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叛》是一本由[巴西] 保罗·柯艾略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50,页数:3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背叛》读后感(一):一本解决人们作死问题的书
女主明明或者幸福无比的生活,却觉得这样的生活索然无味,非得找刺激,找刺激去游乐场不就行了吗,偏不,她非得去搞外遇,刚开始以为自己找到了真爱,没想到只是一场猎艳游戏罢了,后来女主有机会去玩了一场跳伞极限挑战,然后她终于醒悟过来,哦,老公是如此的爱我,生活是如此的美好,啊,我再也不出轨了。我花了一天的时间一口气把这本书读完,得出的结论是——极限运动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生活的真相,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
《背叛》读后感(二):不是书评
我们现在也是看不见,听不见,说不出;
如今读书就像做梦一样,抑或漫长的旅行,总是在终点那一刻,梦醒那一刻,对于发生的一切猛然忘掉大半,剩下的只是大概,关于回忆,关于许多说不出的沉默。
我还相信真相的存在,只是,没那么重要了。我很想想起刚才没有记下的话,可是,忘记就像遗弃,丢了就是丢了,不可能再找到。
是保罗的手笔,能成为经典,是那种最简洁的经典。
今天是有多重定义的,今天是周五,今天又是五一假的开始,今天早上陈忠实去世了,今天读了这么一本书,今天我躺在床上,今天我依然手淫了。今天依然茫茫然,无所事事。今天依然想不起刚才发生过什么。
《背叛》读后感(三):背叛可避免?出轨可原谅?
最近周遭发生太多出轨事件,自己身边的二三事,娱乐圈,每当听到这种事情,心理就很难过,一种深深的无力感。物质不匮乏,精神空虚的年代,出轨离我们并不远。
当一起生活,相爱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的爱人‘背叛’你的时候,无疑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这时你会原谅还是决裂?我像大多数没经历过被背叛的人,都会觉得我绝不会原谅这种事情。但生活中也不乏出轨可原谅的事情,例如 娱乐圈的马伊琍,成龙老婆。看自己想要什么吧,什么对你来说更珍贵。然后去取舍。如书中男主一样,原谅了,生活可以回归到幸福。当然感情决裂了,无法一起生活了,好聚好散也是很好的选择。 问问自己想要什么。
当生活激情不在,平淡无奇,如何抵抗出轨的诱惑?像书中女主,拥有貌似完美的生活,但生活一成不变,缺少刺激, 不满意,然后导致了出轨。 我觉得这种时候需要多和伴侣沟通,找自己有兴趣的事去做,寻找刺激和生活乐趣,不止出轨一种方式吧。
《背叛》读后感(四):遗忘是一种错误的态度,正确的是去面对!
1,人生的变化一定是随着时间流转的 而我有的是时间。
2,土星需要花二十九年的时间回到我们出生时它所在的位置。在土星回归之前,我们会觉得一切皆有可能,梦想都会实现,围困我们的所有高墙都可以被推倒。可当土星运转一个周期之后,所有的幻想都会破灭。一切都将定型,我们无从选择,所有的运动轨迹都将无法改变。
3,世界停滞了。
4,总之我不会放弃继续深挖我眼前的这口井,因为我知道下面一定会有水,而且是活水清泉。
5,故事是没有年龄的。
6,生活无非就是不断做一个又一个的决定,然后去承受一个又一个的后果。
7,遗忘是一种错误的态度,正确的是去面对!
8,谁要是不接受,总是试图为人与人之间神奇而奥秘的关系寻找一个解释的话,一定会失去生命里最宝贵的东西。
============================================
老实说,这本书对于目前是单身而且没有结过婚的人来说,并不是特别可以理解。
镜头和心理都是第一人称的女主来的,从外遇,想投毒,到厌世。
起初我也和女主一样,觉得丈夫是个完美的不露怯懦的无趣的人。
不过从他大度到容忍一切,然后结尾,一起去跳伞(蹦极)?那里惊呆我了。
原来,爱也是可以这么大的。
所以,这本书里面会说道大爱。
我曾经,失去第一次最重要的爱情的时候,想过去死。就是那种生无可恋。
后来,在对方不要我,而且我也是自己放手的情况下,我发现自己渐渐不爱他了。
尽管在一起生活过的熟悉的地方,各个角落都还留着他的影子。
都已经,过去了。
最近,需要再说下姬友了。
书里说到:男的出轨,可能是肉体;而女的出轨,必然带着感情。
我觉得有点心疼。
一个人,需要多卑微,多幸运,才能遇到对的那个。
这本书里面最喜欢的是卖毒的和一个心理医生。
待看破琐事,心有余裕,自然也就可以更好的面对自己了。
看这本成人向的书,有点村上的笔触。
乱用太宰的话:爱情,是一种罪恶。
不过,
一个人,可以自由和追求。两个人,可以陪伴和依赖。
对于我自己,还是希望能够遇到那个人吧!
