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爱弥儿经典读后感有感

  《爱弥儿》是一本由(法)让-雅克·卢梭著作,台海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页数:8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爱弥儿》精选点评:

  ●书评: ①缘分 ②结构 形式 内容 ③引读 为何读 以何读

  ●看的这个翻译版本评分偏低啊,但没发现翻译的瑕疵,可能内容比较吸引人吧。

  ●教他们如何快乐。内心自由的人。亲身实践,体验。在学习教育孩子的时候,也在教育着自己。保持好奇心。

  ●真实

  ●带着早教的目的学习卢梭 那最后一章不看也就不看了吧……上帝的育儿法……也亏他能上价值上到这个程度……

  ●自然教育 自然宗教

  ●看两百多年前的云养娃,哈哈哈,YY得够可以的!

  ●经典的魅力,是在哪个时代都不落伍。

  ●读书千万不要拖延,要不然根本不记得前半部分讲的什么……

  ●啊!我好喜欢这本书啊!自然真的太好了

  《爱弥儿》读后感(一):当一个合格父母是不容易的

  当我重读完卢梭的《爱弥儿》时,恰好读到上海17岁少年和母亲冲突后五秒钟跳桥丧生的消息,同样作为一位母亲,想到那位母亲,想到他们的母子之痛,真是百感交集……

  真的,当家长是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在《爱弥儿》的豆瓣短评中,被点赞最多的一条短评是:“未必全对。但感觉大部分中国家长应该抄一百遍再生孩子。”

  这话有点夸张,但也实在是对如今父母教育能力与教育水平严重匮乏的讽刺。也是对这本《爱弥儿》最中肯的评价。

  读这本书,我最深的体会是:经典果然是经典,即便相隔几百年,书中的主要教育思想及思路方法拿到现在来用(除了对女孩的教育受时代局限外),一点儿也不过时!

  本书是卢梭在二百多年前法国启蒙运动时期,假借对爱弥儿从出生到青年时期的培养教育,为资产阶级提供的教育思想。全书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详尽具体,几乎可以照搬来做。

  第一次读《爱弥儿》是在我的孩子一两岁的时候,记得只读了幼儿的养育部分,当时就很震惊:这样一位伟大的哲学家、著名的启蒙主义者,居然对婴幼儿的养育关注得如此细致入微:从吃喝拉撒睡到生活习惯、身体素养及力量的养成,等等。而这些,实实在在地指导了我在育儿中遇到的许多问题。

  不一定都要照搬,但可以遵照作者反复强调的育儿原则:遵行自然法则。

  卢梭认为一个孩子会受到三种教育:自然教育、人的教育、事物的教育。而育人者最应该遵循的是自然教育。自然教育渗透在卢梭育儿的每一个阶段。

  时隔十几年再读这本书,感慨依然良多。最深的感慨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教育真的被应试教育带得跑偏太远了!

  想起我自己的孩子为学业的奔忙而早脱离了作者笔下的“自然教育”;而我再读读卢梭的育儿经,其益处就是努力地找找真正的教育与当前的应试教育之间的平衡点吧。

  又想起那个17岁的跳桥少年,他的母亲在他短暂的一生中给予他的教育会是怎样的简单化、粗暴化?亦或是完全背离“教育”二字?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她是没有过把“教育能力”当成一种能力来追求和学习的。

  如果有,可能不至于此。

  这大概是我们今天读卢梭的重大意义吧。

  《爱弥儿》读后感(二):爱弥儿----卢梭

  

接触缘由 :

其实都谈不出来缘由,自从看了《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我舅成了卢梭的小迷妹,看他的教育著作自然在情理之中了。

  因为近来身体不稳定,所以看书节奏总是被打乱,还好这么好的书我是不会中途放弃的。

内容概要:

  《爱弥儿》全书共五卷,卢梭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提出了不同的教育原则、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即体育、感官、智育、德育、爱情。每个阶段的重点不同,但五者之间并不明显割裂。

