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屋里厢(中英双语)》是一本由席闻雷 / 罗晴著作,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8,页数:16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怎么说呢,动脑筋把屋里厢安置好,这个很要紧”;品味;感谢让我看到无数次探进脑袋却只得一片潮黑的内里
●刚开始看是觉得邋遢的贫民住到外国友人的别墅里,后来想想到我们老到七八十岁时,可能也是过气的家具也舍不得扔,日常清洁没力气去做好,眼神也不好,可能斑驳点的墙面和灶间反而是自己想要的。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这些住宅也不止是建筑,更是如年轮般的记录着历史的变迁,记录着生活冷暖,记录着几代人的感情和回忆。真美呀~
●9分。席子花了大功夫的专题影集啊。。。
●屋里厢样样好看 各有各的看头 街浪厢也是一样
●塞满东西、有时脏乱到已经放弃生活素质的室内风景与不时显露出的曾经的高端楼宇美妙细节,老房子生活内景非常真实~
●其中有我家的照片,就冲这点实在是值得购买及保存的画册。
●学校图书馆。很浓的生活气息。
●“我妈觉得你呢不要出去白相,屋里厢有玩具有书你好看嘛。她觉得这是两个世界,但是对小孩来说不一样,小孩没有同伴有种孤独感。”“尽管我生活条件比较好,但我并不希望这样,我希望跟人家一样,跟人家的家庭一样。” 有书有画有字的房间十之八九,窗外绿树阴阴,在这样的房间与世隔绝,也是惬意。
●只恨图片太少,记录的速度赶不上石库门消失的速度。石库门的消失带走的不仅仅是一段历史,一段记忆,还有上海的人情味儿和市井的烟火气。
席子的《上海屋里厢》是继胡扬的《上海人家》(2006)之后,上海第二本以“家”为主题的摄影集。与《上海人家》相比,《上海屋里厢》的摄影性和日常性更强,主题也更凝练。席子拍摄的这些老宅空间在排除了人物之后,呈现出一种落寞的舞台感。屋主并未入镜,却时时可以感到呼吸的存在,几代人的生活质感就这样沉淀在老房子的布局、环境和物品的每一个细节里,深沉丰富又不露声色,这大概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味道”吧。
《上海屋里厢(中英双语)》读后感(二):某年某月某日,阿拉屋里厢
我对5到10岁期间的生活空间记忆,基本都与这本席子的《上海屋里厢》高度吻合,我祖父的家在复兴中路一栋老洋房的二层,原来一家人家的餐厅,这间房间也一样是用金条顶的,我出身的时候,这间房子里已经住了五口人,卫生间是和隔壁人家公用的。居住的时间越长,被越发破败和腐朽,任何一件器物的年龄都远大于我甚至我父亲,屋子里是永远都不舍扔掉的杂物垃圾,不值钱的附庸风雅的字画,书籍,世事变迁,这间房间华灯待筵的绚烂早已被时光锈蚀得斑驳不堪,我们在这里留下只是那盏吊灯下温暖的记忆。庆幸生活向前,我只用偶尔来此凭吊。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的弄堂里每家每户都有一位能干的长辈,搭阁楼,做家具,打喇叭箱,装收音机、编织台布、窗帘⋯⋯总归能拿得出一两手。这些对生活充满了热忱和精明的“设计师”,在普遍拥挤的空间里,为安排屋里厢的“小乐惠”煞费心思,即便是为了悬挂物品要往墙上打一个钉子,也会有周到的布局。
《上海屋里厢》的画面丰富斑斓,这些由“东西”构成的错杂空间,在现今新建的民居建筑内几乎不复存在。这些图像,既是对上世纪日常生活的一个留念,也表达了我们观察、议论设计的一贯态度——“东西”在空间里的日常意义,而非只是“东西”的造型、色彩。
本书以沪上20世纪建造的民居为对象,拍摄了江南乡村特色的本地房子、遍布市区的石库门里弄住宅、新式里弄住宅,再到花园洋房、公寓大楼中百余户居民的生活空间。空间中填充了公司合营时期的家具、“三五牌”台钟、从五斗橱、夜壶箱、捷克式衣柜、八仙桌、吊扇,再到现在的新式家具、家用电脑……这些填充的空间,夹带着往日主人生活的余温,端到我们面前。他它们是诚实的君子,神情坚定地说出主人的趣味爱好、经济地位、生活习惯、性格脾气……
器物分为功能型器物、精神型器物、身份性器物、仪式性器物等,而功能性器物是其中生命最为短暂的品种。功能性器物本身没有价值,但是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人的生命渗透其中,满满当当的功能性器物残留着主人日常琐碎生活的细节,使其具有了日常亲切的温度。但这些日常生活的物件最终会被时间的黑色涌流所摧毁,在物质匮乏的时代,有可能转向下一位使用者,获得重生。
儒家对道、器下的最高定义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周易·系辞上》)。这份沪上民间图像史料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家什、锅碗瓢盆、床单被罩……,还有人与物的关系。人创造了物,而物又改造了人。人与物拥抱,并在相互注视的目光中,满怀希望地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