喂!土星29年回归一次!待我29岁的时候,希望遇到你好不好……
《背叛》读后感(五):什么情况下,人们会惧怕美好?
什么情况下,人们会惧怕美好?
当生活只剩下美好的时候,人们会惧怕美好。
这也是书中女主角(林达)产生抑郁的原因。生活无法变得更好了,因为一切已经足够好。每天的生活都一样,没有任何风险。
厌倦平静,但又害怕变化。
后续女主开始了一段莫名其妙的出轨,她不爱雅各布,却疯狂纠缠。用尽心思,甚至采取违法行为。这一切,只为了得到一点点勉强可以称为“新鲜感” 的东西。
两个不相爱的人互相引诱,这个过程中,显然女性投入得更深入。可能无论什么时候,女人都无法将情感看作一项纯粹的消遣,会不自觉地投入一些理想在其中。仿佛感情真的可以拯救人生。
而雅各布就能做到,单纯的理智的出轨。
之后女主角将征服一个男人作为目标,不过遭遇的却是对方泼来的冷水——雅各布让她去接受心理治疗。
女主继续疯狂,甚至想用毒品去陷害雅各布的老婆。同之前的抑郁相比,此时疯狂的女主虽然充满斗志,但和一条毒蛇无异。原来在幸福条件那么充足的条件下,人们依然可以让自己过得很差。
女主尽量不去找雅各布,而是向心理医生及精神治疗等寻求帮助时,雅各布又主动找她,并表明爱意。感情中,可能就是谁被动,谁才能赢。
女主终于见到了雅各布的老婆,并发生了一场不愉快的对谈。他老婆发现了他们的奸情,但女主的老公大概并未发现,还是一如既往。
女主重新找回生活的感觉,是通过和老公旅行时的一次跳伞。她本不想跳,但为了配合老公或者是因为赌气,她去跳了。
这种安排或许有点儿突兀,但我大概理解作者的意思。想要生活变得不一样,那就去做之前不会去做的事情。哪怕只是跳伞,一项几乎绝对安全且无数人进行过的活动。
书中女主角,又作又矫情,某种程度上的确可以这样说。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阶段——突然对生活失去感觉——没有任何想吃的东西,没有任何想做的事情,没有任何想去维系感情的人。好像突然死去也不是大问题,只要不麻烦的话。
我们知道自己出了问题,会默默去忍受,去寻找,去恢复。即使无法痊愈,但我们仍旧会表演得像个正常人。因为我们不能影响别人,尤其是爱我们的人。
只是不知这样的阶段,何时才能过去?抑或不会真正过去,只是我们对其习惯或麻木。
抑或生有时,死有时,我们作为这之间的一个人,要做的只是度过其中的一段时间而已。
《背叛》读后感(六):可能要等我三十岁才能欣赏本书吧
这本书一共三百零五页,我几乎是捏着鼻子读完了三分之一。 唉,怎么说呢,实在是倍感遗憾。也许是作者第一人称的写作方式,也许是翻译风格,从翻开这本书的第一页起,我就察觉到对它的不喜。保罗柯艾略身为一个男性作家以女性口吻来进行叙述,违和感严重到可称为灾难的地步了。撇开这些,我们看故事本身吧。 一个三十一岁女人的富贵病。 “大家好,我叫琳达,今年三十一岁,身高一米七五,体重六十八公斤。由于老公对我的万般宠爱,我穿着用钱能买到的最高档的衣服,于是总能挑起男人的欲望,却也会激起女人的嫉妒。” ‘ 天呐,看到这样的描写我觉得女主“作”出什么来都不奇怪了。一个人需要精神空虚到什么地步才会这样自我介绍?上一回看到用这种语气自述的——没错,就是某时代姐妹花了。我看小时代还在四五年前啥都不懂的小屁孩年纪,但零星的记忆告诉我,郭某人确实有一颗细腻的女性心思,还是能写出一点儿女性心理的。当时,我不是说身为女性心理一定是敏感纤细的,而是因为由于内心活动的复杂,第一人称是很容易产生代入感的。很显然,作者失败了。 生活过于完美,一切都那么尽然有序,于是女主忽然在某天感到了单调枯燥,无趣乏味。为了摆脱这种情绪,她开始尝试出轨。当然,这之前她努力过,与丈夫敞开心扉外出游玩,但毫无帮助。 这是到第110页为止的我读出来的内容,乏善可陈。 老实说我很失望,这本书的作者写过的另外一本书曾经给予我很大的帮助,就是那种黑暗中唯一的光明班神圣的存在。我实在是不能理解,为什么他会写出这样的东西来?也许不一样的阶段对同一本书会有不一样的感受,至少《背叛》这本书,对现在的我来说,并不适合。
-------------------------5.8读完后--------------------------------
终于确定了,可以说,我觉得这本书里唯一有意思的地方,是快结尾处女主在天空中飞滑翔伞的描写,很精彩,让人心潮澎湃地感受到自由与新生。或许正是极限运动的魅力之处?
