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西西弗神话》读后感摘抄

  《西西弗神话》是一本由[法] 阿尔贝·加缪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5.00,页数:11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西弗神话》精选点评:

  ●他爬上山顶的斗争本身就足以使一个人心里感到充实。

  ●这翻译的未免太拗口,光第一节就语病重重,错别字太多。

  ●从四月份断断续续看到现在,正值这样的一段时期:为巨大的热爱而承受相应巨大的痛苦。各种支撑着一个人存在的价值的无效性慢慢显露,仿佛药丸被剥去糖衣,露出粉末状的混沌实质。加缪关于荒谬的提法贴切地描述了这种状态。最后,他也提出了一个最简单却最困难的解决方法: “西西弗认为一切都是美好的。这个从此没有主宰的世界对他来说既不是荒漠,也不是沃土。这块巨石上的每一颗粒,这黑夜笼罩的高山上每一颗矿砂对西西弗一人都是一个世界。他爬上山顶的斗争本身就足矣使一个人心里感到充实。应该认为,西西弗是幸福的。”

  ●在长短句交错生涩的翻译中清醒 颓丧麻木远非病态 破碎不堪也可继续热爱 “而他明知不能根除世上的邪恶而仍以西西弗下山的坚定步伐走向荒谬的精神” 真真无效解药

  ●原文可能就是很难懂,但是这个也太像机翻了,还有很明显的错字和排版错误。

  ●差不多能懂想表达什么除了哲學式自殺那篇,但是真正讓我產生了對存在主義和哲學的興趣。這一年可能都要繼續看下去了。這個翻譯版本不太能看下去。

  ●这个版本的翻译和印刷很有问题。

  ●“我的灵魂啊,不求永生,唯尽所能吧。”读完补一句,真的很天才!

  ●翻译太差了

  ●不知是个人、翻译还是原著的问题,总觉得不是很连贯,跟不上作者的思路……

  《西西弗神话》读后感(一):真正的勇敢

  先说翻译,最开始借的这个版本,但很无奈有很多地方真的是读起来佶屈聱牙,无奈又借了沈志明的译本。两本一起看,一句话一句话地对比,推敲原本之意。但就算这样,这本书也有很多令我感到不懂的地方,看完只觉云里雾里,日后自当重读。总体上来说,沈的版本相较于此版本整体上通俗一些,但在一些关键部分沈的版本更精确并具有一种语言的美感。至于怎样选择,诸君自酌。 再回到内容上,在加缪看来,西西弗是个聪明人,他认识到了所处境地的荒谬,众神想让他在不断重复的、毫无意义的苦工之中撕碎他的希望与精神,使他走向毁灭。 众神也确实做到了。我们完全可以想见:西西弗的意志在对过往的怀念与残忍的现实之间被拉扯,变得破碎。但令众神没想到的是,西西弗却带着这破碎的灵魂继续着他的命运——西西弗的命运从这里开始不再受众神的摆弄,它完全的属于他。

  《西西弗神话》读后感(二):每个字都认识,就是不知译者在说什么

  

每个字都认识,练成一句话后就是不知译者在说什么,是加缪写的不明白,还是译者写的不明白,我怀疑这是译者的书,似乎和加缪没什么关系,准备找沈志明的版本来来看。不喜欢豆瓣书评非要140字字数限制。不喜欢豆瓣书评非要字数限制。不喜欢豆瓣书评非要字数限制。不喜欢豆瓣书评非要字数限制。不喜欢豆瓣书评非要字数限制。不喜欢豆瓣书评非要字数限制。不喜欢豆瓣书评非要字数限制。不喜欢豆瓣书评非要字数限制。不喜欢豆瓣书评非要字数限制。

  《西西弗神话》读后感(三):三个翻译版本

  《西西弗神话》数个翻译版本,我同时读了三个:上海译文版、商务印书馆版和译林版。商务印书馆是纸质,余二为电子版。前言7页,正文123页,厚度不到1cm,薄使得这种比较不太困难。

  翻译语言:上译和商务的流畅程度相当,我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其中一版无法理解的情况时,另外一版基本可以通过另外一种语序,一个近义词,一句增加的话解释。译林版本的阅读不理解语句更多,同时有更多的注释,量大约是余二的两倍。上译版有口语化的用词(模糊的“京味儿”),更多成语、俗语运用。商务版在出现专有名词时较准确,但有数处连接词有头无尾,例如出现“只要”,后文却无“就”。译林版像部分机翻。

  以下引自《荒诞创作-哲学与小说》

  上译版:

唯一可接受的论点是涉及囿于自己体系中心的哲学家和置于自己作品面前的艺术家之间所引起的矛盾。但这个论点的价值在于某种艺术和哲学形式,在这里我们视为次要的。脱离创作者的艺术思维不仅过时了,而且是错误的。有人指出,与艺术家相反,从来没有一个哲学家有过好几种体系。此话不错,但有个条件,即从来没有一个艺术家在不同的面貌下表达一种以上的东西。

  商务版:

