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后人》是一部由史强执导,林笑石 / 湛雅书 / 焦麒睿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幕后人》观后感(一):一部以古筝为题材,却对古筝毫无推广效果的过时电影。
号称第一部以古筝为题材的电影。 做为一名古筝学习者、爱好者,抱着支持的态度今天去看了这部电影。 1.这部电影对古筝的推广意义。可以说是毫无意义,电影中没有介绍古筝的特色、历史、传承等内容。更多的是剧情推动,演奏画面。
2.电影内古筝弹奏的专业水准。这部电影里的演奏片段还是很专业的。有我们熟知的王中山、宋心馨等著名古筝演奏家。我所给的三星,来源于此。
3.演员演技以及配音台词等。总结:非常差。演员演技远远不过关,不入戏,动作夸张。台词不符合正常交流习惯。配音普通话发音不标准。
4.剧情合理性以及流畅度。总结:非常差。这部影片的剧情,把古筝换成任何一个题材,例如,其他乐器以及其他国粹(书法、戏曲等)等等,内容都成立。打着古筝的旗号,我不赞同。剧情仿佛让我看到了十年前二十年前的偶像剧,一个字,假。
剧情支线没有交代清楚。①培训班不合格的老师是否换了,如何解决的;②男主和合伙人的公司是否转亏为盈;③音乐会在东京举办顺利,但是否成功,对古筝的推广效果如何;④音乐学院男古筝学生,技术难点是否攻克;⑤男主老婆——曾经非常优秀的小提琴手,是否回归舞台……等等这些问题。
5.挑起民乐与西洋乐对立。男主收到邀请,代理某国乐团在我国的演出经纪工作。对方对民乐提出质疑,并表达西洋乐更适合在音乐厅观赏。男主对此没有反驳,面对一个不了解民乐且不欣赏民乐的人,男主是否该做出提出艺术需要有包容性等观点,而不是摔门而走,并且表达:坚决不做西洋乐代理。
《幕后人》观后感(二):万架古筝合奏《我的祖国》,这一次被电影《幕后人》深深打动了
电影《幕后人》最激动人心的一幕,是万架古筝合奏的场景:一万名来自四面八方的琴师,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大家聚精会神又齐心协力,一起奏响了那支脍炙人口的《我的祖国》乐曲,那一刻,身在影厅的我们所听到的,不仅仅是古筝这一中国传统乐器所带来的恢宏与滂沱之音,更是从中感受到了中华民族自信的爱国最强音,不由得被深深打动了。
而这不过是电影《幕后人》中的一个场景,作为国内首部国乐古筝题材电影,《幕后人》有三大看点值得大家关注,其一是足够艰辛曲折却又极具励志能量的故事,其二是贯穿始终的对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乐器的传承与发扬,其三是影片邀请了多位真正的古筝艺术家参与表演,为这部影片赋予了最正统的古筝韵味。
将于9月17日全国公映的电影《幕后人》讲述了音乐经纪人寒清为了弘扬传统的中华文化,为了让全世界的人都听到古筝的声音,不惜放弃自己经营的事业,毅然拒绝薪水丰厚的国外音乐人的经纪人职位,不顾所有人的质疑甚至是反对,走上了一条艰辛却坚强的信念之旅。对于寒清而言,他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资金的匮乏,还有来自生活、工作甚至是亲情关系的挑战,这看似一程让中华文化继续发扬光大的音乐之旅,但对他而言,更是一程荆棘满地的音乐苦旅。
或许,人生的意义便在于此——知其不可而为之。越是有困难,越要克服一切险阻去实现梦想。寒清为筹备音乐会的过程,确实让人百味杂陈,但更难得的是,他没有为了那急缺的资金而妥协,无论是面对没有资质的活动搭建方,还是没有诚意的企业投资方,以及对中国传统乐器颇有微词的西方音乐人……他的执拗,正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所应有的优秀品格,虽然由此也屡屡被误会,甚至被责难,但大浪淘尽始见金,他的赤诚,我们都能看得见,他的梦想,不仅仅是个人的意志,更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荣光。
