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终人在》是一本由周大新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2.00,页数:28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曲终人在》读后感(一):倡导风清气正,值得推荐
小说不仅仅是写官场,更是写官场中的人性,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与官场有关的,躲不了,靠不住,离不开。
相比以前看的《一把手》等官场小说,本书更加突出小说的社会价值和正能量,倡导风清气正。
。。。。。。。。。。。。。。。。。。。。。。。。。。。。。。。。。。。。。。。。。。。。。。。。。。。。。。。
《曲终人在》读后感(二):倡导风清气正,值得推荐
小说不仅仅是写官场,更是写官场中的人性,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与官场有关的,躲不了,靠不住,离不开。
相比以前看的《一把手》等官场小说,本书更加突出小说的社会价值和正能量,倡导风清气正。
。。。。。。。。。。。。。。。。。。。。。。。。。。。。。。。。。。。。。。。。。。。。。。。。。。。。。。。
《曲终人在》读后感(三):有良心的凡人
一部描写政治生态的文学作品,讲述光怪陆离的奇闻逸事固然能吸引眼球,但展现其背后的人性逻辑则是更高的能力与境界,真正能够让人若有所思并不容易。
周大新的这部作品,采取了访谈实录的形式,从身边人的视角回溯主人公的从政历程,看似情节与矛盾分散,却如拼图般建构出了一个发现初心、坚守初心的丰满人物形象,以及围绕他所形成的人生故事,文字间颇有娓娓道来之感。
隐约之中,感到书中塑造的主人公形象寄托了作者乃至读者对于为政者的希冀——一个有良心的凡人,能够坚守自己的良知,经常会与治下的百姓们感同身受,即使他是矛盾的、痛苦的、遗憾的、不为人所理解的。
书中的每一个讲述者,都是一面菱镜,故事里折射出异样的光彩,当他们以自己的内心感受描述他人的内心感受时,实际上代表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对一个群体的直观评价,这种不同情节的交织或许是本书最为独特的地方。
尽管小说里有些情节略显牵强跳跃,一些逻辑也经不住推敲,但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本书的故事兼具艺术性和思想性,值得闲暇时一读。
《曲终人在》读后感(四):曲终人在--书评
最近人民的名义很火爆,反贪也成为脍炙人口的话题,贪官被严惩好官笑到最后好像是应有的结局,但是怎么总感觉哪里有点不对。这本书看着就把不对的地方缩小了,其实官员都是坏的,只是程度不同罢了,大环境使然,光凭良心做官效果微乎其微。
这本书的主角最后的省长,我不能把他定义为清官,因为没有绝对的事情,只能定义为官员中的另类,有良心的另类,结局是不难想象的,得罪一些有头有脸的人,做了为国为民的事却没有留名千古,这就是官场眼中的“悲剧”,贪与不贪只是胆子大与不大的区别,做官都是有利可图的,钱只是一方面,生活中各种的软性便利是让百姓们望尘莫及的。他即使各种低调也没有逃过这种便利。
做官最纠结的就是不入流,这种不入流会让自己很痛苦,官越大越痛苦。很多官与其痛苦不如就随波逐流,你帮我一下我帮你一下,官也是个职业,也是需要有收入的,不是义务的,所以无法避免灰色收入,小利益怡情不伤大雅,大利益敬而远之却又很垂涎,这就是很多官员的想法。
我不能从一本书读懂一个国家,但是能从一本书体会一个环境的好于坏,改变我无能为了,还是想办法适应吧。
《曲终人在》读后感(五):欧阳万彤
周末两个下午躺在床上看完了,脑海中自己勾勒出了一个欧阳万彤的形象,像极了(平凡的世界)里的田福军,田晓霞的父亲,农村里走出来的官。整本书描绘给我的欧阳万彤是一个灵性,有趣,智慧,有抱负,有思想的,能控制自己欲望的人,接近一个完美的人,我总是怀疑这样的人会真的存在吗?我身边没有这样的大官,我也没有跟当官的人打过交道,所以我不了解。