唯一可以接受的论据是:被封闭在其体系之内的哲学家与被置于作品前面的艺术家之间的对立。但这对于我们在此并不太重视的艺术与哲学的某些形式也同样适用。认为艺术与其创造者互不相干的观点不仅仅是过时的,而且是错误的。人们指出,与艺术家不同,从来没有一个哲学家建立起几种体系。就任何艺术家都从来没有以不同的面貌表达一个以上的事物而言,上面这种观点是对的。

  译文版:

唯一可以接受的理由在于产生在封闭在自己的体系之中的哲学家和站在自己的作品前面的艺术家之间的矛盾。不过,这适合于我们在这里视为次要的某些艺术和哲学的形式。关于脱离创造者的艺术的这种观念不仅没有过时,而且也是错误的。人们注意到没有一个哲学家是创立了好几个体系的,这与艺术家大相径庭。然而,只有在任何艺术家都是以不同的面貌表达同一事物这种情况下,那才是真实的。

  总体感受是,译者在理解作者意思之后,对单独的句子还需要再读,判断是不是通顺。以及,哲学类书籍各句子成分的顺序真的很重要。

  不推荐译文版,上译最佳。

  《西西弗神话》读后感(四):荒诞的世界与推巨石上山的勇气

  

西西弗斯用宙斯的秘密和河神交换了一条四季常流的河流,却被惩罚,被死神带入地狱。因为没有被埋葬,他要求回到人间处理后事,但因为眷恋大地的上万物的美好,没有回去。他死后,西西弗斯被判逐出地狱,众神惩罚他每天推一块巨石上山,这块巨石在上山顶前就会滚下山去。西西弗斯能做的,只是永无止境地推石,在没有任何希望的重复中,消耗自己的生命。

西西弗斯的困境,存在在每一个人身上,存在在人与世界的互动之中。现实往往是荒诞的,世界往往以从未料想到的方式,在我们的心里放冷枪。更不要说,世界未必对抗我们,但我们自己会用对抗自己的方式对抗世界。

荒诞的瞬间有很多,可以涵摄现实生活:

西西弗斯费劲苦力推石上山,但是巨石轻松写意地滚下,让之前的努力付之流水时。

西西弗斯站在原地,望着山下的巨石时。

西西弗斯开始向山下走去,巨石停在山下的起点,以无言的方式发出众神对西西弗斯的嘲弄时。

西西弗斯回到巨石旁,麻木或痛苦地看着巨石时。

西西弗斯重新把手放在巨石上,全身肌肉紧绷,巨石微微前动时。

西西弗斯又开始了,在不断奋力中接受永恒的绝望。做出没有任何意义,任何成功希望的动作。

西西弗斯蔑视神、仇恨死亡、对生活充满激情,但正是他有深沉的热爱。众神惩罚他永远困于此,困于这个无限上山的过程。这是西西弗斯的悲剧。

西西弗斯注定要无限地重复推石上山的过程,这也可以说就是西西弗的人生了。希望、意义莫过于对人生最有价值的东西,它们是我们活过的证据。但是西西弗斯,注定不断进行着无意义地上山,下山。他的用力是无意义的,他每一次上山又注定失败。

或许每一次奋争,努力,都会失败,都是没有意义的。家庭关系、职业成就、社会价值如果都是没有意义的。存在于现代人身上的命中注定的悲剧有哪些?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社会身份与阶级的限制、各种关系中人性的复杂与危险、没有超验的价值存在供彼此信仰以及从此带来的深入骨髓的怀疑与虚无、对世界以及对自己的绝望等等。或许这些都是我的巨石和山,这些都让我陷入到了肯定与否定的无能中去。

我应该怎么办?

我想,其实西西弗斯其实带来了答案。如果接受生活的荒谬,接受永恒的无意义。西西弗斯不会走向巨石,他会直接自杀以终结无意义的命运和嘲弄。他知道他的命运可以自己创造的。他选择永远推巨石上山,他蔑视诸神并且搬动石头。当西西弗斯重新把手放在巨石上,全身肌肉紧绷,巨石微微前动的这个瞬间。他的内心感到充实,他应该是幸福的。

我有西西弗斯的巨石和山,但未必注定是西西弗斯。而且世界有太多座没见过的山,没搬过的巨石。

山未必不能越过,一块巨石未必需要搬两次。命运,只是人生新手村的任务罢了,还有更多的苦难在后面。把目光一直放在新手村的困境中,只是不敢面对更大的不确定性罢了。而且新手村都出不去,人生未免太过浪费。

我想上很多没见过的山,推很多奇形怪状的巨石。

虽然越过山丘也未必有人等候,巨石未必不会落下。

但是不存在蔑视不能超越的命运。

  《西西弗神话》读后感(五):生活如此,我很满意,它丰富多彩,并令人获益。

  #读书 《西西弗神话》加缪著,杜小真译。这本书是加缪的哲学随笔,几乎所有文字都在谈哲学、宗教、历史、文学……有很多逻辑论证和引用,读起来十分吃力,唯一友好的是结尾的几页神话故事,但是若直接跳过来读这几页,可能又不会感觉到这故事的惊艳之处了。记得之前陈丹青在讲意大利壁画的时候说“很多人说看不懂画怎们办,可是谁又真正看懂了呢,你看这满墙的锦绣繁华,我什么都不想懂”,可能书也一样吧,理解分程度,但不能因为不能甚解就完全放弃,这样可能会错过太多繁华。唔,但也不能事事死磕,一切随缘吧。

