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印钞者》读后感100字

  《印钞者》是一本由徐瑾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8.00,页数:3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印钞者》读后感(一):读《印钞者》有感

  这本书是我看的金融学入门书,让我不仅体会到了金融对于一个社会的进步的重要性尤其之大,也就是作者书中所言的“金融观念的进化”。而且惊叹于作者的文笔的流畅,把金融学同社会学、历史、政治学结合起来,极为有趣和精彩。通过阅读本书,我开始关注了“央行”、“债务危机”、“金本位”、“货币”等等重要的发明。收获满满。

  《印钞者》读后感(二):也许会是带你重新认知世界的那个作者

  这是一本对于非经济学专业的工科生来说,并不容易读懂,但值得去读的一本书。 我自己平时喜欢读各类小说打发时间,带入自我,不读到最终结局绝不罢休;也习惯于搜索各类专家和达人的“手册”,追求有效率,或者说正确的生活方式和做事方法。最初去读这本书,仅仅是想了解些趣味的经济学常识,和一些有助于炒股的小窍门时,所以颇有些失望。各类隐喻式的题记,不熟悉又绕口的经济学名词和名字,看似毫无关联的人物和故事互相穿插,让初学者找不到一个完整的故事脉络,也找不到科普式的由浅入深的理论讲解。 但后来加入了作者的读书圈,跟读了《国富论》《新政vs大萧条》《货币大师》以及有关凯恩斯和哈耶克的一些书籍,再回头重温《印钞者》时,才发现作者的用心良苦。就像绪论开篇索罗斯说的“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作者将不同的人物和看法收入书中,从比较的视角来阐述,给了读者进行自我思辨的框架。而结尾的111条参考文献中,多为精品,一一列出,也给了读者继续自我探索的方向。

  建议和我一样的入门级读者,多一些耐心和虚心求教的精神来看待这本书,也重新认知这个世界和自我。

  《印钞者》读后感(三):以史为鉴,明得失

  人人都喜欢钱,可是绝大多数人都不懂经济。腾讯新闻的财经板块有时候我也会瞄两眼,只是为了看看马云王石之类的企业名流最近有没有什么花边新闻。比起经济,我更关心政治,虽然同样是不懂,明显政治更有意思一些。

  我知道一个国家的崛起,必然是全方面的进步和超越,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对外输出缺一不可。其实这些跟我都没有直接的关系,我凭着一腔热血一厢情愿一往情深的相信党和政府会领导我们走上一条康庄大道。我相信我只要做好我的工作,别人也会做好他们的工作,大家都把手上的事情做到卓越,经济总归不会差。每次看新闻联播领导们又开会开会开会,我就很欣慰,我知道他们商讨的是中华民族复兴的百年大计。

  看到《印钞者》的时候,首先惊叹于作者的年轻和美貌。徐瑾,青年经济学者,近年关注中国经济转型与金融史。FT中文网财经版主编、专栏作家。近期出版《凯恩斯的中国聚会》、《中国经济怎么了》、《危机与转型》等。其中《凯恩斯的中国聚会》入选“2015最受金融人喜爱的十本财经书籍”。

  《印钞者》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了中央银行这个特殊生物是如何产生、发展和演变的。作者详细记述了在历次经济危机中,各国央行的对应措施、实际效果以及后续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不仅要知道过去,还要了解过去,向后看,就是向前看”。希望历史能告诉我们世界经济是按照怎样的规律在运行,我们的中央银行应该学习其他国家中央银行的哪些做法来把控中国经济。我们这一代人处于中国和平崛起的关键时刻,我们是历史的亲历者,也是历史的创造者。怎样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尽量健康的发展我们的经济?这是每一个经济学者都应该为之深思的问题。