但就这本书来说,我想说不管这本书的文笔如何,它只做到了一点,我一直耐心地把它看完了,就那样一页一页翻着看完了。但是这本书的某些情节太过老旧,没什么新意,感觉作者的火候还是有一点点欠缺,因为整本书有的地方的情节安排在我看来并没有让人觉得很自然舒服,这可以算做一点遗憾吧。
从内容来看,这本书基本达到了想要的效果,勾勒了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从26个人嘴里讲述出了一个欧阳万彤,我自己觉得虽然有对他的不满,但是这好像是从侧面赞扬了他,这个人是一个完美的人。不过一想到它是本小说也就释然了,毕竟文学里的人物出于生活,却也高于生活,勉强可以接受这个人物的存在。
另外我对书中提到的一些观点保留意见,有待于进一步讨论。
《曲终人在》读后感(六):体制决定行为
五一节第一天在三联书店读完了这本书,感觉这本书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些当前官场生态,官场人物,以及围绕着官场周围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人物。当然,作为小说还是有很大一部分演绎程度的,感觉作者也只是从旁边者角度来演绎这些故事片段的,缺少《沧浪之水》的深度。
《曲终人在》这书最大的价值是用小说演绎的形式记录了这个时代的官场,特别是与官场相关人物的命运如何被官场左右,思想、行为如果被官场影响。也许若干年后,我们的政治、经济、社会发生了变化,人们会用此书记录这个时代。
前一段时间看了《独裁者手册》,书中的理论可以解释某些官场的行为。从理论上看,对于一名从政者,首先要考虑如何上位、其次是如何保住位子、第三才是为个人或为公众谋取利益,而体制决定了如何上位、如何保住位子。而在现实中,每一个从政者都要遵守这个体制的游戏规则,但是当体制影响的行为与人性本身发生了冲突,顺应体制,人性就会被扭曲;顺应人性,体制中的各种关系就会给从政者带来痛苦。
能够走向高位的官员,往往都是有能力的,同时又能够顺应体制的,他们不会轻易违反体制,但他们也会遇到体制与人性冲突的时候,他们每个人都在极力寻找一个平衡,既不违反体制,又不扭曲人性,所以就产生了痛苦。
这本书从一个角度记录下了这个时代,推荐阅读。
《曲终人在》读后感(七):我看到的是迷人的省长
万彤省长,虽没有圆满寿终,但好在是一路有人相伴,还有这本书留下,就姑且让我认为这是“曲终人在”的意思吧。追悼会上的《百鸟朝凤》曲终,他的过往还有人记得。
作者笔下的万彤省长他不是个完美的官,在当官的道路上,设法铺了路,无奈负了情,从老婆到兄弟,他也出过一些差错,也正是这些不完美,才让这个活在别人口中的省长显得真实。
万彤省长的第二任妻子,唯一出现了两次的受访者,第一次时给人感觉朴实清新,作为读者我享受着她描述的他们之间相处的舒适感。其实在每个女人的采访中,我都感受到了她们对万彤省长的或是崇拜,或是感恩,或许只是最后采访说的同情。爱情?他早就舍弃了。
虽然是不堪的感情史,但他有自己对婚姻的诠释:
他思路清晰,他能找到合适的人。
他也困惑,无奈却无可奈何:
是对友人的惋惜,也是对自己的警醒,他一直活的不轻松。还有更多的他,自己去看吧。
还是看完了这部小说,一部顶着茅盾文学奖光环的官场小说。
“我们这些走上仕途的人,在任乡、县级官员的时候,把为官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遇事为个人为家庭考虑的多一点,还勉强可以理解;在任地、厅、司、局、市一级的官员时,把为官作为一种光宗耀祖、个人成功的标志,还多少可以容忍;如果在任省、部一级官员时,仍然脱不开个人和家庭的束缚,仍然在想着为个人和家庭谋名谋利,想不到国家和民族,那就是一个罪人。”
为官数十载
逝世后,赞扬的有,称颂的有,那些没有满足利益追求的人,会中伤。
“欢迎酷吏欧阳万彤到地府报道!”
