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乡愁》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乡愁》是一部由舒浩仑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中国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乡愁》观后感(一):上海里弄生活的“标本”

  今天拼命想要抛弃的,也许就是明天想要追寻的。日新月异的中国,很多生动的生活场景正在飞速地消逝。。。

  舒浩伦给我们留下了即将消失的上海里弄的生活“标本”——它既是了解上海里弄生活的一个“样本”,也让人联想起自然博物馆里的那些已经永远无法恢复生命的动物展品。

  除此以外,1972年出生于“大中里”的舒浩伦,还替我们记录下了“70后”整个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拿起你的笔、相机、DV,记录下你身边的生活吧,趁它们还没有进入博物馆。。。

  《乡愁》观后感(二):记忆——来自内心深处的隐秘

  算是一次偶然,在豆瓣发现这部纪录片,奇怪自己为什么一直忘了搜寻。大二的课堂上,看到此片,一股内心深处涌起的感动激起了我的共鸣。上海的石库门弄堂文化,较之于北京的四合院,于我而言更为熟悉。而这种熟悉并不是单纯的,其背后,也许是对上一辈、上上一辈生活的想象。于是,又想说自己如遗老遗少一般,和现代社会格格不入。也许是一种悲哀吧,不过能在历史中自得其乐,也不失为一种自我的幸福……而《乡愁》恰恰给予我们这样一个平台,无论我们的记忆和导演的记忆是否完全一致。于是,想起了冯骥才,在无奈地结束自己前一项未尽事业之后,他辗转开始保护天津的历史文化。大到民国建筑,小到地方戏曲,几百年之后,相信我们的后代会为这些东西幸存而感激涕零。而对这些事业做出努力的人,也许就如钱钟书所言,只是一只下蛋的鸡,但他们自己必然也是幸福的~~~

  《乡愁》观后感(三):真实影院放映《乡愁》,青年导演舒浩仑亲临现场

  真实影院放映通知:

  本周日5/25/14:00【观映纪录电影《乡愁》】,

  真实影院邀请青年导演舒浩仑亲临现场,就影片与大家面对面交流

  时间和地点:2008年5月25日(周日)下午14:00点,真实影院放映厅

  (静安区威海路696号11栋411,近茂民北路,民立中学、沈坚强游泳馆、文新报业大楼斜对面)

  交通:地铁2号线南京西路站1号口出站

  公交49路文新报业大厦站下车

  联络电话:021-62552600

  放映的时间安排:

  14:30:纪录电影《乡愁》的放映

  15:50:现场交流会 导演舒浩仑就影片一起与大家交流

  主持人:雨田

  《乡愁》观后感(四):广州纪录片大会终于看到

  这作品已经闻名多时,《南方周末》、《南都周刊》和上海的媒体也都就这片子做过石库门消失的报道。现在,总算得见其面目。

  明摆着,这本是一个彻底私人化的影像纪录,作者舒浩仑和朋友拿着DV在大中里乱逛,和别人拿着摄像机在婚礼上乱逛本质上没什么区别。那些酸酸的画外音,如果不是上海式普通话,而是赵忠祥式的洪钟,那我就觉得像80年代电视里的新闻宣传片。然而这种随意的记录却因所表现的对象——作者成长的石库门,以及对象背后的乡愁乃至城市巨无霸建设与传统冲突的问题,显得意义丰富了起来,再辅以认真的回忆段落摆拍。私人的影像记录一下子拔高到城市变迁中宏观的生态图景,酸酸的调子也随即适应甚至让我坚信这片子就该这调子。

  这么看来,从婚礼摄像到铁西区其实也没多少距离,《乡愁》这样的纪录片就该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甚至干脆发展成宣传片,在保存下自己弥足珍贵的记忆和即将消失的风景同时,也对变迁表达出自己强烈的意见。

  《乡愁》观后感(五):以怀念之名

  有多久不曾回去十二年时光的老房子了呢?看到《乡愁》的时候,忽然感到,在四围高楼大厦之间,依然孤独而顽强地站在那个地方,是老房子的福气,尽管,对于我们芸芸众生来说,不如拆了拿钱来的实惠。