  “专家”这个词已经渐渐被“砖家”渗透了,因为很多专家被钱迷住了眼睛。《亮剑》里面赵刚第一次看到田雨,心里涌起的第一个念头是:“我们的革命要胜利了”。革命初期我们的军队里是没有这么漂亮的大家闺秀的,那时候闹革命的都是穷苦人。现在这么漂亮的姑娘都参加革命了,可见革命已经深入人心,大势已成。

  徐瑾,一个美貌隽雅的姑娘,写了这么一本忧国忧民的《印钞者》,不管她的观点是否经得起历史的考验,起码我知道中国的经济学者们没闲着。

  《印钞者》读后感(四):央行=印钞机?——《印钞者》书评

  实话说,对于像我这样的非金融类人士来说,对于中央银行也就是“央行”的印象还没有国有四大行的印象深刻,因为基本就没有机会直接接触它,唯一听到它的新闻基本就是经济可能出问题了,例如之前的股市以及最近的经济下行趋势加剧等等,就听到降息降准或者就是继续印发钞票。在很多人的眼中(包括我在内)都以为其实央行就是一台印钞机,除了这个就没啥大的作用了,事实真的这样吗?到底央行的只能是什么?到底央行如何发展而来?本书《印钞者》就是一本来探究中央银行的发展史,为我们来揭开中央银行的神秘面纱。

  本书主要采用时间为序来讲解从18世纪到我们现处的21实际这个过程各国的中央银行曾经参与过的各个重大事件。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到最早的中央银行是如何产生的(提示:在第一部分的‘让国家的归国家,国王的归国王’里就有详尽的描写);你还可以看到英格兰银行在货币供应上还曾经引发了金块辩论:货币主义VS凯恩斯主义;你还可以在这里看到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中雷曼,花旗等如何陨落和重创......

  看到这些还是不够的,在本书中回顾的各种金融危机的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其中最早的中央银行其实也是私人设立,还是商业银行背景,然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金融危机的历练,相应的规则逐步完善才成了现在的中央银行(值得是英格兰等国外中央银行),这与我国的中央银行其实是截然不同的性质。对于想要了解国外央行发展历程以及各种危机可以看前面三大部分加上第四大部分的前两节。但是我认为想要深入了解自身,就更应该看看第四大部分的第三节‘后金融危机的中国与世界’,在这部分你可以看到中国的中央银行的作用绝不仅仅是印钞机,它的作用还有很多很多。

  最后,我想在这里提一下的就是本书虽然想论述“中央银行如何制造与救赎金融危机”,但是所学文章描写的重点在我看来更像是一本介绍各种经济金融危机的简史,不知道其他人多万本书是不是也和我一样的感觉。

  《印钞者》读后感(五):梳理金融危机

  “你又不是人民币,怎么可能让每个人都喜欢呢?”这句话经常被拿来安慰人。也有人曾说,即使你是人民币也不会是人人喜欢的,因为国外人民更喜欢他们本国货币。可以这么说人人都会喜欢钱,喜欢的理由不外乎,有了钱可以买自己想要的东西。

  最初没有钱的概念,人们是拿货物交换,但是随着时间会发现不公平,慢慢出现了钱,用于衡量货物价值,更方便交换。要衡量货物价值,就会出现一种机构来定价,有了定价,也会对于货币做一个要求。作为国家,会发行法定货币。但是国家怎么发行货币呢?

  最初看到《印钞者》这本书的书名,我曾想,这本书或许就是介绍货币怎么发行的问题,但是随着阅读,发现作者徐谨关注更多的是货币政策与金融危机方面的经济问题。国家发行货币的标准,不能说没有提及,或许正是因为这种标准的模糊,所以才导致金融危机的吧。

  从书中我们不难看出最初会诞生国家中央银行这个概念,是因为战争,是因为融资,也是为了让国家的钱和国王的钱区分开来。在面对金银缺乏的状况下,为了应对经济危机,开始用纸币取代金银,也让中央银行有了发行货币的职能。

  用金银,金银会有开采不及的危险,市场就会按自身规律运行,但是用纸币取代金银,怎么定价?怎么发行货币,发行多少纸币,这一系列都会成为问题,为了应对经济危机,单纯加印钞票,这是一种简单粗暴的做法,而且也会形成不良后果。那么怎么根据什么来钞票呢?