然而,除此之外,还是很遗憾,我对整个故事处以同样的评价,矫情的女主,作天作地的女主。很怀疑这本书作者写出来是为出轨行为的辩解——呐,我们只是想要爱情。这么说可能会有些片面,毕竟女主真正想要追求的是枯燥生活里的激情,是自由,是心灵的解放。可是看看她都干了些什么吧?出轨,疑似被发现后选择结束的方式还是再来一炮……然后被旅行中的丈夫感动,上天飞了一回后彻底被救赎。这样的剧情我还能说些什么呢,我已经无话可说了。
丈夫:当然是选择原谅她啊。(⊙﹏⊙)
《背叛》读后感(七):总有人说婚姻应该经营
没有人可以永远不变
保罗·柯艾略的《背叛》,其中的一句话打动了我。 “所有的相处都不应该一味的追求安稳,能够扼杀两人关系的恰恰是缺少任何挑战,是那种了无新意的感觉。我们需要时刻让对方在我们身上看到惊喜,找到新鲜的感觉。”
见过太多的婚姻,从一开始的幸福和睦,到最后两败俱伤。究其原因,总是因为一个人已经爬上了10楼,而另一个人还留在原地。
我们总是恨不得把幸福的那一刻按下暂停键,总是想让时间定格,希望结婚以后一切都不会再改变。当结束了恋爱关系,步入婚姻之时,仿佛就应该是happy ending,王子与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是这怎么可能呢?我们都会改变,每个人都在改变。从医学上来说,每隔7年,你身体中的绝大部分细胞都已经换过一遍。你自己都早已不是从前的自己,又有什么理由要求对方和从前一模一样呢?生活不是童话,不管前面等待你的是快乐还是悲伤,只能继续往前。
为什么我们见得更多的是丈夫的出轨,尤其是成功人士。因为在中国社会里,男性一般更重视在事业上的发展,他所接触的也更外向,因此必须不断地随着外界变化而改变。所以他们很少会去按下那个暂停键。而中国女性的思维因为传统的传承,似乎更容易按下那个暂停键。将心思全身心的投入家庭,照顾着一切对方的需求。却忘了,婚姻不该是两个人关起门来守住彼此,而更应该是两个人携手向着同一个方向努力。
忘了分享你的心情
《背叛》里还有一句话说得很精彩:“单纯的相爱是不够的,相爱不单是一种情感,更是一门艺术,和所有的艺术门类一样,光有灵感还不行,还需要投入和耕耘。”
许多人在结婚以后将车子、房子、孩子这些事情摆到了前面,却忘记了所有这些,最初只不过是为了和你爱的人一起,过更好的生活。生活的新鲜感不该被麻木的习惯所代替;生命中最美好的年华不该被千篇一律的无聊日子消耗殆尽。不错,一切的生活都将归于平凡,但平凡不代表消灭一切未知的事物与随之而来的新鲜感。
到了一定的年龄,谈论爱情似乎是一件很矫情的事情。我们习惯戴上面具,掩饰所有的不安与纠结。直到时光浸润,这些面具逐渐长在我们脸上,再也无法摘下。如果你自己没有和对方分享自己的每一个心情与变化,又怎么有理由埋怨对方不懂得自己,不体谅自己的难处呢。
也许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没有人可以了解你内心的每一个细节。我们常常为陌生人的一点点理解而感动,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但是回头仔细想想,我们又为什么要对自己爱的人如此苛刻呢。即使Ta不能了解全部的你,但是那些陪伴与包容,就真的不值得一提了吗?