《幕后人》由史强导演执导,韩艳伯担任出品人,简明担任制片人,林笑石、湛雅书、焦麒睿、仵晓迪、杨智迪、初鹏旭、傅明鉴、李庆丰、宋心馨、陈哲、高雅楠、张歌窈等联袂主演,特别是演员阵容中的三位专业的弹筝人,更值得大家多多关注,他们是傅明鉴老师、李庆丰老师,以及风华正茂的古筝世家子弟焦麒睿,不仅琴艺精湛,而且所担纲的角色也让人印象深刻。
古筝,是被《幕后人》寒清倾注了毕生心血的中国传统乐器,而他只不过是作为一名“幕后人”,以推手的身份,将古筝推至台前,推至世界观众的面前,自己却默默无闻。由此,舞台之上的琴声悠扬,与舞台之下的辛勤忙碌,形成了特别鲜明的对比。特别是当精心筹备的日本古筝音乐会如期举行的时候,他的女儿却在演出中被背景板砸伤,由于没有可买的机票不能及时回国,那一曲曲悠扬典雅的古筝乐曲,更似对寒清的深情抚慰与致谢。而我们,也同样需要有这样一部电影,来感受到中华音乐的幕后工作者们的平凡与伟大,以及中国传统音乐的意义与价值。
《幕后人》观后感(三):一场在电影院的沉浸式民乐之旅《幕后人》探寻民乐文化之美
“秦筝吐绝调,玉柱扬清曲。弦依高张断,声随妙指续。”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筝就广泛流传,在中华艺术文化的发展长河中,古筝一直与传统文化有着难舍难分的历史渊源。即将于9月17日上映的电影《幕后人》,就是国内首部以民乐古筝为题材的电影。
影片讲述了古筝经纪人寒清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立志要去日本开古筝音乐会。在完成梦想的过程中,寒清逐渐从一个普通的演出商人变成一个具有家国情怀抱负的的经纪人,也渐渐意识到自己身上的重大责任。
在商业电影大行其道的时代,为何主创们要拍摄一部以传统文化为背景的电影,又为何偏偏是古筝?观影后,我真正理解了片名所蕴含的深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当下中国面对全球的文化战略,在电影产业中正逐渐走向一种文化自觉。电影作为时代的一面镜子,也反映着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幕后人”是抚琴人的音乐知音,也是中华艺术文化的传承人,更是刻画了时代大潮中,那些对民族艺术和电影艺术信念的坚守者。
影片中,经纪人寒清原本是小提琴等演奏会的演出商,在一次与外国演出商交谈中,听出了他们对民乐的不尊重。这激发了寒清对民乐演奏会的执着,甚至不计较个人牺牲和付出。寒清是一个商人,但更是一个有底线、有操守、有大爱的商人。
传统民族乐器不是被束之高阁的,经历千年发展的民乐越听越有味道,它们有着多姿多彩的风格、独特的韵味,拥有非常旺盛的生命力。而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传统民族音乐演出市场也遭遇了低谷,寒清所做的事情,不仅是弘扬传统民族音乐,更是正本清源,为我们的传统文化摇旗呐喊。
其实很多人对民族音乐抱有浓厚兴趣,而民族音乐的基础就是民族乐器。观众在聆听或学习中,就是被民族乐器中的“韵”所吸引。情意绵绵、意境悠悠,一个“韵”字只可意会,不能言传,这就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奇妙。而电影中贯穿始终的,也正是这道“韵”味。天地有情,音乐有情,只看你是否愿意交付你的真心……寒清对民乐的爱,换来了更多知己,和更广泛地参与关注,筝与心,一朝相逢便成诗。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有多处古筝名曲演奏,在电影院身临其境聆听,比现场演奏还要抓耳。尤其是影片高潮结尾处,上万人共同弹奏“我的祖国”,将东方民族与文化中典型的含蓄和内敛的气质,与热烈和鲜明的律动完美结合,叫人热泪盈眶,备受鼓舞。(蒋熹熹)
《幕后人》观后感(四):平凡人生不论成败 坚持梦想都是英雄
电影《幕后人》首先讲述的是一个普通人的故事。
古筝经纪人寒清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将古筝演奏推广到世界。因为这份坚持,忽略了对家庭妻女的关心照顾,以及枉顾公司盈利这一基本诉求,从而被这些内忧外困搞得焦头烂额。