  如今社会已经取消金本位银本位,作为印钞者的中央银行的职能也越来越重要,中央银行在国家中的位置,在某种程度也是经济的导向。

  十九世纪初的经济危机,让很多经济学家都开始研究市场规律,开始探索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在市场中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经济全球化,多样化之后,中央银行又更好地发挥其经济作用呢?

  徐谨在《印钞者》这本书中,向我们展示了各个时期的经济危机以及应对危机的方式,试图阐释金融市场,让其对中国经济形式有其指导意义。但是就中国的整体经济状态,从发展来说,本身就与西方不同,虽然从经济全球化角度来说,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分离不开,但是从整体格局来说,国家经济有其特殊性。我国的央行和金融市场与政治是分离不开的,在市场发挥作用的更多的是有形的手,或者说一直以来都是有形的手,所以民众对于经济政策的并没有太多的感觉,关心的无法是储蓄利率的影响。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人们也似乎越来越关心投资,想要了解投资,自然需要了解金融市场。那么国外的金融市场机制就对其有了借鉴警示的作用。从这一角度而言,《印钞者》是一部能让我们好好了解金融市场的书籍。虽说以史明鉴,但是这本书对于我们国家怎样执行货币政策的并没有具体阐述。

  《印钞者》读后感(六):一双隐形之手

  中央银行应该扮演经济繁荣的刹车角色,就像当派对进入高潮要取走大酒杯一样,免得玻璃杯片满地,一地鸡毛。但当金融恐慌气氛蔓延,流动性开始消失,中央银行应该起到加速器的作用。——美国前财政部长蒂莫西·盖特纳

  封面的书名明显地表达了这本书的用意,中央银行作为印钞者,如何制造与救赎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是信用经济的必然产物,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一样难以回避。我们不是在面临一场危机,就是走在一场危机的路上。也正因为如此,了解你的对手是谁、它如何形成、如何作用于现实经济,在当下也无比重要。

  我们不仅要知道过去,还要了解过去。向后看,就是向前看。

  金融危机影响每一个人,而预测危机失败不仅仅是经济学家的事情。比如财经媒体也要出一份力。这本书涉及到金融危机方方面面的问题。金融危机如何形成?应该如何应对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是否可以避免?中央银行在其中是否应该发挥“最后贷款人”的作用?金融市场是否还在有效运行?市场假说还能成立吗?谁又来监管市场监管者?金融业对经济增长是利是弊等等。

  分析现实经济,数据、逻辑、历史三者皆具最佳,谈数据和逻辑的人已经不少,但是涉及历史的人相比较很少,尤其是金融史,历史和金融两个门类几乎谈不到一块。本书是一次尝试,作者希望从历史观照真实世界,即以史为鉴,更好地分析和了解金融史。

  本书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作者徐瑾是名女性,作为青年经济学者和专栏作家,近年开始关注中国经济转型与金融史。她发表的《凯恩斯的中国聚会》入选“2015最受金融人喜爱的十本财经书籍”。

  全书立足于金融观念的进化,展示金融世界在过去三百多年的变化主线,在金融危机与中央银行两根交错的主线下,泡沫与理性的反复博弈也促成了金融市场的不断改进。作者从历史和现实两大部分着手,历史分三块,17世纪英格兰银行的诞生与成长,19世纪的英格兰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的探索,20世纪大萧条的影响。现实部分也是三块,2008年金融危机和随后的欧债危机,以及关于中国现状分析和未来展望。