  1)荒谬的推理。一/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即自杀。判断生活是否值得经历,这本身就是在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自杀只不过是承认生活并不值得,但活着从来就没有容易过,一个人愿意去死说明这个人认识到习惯是可笑的,认识到日常生活是无意义的,遭受痛苦也是无用的。人与自己的生活之间、演员与舞台之间的分离,形成了真正的荒谬感。荒谬、希望和死亡在生命中角逐争斗,这也是加缪主要讨论的三个主题。二/在平淡生活的日日夜夜,时间带着我们往前走,一旦某一天,“为什么”的问题被提出来,厌烦开始了,意识开始觉醒,人开始矛盾,也就体会到了人生的荒谬感,我们突然不再能理解这个世界,同时荒谬成为人与这个世界的唯一联系。荒谬感是在对一种事实状态和某种现实的比较中、在一个行动和超越这个行动的世界的比较中突然涌现出来的,从根本上讲是一种离异。三/身体、创造、行动,人的高尚都将在这些毫无意义的世界里重新获得它们的地位,生活若没有意义,则更值得人们去经历它。经历是一种经验,一种命运,其实就是全然接受它。荒谬的人隐约看到一个燃烧又冰冷、透明而有限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是既定的,超越了它就是崩溃与虚无。荒谬的人于是能在这样一个世界中生活,并从中获取自己的力量,在其中拒绝希望,执着的证明生活是无法慰藉的。

  2)荒谬的人。加缪在这部分选的是只追求自我穷尽的人,他们在一个思想和生活都失去了前途的世界,概念和生活的价值也是无效的。一/唐璜主义。唐璜认为,没有比希望另一种生活更虚浮的了,他也拒绝怀念,认为怀念是希望的另一种方式。唐璜对他的生活心满意足,没有比失去这种生活更糟糕的了。人越爱,荒谬感越牢固,只有知道自己既是短促的又是特殊的爱情才是慷慨的爱情。二/戏剧演员。深入到各种生活之中,经历生活的多样性,就是演出各种生活。演员就像荒谬的人那样穷尽着某种东西并且永不停歇的前进,他是时间的过客是灵魂走投无路的过客,他经历的越多就越能脱离这些生活。荒谬矛盾本身,就是一个人想到达一切并经历一切,是徒劳无益的尝试,是毫无意义的坚持。三/征服者。人是由于他不说的事而不是他所说的事情而成为其人的。我意识到我与我的时间不可分离,于是决定和时间融为一体,因而我单单出于觉得个体的人是可笑和卑微的就十分重视个体。人就是他自己的目的,而且是他唯一的目的,如果他要成为某种东西,那也是在他现在的生活中成为某种东西。在这个荒谬的世界里云集着清醒思考而不期许任何希望的人,其中最为荒谬的人是创造者。

  3)荒谬的创造。艺术,唯有艺术,荒谬的快乐就在于创造,哲学、小说、戏剧绘画……荒谬的人认为,问题不再是去解释或找寻,而是要去经历去描述,解释是徒劳的,但感受却真实存在。荒谬的作品不能成为生活的目的、意义或安慰,创造或不创造都改变不了任何东西,作品运用表象,象征着理智的悲剧。创造是没有希望的创造,正是那些玩世不恭的哲学家们创造了激动人心的作品,反抗、自由和多样性……以及随创造表现出的深刻无效性。

  4)西西弗是个荒谬的英雄。幸福与荒谬是同一个世界的两个产儿,它们是不可分的,不存在没有阴影的太阳,而且必须认识黑夜。荒谬的人说“是”,而且他的努力将会永不停歇,而且荒谬的人知道,他是自己的主人。西西弗无声的全部快乐就在于此,他的命运是属于他的,他的岩石是他的事情。人们总是看到他身上的重负,但西西弗告诉我们,最高的虔诚是否认诸神并搬动石头,这个没有主宰的世界对他来讲既不是荒漠,也不是沃土。这块巨石上的每一个颗粒,这黑夜笼罩的高山上的每一颗矿砂对西西弗莱说都是一个世界,他爬上山顶的斗争本身就足以使一个人心里感到充实,应该认为,西西弗是幸福的。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西西弗神话》读后感摘抄  西西  西西词条  摘抄  摘抄词条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神话  神话词条  
美文

 冷

 静静的空气弥漫着冷冷的气息,变天了呢!    微弱的呼吸声伴随的总是一个人的气息!空气中也只有我一个人的味道,尝起来涩涩的,有点酸,有点苦,还有点辣,只是没有...(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