  该书前四卷以爱弥儿为主人公,提出儿童成长的自然的重要时期,及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原则、内容和方法。第一卷,着重论述了对两岁以前的婴儿如何进行体育教育,使儿童自然发展。第二卷,着重论述了对2岁~12岁的儿童进行感官教育。第三卷,论述了对12岁~15岁的少年进行智育教育。第四卷,着重论述了对15岁-20岁的青年进行德育教育。第五卷,以苏菲为范例,提出女子教育改革的样板,同时对男女青年的爱情教育也进行了论述。在这部著作中,卢梭把自己描写成一个理想的教师,又把爱弥儿描写为理想的学生,叙述了爱弥儿从出生到20岁成长和受教育的全过程,从中阐述了他的“自然教育”思想。

感触二三:

  卢梭教育大著早就计划着要看,本来是想积累一下育儿知识,有备无患,没想到看到最后自己收获颇丰。

  这并不是一本简单的教育之作,而是涵盖了一个人成人的大全书。从婴儿护理到牙牙学语,再到强健体魄,探索求知,以假象的爱弥尔为例,我们看全了一个孩子发展过程中的需求和匹配的指导。到孩子独立可以独立生存该寻找爱情时,我们又在苏菲的身上看到了一个女性应受的教育,以前年轻人在爱情应该持有的态度,对婚姻保鲜里自由的取舍,以及成家后对社会的责任。

  人就是这么一代一代传承下来,而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最大的。我们的一言一行是我们受过教育的集合,我们的面对诱惑时所展现的品德是我们理智和意志力的展现。 人生路漫漫,教育并没有终点。

  就本书内容而言,我的确是个小卢梭迷,但他的思想观念的确有一些时代局限性,顺其自然、发展天性固然有必要,但在实际借鉴过程中还是需要和当代社会观念以及环境结合起来综合考虑,不能一昧地全盘接受,各种取舍还得自行判断。

  《爱弥儿》读后感(三):留一点记录

  书是去年下半年买的,但是这段时间才开始认真的阅读,期间自己浪费的时间我都不想多说,后悔。

  读这个书不是单纯因为兴趣,还有因为专业需要的,所以不能让他在脑海里像一阵海浪一样过了就过了没半点痕迹。现在回忆几个还记得的点飞速记下来。

  卢梭教育的主题就是自然教育,这本书整体上也大差不差就是意思,卢梭在脑海里幻想养了个小孩,从整个过程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我觉得很扯哈,这真的是没有一丁点实践,全是都是自己主观的意见,纸上谈兵的意思,在我们二十一世纪社会新人来看这种形式就很不可信。但是想一想,卢梭是什么时候的人啊,教育科学化还没有搞起来哦。而且发展是一步一步来的,在作者的年代其实是非常无敌牛逼了。

  在这个教育适应自然的主旨下,作者希望培养一个自然人,具体什么是自然人,有什么特点,在教育过程中得以体现。

  教师:作者非常刻意地首尾呼应告诉我们,最好还是家庭教育,如果实在不行,爸爸太忙,妈妈太浪那就找一个家庭教师抚养,要求是这个老师最好一辈子就教这一个小孩。插一下,其中谈到很多家长希望请一个有经验的老师,作者的原话是:如果说教两次是教得好的必要条件,那他第一次有什么权力从事家庭教师的工作呢?

  顶。

  选一个什么样的小孩当学生呢:作者觉得还是要家庭条件好一点,身体健康一点。其中我觉得作者思想还是有很强的阶级性。选了小孩之后就把他带到乡村去教育,过简简单单的自然生活。

  作者的教育有几个他觉得很棒的地方,首先是孩子婴儿时期不应该绑住他而应该让他轻松愉快自由自在。其次是,让小孩在成长的过程在逐渐适应洗冷水澡,他觉得这样利于养成结实的肌肉强健的体魄。插一句嘴,我初中英语老师也这么说,男生我不知道,但女孩子是不行的,痛经痛到哇哇叫。另外是从书的开头到结尾作者都很反感医学,认为医学滋生软弱,我看作者的逻辑是没有错,但是这个太哲学化了,不利于指导具体的生活哈。