一个字,累!相信这也是大多我们这些平凡人的状态。
只是电影《幕后人》将这些我们都遇到的囧况做得比较凝练而极致。男人在外打拼而忽略了对家人的陪伴,从而被自己的妻子不理解。又因为偶遇多年失联的红颜知己,妻子更是醋海翻波,婚姻终于亮起了红灯。不仅如此,因为对公司主营业务的分歧,曾经的事业搭档也分道扬镳,对寒清这个男人来说称得上是釜底抽薪。本就焦头烂额的时候,女儿参与演出的时候发生意外,更是将身处异国他乡的男人寒清逼到了崩溃边缘。
但电影《幕后人》并不是简单地展现一个男人的悲惨生活,让观众们看他诉苦。这个平凡男人身上的闪光,才是这部电影真正想要我们这些观众心生感触的诉求表达。
就是男人寒清身上对于情怀的坚持,以及为了自己的梦想所做出的不懈努力。明知前方千难万阻依然奋进的真男人性情,“平凡的人们总是给我们最多感动”,也是这个意思。
曾经,经纪人寒清多年拼搏,帮助拉小提琴的妻子成名,有美满的婚姻和可爱的孩子,家庭美满;有做跨国演出业务的公司,共同打拼的好兄弟打理,自己只管在国际上开疆扩土。有家有业,各方面看都是有家有业事业有成的社会精英。但对于古筝文化的痴迷,希望将古筝演奏这种极具中国地域风格的乐器走向世界,还是让这个成功男人走向了内忧外患的方向。妻子提出离婚,事业搭档分道扬镳,就是身边最真诚的朋友们都称其为傻子。就是因为一份对古筝文化这份的情怀的支撑,让男人寒清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越走越远,也越走越累,获得也越来越像我们大多普通人的模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坚持,男人寒清身上对自己的情怀的坚持,映照出的恰恰是我们每个人身上所具有的平凡人的闪光点。都在平平淡淡的生活中,傻憨憨而可爱的在坚持着。
因此,男人寒清这个角色才会让观众感其艰辛的同时,感同身受到他身上的真实和可爱。
男人寒清在内忧外患的时候,总有两个人在默默支撑着他继续艰难向前,一个是女儿,一个是著名作曲家贝多芬。贝多芬有句名言,“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的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恰恰是女儿不断地在给他转述这句话,激励男人寒清不断向前。
对于古筝演奏的国际化推广,远非是一人一朝所能完成的,寒清只是古筝这项民乐进行国际化中的很小的一份子,就象穿石的一滴水一样。但水滴最终石穿,就是靠这一滴滴水的坚持不懈而最终达成的。男人寒清如此,学钢琴的女儿也是如此,进行古筝培训的红颜知己也是如此,辛苦工作为女儿交学费的清洁工师傅也是如此。正是围绕在古筝周围的这一个个平凡的普通人的推动,才会最终让古筝这项民族艺术最终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学钢琴的女儿,用国外作曲家的名句,激励古筝推广的父亲,得到更多普通人的支持,这本身也表明了“音乐是世界的”。电影《幕后人》里让贝多芬为古筝推广来背书,这个小细节可以称之为神来之笔。
不可否认,当下社会普世所认同的是唯成功论,财富的多少,成为评判一个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这使得绝大部分平凡人达不到这个标准。但石头总要有滴水来穿,更多的平凡人,都在坚持着一个个自己的梦想,都是我们的英雄。
在电影《幕后人》里,男人寒清如此,围绕在他身边的每一个激励他实现梦想的人也是如此。
对于传统文化的坚持和传承,让中国的古筝走向国际,男人寒清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其实围绕《幕后人》这部电影,让更多人看到了古筝文化的魅力,也让观众们看到了男人寒清所代表的亿万平凡人身上的闪光。制作出这样一部电影的台前幕后的团队也有一份相类似的情怀,都像穿石的水滴一样很可爱,也都是中国电影的英雄。(文/红衣)
《幕后人》观后感(五):题材鲜见的《幕后人》,揭露了行业中最最扎心的真相