  深入外国历史金融研究,其实是为中国的发展指明方向。正如最后一章所言,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中国地位上升了。现代意义上的经济,本质是信贷经济,因此,金融危机无论形式是次贷还是国债抑或房地产。最终表现就是债务,而过多的债务必然导致危机,这是历史一次又一次告诉我们的真理。从金融进化史的角度,中国给出一个后发国家最可能的成功道路,但是其一旦爆发危机,后果也将是灾难性的。如何防范于未然?化解债务是关键。

  这本书能让你了解更多的金融常识。感觉更多的是回顾历史的金融危机。一系列财经事件与经济人物背后,离不开其滋生的土壤以及背景,从中亦可一窥金融历史的进化之旅,甚至国家文明兴衰成败的暗涌脉络。一双隐形之手正影响着全世界以及普通百姓的生活。

  《印钞者》读后感(七):央妈的历史与金融危机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我尚在大学学习与金融毫不相关的法律专业,金融危机相关新闻虽屡见报端,但与我却似乎毫不相干。大四面临去向选择时,我选择了并不热门的经济法专业作为考研方向,自此开启一个经济学门外汉的观摩之旅。随着步入社会,开始学习和了解投资及其相关概念,经济金融方面的知识开始略知一二。专业人士看来,经济和金融自然是有区分的两个概念,然而我这样的外行人来看,无疑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现代人不论行业,几乎人人涉足股市,也正因如此,阶段性爆发的金融危机开始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存,所以我们愿意花时间去研究金融这个曾经并不擅长的领域,愿意跟着经济学专家一起探究金融危机背后的故事。于是,我拿到了这本《印钞者:中央银行如何制造与救赎金融危机》。

  坦白说,对于我这样的金融小白,这本书的内容还是太过专业。作者徐瑾,85后美女专栏作家、FT中文网财经版主编、首席财经评论员。能成为专栏作家的作者通常文采不错,在本书中也显而易见,你很少能读到金融学的相关书籍如此文采斐然。然而专栏作家的书也有个通病,他们的书通常是由专栏文章集结成册,由于写作时间和写作初衷的不连续,造成最终定稿的书通常各个章节间衔接不畅或间有重复的现象,本书同样如此。

  《印钞者》试图从中央银行的发迹史和金融危机的发生应对这两条线去寻找诱发金融危机的背后原因并找出应对策略。“全书分为历史与现实两个部分:历史分三块,17世纪英格兰银行的诞生与成长,19世纪的英格兰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的探索,20世纪大萧条的影响;现实部分也是三块,2008年金融危机和随后的欧债危机,以及关于中国现状分析和未来展望。”这样的轮廓看下来,颇像当年写论文前拟定的提纲:有全局观念、有材料取舍、有逻辑关系。

  从内容上看,金融毕竟是产生较晚的近现代产物,尽管作者试图从历史的深海中打捞出金融的碎片,这也并非易事。作为第一家央行的英格兰银行的成立和发迹、以强大金融为后盾的大英帝国的崛起都是金融史上不得不说的源起,但是关于这些事件的史料却少之又少,而1929年的世纪大萧条又是历史上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众说纷纭、难辨其实。

  理解危机和应对危机一样重要。这个道理很简单,众人皆知,要解决问题必须先找出原因。但问题也正在这里,危机的产生从来都是制度、人性、巧合合力的结果,尽管学界解释汗牛充栋,我们仍然无法从中找出应对下一次危机的万全策略。

  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说“我的所有写作,首要目的是解答本人疑惑,其次在于普及常识。”在全书接连不断的援引中,我们能看到作者充实的知识背景和丰富的阅读写作经验,诚意并不缺乏,但是理论大于实践的缺点也显而易见。

  危机本就复杂多变,作为银行的银行的印钞者——央行既不是危机的唯一诱发因素,也不能成为应对危机时的唯一靠山。尽管连续的引用中,作者的个人观点淹没其中难以明晰,我们还是能从这些梳理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毕竟金融市场瞬息万变,每个人都难以独善其身,而不断学习就是我们立身的根本。