生活需要善待,爱你的人更需要善待。只有当你懂得爱你的生活时,只有当你努力与爱的人一起经营生活时,只有你懂得爱不止是爱自己,也不止是爱对方,而是爱所有生命中可爱之物,爱这个世界时,一切你想要的都将随之而来。
最后分享书中的一句话“每一个人都有为爱迷茫的时刻,找到真实的自我,便会与真爱重逢。”
《背叛》读后感(八):唯有爱可化奴役为自由
未婚时人们有很多自由,而婚姻将限定人生的诸多可能。所以,选择和谁共度一生,这是一个需要郑重考虑的问题。人们为了爱情,有时会激烈角逐。即使两情相悦的人们,最终能够步入婚姻殿堂,而相守一生的誓言有时也止不了“七年之痒”。相处已久的两个人,生活的新鲜感会被麻木的习惯所代替;生命中的美好年华被千篇一律的无聊日子消耗殆尽,就连性爱的愉悦也会变成例行公事。所以,在保罗·柯艾略的小说《背叛》中,年轻的少妇琳达觉得在结婚之后,她的时间似乎戛然而止。
琳达的生活,表面看去非常幸福。有一个堪称完美的丈夫,富有并且爱她,所以她穿着的是能用钱买到的最高档的衣服,这总能挑起男人的欲望,激起女人的嫉妒。她有可爱的孩子,体面的工作,她的生活很多人求之不得。然而在一个春天,这种富足幸福的生活却让她陷入恐慌之中。生活的无常让她害怕幸福的日子会在瞬间改变。她忧虑死亡,担心丈夫的背叛……各种胡思乱想将她拖进暗夜的噩梦和深深的抑郁。事实上,她厌倦了这种“既幸福又完美”的生活,开始变得漠然。
当琳达在偶然的时机遭遇自己中学时的男朋友雅各布时,她轻易就沉沦在他的勾引。偷情的刺激让她无比兴奋,似乎又找到好久都没有感觉到的幸福,就像寂静的暗夜里突然爆响的烟火。雅各布对自己生活不幸福的坦诚描述,也让琳达觉得两人“受伤的心灵之间有一种难以名状的默契”。他们似乎在彼此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因此相互吸引。琳达嫉妒雅各布的妻子,甚至意图陷害。但最终,琳达失望地发现,两人不过是貌合神离,她寻找的是浪漫,他追求的是刺激……而她对丈夫的爱其实也没有改变,一时的欢愉让琳达对丈夫充满负疚,她甚至犹豫着是否要向他坦白。
琳达的丈夫真的堪称完美,他对琳达的痛苦自责,甚至试着改变生活中的某些细节。幼年的家庭境遇让他十分反感嫉妒和猜忌,所以琳达连坦白的机会都没有。他或许对妻子的背叛有所察觉,但是他声言如果有一天琳达会离开,他也不会阻挡她的幸福,因为他对妻子的爱胜过一切。当两人脱离家庭和孩子,单独相处的时候,在他们促膝谈心的时候,琳达在貌似沉闷的丈夫的身上发现之前没有发现的东西。他也有小时候的梦想,因为生活而将他压制心中;他也有改变生活的愿望;也会为时光的流逝而无尽恐慌……她发现自己承受的痛苦可能存在每个人身上,包括自己的丈夫。琳达在丈夫的鼓励下,尝试从未体验过的跳伞运动,当置身于天际的时刻,她仿佛超越了虚无,体味到永恒。这种凌空一跃的经历,让琳达从过去的生活中获得解脱,也让她体悟到唯有爱才可以改变人类。
置身无限的时空中,人是那么的渺小;当你死去,时空依然运行不止。善自养生,这肉体也有存活的极限;再煊赫的声名,在千万年后也会湮没无闻。还有无法把控的命运,时时让人陷入忧惧。人生的无常和死亡的必然,让人质疑生活的意义,陷入虚无。残酷的哲学家已经向我们揭示了这荒诞世界的本来面目,我们需要自己成为“反抗的人”。关于反抗的方式,有人皈依宗教,树立信仰消解虚无,有人做“不信教的圣徒”,以强大的内心完成精神的自足。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方式。但相同的是,要克制自己放纵的欲望。叔本华说:“人生是一团欲望,欲望不满足则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的钟摆,往复于痛苦与倦厌之间。怎样从这个死循环中解脱出来,保罗·柯艾略在《背叛》中给出自己的答案,那就是爱。只有爱可以破除婚姻的“七年之痒”,化奴役为自由。但这未必是唯一的答案,马克·奥勒留说:“一切都取决于我们的看法。”但读过《背叛》,或许能帮助我们完成自己的思考。
《背叛》读后感(九):已经拥有了所谓的完美生活,为什么还会出现问题?