“台前幕后”有着截然不同的含义:台前指舞台上演出的演员们,受到观众的瞩目,不光享受着成功、鲜花与掌声,更是成为聚光灯下的焦点和宠儿;幕后指在台后的工作人员,由于分工不同,他们就没这么幸运了,付出和努力、辛劳与汗水,往往都是不为人知且不受瞩目的。影片《幕后人》就将镜头对准了这样一群特殊的人,从他们鲜为人知的工作入手,透过一系列的人和事,运用丰满细腻的电影语言和颇具艺术性的表现手法,再现了当代幕后人的真实现状。
片中的主人公寒清,不光是知名的民乐演出经济,更是著名的幕后人。在不遗余力推广民乐演出的同时,也想把古筝艺术发扬光大,开办万人古筝演奏会,并为之奋斗和努力。而随着演出的入不敷出,随之而来的各种问题也是层出不穷,妻子的埋怨和不理解、公司财务状况的捉襟见肘、多年合伙人的另起炉灶、以及急需支付的高昂演出经费……一时间,来自工作、家庭、生活的考验纷至沓来,都成了摆在他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影片的故事并不复杂,而是充满了浓郁的现实意味。主人公寒清的身上并没有主角光环,他就像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一样,功成名就给他带来了财富与地位,而落魄穷困也让他看清了人情冷暖。面对着重重的困难,他依然坚守着内心的信念,保持着对艺术的崇敬。为了演出能够获得成功,哪怕不被人理解,哪怕求遍身边的所有人,哪怕自掏腰包补上亏空。视工作如命、视演出为魂,即使穷困潦倒也在所不惜,这就是当代幕后人的真实生活。
对于当下的观众而言,从动作片到枪战片,从悬疑片到科幻片,哪种题材都是见怪不怪。而《幕后人》这部电影与其他影片相比,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不光题材鲜见,更是一部直面创作者内心的作品。片中寒清的种种遭遇,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令人唏嘘的同时更是能够让人感同身受。影片如同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透过主人公寒清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带领观众走进幕后工作者的真实世界,了解幕后人的现状,以及他们的喜怒哀乐、成功与失败、心酸与不舍。
舞台上,演员们光鲜亮丽,熟练地弹奏着古筝,万人一起演奏古筝的场景,确实令人震撼,让人有感于古筝艺术的美轮美奂和民乐演奏的气势恢宏。而舞台下的幕后,却离不开以寒清为代表的幕后人的汗马功劳。都说艺术要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寒清的经历和遭遇就是最好的证明。得意时,一如既往地推广民乐艺术,坚守自己对艺术的信仰;失意时,依然能够保持对艺术的崇敬和追求,不注重眼前的利益,也不为五斗米而折腰,进而刻画出一个爱憎分明、坚守理想的幕后人。曾几何时,一部《我是路人甲》让观众看到群众演员生存的众生相。而《幕后人》的到来,则是揭开了幕后这个不为人知的全新群体,并将他们的故事呈现在大银幕上。题材鲜见的《幕后人》能否成为当下大银幕上的又一匹黑马,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幕后人》观后感(六):让悠扬的古筝音乐传遍世界,《幕后人》说的是传承精神
由史强执导,林笑石、湛雅书、焦麒睿主演的电影《幕后人》,定于9月17日正式公映。影片讲述了音乐演出经纪人寒清专注于推广古筝演出,但总是入不敷出,赔钱都没有赚到吆喝。但他仍然坚持努力推广民乐古筝,他对于古筝的痴迷,换来的确实合伙人的分道扬镳,妻子的不理解,朋友们的敬而远之。《幕后人》中的戏剧冲突非常强烈,最初,寒清这个人物几乎是在凭借一己之力推广古筝演出,但是他身处的困境也超乎人想象。周围人对他的不理解,以及演出费用的拮据,各种困难不断地困扰着他,但是他始终保持着对古筝艺术的热爱,这份热爱之情也影响了很多人。从孤军奋战到八方支援,寒清用他的行动见证了奇迹发生。