在你得势时,你是众人的追捧对象;失势时,那些人就会落井下石。
人情冷暖,只能自知。别人眼中的高官,内心的苦,只有自己才能知道。前妻林蔷薇的锒铛入狱,好友魏昌山的落马,省委秘书长秦成康的卑劣行为,寒心!!!
但还有那么一批人,是欧阳省长内心的支持,妻子常小韫,教授任一鸣,省纪委副书记汪茫浒想,还有那位圆山寺住持智贤法师,还有那一位位群众,他们永远会记着这位父母官的一方功绩。
为官者,慎重对待权力。人民赋予你的权力,断不可滥用!权力这个东西意味着支配和被支配,是人类为了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行而发明出来的一种对待不平等的“恶”的力量,客观上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和扩张性,对正常人性具有极大的诱惑性和腐蚀性,倘若不为它设定边界,它随时可以利用其控制的资源和暴力,很快膨胀起来,从而伤及人类自身,甚至把好人变成坏人,把坏人变成更坏的人。
为官者,断不可贪恋美色!十年乌纱帽,一朝色所毁,倘若欧阳省长没有抵住诱惑,为了一时的快感,而与那殷青青缠绵云雨,那清河就会少了一个为民做主的清官,欧阳省长,用他的定力和政治觉悟,抵住了诱惑,留下了一笔功绩!
为官者,断不可迷恋金钱,一个个贪官,一个个污吏,哪一个不是倒在了金钱的诱惑之下,地窖中的上千瓶茅台,衣橱中的巨额现金,一根根的金条,一但涉足,就如同身涉万丈深渊,此种道理,我便不再多说。
为官者,当造福一方百姓,土地局长的不作为,交通局长的不作为,城建局长的不作为,教育局长的不作为,一个个的不作为,哪还有民众的支持!难道是空气污染了,土地污染了,河流污染了,生出来的孩子都畸形了,人民还会高呼政府万岁吗?为权利而斗争,耶林的名言已经说明了权利的重要性,一个人的基础性权利便是生存权,连基本的生存的保证都没有了,谈什么人权,谈什么民主政治!
为官者,断不可阻塞言路,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芮犁主编的杂志《新启蒙》为政府的病提供了药方,当社会都流传着美言,善言,而恶言却完全听不到的时候,那这个社会已经陷入了病态,积极听信他人的言论,做官,为人,都会大有裨益。
曲终人在,一曲百鸟朝凤曲终。
人也随之消散。
为人民做公仆的,人民会记住他
把人民当做公仆的,人民只会唾弃他
30章的传记体小说
意犹未尽,略有不快之意。
《曲终人在》读后感(九):有舞台就好好演一个角色 没舞台也别只当一个看客
都说“曲终人散,人走茶凉”,而本篇文章取名为“曲终人在”,让人不禁思考:这位从未露面的欧阳省长有何过人之处,让他在过世后仍旧受到众人的怀缅,依旧感念他?该小说行文运用伞状结构,即一点发散,多线并行的方式,借与欧阳省长发生交集的26位民众之口,描摹了一位一心为民,忠诚为党的时代好干部欧阳万彤,并以小见大,讲述做官和做人的道理。
一、清醒理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在追求第二任妻子时,欧阳省长说了三点他认为男女在一起生活最重要的要素:1.相互吸引并能相互给予肉体上的快乐;2.相互欣赏并能相互给予精神上的安慰;3.相互保护并能相互提供心理上的安全感。以上三点包含生理上的互相慰藉,亦包括心理上的彼此依傍和由衷地赞赏。对婚姻本质如此深入地洞悉,符合欧阳省长一贯以来的行事作风。从年少时被欺侮的少年,到权倾一时的省长,欧阳省长是为自己步步谋划的,大学时甚至鼓动自己的好友去追求自己调查好的家世显赫的同学;哪怕转眼就要和之前画梦也心心念念的青梅竹马灵灵成婚,为了分量更大的乌纱帽也可以舍弃……在和灵灵的订婚仪式上,一对璧人吹响了《百鸟朝凤》,当时的场景可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据说该曲子里究竟有多少种鸟叫,是由吹奏者自己决定的,能造出这样的化境,欧阳省长的感情是真挚的,可是他明白彼时的他谋求更大官职就能给家人更多的庇护。
二、节制欲望,明确自身边界。