假设,你已经拥有了众人羡慕的所谓的完美生活。
出生于富有家庭。
小学放学时,校门口便有豪车接送。
初中时,漂亮的容貌已经让学校女孩子心生嫉妒。
大学毕业,在经历过几段让自己有些疲倦的爱情之后,顺利的遇到了“真爱”。他来自豪门,却无比上进,拥有一家在业界颇具影响力的投资基金公司,排名进入富豪榜。且还有极好的修养、品味,对你专注而宠爱。
再之后,你们住着高档的别墅小区,穿着用钱能买到的最高档的衣服,用着菲佣,每年都有一次浪漫的全家游。有了第一个孩子,接着有了第二个孩子,丈夫对你仍旧体贴有加,每天准时回家,陪伴你,陪伴孩子,没有丝毫外遇迹象。而你也有一份很棒很喜欢的工作,让很多人羡慕着。
你们一家其乐融融,你会给孩子们做擅长且喜欢的美食,睡前也会给他们一本一本的讲故事。即便结婚已经十年,你们仍旧有稳定的性生活,虽然激情并不多,但别人家的情况其实也都差不多。在别人眼里,你们一家简直就是名副其实的模范家庭。你几乎没有什么值得烦忧的。
可,为什么已经拥有了所谓的完美生活,还会出现问题呢?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之后,保罗·柯艾略最新推出的小说《背叛》,正是基于这样的假设,用自己理解,试图给予解答。
女主角琳达正是这个拥有完美生活的女人,她供职于日内瓦一家很有影响力的报社,任记者。岁月静好的生活,并没有让她在足够的安稳感中感到幸福与平静。而是在某个醒来的清晨,发现自己的生活中没有一点风险,觉得恐慌。即便她住在那个全世界最安全的国家,最幸福的家庭里,一切井然有序,都不能阻止那种恐惧感的来临。
问题出现之后,她努力尝试了所有能想到做到的方法,比如:
练瑜伽,冥想,企图让心静下来;
看有关身心灵成长的书,希望通过它们找到自己恐惧的根源;
勇敢与爱人沟通交流,让对方明白自己的痛苦和不安;
吃少量安定神经的药物,让自己的恐惧不那么强烈;
开始去户外跑步,和家人共享野外的自然时光;
让婚姻治疗专家介入,看是否是夫妻之间出现了的问题;
找心理医生;
看《圣经》,关注宗教;
和古巴巫师聊天,让他帮忙诊断治疗;
甚至,为了转移注意力,尝试偷情、报复、吸毒、性虐等,希望借助刺激感掩盖住那份恐惧感。
在尝试了所有能够尝试的方法后,琳达的那份恐惧感并没有丝毫减弱,反之,新的问题让琳达更加困惑与恐慌。她原本以为,与旧情人雅各布的情欲纠葛,让她找到了新的意义,她有一个敌人需要去战胜,还有一个猎物要去捕获。可当一切如愿时,她内心的困惑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答,厌倦、对生活缺乏热情,缺少挑战,还是赤裸裸的摆在琳达的面前。
而我们,也在小说的情节发展中越来越困惑。原来完美的生活,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又是否真的有所谓的完美生活呢?琳达的孤独感,似乎败给了恐惧感,可她那样的恐惧感,不正是孤独感的产物吗?那她究竟又为何觉得孤独呢?保罗·柯艾略也在试图解答这个问题,他给出的答案是,学会去爱。他认为最终的课程就是学会去爱,懂得更好地去爱。
小说的结尾,在和丈夫一起回到最初相识旅游的地方之后,琳达终于说服了自己。丈夫劝她跳伞时,说:“以前总是怕这怕那,就在昨晚我们还谈到什么都是按班就部地去做,再也不敢挑战一下自己的极限,昨晚对我来说实在是太痛苦了。”然后,她接受了挑战,想着趁自己还没有打开心底的那个盒子,用对高度、对死亡、对生命,还有对极限感受的种种恐惧,吓住自己。在一千三百五十米的高空中,面对更大的恐惧,她重新审视了之前发生的一切,在一场大哭之后,终于明白,知识和经验并没有能够改变人类,时间亦然,唯一能改变我们的就是爱。
琳达没有被击垮,是因为对生活还有爱,对丈夫、对家人还有爱。而懂得爱的那个人,会钟爱真实,会因真实而心生喜悦。可这些爱,一开始不就有吗?
