慢慢被磨蚀,而你也从最初的无能为力变得无动于衷”——每一次回家,感觉都像是过客,除去食物与方言的熟悉,那些童年的玩伴已经四散,那些儿时的景物也早已模糊——熟悉的变得陌生、陌生的变得熟悉。当城市的建筑愈来愈千篇一律的时候,农村也开始呈现出一样的状态:田野慢慢荒芜,只剩下老人与孩子还在,前者已经释然、后者则期待离开。而离开的人,日思夜想的都是故乡、都是回家——而每一次的回去与离开,感觉与故乡也愈加的疏远。熊培云的文字与照片,不仅在于表达一种观点,也在于勾起一种情愫,难道不是吗?这一种情愫可以被视为回到本真,也会被有些人视作矫揉造作,尤其在进步与欲望被激发的当下。而我,或者说还心怀故乡的人,所奢望的不过是可以慢一点,或者让我落后一些——可惜,这样的结果太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