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航天迷,不过当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升空之后,我也逐渐意识到一件事:在我头顶的某个位置,中国人正在发挥基建特长,一点点打造自己的太空站。关于这件事情,有大量的新闻报道、图片、视频乃至动画可以观看。总之,太空站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和电动车、发电站、高速公路一样,是一种触手可及的东西。人们或者感到振奋,或者感到激动,但不会有多少新奇。因为那是一个基建工程,火箭会一次次升空,一次次把元件送上太空,慢慢组装成一个研究基地。类似的事情每一天都在大地上发生,不过却是大厦、公路或者水坝,人们对此确信无疑。
怎样去理解中国人兴建太空站这件事情?对我而言,有着另外一种感受。太空站毫无疑问是科技在人间的象征,要比跨海长桥或者摩天大楼具体得多。抬起头,它就在天空中的某处悬浮着。一想起太空站,就会想起漂亮的金属外壳,火箭划破天空的尾迹,穿着白大褂的科研人员,还有整洁漂亮的地面发射指挥中心---就是那种电影、电视剧里标准的科学家做科学事,一切都有一种很先进、很工业、很现代化的感觉。
四十年前,我见过另外一批中国的科研人员,和他们共同生活在一起。那时候的记忆,和今天的状况完全不同。还好,家里保存了一批黑白老照片。经过一次次翻拍,许多细节都缺失了。不过依然可以从照片里发现许多不同:
这张照片拍摄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地点在新疆的某个核试验基地。里面的五个人是我父亲和他的同事,一群核子武器科研人员。你首先会注意到他们都穿着军装,没错,当时他们首先要应征入伍,编入军队序列。和所有的军人一样,经过六个月的新兵训练,然后集结开拔新疆的秘密基地。知道这一点,也许你会发现图片中一个有趣的现象:和标准的军人相比,这一群人里近视的比率太高了一些,五个人里有三个人都戴着眼镜。毕竟,他们是研究人员,他们的武器不是枪械而是头脑。
这群人正在做什么呢?正对面的三个人分为两组,手里各自拿着一样器具。今天的人可能对此毫无概念,它的名字叫做计算尺。计算尺由三片写有数字和刻度的薄片组成,中间还有一个用于查阅数字的游标。它的原理是利用对数表,进行快速的加减乘除、乘方、开方、三角函数计算。对于今天习惯于使用计算器的人们来说,这种手工计算工具有点让人不可思议。他们可能并不知道,计算尺的历史非常久远,最早出现在1622年。
图片中正对镜头的两组人在拉计算尺计算数据,目的是为了相互比对结果。左侧还坐着个人,他手里有一样科技含量较高的器具---机械式计算器。是的,你没看错。如今的电子计算器巴掌大小,菜市场的小贩人手一个,还带语音播放功能。而在当年,他们使用的机械式计算器有一部电话座机大小,纯机械结构。这个人同样也需要计算,三组人最后交叉比对,这就是当时他们的日常工作。
当然,当时已经有了电子计算机。不过和今天也不相同,我去过他们的机房,那是一间真正的房子,里面放着许多个金属立柜。那时候想要让计算机进行大型数值计算,没有网络,没有光驱,没有U盘输入数据,全靠纸带。说起来并不是一条纸,而是一大盘,就像是应急箱里盘起来的消防水带。通过机器在纸带上打孔。不同的位置代表不同的数字,计算机读取纸带上的数据然后进行计算。至于说平常的计算工作,他们就用纸笔加上计算尺。
关于当时的生活状况,我还有另外一张老照片。里面是两位小朋友,当时许多人家选择了随军,家属一并跟着进入戈壁深处与世隔绝的基地。那里挖了菜窖,修了澡堂食堂电影院,甚至还有自己的幼儿园。孩子们给基地带去了很多生气:
站在今天的角度,这种照片不可能出现在任何社交网络或者朋友圈,因为根本就没风景。你可以看到,他们两人站在一片乱石丛生的山脚,身后是寸草不生的石头山,远处依稀可以辨认有一座水泥桥或者是什么建筑。没有树木花草,也没有什么景致,除了石头就是石头。如果你去过当地,那么你会知道最多还有点贴地生长的骆驼刺和枯萎的芨芨草。
仔细看的话,你还会发现他们戴的线帽是手工编织的,身上的衣服大概也不是商店里的成衣,更像是人工裁剪缝纫的结果。当时家家户户自己做衣服,孩子长得太快,总是需要做得更长一点,更宽一些。看起来他们俩挺高兴的,多半是因为当时拍照都是一件大事。没来得及摆个好一点的姿势,也没来得起拍掉裤子上的土,就那么站在乱石堆里拍了这张照。
转过头来再去看天舟二号的新闻照片,世界突然变成彩色的,整洁、明亮、泛着金属光泽。但世界并不是一天之内就变成这个样子的,起码我见过四十年前的科研人员和科研生活是什么模样。当年,这群拉计算尺的人让原子核在地下深处裂变,释放出惊人的能量,令大地为之震颤。今天,他们的后辈让金属结构升上太空,在地球轨道上慢慢构建起一座永久建筑。俯瞰古老仁慈的地球。
站在今天,很难想象曾经有过那样的过去;站在过去,很难想象会抵达这样的未来。然而,冥冥之中又有什么东西一脉相传,连绵不绝,连接过去和现在,现在和未来,因此他们分处各自的时代,却都创造了属于自己时代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