:书评均为原创,未经本人授权,禁止转载!
《背叛》读后感(十):七个一反常态的酒鬼
七个一反常态的酒鬼
——论《背叛》与故事的复杂度
(这是有史以来,写起来最费脑的书评;这本书,我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写;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都很难写出一个既有趣,又客观的评价。)
七个素不相识、穷困潦倒的酒鬼在街边偶遇;一同喝酒。酒过三旬,他们开始讲自己年轻时候的故事。
第一个酒鬼讲了一个故事:“二十年前,当时我是百万富翁,也是政界的议员,我的女朋友叫小野寺,是一个非常美丽,且才华横溢的女作家。我们海誓山盟,准备在教堂结婚。可婚礼的当天,一个牧羊人闯进教堂,大吵大闹,他是小野寺的同乡人,在小野寺5岁的时候,牧羊人就承诺将来一定要娶她。小野寺左右为难,最后还是打发了那个贫穷的牧羊人。不幸的是:一年后,小野寺在海边意外的死了。我失去了小野寺,我感到生命没有了意义,便将财产全部捐给了穷人。”
第二个酒鬼听完这个故事哈哈大笑,说到:“你胡扯!其实,我就是那个牧羊人,我跟小野寺从小青梅竹马,我拥有小野寺最原始的纯贞。但我很穷,我们需要很多钱来盖房子,小野寺不得已,她选择了离开故乡,进城谋生。很快她认识了一个议员,虽然议员十分有钱,小野寺却并不爱他。结婚后,小野寺一直闷闷不乐,小野寺被她的丈夫牢牢的控制,无法脱身。 无奈,小野寺盗了她丈夫的保险柜,给我邮寄了一大笔钱后,她选择了投海自尽。”
第三个酒鬼听完这个故事,一阵狂笑,说道:“荒谬极了!真相是这样的,那场婚礼中,我是教堂的一个牧师。牧羊人走后,我无意中看到新郎与新娘发生了十分激烈的争吵。我因好奇,就凑过去偷听,原来那议员还有别的女人。议员把小野寺暴打了一顿,我怕会出事情,就天天的暗中保护小野寺,咋知道就在之后不久,在一个海岸边,议员把小野寺推下了悬崖。”
第四个酒鬼听完这个故事,笑的跟疯子一样,说道:“你们别信口开河了!二十年前,我是那个议员的管家,我经常发现有一个牧师鬼鬼祟祟的溜进后门,跟小野寺在家里偷情,有一次竟然被议员发现,议员暴打了小野寺。议员威胁牧师,让牧师除掉小野寺,否则就要去法院起诉他。牧师怕自己的恶行败露,就偷偷跟踪小野寺,想找机会杀了她,终于有一天,趁小野寺在海边游泳,牧师就下了毒手。”
第五个酒鬼听完这个故事,笑的死去活来,说道:“你们真是鬼话连篇,二十年前,我当时是一名职业杀手。有一天,某议员的管家来找我,他跟我说,他跟议员彼此相爱了。议员的老婆叫小野寺,她只不过是名义上掩人耳目的摆设而已。可这种男人之间的秘密,却被一个鬼鬼祟祟的牧师发现了。于是议员的管家委托我,让我干掉那个牧师。牧师知道了我在追杀他,他就去威胁小野寺,希望可以得到她庇护。就当他们在海边密谋的时候,我出现了,他俩拼命的跑啊,结果一不留神,掉下了悬崖。我以为她俩都淹死了,就回去领赏钱了。
第六个酒鬼听完这个故事,他趴在地上嚎啕痛哭:“上帝呀,二十年前,我是个在海里捕鱼的渔民,我救上来了一个叫小野寺的女人,她说她从没谈过恋爱,还是个处女,我相信了她,不久我们就结婚了。”
第七个酒鬼,一声没吭,他把听到的故事记了下来,很快写成一本小说。卖的据说还不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