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女性》是一部由屠光启执导,欧阳莎菲 / 严俊 / 杨柳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云珍、玉英是解放前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女大学生,她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解放妇女权利,摆脱男尊女卑的封建传统思想。虽然两人想要解放自己的思想相同,但是两人的处事.
志华 汉明 云珍 玉英
影片通过建构一个迷途知返的女性玉英,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摩登女性。影片中还有一个细节值得我们注意,即林志华的友人说到玉英,与其帮人募捐出风头,不如当交际花呢!从中得知一个事业女性还是不容易的。这成为玉英迷途知返的一个原因,再有一个原因是仆人阿凤一家的互相关心给她带来的心灵上的震撼。
这是一部讽刺女权主义的电影。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国内的女权运动风起云涌、炙手可热,但在这激烈的运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导演还原了以云珍为代表的某些所谓妇女领袖的生活,批判了那种以女权为名,爱出风头,不愿为家庭负责的行为。云珍最后的回头,算是导演对这些人的期待。
我在想,女权主义的核心究竟是什么?以我现在仅有的认知,我只能想到【尊重】两个字,是一种无关性别的尊重。仅有尊重还不够,这是一种精神思想,必须落实到某些具体事务上。影片中着墨最多的场景当属家庭,于是我们谈一谈家庭中我们经常所说的 “男主外、女主内” 到底对不对。如果这句话是命令,完全无视女性的想法,那肯定是不对的,被女权主义喷也是应该的,因为它缺少了对于女性的基本尊重;如果这句话是一种建议,是以和女性商量的口吻说出的,那完全是ok的,因为首先它没有不尊重女性,其次它也是对夫妻双方如何共同对家庭尽责的建议。
影片开始就对上海进行了全景展示,长镜头俯拍表现了上海街景、地标建筑等等。伴随着明快的背景音乐,女主角骑着自行车弧线穿行在城市中。从镜头中很难感受到这是一个正在经历战争,至今主权不属于本土政府的都市。如此轻松、直接的书写日常的上海都市面貌的场景镜头,是30年代以来的影片中异常罕见。这是上海市民对上海都市的认同与赞扬。
影片并没有刻意强调都市空间,上海城市的标志性空间形态又一次和《结婚交响曲》一样,处于缺失的状态中。
与此同时,影片并没有将时事与人物情感关系、矛盾冲突建立直接关系。诸如女性独立,如何处理家庭与工作之间的矛盾等话题,时至今日,仍然有意义。这种有意抽离现实政治环境的做法,是对当下生活重新理解的过程。
2、自由恋爱的婚姻生活
云珍、美英是民国时期的新潮女大学生,她们的信仰是妇女解放,摆脱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影片将两位性格迥异的摩登的知识女性作对比,表现共同理想、不同处事方式后所面临了生活境遇的不同。
锋芒、干练的云珍爱慕虚荣、善于交际。她自我塑造了贤妻良母的公众形象,骗取了林之华的信任,与他结婚。婚后,云珍依然故我,参加各种聚会,对家庭、丈夫、孩子毫无责任感,却在公共场合表现出顾家、爱家的形象,最终伤了丈夫的心,与她离婚。
温柔、恬静的美英则不同,她能够妥善处理好家庭和工作之间的关系。当云珍离婚后,美英夫妇担起了照顾云珍夫妇孩子的责任。美英夫妇以自己为镜,影响了云珍。云珍和之华在美英夫妇的撮合下,破镜重圆。
两性相处是以结婚组成家庭为目的。该片较之前的影片(如《结婚交响曲》)更进一步的是开始直接讨论家庭的问题,而不仅仅止于讨论爱情是组成家庭的情感基础。因而,家庭关系显然是当时上海都市社会生活中更具话题性的主题。建立在爱情基础之上的家庭是当时市民更加需要的固定的、有法律保障的情感关系。因而守护家庭显然是个重要的情感话题。就像影片的结尾,最终回归家庭是最可靠的情感依托。当然,“家”的意义是演进的,这是一个双方均可以兼顾事业和爱情的结合体,并不是以牺牲女性的自身发展为前提。
《摩登女性》讲述了一个新潮女性云珍的婚姻及社交生活,企图通过她的思想及行为转变来告诫大众什么才是真正的摩登女性。
影片通过由繁华都市到恬静公园的摇镜头带到了骑单车,穿西装的女主人公身上。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云珍是一个现代女性,认为中国几千年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教条酿成了女人躲在家里做奴隶的悲剧,她的家满是奢华的欧式布置,每天的生活就是跳舞场,咖啡厅,睡懒觉。在听到别人对自己摩登生活的批判后,会用一点小手段为自己策反,并收获爱情。
片中导演运用了较多的对比场景。婚后仍热衷于社交活动而冷落家庭的云珍,在妇女大会上慷慨激昂,此时与其演讲内容截然相反的自身生活的蒙太奇剪接和叠化效果形成了鲜明对比以及反讽效果。同样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堂姐不仅能够在外工作还是一个贤妻良母,她幸福的夫妻关系,使得云珍女在外男在内的家庭生活更加冷清不堪。在丈夫的忍无可忍和云珍满口的挣脱奴隶枷锁的争吵后他们连夜离了婚。而面对幼婴堂与妇女会的抉择中,也暴露了云珍的矛盾性,成了只为出风头的众矢之的。而不停交际进行筹款的云珍并非混迹于生色场所,报纸类公众视野中的妇女领袖在私下里却是别人眼中的交际花。
一个满堂宾客的全景展现了云珍家中的热闹景象,人群散后同样的全景一片凄凉。帮女佣读了家中的信件后,望着窗外的明月更觉孤单。中秋佳节,当看到别人一家团聚,丈夫带来妻子想要的黄金戒指和家中自产的鸡蛋后,云珍终于懊悔不堪,在难敌相思之情跑去堂姐家祈求帮助。她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希望成为一个像堂姐那样的摩登女性,当思想得到升华后,她抱着孩子望向丈夫的推镜头呈现了一个圆满的结局。
据此,影片告诉我们一个真正的摩登女性是内外兼修的:在外可以工作赚钱,回到家中还可以为丈夫烧上可口的饭菜,这样的女性才是真正值得赞扬的。可是这样在思想上有如此高觉悟的女性真的是摩登这一具有贬义意象的形象,而非是社会标榜的新女性吗?
