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自由”
自由是什么?是世界很大,想看就看的个性;是工作无味,想走就走的随性;是奢侈品店可以随意买买买的任性。相信千人就有千种自由的定义,而所有的所谓自由,离开了“财务自由”基本都是空谈。
那财务自由是什么?顾名思义,钱多的花不完,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富豪、大佬,是代名词,闭上眼,脑袋里蹦出来的都是游艇、私人飞机、限量版豪车的相关景象。说来说去,好象跟我们普通老百姓差得十万八千里的样子,然后来句无奈的感慨,这辈子,我是无缘实现了。我身边的姐妹、朋友,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样的想法,这真是大错特错。
广义财务自由是指一个人无需为生活开销而努力为钱工作的状态。简单地说,你的资产产生的被动收入要超过或等于你的日常开支,再通俗一点,就是能从本职工作以外的途径赚到足够你日常开销的钱,不上班,也有被动收入可以养活一家老小的“好日子”。
这种自由跟年龄大小、金钱多少、工作性质无关,是普通人理财的一个终极目标。这是我们大多数人最渴望达到的状态,也是多数人通过理财可以达到的目标。如果进入这种状态,我们就可以真正的退休,去实现一直在计划中却无空闲践行的梦想。财务自由的标准实际并没有喜马拉雅山般那么高不可攀。概括一下,有几条共性的准则。
一是不必为钱而工作。大部分人的工作是为了“讨生活”,即为个人或家庭,为供房养车,为维持一个体面“成功人士”的生活而工作。工作一旦停止,“体面”立马变“不体面”,是为“钱”而工作。如果可以不必为钱只为兴趣而工作,金钱和财富往往是一个很大的意外收获。
二是财产性收入的净现金流入为正。除了工资收入外,即保证不工作的时候也有净现金流入。这部分收入可以来自房租、股票红利、债券利息。财产性收入中一个重要概念是净现金流入。
三是保有一定量的净资产。
四是有一颗平常自由的心。
一个人要有多少资产,才能达至心灵的自由?这实在是个因人而异,无法有标准答案的问题。真正的“财务自由人”应该是一个既有钱,又有闲,同时具有一颗平常自由心的人。钱不一定能使人自由;但没钱,一定不自由。若要达至财务自由,既要身往之;更要心往之。
在商业社会里,财务条件是对人身自由的最大约束条件,这种约束就像地球引力,任何人都无法摆脱。追求财务自由的目标就是将这种财务的“约束力”降到最低,寻求个人身心的最大自由。
一个人不必为衣食节俭而感到羞愧,因为已不需要用大腹便便来证明你的富有;不必炫耀财富而得到尊重,因为你的人格已彰显光辉;一个人的财富只为让你所爱的人和爱你的人过上舒适(不是奢华)和有尊严的生活。这样,财富才能使人达至真正的心灵自由。这也许才是财务自由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