  舒浩仑的记忆在于他的童年——七零-八零年代的上海石库门,他静静地将dv对准楼道、窗口、猫、他的奶奶,几十年如一日的邻居,以及那些曾经的少年意气。惊喜在于惊现的二十年前的电视节目,昔日的少年儿童如此虔诚地歌唱着幸福生活,而今日的世界早非所想。大中里,尚未但必将被淹没在城市现代化无情而必然的进程里。

  本以为免费进影城看两场所谓“上海青年导演作品巡展”是一种纯粹学院标榜自身实力的商业运作,不想见到了映照我童年的幕幕,想起来,好歹,我也算渡过这般岁月的一员。

  连同下面的《少年血》,其实并不是什么大师手笔,甚至都能找到二十年前那种死板的感觉。可是还原的那些二十年前的细节,真真切切,仿如我自己年少的昨日,在弄堂里奔走的眼目所及。

  很明显,舒老师选了一个很容易被共鸣的题材,讨巧地赚了我们的心绪,世界上总有怀不完的旧,忧不完的愁,不怀念石库门,迟早会如石库门崛起的七十年前怀念更古老的东西一样怀念今天的一切。他们来了,她们走了,它们都不在了,到最后,我们也不在了,我们的下一代,痴痴呆呆望着今天的照片,发出一声声唏嘘,玩命在寻找纪念的理由。

  《乡愁》观后感(六):我爱的上海

  之所以喜欢一个人看片子 因为不想在人多的地方流眼泪 不过这次没办法 在MOCA SHANGHAI的记录片放映期间 我看到了这部很早之前在杂志上很到介绍就很想看的片子

  虽然我不是在石库门长大的 但是我是在华师大长大的 那里住的都是华师大教职工 然后这些教职工的孩子也都读华师大的学校 拖儿所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小学的时候 大家每天一起上学放学 中午回家吃饭 一村门口的杂货店的橘子棒冰是3毛钱 一村里还有2个精神病患者 在楼间玩开火车 一次莎莎在走花坛的时候脚扎到了钉子 后来我带她回家 在东门大草地的花坛摘一串红吃 一次在东门捡到10块巨资交给门卫 还一直怕他独吞 在后花园建立秘密基地 运运打电话告诉我她要走了的那个下午 我飞奔到她家 看到很多大箱子 最后 大家都离开了 但是每个人住哪里我还记得

  外婆家是石库门 每次走楼梯都发出吱吱的声音 楼下有个幼儿园 很向往那个幼儿园 因为他们做操排队 每个人都站在一个好看的绿色圆点点上 我也想踩着那个点点做操 外公养过猫 有一次猫抓了我 之后外公再也没养过 经常和表妹在阁楼玩打架游戏 两个人滚来滚去 后来外婆外公动迁到了偏远的新高楼 现在 外婆家的地方 变成了新天地的UME电影院

  新天地刚造好那会 我和妈妈商量着带外婆外公来看看 但是后来外婆生病了 这事就拖延了 再后来 外婆走了 外公住到了阿舅的别墅 他很少出门了 现在 外公完全看不见了 得了轻微的老年痴呆

  去年 我无意间经过了南外滩的一片老房子 已经拆了一大半了 我挑了一个天气很好的下午 去那里拍照 拍着拍着 我发现 我爱的上海快要没有了

  《乡愁》观后感(七):不如改为《乡亲》

  其实导演一直在扮演一个自己的角色,他在纪录片中手提DV,穿街走巷,操着宁波口音的普通话,絮絮叨叨着自己的从前,童年、少年、青涩的朦胧的初恋、奶奶、老邻居、父亲母亲...自己的一切一切。

  看电影前,从石门一路笔直走到南京西路跟朋友汇合,途径大中里的时候,还抬头张望了一下,看到旧时的民立中学独立废墟之中。一直觉得老房子的那些土墙、砖头都是聆听了许多故事的。趴在那里,闻一闻,也许就是百年前的饭菜香,贴在上面听一听,或许就是数十年前的悄悄话;再凑近那里看一看,兴许能见到几天前从此处搬走的孩子稚拙的笔迹。