  《印钞者》读后感(八):向前看,是为了向后看 --读《印钞者》有感

  读书人常会习养一种特有的“傲慢与偏见”,喜欢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并审视作者的资历来预判一本书到底值不值得阅读。对于经济学,我有一个偏见,那便是不爱看国人写的经济学著作,经济学是舶来品,很多国内经济学家的言论让人感觉一来功底不深,二来立场不明,三来逻辑不清。但是读完这本85后专栏作家的著作,让人不得不刮目相看,甘做“年长的后学”。

  首先,作者的文笔很好,用词不俗,实属可贵。经济学讲求理性,注重论证,专业著作充斥着图表与模型,外行读起来如同嗑安眠药,倍感困乏。因此在经济圈,一名经济学者能有一支清新的妙笔很难得。国内文笔最受认可的经济学家当属张五常,论述中夹杂一些故友往事,在沐浴理性思维的同时又能嗅闻一丝经济学人的血性与温情。

  本书虽定位为一本探讨中央银行的著作,但实际涉及内容十分广泛,作者涉猎颇为庞杂,对英格兰银行的成立、美联储应对次贷危机、欧债危机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等热门话题均有论述,其中不乏点睛之笔。尤其是开篇对于英格兰银行历史的梳理值得回味。

  英格兰银行最初源自战争时代。当时英国与法国争霸,国王为了筹集奥斯登堡军费对抗路易十四,召集千余家商人出资共同组建英格兰银行,股本定为120万英镑,政府以轮船、酒类等税收和关税作为担保,支付8%的年息,而英格兰银行获得4000英镑作为管理费,国王授予其一定期限的特许经营权。为什么私人愿意出资帮助国王打仗?有人认为英格兰银行旨在贷出银行券从中赚取利润,也有人认为主因是战争发家的商人需要寻找投资商机。在作者看来,英格兰银行的诞生是政治权力扩张与资本逐利相互结合的产物。

  商业与政治在各自利益诉求的驱动下握手合作,在此背景下,金融与政党之间的联系必然千丝万缕。英格兰银行背后是辉格党人的身影,其竞争对手南海公司背后有托利党人的支持。托利党上台后,南海公司接替英格兰银行成为了政府的融资工具。当一位名为约翰劳的逃犯在法国进行了纸币实验后,纸币催生的泡沫在海峡两岸迅速蔓延。泡沫最终难以为继,众所周知的南海公司泡沫和密西西比股市泡沫相继破裂。不过危机时刻,英格兰银行采取一系列方法,如说服商人接受英格兰银行的银行券,成功应对挤兑危机,稳定了大局。英格兰银行和南海公司的角力以英格兰银行获胜告终。1833年,英国国会批准银行券成为唯一法定货币;1844年,《银行特许条例》获批,英格兰银行获得垄断性质的货币发行权;1946年,英格兰银行收归国有。这便是英格兰银行从私有发家转为国有的历史缩影。

  当然,只靠央行之力不足以维持一国的稳定发展。除了英格兰银行,英国还有征税机构、国债市场和议会,组成四角制衡关系,环环相扣,各司己责。专业的征税机构培养专业人才,确保国家财政征收合理,税源稳定,相比法国的包税人制度更为优越;而纳税人的权利通过议会得以伸张,纳税人借助立法权审核预算,从而保护私有产权;国债体系有利于保障国家支出稳定;中央银行管理国债发行、征收铸币税等,并执行最后贷款人职责,维持金融系统的稳定。可见,中央银行的前身也许是私人创立,但是私人股本并不意味着无法执行公共义务,而且在相互制衡的制度框架下,私有的中央银行只是政治博弈舞台上的一名演员,而非导演。正是这种经过历史打磨沉淀的制度框架让一个小岛最终成为了全球的日不落帝国。

  不过稍显遗憾的是全书对欧洲历史采用勾勒的方式,不够止渴,而对2008年金融危机和后危机时代着墨过多,不够精练,尤其对于危机中的央行行为用笔较少。如若再版,何妨反其道行之。