电影故事来自于生活,和现实紧密相关。看《幕后人》不能说感同身受,但至少也能体会寒总的人生艰难。当一个人得意时,人人都想和你成为好朋友,大家都来锦上添花。当一个人失意时,周围一下子就没人了,或者还仅剩下几位真朋友,那时候感觉空气都是冷的。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寒总面对最大的难题不是生活的落差,而是如何将古筝文化推向世界。古筝作为中国的传统乐器,具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悠扬的古筝音乐足以让听众心旷神怡。
但是,今天快节奏的生活,以及西洋乐的大力包装和推广,让民乐渐渐被忽视。民乐的人才已经出现断层,那些在古装影视剧中看到的精致乐器其实离我们现实生活已经有点远了,更多的孩子开始学习西洋乐器,反而忽略了我们传统民乐的乐器。
《幕后人》不仅仅展现了民乐推广的举步维艰,也展现了民乐演出经纪人寒清的坚持不懈。在人人反对寒清组织古筝演奏会的时候,只有他自己坚持要办下去,要让古筝演奏到日本,让海外的人也看到、听到中国民乐优美典雅。《幕后人》立足于现实,当我们今天还能欣赏到传统文化带来的熏陶,很大程度上也是得益于像寒清这样的人物坚持的结果。很多技艺需要人来传承,弹古筝也不是一朝一夕能练好的,那都是需要经年累月的苦练。如果不是寒清这样的人物坚持,那可能学习古筝的培训班都会减少。如果不是看了《幕后人》,也很难想象让古筝传承下去是这么艰辛。
没有一门艺术不是经过千锤百炼的,辛劳耕耘总会有收获。寒清的默默付出,不仅收获了周围朋友、同事、妻女的支持,也让更多人喜欢上了学习古筝。让中国的民乐得以传承,需要很多人的共同努力。《幕后人》是一部传递信念的电影,喜欢古筝的观众会被这个故事打动,即使不了解民乐的观众,也会被寒清的坚韧精神感动。有时候,我们做成一件事,可能都不一定会换来掌声和荣誉,但是我们会最终看到一个理想的结果,成功的关键还是在于不懈的坚持。寒清做到了,他的故事应该让更多人看到。9月17日,《幕后人》正式影院公映。崔汀/文
《幕后人》观后感(七):听天籁、燃热血、品人生,看国风民乐如何在困境中崛起
关于民乐的电影并不多,却部部经典,比如说表现民间唢呐绝技的《百鸟朝凤》,民乐与西洋乐对抗的《闪光少女》,现在又来了一部,史强执导,林笑石、湛雅书、焦麒睿、仵晓迪主演的《幕后人》即将于9月17日公映,讲述的是一位热爱古筝的经纪人,为了让古筝的声音响遍全世界,克服巨大的困阻与压力,穷尽全部力量,终于在日本成功举办音乐会,达成理想的同时,也看到了民乐在困境中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表现的是有数千年渊远历史的古筝,可剧情一点都不陈旧,也不保守,相反,恰恰因为鲜活的人物,富有现实质感的情景,以及主人公寒清与现实格格不入所碰撞出的戏剧冲突,能够让所有正在为理想打拼的人为之振奋,激发一种守得云开见月明的豪情。
在大家通常的印象里,经纪人就是一种把艺术拿去变现的职业,一个出色的经纪人能让演员越来越火,赚钱越来越多,寒清则在这个通常定义的基础上,又给经纪人这个行业赋予了更多的意义,不仅要赚钱,还要实现理想和情怀,他为了把古筝推广到国外,他不惜自掏腰包,不放过每一个机会,不管条件有多么艰难,都不肯随波逐流,合伙人为了赚钱答应使用金主提供的古筝,本也无伤大雅,他却绝不苟同,哪怕赔本蚀钱,也不允许艺术的瑕疵。
当剧情循序渐进,渐渐揭开寒清的真实处境,越发令人动容,他承受的远远不止是来自生意场的压力,还有更深层的牵绊,那就是来自家庭的压力,妻子的不理解甚至阻挠,无法陪伴女儿的亏欠,无论作为丈夫、父亲,还是生意人,寒清都毫无建树,可是面对理想,他却是不折不扣的强者,因为他让艺术走出了国门,为民乐的传承和发扬做出了一份宝贵的贡献,正是默默奉献无私付出的万千“幕后人”,让古筝之声历久弥新,在现代乐器和电子乐大行其道的当下,绽放着别样的光彩,正如片尾恢宏激越的万人古筝合奏《我的祖国》。