  影片没有特别让我感动的地方,尤其是当中粗糙的剪接、晃动的镜头,还有不时穿插的让人出戏的导演的自爆从前,这些都有些鸡肋的成分,甚至有一个瞬间让人觉得像在看滥情的老上海电影。唯一让人感动的一个片段,是奶奶和老邻居们坐在闲适的下午打麻将,而小孙子安然地躺在一边的床上午睡。这样的下午,每一个人应该都经历过吧。

  这部片子与其说叫《乡愁》,其实不如用《乡亲》更为贴切。导演在很多细节的处理上,其实显得过于私人化,他本人的演出是整个电影的特色,也是败笔。最不自然的角色就是导演本人,而最可爱自然出彩的“表演”,则应该是那些老邻居们,导演奶奶、虞家阿婆,清扫工阿瘸等等;而导演本人有些地方处理的相对冷淡,含糊,甚至混乱,比如新天地的片段出现,仿佛又让人觉得这是一个说教电影。整个节奏都略显拖沓。

  但是毕竟是让我感到了一些些小小的感动。毕竟,我也生于弄堂,长于弄堂,对于上海弄堂的消失,我莫以名状地痛心疾首。然而,也无可奈何。对于弄堂曾经的生活,对于能赶上弄堂生活的80年代,我再次表示感激。

  《乡愁》观后感(八):《乡愁》的故事梗概及参展得奖纪录

  《乡愁》的故事梗概:

  当导演舒浩仑得知他家三代人曾经生活的石库门里弄大中里快要被拆迁时,他决定拿起摄影机回去纪录最后的时光。随着捕捉将会失去的影像同时,他怀疑有谁真的会为城市发展而着紧?

  而改变又对城市、居民、社会有何真实意义﹖ 从和奶奶聊天,游走于迂回的弄堂里中,到重拾他儿时生活的片段,纯朴温暖的石库门生活点滴活现在我们眼前。同时,导演敏锐的观察和深刻的内心独白,也真实地反映了居民们为大规模的城市发展所付出的代价。

  乡愁 Nostalgia –纪录电影,70分钟,

  第三届(2006)Reel China当代中国纪录片双年展的最佳纪录片奖

  纪录电影《乡愁》将于2007年7月26日在香港艺术中心举行香港地区首映

  (暨作为“转出真亚洲”纪录影展的开幕电影)

  纪录片《乡愁》在全球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展-第12届卡塞尔文献展上作正式展映(2007)

  第5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Talent Campus”单元

  2007亚洲文化研究年会开幕电影及其专题研讨会

  2006年度中国十佳纪录片之一 (中国独立影像展)

  云之南纪录影展正式参赛片 (2007)

  第3届中国纪录片交流周正式参展片(2006)

  北京宋庄美术馆永久收藏

  媒体和专家赞誉: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称其为一首关于逝去的上海的电影诗

  深圳晶报称其是2006年“纪录片的经典之作”

  《乡愁》观后感(九):私人的乡愁

  舒浩伦的《乡愁》在上海已经第四次放映了,上海影城8号厅座无虚席已然说明了这部纪录片的影响程度。当宁波阿娘打完麻将开始记帐的镜头出现后,观众们的笑声是会心的,是阿娘的可爱和浓浓的里弄生活气息细细得钻入你的内心,淡淡却又浓稠的让人感受到了老上海人真实的原生态的生活。

  比起第一次观看时内心产生的对于里弄拆迁和城市建设的强烈共鸣之外,一直贯穿在这部纪录片的导演旁白以及私人记忆的再现已经不再能让我触动,而大中里原生态的老上海生活方式的纪录影像是我更多想要看到的。观影结束后一位上海老妈妈询问导演此部纪录片的素材有多少个小时,拍了多长的时间,并热切询问了导演的阿娘如今是否健在。我想,这部纪录片最为重要的不是童年场景的再现,而是舒浩伦导演的宁波阿娘。阿娘是老上海人的一个缩影,阿娘的生活是老上海原生态生活的一个典型,走在上海的老里弄,有很多这样的阿娘坐在弄堂里晒着太阳,搓着麻将,脚边偶尔还会趴只小猫,遇见陌生人走进里弄还会亲切得询问你:寻萨宁阿?