我想导演创作的灵感可能是源于《女儿经》中的一段,只是混淆了modern这一“现代”和“摩登”的不同含义,或许转变前的云珍更接近摩登女性这一形象。
“摩登”与“现代”同来愈于一个英文单词,但在中国人的词性中差距很大。“现代”总是稍带一些先锋与试验的气味,而“摩登”则带有那么一些贬义的口气。就如现在经常提及的“上海摩登”,在古人的口中,海派总是要与一些奢靡、流氓、胭脂水粉还有那些一些男男女女的事情勾搭在一起,没有“京派”那两字,听起来正统与气派。
而30-40年代末,是上海的摩登时代,为什么我们在语言习惯上不说“现代化的上海时期”呢?但不可否认的是,那个时代的上海实在比解放后的中国精彩了很多,我们费死劲的在十七年电影去找那些隐藏(或者就是我们的过渡阐释)的女性特征的时候,老上海时期的电影中,女性人物的特质被摆在一个又一个显眼的故事模式中来探讨。
“摩登女性”也赶了这样了一个趟,新女性应该如何掌控工作与家庭的分寸?
这样的问题亘古不变,分寸是永远难以掌握的事情。所以我们还是要孜孜以求的建设一个“和谐社会”,当然基本分子是“和谐家庭拉”。《摩登女性》在这里有两位很出色的演员,严俊是一位公认的千面小生,而欧阳莎菲在《天字第一号》里的精彩表现足以证明她的演技。但故事却被讲述少了一些余味。
这样的一个老大难的故事,导演早早的给出了一个答案:所谓的摩登女性(完美女性),应该是接受过高等教育,但是毕业之后又是以家庭为重的,具体操作方式是:老公回家解鞋带的同时准备好一双拖鞋,自己生日但是要做老公喜欢吃的菜。如果的贤惠太太,让剧中的志华是羡慕不已,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回家与只顾着自己,不给先生温暖的太太大吵一架,当晚离婚。
“摩登女性”应该是怎么样,当然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与答案。在《摩登女性》中,导演用着大量的平行蒙太奇让观众进行正反对比/教育,电影的第一个场景就开始批评女主人公的生活方式:嘴上大喊“男女平等”,早上睡觉,看电影,喝咖啡,泡舞厅,不会煮饭与女红,实际上就是爱出风头。
欧阳莎菲离婚之后,影片调子迅速转向了悲哀,一个长镜头表现失去丈夫的欧阳莎菲独自在窗前徘徊伤心,感到孤独与寂寞。从而向“榜样”大表姐靠近,重新回到丈夫身边,给他温暖。
孤独寂寞当然是人之常情,但是对于剧中的女主人公来说,转变的未免过于突然。最后抱起小孩,与丈夫重新组成了美满家庭,影片也就戛然而止了。由此也可以看到,导演的沙文视角是如何的严重。不客观,所以也就不可爱。
史东山在1947年拍摄了《新闺怨》,讲述了也是职业妇女在家庭与工作的矛盾。没有一个答案,只是一个悲剧的慢慢而自然的呈现,不是你的对,也不是我的错,所以看完电影之后,才会感觉依然有一些柔波存在,回味。
看过之后收获很多惊喜。节奏上比较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虽然只有1个小时左右,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谨以此做一下观后体验。
有意思的地方我觉得是用小事讲大事,把这么一个男女平等,追求自由,非常空泛的主题聚焦到家庭上,很实在,增加了真实性和代入感。看似讲的是女权,但我更多的感受到一种家的概念和夫妻的人物关系。李云珍从小致力于大家(社会),忽略了小家,但是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家庭才是构成社会大家庭的基石。俗话讲: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在这里看到了三类家庭和导演对于夫妻关系的阐释。第一,李云珍和林之华,看似有家,实则无家,畸形的概念性家庭。第二,表姐,因为有文化,夫妻间是相敬如宾,典型的贤妻良母式。第三,仆人一家,因为是乡下来的,没文化,但是却最朴实,夫妻间最真诚,一个词叫相濡以沫。通过三家对比使得影片看起来丰富,通过李云珍一家,人物关系由远到近到远再到近,我们感受到,夫妻也是一种社会间人物关系。