林笑石饰演的寒清,其实就和古筝一样,简洁清脆,意境优美,既可巍峨磅礴,也能低沉幽婉,其实包括他的女儿,还有那些坚持艺术初心的演奏家,影片通过人与筝的对照,也展现了一种态度,那就是潮流只能是一时的风光,赚钱也只能获得账面上的盈余,理想只有与艺术碰撞在一起,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科技时代,各行各业都向着电子化、程序化发展,音乐也不例外,就连摇滚乐、流行乐都打不过电子乐,更何况原本就不够“洋气”的民乐,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钢琴和小提琴才是孩子的明智之选,无论将来升学还是出国,实性用都更强。可是,民乐虽然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其艺术性、欣赏性,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依然无可替代,大家可能并不了解古筝的发展,但是那些美妙的乐曲,《渔舟唱晚》《高山流水》《战台风》早已经潜移默化地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不仅不会被遗忘,反而会随着岁月的沉淀,焕发出全新的光彩。
作为国内首部古筝题材电影,《幕后人》不仅有百味人生和热血燃情的故事,更可以听到天籁般的乐曲,一首一首或经典或原创的古筝曲接连出现,带来视听与心灵的全面沉浸式的古风体验,是这个秋天到来时,送给所有电影观众、爱乐者或者是理想坚守者的一份最好的礼物。
《幕后人》观后感(八):五味杂陈事、追梦动人情,尽在国乐声声里
这些年来有关中国民族乐器内容的电影,都在传达一个相同的主题: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幕后人》亦是如此。这部首部国乐古筝题材的影片,不是用演奏者台前的吹拉弹唱,显示对传统文化的真情坚守,而是以经纪人幕后尽心竭力的推广古筝文化,表达国乐走向国际的真实梦想。
影片开门见山,一开场就单刀直入。寂寂寥寥的音乐厅,冷冷清清的大舞台,空空无人的观众席,孤孤单单的女子小提琴独奏。男主寒清被工人求索工资,小提琴演奏者刘雪主动给还钱,只因他助她完成了舞台上表演的梦想。两人的情缘由此开启。男主画外音的独白,表明这电影是一个关于梦想与坚持的故事。
其后,镜头匆匆一转,二十年光阴即过。寒清已是小有名气的演出经纪人,为在海外举办古筝音乐会而奔忙,遭遇难以言说的五味杂陈。一系列情节有条不紊地显露他的诸事不顺。疏于照顾妻子刘雪,婚姻处于破裂边缘;公司经营入不敷出,合伙人撤资而去;四处筹措资金,碰到各式各样的拒绝。打电话借钱未成的黯然神伤,天桥上独看夜色车流的茫然若失,望着妻子愤怒离去的不知所措,一个又一个画面诠释着男主心中的五味杂陈。幸有女儿寒韵知其心意,晓得老爸的所想所愿。她述说贝多芬的名言,鼓励着老爸,做自己想做的事。
靠着一个个片段的拼贴,寒清这个人物的形象变得血肉丰满起来。他重情重义的好人属性,出没于和旁人的交流互动中。助理小杨屡犯小错,他批评中不失关爱;合伙人崔霄鹏贪名图利,他不满但不出恶言;前女友白凝事业不顺,他暗中相助不通会。对于帮助自己在日本举办古筝音乐会的友人,他更是推心置腹来交谈。寒青对古筝的情结,借助两件事加以传达。从推动西洋乐到推广国乐,源于他无法容忍外国音乐家对中国民乐的蔑视。与友人喝酒时微醺状态下的酒后真言,道出古筝曲融入自己血液里。对民族文化的维护,对古筝乐曲的痴迷。这两者相加构成他的不抛弃不放弃,无怨无悔地甘做幕后人,希冀古筝曲真正走向国际舞台,让世界上更多的人喜欢上这一中国民乐。
虽然角色不多,却构成了一张动态的人物关系网。寒清为举办古筝音乐会千难万阻的矢志不渝,牵扯着多位亲友心有不满的意难平。他们身上发生之事,或被动或主动,给寒清举办古筝音乐会制造种种障碍。故事最后阶段,甚至上演了颇为紧张的一幕。女儿重伤医院救治与古筝音乐会举办异地同时,两个事件交错出现于画面中。一边是演出的成败与否,另一边是女儿的生命安危,身处东京的寒清陷入两难取舍的境地。好人终有好报,救人与演出双双成功。
影片以极为震撼一幕画上句号。万人合奏古筝的Show Time,场面非常恢宏。一曲《我的祖国》被弹奏得时而幽婉恬淡,时而热情奔放,愉悦着你的耳膜,听得了人心头热血翻涌,感受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醒着国人,越是民族的文化,就越是世界的。中华传统艺术需要真正的继承与发扬。
尽管该片中没有什么明星大腕坐镇,但故事拥有的内涵足够耐品,透视出编导者对民族音乐、对人生的深沉思考,情真意切地触碰人心,而非哗众取宠地博取眼球。影片定于9月17日上映,切勿错过观赏!