  家庭教师与爱弥儿的关系,亦师亦友的表达会比较好,不要有高低之分,不要有奉承和顺从,两人建立长期的关系。我也认为教师教久一点挺好,可以非常充分的了解学生,可以进行一些比较久的活动,也可以使这个教育过程前后衔接。

  阅读:作者对知识的学习不是很重视,认为孩子太小时不要阅读,不要进行系统的知识学习,因为他根本不懂,最好是等他长大了,需要运用到这些知识时,再自己去探索。这当然很好,但这也很理想化,我甚至想,作者是不是故意选家里有钱的小孩,以后如果赚钱能力差一点也不至于饿死……

  还是这一点哈,活动中学习说起来想起来都很美好,就是实践起来不太美好,首先是学生,你要激发出他的兴趣,其次他还不一定能发现这个“世界的小小奥秘”,不利于知识的系统化,深度也不咋地。另外这对教师的挑战也是非常非常之大的。

  爱弥儿的妻子:其实作者也就是借这个来表达自己对女性教育的观点。首先他阐述男人与女人的关系,男人在力量和知识等方方面面都胜过女人压制女人,但女性凭借独特魅力和性来领导男性。关于这个话题的内容我看得义愤填膺,但是我还得往下看。作者是表达了一些在现在看来很过时的看法,但他到底还是有的男女分工什么的意识的,我安慰自己。人家就是古代人啊,还不能有古代的想法?

  这方面作者花了很长的篇幅来讲,但我觉得可学习的地方不多,何况考试还不考……

  宗教:我自己主观的总结了一下,作者大概的想法是,人人都有信不信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什么宗教的自由,反对教条主义,反对传教士的宣传和不太单纯的解读。上帝相对人类说的话可以直接告诉每一个人,不需要借别人的嘴。也就是说,作者认为最真的教义就是自己内心的声音啊。

  你自己内心最直接的想法就是上帝想与你说的,所以至于要跟着自己走就很好,其实就是顺应自然吧?

  这个强行回归主题来得妙。

  《爱弥儿》读后感(四):《爱弥儿》

  书评: ①缘分

  本人高一的时候在知乎上寻找“高中各学科的学习方法”,然后“刷”出了@核聚的文章,作者是北大一博士,十分推崇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一书。

  本人用平板的kindle读了此书,发现自己对“教育”这一领域比较感兴趣,便有意识地寻找这方面的书。

  之后kindle就给我推送了这本书,最近重读一遍。

  此书经典,名不虚传。

笔记数量评书

  ②结构

  形式:

  538千字

  (五卷)

  第一卷(婴儿期)9% 每件东西在离开造物主之手时都挺好的,可是到了人的手中就会退化。

  第二卷(儿童期)21% 这是人生的第二个阶段,严格地说来,婴儿期到这个时候就结束了。因为“婴幼儿”和“儿童”不是同义词。后者包括了前者,字面意思是“不会说话的人”,因此瓦勒留斯(Valerius)经常说到“幼小的儿童”这个词语。

  第三卷(少年期)11% 虽然一个人在长到青春期的整个生命过程是一段非常弱的时期,但在这第一个阶段存在一个临界点,那个时候他体力的增长要快于他需求的增长,而且这个成长之中仍然很弱的生命从绝对意义来说会变得相对强大。

  第四卷(青少年期)32%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度过的一生何其之快呀!人生的第一季在我们知道应该如何运用它之前就一闪而逝了。人生的最后一季在我们再也不能享受之后又一闪而逝了。一开始我们不知道该怎样生活;而之后我们又不能继续生活。在这无用的两个极端之间的间隙之中,留给我们的时间则有3/4被睡眠、工作、痛苦、束缚以及各种各样的痛苦消耗……