再讲讲李云珍这个人,典型的享乐主义,虚伪,爱出风头的人。爱面子,顶着个追求女性平等,家庭自由的口号,满足个人的欲望,其他毫不在乎。这部影片在今天仍旧具有意义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种道貌岸然,动不动站在道德,文化的角度上指点江山的人大有人在。非常具有讽刺意义。很多人讲说最后还是回到了贤妻良母,感到格局太小。但我恰恰认为,如果人物不进行这个转变,反而令人不知所措,因为它有悖于人们的审美期待,这个实际上不仅仅处于男女关系的探讨,更出于一种女性天生具有一种母爱和其他的天性。放到今天确实思维开放,什么观念的人都有,但是我们探讨的时候也要结合语境,不能用今天的眼光去看几十年前的事物,而且过于特立独行,有违大众主流确实难以令人接受,我们是要讲共性里的特性,而不是单纯的个例,那样无法使人产生共鸣,也无法产生普世价值。她的这个人物转变我认为,从整体上是合理的,在试听效果和节奏上,使这个人物弧光更加耀眼,令人信服。
当然以今天的角度来看,很多地方说教形式过于严重。里面有场戏,表姐和之华对云珍讲一大串大道理,从走位调度和语言上,就像相声一样。表演上有些地方过于脸谱化,我觉得和表演理念有关,那个时候讲求放,怕观众看不到,今天讲求收,怕观众看到的太多。
时空上的处理:
1.几处交叉剪辑造成对比,在影片中多次出现。比较有力度的一次是李云珍的冷淡婚姻和她表姐的幸福婚姻做对比,同样一个场景吃饭,不同的人对话衔接搭建两个时空,但是呈现出相反的效果。
另一次是李云珍一次长的演讲和现实生活的反差进行交叉,非常讽刺。
2.时空上的省略,在我看过的老电影中,它的这种处理还是比较现代化的。李云珍的结婚和表姐的结婚都是一个镜头直接过渡,时空跨越比较大,节奏紧凑。
再者,表现表姐的幸福婚姻时,一小段多镜头展现不同的时空场景,跳跃性大,而且几处运用快甩转场,造成视觉上的连贯,相较于很多电影,在当时还是比较大胆和流畅的。
3.画外空间的运用。一场戏,李云珍进化妆间,林之华在门外和她对话,是一个独角戏,门内门外的运用,通过一个长镜头表现,就像是把丈夫拒之门外的寓意。也暗示了两人之间的隔阂。
节奏上的处理:
上面也说过很多地方省略做的非常好,避免了很多无用的信息造成的拖沓,反而给人一种信息紧凑连贯的感觉。
尤其在高潮戏上的处理,之前门内门外长镜头奠定之后,两人出来争吵,但是给两个人内反打,不在同一画面,而且林之华的镜头,有几个只有反应镜头,非常快,提升节奏,两人镜头由松到紧,最后说出离婚。节奏逐渐上升之后,接叠化,是李云珍演讲和新闻报纸刊登的画面,再次造成时空上的过度。她得偿所愿,家中宾客散去,长镜头,李云珍孤身一人,独自徘徊,音乐是一个女声清唱,哀转悠扬,天空中一轮皎月,李云珍坐立不安。节奏舒缓,造成动静对比,我们直接感受到她此时的心境。
这里厉害的是,我们之前对她的负面情绪,在这个长镜头中渐渐地散去,我们跟随她此时的表演,感受到的是她内心的凄苦,孤独,寂静,悲凉。我们开始可怜她,这是节奏的力量,让这里韵味无穷。也为后来的反转做铺垫。
最后结尾,李云珍抱着孩子追表姐的时候,不断的喊着大表姐,故意打破了那种慢条斯理,有点舞台腔的感觉,一声接一声非常急促,显自然,体现出此时的慌张。敲门声起,一声接一声,人物表演也紧张急促。最后声音渐渐慢了下去,最后无声,人物也渐渐平静,暗含心里节奏,非常有趣。最后结尾也是李云珍抱着孩子出画,镜头静止结束,干净利索,而且我们都知道会发生什么。
对比: 1.结婚前后
2.演讲与现实
3.三对家庭
4.人物转变
5.结尾处,李云珍的反应和林之华求婚一样,一种暗示,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