《幕后人》观后感(九):《幕后人》:奏民乐古韵,谱梦想华章,抒人生激情
中国古筝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乃大国之器,但影响力远远不够。这是电影《幕后人》中的一句台词。而影片的主人公寒清,就是为中国古筝的影响力做默默推广、不懈努力的“幕后人”。
聚焦传统文化的影视作品并不少见,但以中国古筝的幕后推广人为主角的影视作品却不多见。《幕后人》的男主角寒清,是一位对古筝艺术痴迷到将古筝乐曲融入到血液里的男人。作为一名古筝演出的经纪人,寒清的终极梦想就是将古筝推向世界,从而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古筝、古筝乐曲。有梦想固然很好,但要实施起来却并非一帆风顺。在向全球推广中国古筝、古筝乐曲的历程中,寒清遭遇过打击、失败,甚至连妻子都要离开他。不仅如此,女儿也因他的梦想而间接受伤....面对接踵而至的荆棘、纷至沓来的坎坷,寒清正面临着人生的最难抉择。
小人物对梦想的坚持往往是最能打动人的,《幕后人》中的寒清也是一名小人物,他为梦想所做出的付出与努力,像极了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因而有着很强的代入感。
现实生活中,个人梦想往往会与家庭婚姻工作职场等现实生活起冲突。如何缓解这些矛盾,如何优化这些冲突,从《幕后人》中寒清的点滴经历里,不难找到足可借鉴和参考的答案。
寒清有梦想,也曾为了梦想而坚持,更愿意为了梦想继续坚持努力下去。但寒清并不是那种一根筋式的偏执狂、执拗者。
当梦想与家庭婚姻亲情遭遇冲突时,他学会了放弃、忍退。但寒清的放弃只是暂时的。在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中,寒清也试图找到梦想与现实的平衡支点。所以,当现任妻子对他一次次误解的时候,寒清尽可能做到以理服人,努力消除妻子的误会。不仅如此,为了缓解妻子的“怨念”,从而为自己的梦想之旅铺平道路,寒清还打起了父女情、母女情等亲情牌。不过,矛盾易结不易解,寒清与妻子之间的矛盾更是如此。那寒清能处理好夫妻之间的矛盾,从而为自己的圆梦之旅画上完美句号呢?!
寒清在圆梦之路上所遇到的拦路虎,不仅有夫妻之间的矛盾隔阂,还有资金等问题,再加上不靠谱的猪队友,寒清的圆梦之旅可谓是难上加难。但正是这种难,提升了影片的看点。因为他不仅强化了故事的真实性,对人物的塑造也起到了催化作用。其实,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许一个心愿梦想的确很容易,但要想实现它却难比登天。也因此,从寒清身上很容易看到小人物那种为梦想而奔波的身影,影片的代入感、共情力也就此汩汩而来,而这也是影片的一大看点。
《幕后人》的另一个看点就是全程悦耳又高能的古筝弹奏。
因为讲述的主要是古筝、古筝乐曲幕后推广人的故事,影片自然而然就融入了大量的古筝民乐。古典的韵律、时代的气息,总能让观众在音符里感受到民乐的无穷魅力。除去寒清之外,影片还聚焦了一对青年男女对古筝的痴迷和热爱,让人实实在在地看到了年轻受众群体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与继承所做出的努力和坚持。影片的最高潮来自片尾的古筝群奏。当万人齐聚用古筝弹奏出《我的祖国》的时候,那份慷慨激昂,燃情沸血,即刻将观众的情绪推向了高潮。
一段关于追梦的故事,一系列梦想与现实的矛盾与纠葛,一组百味人生的群像,一曲曲风格迥异魅力出屏的古筝民乐,这就是影片《幕后人》的全部。
《幕后人》记录的是古筝、古筝乐曲幕后推广人的点滴细琐奏,展现的却是民乐古韵,梦想华章,人生激情,其所带来的感动与励志,亦常品常新。
《幕后人》观后感(十):故事动人、内涵深刻,详解《幕后人》的魅力,让我相信理想的力量
每年大银幕上能看到的音乐元素影片不多,关注民乐的更少,而像《幕后人》这样聚焦民乐古筝的电影则更加少见,上一部还要追溯到几年前的《百鸟朝凤》。因此,对于热爱国产电影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观众来说,《幕后人》是很难得的一部作品,刚好有一场提前放映,自然不能错过。对电影的期待没有落空,这是一部有情怀、有感动,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电影,看过之后感慨良多。