如果说年轻时的县上的小官欧阳万彤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心为小家谋幸福),那么后期身居要职的高官欧阳万彤就是个无私奉献的共产主义者,一心为百姓谋福祉。当权力的雪球越滚越大,欧阳万彤意识到权力这个东西意味着支配和被支配,是人类为了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行而发明出来的一种不平等的“恶”的力量啊,客观上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和扩张性,对正常人性具有极大的诱惑性和腐蚀性,倘若不为它设定边界,它随时可以利用其控制的资源和暴力,很快膨胀起来,从而伤及人类自身,甚至把好人变成坏人,把坏人变成更坏的人。当他和和法师探讨怎样度量生命长度时,欧阳省长心中早就有了对于手握权柄的为官之道的深刻洞见。文中参考了出家人会用做佛事的次数来测算的做法。比如某僧做过29200场佛事,那就相当于在俗世活了80岁。而在古时的西域,人们比较人生,是看他一生步行的距离,凡步行走过九万里的,都算人生无憾了。人生路亦如此!“论迹不论心”这其实是一种积极达观的对于人生意义追寻的态度,“我们是谁”取决于“我们做了什么”、“我们究竟做了多少”和我们所作所为到底对这个社会有什么贡献。当欧阳省长收到身边人的贿赂时,愤怒之余是失望和震惊,身边人都认为自己会被收买,遑论其他人呢?发宏愿,做善行可能短期内不会有什么成效,甚至遭遇他人的嫉恨和构陷,但每天践行,时刻省察,终会获得圆满。
三、思维开阔,培育精英意识。
谈到当下官本位的社会,不得不谈一下当下的由精英人群(能力、专业技能、魄力和锐气)来管理社会的范式,要想长期奉行,就必须解决好三个问题:1.要有制度保证选拔出管理社会的人确实是精英人物;2.要对这部分管理社会的精英人群进行严格的约束,确保他们不滥用管理权;3.管理社会的精英人群会因年龄、知识储备、腐化而退化成庸常人群,这时,必须有措施保证定期更迭和淘汰。身处社会洪流,没人能躲开它的湍急。就算没有从政,就算只是一个普通的公民,也要时刻保持警醒,对照人生目标去不断完善自己的技能,去磨砺自己的精神,哪怕不能成为精英,我们也要有精英意识,即有成为精英的强烈意识而不懈努力并希望有所作为在某些方面确实作出了贡献。
在这里还要提别提出,要学会尊敬反对者,反对者在反驳自己时运用的数据是否准确?所陈说的各方态度是否真实?所构建的逻辑体系是否冲击了自己的思想体系?有时候,反对者让我们拥有了上帝视角,去反观自身做得还不到位的地方。
“有舞台就好好演一个角色,没舞台也别只当一个看客。”以上道理对我们每个人都适用。
《曲终人在》读后感(十):《曲终人在》
“曲终人散”是我们所熟悉的说法。故初始我常常将周大新先生的《曲终人在》错记为“曲终人散”。这是一部读来极畅快淋漓的作品:以常小韞委托作家为其夫欧阳万彤(官至省长)写作传记出发,通过对欧阳万彤生前所接触人(包括亲人、朋友、普通人及政敌)的访问构建出有血有肉的形象。每一次访问都深刻地映射着某些现实问题,尤其是矛盾集指的“中国官本位文化”,就这点而言很有吴敬梓《儒林外史》对“科举制文化”批判的意味。事实上,“中国官本位文化”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权”和“钱”的追逐数见不鲜,“官官相护”“官商勾结”到“清明政治”“清明社会”谈何容易?仅是政府的责任吗?普通人民百姓难道就没有责任吗?(到此多说无益)就小说再来谈谈,行文寡淡却又有细节的把控和“留白”的处理方式:那幅孤雁图、那曲《百鸟朝凤》多次出现,早已注定了欧阳万彤的结局:“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屈子之风,注定了他于官场惨败的命运……我想“曲终人在”既符合作传内容,也是对欧阳万彤的称赞,更是一种美好憧憬吧!
2019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