  美国俗语说:“不要浪费每次危机”。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漠视危机,遗忘教训。希望此书能激发更多的人在历史的火堆里寻找薪火,传照未来。

  (作于2016年5月24日晚,微信公众号:随着笔)

  注:作者首页提出“向后看,就是向前看”,余以为这是以身体作为参照系,即为“向身后看,往身前看”。若以“当下”作为时间节点,对于历史的记述属于当下之前,对于未来的判断属于当下之后,“向前看,就是向后看”可能更为恰当。

  《印钞者》读后感(九):《印钞者》读书笔记

  《印钞者》读书笔记

  ● 英国崛起

  英国在18世纪的繁荣昌盛得益于最先改变了政治体制,将部分权利下放,从而实现了从独裁统治到议会统治,政治体制的变革使其催生了现代第一个国家银行:英格兰银行,从而也最先从金本位中脱离出来,创建了现代化的纸币制度,使得经济得到高速发展。

  其内在逻辑在于,传统的金本位会造成货币的供应不足,没有办法匹配经济的发展速度,而纸币的前提是需要有值得信赖的政府,因此只有整体体制改革下,让渡权利的政府才能建立可以发放纸币值得信赖的国家银行。

  ● 1929年经济大萧条

  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成就了罗斯福,而反观罗斯福在经济大萧条中的几点做法:

  1)炉边谈话:在萧条的恐慌之中,通过轻松谈话的方式传递给人们信心和力量,金融危机的核心是对于恐惧的恐惧,所以最重要的是沟通,消除不确定性;

  2)凯恩斯主义的实施: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还是需要国家进行经济层面的干预,抑制经济行为的负反馈行为;

  3)最后贷款人角色的执行:金融危机往往是由于货币流动性短期不足造成的,货币供应量一旦收紧,造成货币供应量的崩溃,则会产生金融危机,因此在金融危机是提高利率坚持贷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之一。

  ● 2008年金融危机

  08年金融危机是复杂金融工具下的金融危机,其中最为敏感的就是CDS(信用违约掉期),复杂的金融工具将原本可以直观的风险打包厂低风险产品,但其实本身风险还在,而且变得不容易察觉。而且复杂的金融体系也导致金融个体间的联动性大大增强,从而会产生极强的正反馈效应。加之新型金融工具的杠杆效应导致风险发生时的共振作用明显强化,导致危机的广度和深度都更为剧烈。

  而且在现代民主社会下,国家对于金融危机的救助政策也需要得到民众的支持,这时出现了金融困局。

  ● 欧元区金融危机

  欧元区金融危机的本质有以下几点:

  1)统一货币体系下的国家经济实力各不相同,而且没有统一的财政政策,导致经济方向不统一;

  2)由于统一货币了,导致经济强国为经济弱国进行了背书,从而导致经济弱国有条件以超出自己能力的范围进行低成本举债,从而拖累整个欧元经济体;

  3)现代民主体制下,选择节衣缩食、共渡难关的政府难以被高福利惯坏了的民众选举上去,民主的困惑产生了;

  ● 中国面临的经济危机

  1)经历过经济衰退后的全球经济已经变得脆弱不堪,未来可能经济从开放走向独立,对于中国未来的出口导向性经济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2)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随着对内经济投资的边际效应递减以及土地收入的不可持续,未来地方政府的整体债务风险将越来越高;

  3)企业风险,前期货币政府导向投资导致的产能过剩,以及实际企业的融资成本过高,利润过低,导致企业债务风险在突增;

  4)金融机构风险,前三者风险合并会导致金融机构的风险,而中国的贷款又集中于银行手中,风险没有得到有效的分散;