  对于触及真实生活的纪录是提问的老妈妈想要在影片中看到的,在这里我也读懂了卡夫卡陆所说的观众对于真实的渴求。因此,才会有观众希望能再看到更多关于大中里的纪录,人们关心的并不是私人的记忆再现,而是带着舒浩伦私人的乡愁之情开始了对于大中里的关注,对于上海老弄堂的关注,甚至北京的观众由里弄到四合院,开始关注与思索其自己的乡愁。每个人都有一份乡愁,纪录片达到这样的影响效果是应该肯定的。

  但是,观众对于大中里生活影像纪录的渴求也正说明了《乡愁》在此方面的缺陷。舒浩伦导演说对于大中里的拍摄大部分在02年,05年的时候并不多,拍摄中间有3年的空白期,而所留有的影像素材是30个小时左右。或许对于只是想表达私人情感的舒浩伦来说,观众对于大中里的生存现状和老上海人生活方式的关注,这份沉重的纪录使命是舒浩伦无法承担的。虽然“人文”这两个字已经被陈丹青先生批判为知识分子的自恋流行语,但我还是回应卡夫卡陆的观点,的确我们所需要的人文纪录在《乡愁》中打了折扣。

  《乡愁》观后感(十):同样的“乡愁

  2012年9月22日,尤根空间。

  “乡愁”你会联想到什么?思乡的惆怅?没有事先的剧透,就被朋友带去观赏了,很感谢此次之行。

  作为一个上海人,一个也被动迁过的上海人,感触太多了。

  也是那样的弄堂,盛满了我儿时所有的记忆,那些再也回不去地方,如果说一个人对故乡有思念,会惆怅,那我也是无比怀念的,可是,即使再思念到惆怅,我也回不去了。

  动迁的很早,那是并没有太多的记录的手段,于是所有的思念,所有的记忆,只能停留在记忆力和大人的谈话里,那句“那时候”好像一种魔咒,会莫名的勾起那种思念的惆怅。只有午夜梦回的时候,突然又回到那个熟悉的弄堂,那群早已失散的玩伴,又呼朋引伴的聚集在一起,或许只为几片简单的“香烟牌子”。

  有人在那里生活了一辈子,有人在那里生活了大半辈子,有人在那里拥有最美好的童年。

  中国人是对故乡,对自己出生长大地方有特别强烈情感的民族吧,所以有落叶归根的说法。

  很羡慕大中里的人们,因为有了舒导的纪录片,当那里的人们再思念,再怀念,再想念的时候,可以拿出来缅怀一下,慰藉一下。

  “动迁”带来的是什么呢?人总是矛盾的。

  你拥有了独卫独煤,这或是几代老弄堂人的梦想。但是那种一家饭香,几家孩子嘴馋的画面没有了,那种几个孩子一起拿着面盆洗澡泼水的画面,没有了。

  你拥有了更大的私人空间,不会三代人挤一起,这是几代老弄堂人的梦想。但是亲情远了,友情没有,关起冰冷的门,你只是你,不会有人走动,不会被呼朋唤友。

  记得动迁那天,家人脸上的欣喜,“以后可以有抽水马桶了,不同痰盂了”“以后会有自己的房间了,一个大大的床,一个整齐的写字台”大人们欣喜的告诉我。“恩,好似一切都是美好的”。只有临别时,伙伴们脸上饿不舍,邻居们的挥别与叮咛,告诉我,那一切都要过去了,那种“乡愁”将伴我一生。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乡愁  乡愁词条  观后感  观后感词条  好看  好看词条  经典  经典词条  
美文

 喜欢怎么样的生活

 那年 那月 一地落花  偶然的机会看了九夜茴的青春文学小说《匆匆那年》,即被深深吸引。  阅读的同时,也被每卷中方茴的话打动,摘录下来,共同欣赏。第一卷:不忘...(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