一部电影让你爱上民乐、爱上古筝
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看过《幕后人》这部影片后的感受一点儿都不夸张,影片中始终贯穿的古筝乐曲,让我恍惚间以为自己正坐音乐大厅中,悠扬琴声时而空灵、时而飘逸,久久回荡在心中,它是那么的纯净、悠远。
作为一部民乐题材影片,《幕后人》是成功的。它的成功至少来自于两个方面。
首先,电影成功的展现出了古筝以及传统乐器的魅力。平日里,我们的耳朵一般都被各类流行音乐占领,很少听到传统民族乐器,也不太会有意识地寻找这类音乐欣赏。久而久之,已经完全忘记了这些民族乐器有多好听。《幕后人》能够唤起观众对古筝的喜爱,进而重拾对民族乐器的关注。影片中的几场演奏令人印象深刻,在电影院里是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特别是万架古筝合奏《我的祖国》,让影厅里的观众为之动容,这也是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如此宏大、壮观的“音乐会”,古筝及音乐的魅力被展现的淋漓尽致。
其次,电影往往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重点落在音乐,就很难讲好故事,这是我走进影院之前的顾虑。但看过影片很意外,《幕后人》围绕古筝展开了故事扎实、节奏紧凑的剧情,从开始的立志开古筝音乐会,到中途遇到重重阻挠,再到最后实现理想,剧情环环相扣,每一处小的挫折和转折都铺设合理,看到最后意犹未尽。
理想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透过音乐本身,《幕后人》拥有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内核。
很多人应该都和我一样,从小就会立下自己的理想。但每个人的成长都要经历读书、工作、结婚、生子等重要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价值观、世界观有了变化,谈及当年的理想,是付之一笑,还是继续坚持?而且,理想和幻想不是一回事,坚持和执拗更是一线之隔。
从这个层面来说,《幕后人》会给出很多观众的困惑一个答案。当一个人把理想变成执念后,知道即将会面临很多艰难险阻也不会轻言放弃。《幕后人》里的寒清就是这样的人,这位古筝经纪人立志想让全世界都听到古筝的声音,这个理想也让他成为了一个“不称职”的丈夫、父亲。虽然妻子和身边的人都觉得这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可寒清并没有因为大家的不理解而放弃自己的这份执念。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他动摇过、彷徨过、但还是坚持了下来。最终他成功了,也得到了妻子和女儿的理解。那一刻是他最幸福的时光,而这样一个故事,也给到观众极大的鼓励,重新相信理想的力量。折射到现实,寒清他代表的是所有为民乐事业奋斗的幕后人,寒清的理想就是所有民乐推广者的理想。
让民乐“点亮”你我
一部优秀的电影除了拥有动人的故事、深刻的思想内核外,还应该具备现实意义,这一点《幕后人》也不例外。
这部电影能让重新认识了民乐,影片的故事是将民乐古筝推向世界,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其实是推广民乐的一个很好的载体,让民乐不再小众,能够被更庞大的群体接受并喜爱。也就是说,民乐真正走出来后再谈发展才是真正地走向世界。
所以,《幕后人》用讲故事的方式让民乐在这个时代继续茁壮成长的思路是非常正确的,它把自己当做火种,每一位走进影院的观众都会为之“燃烧”,它告诉我们,不要做一个听故事的人,也要成为一个无私奉献的民乐推广者、幕后人。就像影片结尾的那场万人古筝演奏,我们都是参与者,当我们成为万人古筝演奏其中的一员时,民乐就走向了世界,因为它已成功地“点亮”了你我。
好影片不该独享,让我们9月17日一起去影院感受民乐带来的不同的音乐意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