  5)居民风险,上述1-4的风险最终会导致居民风险,金融动荡之中百姓只能沦为韭菜。

  ● 为何金融危机层出不穷

  信用经济体系必然导致金融危机。

  我们不是在金融危机之中,就是在走向金融危机的路上。

  2016年8月10日 朝阳

  《印钞者》读后感(十):与危机共舞

  一次金融危机常常就像是一场地震,无论是其隐蔽性、突然性、破坏性,还是它们同样如此难以预见。某种程度上,它们都是深层而错综复杂的力量在我们无法看清的地方持续冲突的结果,区别只是:地震是人力不可能控制的地壳运动,而金融危机终究是人类活动的结果,我们自然期望人类也能阻止它。

  就此而言,2008年的金融危机并不值得十分惊讶。从历史来看,现代资本市场每4-8年就会爆发一次动荡,而美国经济在2008年之前的十多年里却一直太平无事。就像地震一样,长期无震感也未必是好事,因为不间断的小震有助于将破坏性的能量分批散发,而多年的平静却可能意味着破坏力将积蓄到一起之后来一次大爆发。

  不过,一个或许令人不快的事实是:金融危机也许将永远伴随着人类社会而存在。它不是变异,而是常态。现代经济始终与“风险”并存,因为资本主义的秘密就是负债经营,身处一个复杂多变市场上的任何一个理性人,所能做的只是根据自己所得到的有限信息和资本,通过使自己面临的风险变得可控而使利益最大化。尽管市场规则会在长期演变之后逐渐确立,但市场的规律又是“高风险高收益”的,这意味着始终会存在投机风潮失控而引发危机的可能。从个人的角度而言,你当然可以像在赌场里一样赚了一票就走,但如果你想要在这里获得长久的收益,那最好的办法还是树立自己的个人信用;而从整个市场和国家的角度来说则更是了:破坏巨大的金融危机,一次都嫌多。

  在以物易物的实物经济时代是不可能有金融危机的,金属货币时代偶尔会有通货膨胀或流动性紧缩(“钱荒”),但也很少遇上什么经济危机,只有在货币抽象价值与投资产品脱离的纸币时代,这才会成为严重的问题。与之前的金属货币不同,纸币本身几乎不具有价值,完全依靠发行货币的国家信用和储备金来作为担保,否则无法确保一张纸可以兑换的价值稳定不变。在中国史上,金朝、元朝都曾因滥发纸币引起恶性通胀而灭亡,而明朝虽然严令使用纸币,但政府对自身又不加约束,导致民众谁都不想使用,相比起来,英国史上稳定的主权信用则长期担保英镑成为最可靠的货币——这说到底还是因为英格兰作为君主立宪的国家,君主不会滥用自己的信用,而必须在宪法框架下行事作为国家行为的权力,私有产权由此得到了良好的保护。

  世界上最早的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成立于君主立宪制度完全确立之后的1694年(1689年《权利法案》正式以法律形式限制王权),这并非偶然。当把作为个人的国王与作为制度的国王区分开来之后,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意志便自此不再会成为不可控的因素,从而国家可以提供稳定的信用担保,中央银行遂可以确保纸币转换为黄金。稳定的主权信用又自然带来了正面效益,因为这使得投资人更愿意将钱借给国家,政府的金融需要于是得以通过发行国债等方式来获得满足。不难看出,这其中的良性循环依赖于一系列制度性保障,而这又是敏感和脆弱的——一旦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投资人的恐慌,从而使整个链条崩溃。

  在那个时代,只有英国能做到这一点,这同样不是偶然的,因为当时只有英国真正把君权“关进了笼子”,而完全依照市场规律,像运营一家公司一样在管理一个国家。如果帝王的心血来潮随时可以毁坏主权信用(话说回来,英国国王赖账导致投资人破产的事也不是没发生过,不过那是在君主立宪制确立之前),那自然会导致市场的波动和恐慌。至于美国,它倒是没有突发奇想的君王,但它却出于对君主制和大政府的过分反感,因而迟迟不肯设立一家中央银行来进行有效管理——直至一场金融危机迫使美国各界达成妥协,美联储才得以在1913年诞生。