  第五卷(青年期/成人期)27% 这里我们到了青年时期的最后一章,但是这还不是最后一幕。 男人不应该孤身一人。如今爱弥儿是男人了。我们答应过要给他找个伴侣,我们就必须做到。

  (综评)

  说是小说形式,其实基本没什么故事情节。

  更多的是意识流写法,这类文字很难分类,因为当时(文艺复兴~启蒙革命)的作家基本是“博学家”,《爱弥儿》也不过是卢梭才华一个“将就”的载体。

  举个例子,作者的口吻经常是:好啦,在这里,我们需要给“爱弥儿”找一个妻子,她就是“索菲亚”,她是一个温柔美丽,娴静敏感的小姑娘......

  比较接近“小说”的部分主要集中在“爱弥儿”在“索菲亚”家中向姑娘告白的场景,但本书的重点不在于情节,而在于卢梭本人的教育思想。

  内容

  教育思想~

  关于事物本质的自然教育

  学习专业技能的本体感位(即知行合一 + 高峰体验/心流)

  耐心地、充满尊重地与孩子共同成长

  打破学科边界的世界整体观,与那个创造百科全书的时代相关。

  从孩童世界中参悟的人类社会的自由观,与那个写下《社会契约论》、《论人类社会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的人相关。

  ③引读

  作为一名教育思想家,让-雅克·卢梭(1712年6月28日—1778年7月2日)提倡“自然教育”,他认为:“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卢梭认为顺应自然的教育必然也是自由的教育卢梭把他的教育思想的精华全写进了《爱弥儿》当中,这本书为卢梭晚年之作,这本书冲击了当时上流社会推崇的理智教育(by洛克《教育漫话》,卢梭在本书开篇中也与洛克正面硬刚)。

  写完之后,卢梭很自豪,认为是他本人最伟大的著作。然而,当时社会的主流并不买账......

  (后来就是革命/变革浪潮就轰轰烈烈开展了......)

  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没错,就是法国大革命上断头台的那位)还是太子的时候,因为听从了书中“每个人一生至少要学会一门手艺”的观点,而成为一个技法高超的锁匠/也有传闻是“太阳王“路易十五着意培养的;

  伟大的哲学家康德一生作息习惯规律到人们可以根据他散步的时间来定表,一次大家却发现康德没有像往常那样出门散步,原来他是因为读卢梭的《爱弥儿》读入迷了,以至于忘了时间。

  为何读

  教育学的著作值得每一位终生学习者阅读,最本质的教育就是自学,单纯依赖父母教师,不如自己进行阅读反思。

  何况每个人都具有多重身份,未来身份尚未可知。

  以何读

  本书小说结构松散,作者写作多是由意而发,纸质书很难进行整理。

  推荐大屏平板上kindle软件阅读,多色批注。(黄-理念、蓝-概念、红-情绪、橙-实践)

  按顺序读一遍

  读笔记再来一遍(看一下自己究竟收获了什么⊙∀⊙?)

  然后用自己的风格做输出哦⊙∀⊙!

  (棒棒的,点个赞吧!这个译本翻译的真不错。)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爱弥儿经典读后感有感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有感  有感词条  经典  经典词条  
美文

 《开封奇谈》观后感精选

 《开封奇谈》是一部由孙恺凯 / 张明国执导,李川 / 符龙飞 / 易柏辰主演的一部喜剧 / 悬疑 / 古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展开)

美文

 《知了精神》

  今天听到阳台上知了叫,急忙跑出去看。从小就怕这玩意,所以带着扫把出去的。我在阳台边上看到了那只正在扑腾的知了,估计飞不起来,顺着地面旋转打滚,我就试着用扫把...(展开)

美文

 跟孩子玩儿中整理出的模型思维?

 我儿子喜欢看火车,我没事了就背着他去公司附近的火车道玩儿!  为什么做?  第一,肯定是因为宠爱孩子  第二,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第三,通过陪孩子玩儿给他强反...(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