  这也许是每个现代国家迟早都要上的一课:随着现代经济在一个国家内蓬勃发展,这一经济形态本身所蕴含的波动也会随之出现。世界史上最早的金融泡沫是1636年荷兰爆发的郁金香热,随后英国在1720年出现南海泡沫,这本身就具有指示性意义,标志着这些经济体在当时进入了一个不稳定的市场化时期,否则都“不够资格”爆发金融危机,因而这些“坏事”也可以说是“好事”。 正如本书前言中所说的,“金融危机是一种‘富贵病’,或者说是‘现代病’,往往只有建立了现代金融体系之类的国家才会出现这类症状”。1929年的大萧条之所以爆发在美国,无疑也是因为当时美国已成为世界的金融中心,之后影响全球最深的金融危机都来自美国;只是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1998年俄罗斯的债务危机,也意味着这些新兴市场开始进入这个临界状态。

  金融危机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因为消除它将伴随着我们难以承受的代价:它本身就与现代经济共生,彻底消除金融危机也就意味着消除现代经济生存的土壤。从这一点上来说,的确如熊彼得所言,资本主义是“创造性毁灭”,它集创造和毁灭于一身;而各国中央银行也是,它们既是金融危机的制造者,又是监管者。因为经济的繁荣、国家为经济扩张而发行国债,都需要中央银行开动印钞机,只是当人群的投机热情进入狂欢状态时,除了央行之外再无其它角色能适当地扮演好踩刹车的角色,以免落得更不可收拾的凄凉场面。

  在经历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除了一些市场原教旨主义者外,大多数人并不怀疑市场应有一定的监管,毕竟在经济利益面前,寄望于人的自发秩序是不现实的。问题不在于“监管”本身好不好,而在于在具体技术细节上它监管得好不好。更严格的监管未必就是更好的监管,如果没有对历史和金融问题的深入了解,那很可能是“宽严皆误”。大概也正因其中每次具体情况的复杂多变,各国央行在说明自己的应对举措时,也常常刻意使用一种含糊的语气,以免市场单一解读而引发波荡,因而无论实际政策力度是松是紧,都会被称之为“稳健”。

  从历史来看,现代经济体制的发展基本是一条不归路,它只能被继续深化和完善——大概也很少有人愿意退回去。由于中国当下所处的发展中阶段,情势常呈现为某种吊诡的意味:一方面各种市场规范不完善,存在大量混合的经济体制状况和非市场化的行为,以致问题丛生;但另一面,在某种程度上又正是因为这样才使中国避免了像东南亚和墨西哥那样爆发金融危机。如果说世界经济史上早先的那些领先者如威尼斯、荷兰、英国、美国,其运作方式都更像是一个个公司,那么当下的中国大概最多只是像一个在艰难转向公司体制的“单位”。说到底,这最终不完全是个经济学的问题,而是与政治和社会转型不可分割的整体问题。

  已刊《书城》2016年11月号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印钞者》读后感100字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100  100词条  
美文摘抄

 赞美夏天的美文片段摘抄

 1、夏天是个变化莫测的季节,一会儿晴空万里,一会儿乌云密布。一声雷响马上就会下起倾盆大雨,雨过天晴有时还会有美丽的彩虹挂在天空,就像一座七色桥。  2、夏天的...(展开)

美文

 二婚男女

 1  晚饭后,屋外飘起了零星细雨,准备出门跳广场舞的徐凤看了看天色,然后转头躺在沙发上刷起了手机。  徐凤刷啊刷,无意间刷到陈霞几天前发的朋友圈:下车第一件事...(展开)

美文

 随意一想(之三)

 人类发展到今天,已经完全习惯于把自己区别于其他动物,而忘了自己也是他们中的一员。    完美是一种境界,一种精神上的升华和圆满,与物质世界无关。    如果人...(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