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来信》是一本由祝羽捷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39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羽来信》读后感(一):重拾生活热情
此时,夕阳缓缓下落 金黄色的余光洒在窗边 。合上书 ,一天又要过去了。
大学毕业后,生活像开了二倍速。20年一月份的疫情将原本正常生活按下暂停键 直至九月 开学 11月再次因为疫情居家20天 20年真正意义上工作只有两个多月。21年的现在, 再次因为疫情闲置在家。
不止跟一个朋友感叹 时间过得好快 发小当妈 同学结婚 ...不知不觉的把自己向前推进,依旧焦虑 照常迷茫,可是相比以前 身上的兴奋劲儿没了 很少有自己想尝试的事儿 过“老”了
这本书给我看了世界更多的可能 我没去过普希金决斗前的咖啡馆吧?没在希腊爱琴海沐过日光浴吧?没拥有过一个自己气息的书房吧?没看过完全沉浸的展览吧?没自己种过属于自己的植物吧?甚至最近的去过附近的宜家么?
所以喽 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可以想去做?
祝老师的新书《羽来信》上线,新书选取了祝老师与远方朋友交流的30多封信件。 信件对我们这代人来说似乎是那么遥不可及。小时候翻到过爸妈恋爱时期的信件,淡黄的纸张、褶皱的信封,仿佛在诉说着等待与期盼。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还看到过一封小姨上大学时写给妈妈的信,说她的苦恼困境还有好的事情。我印象最深的是信的末尾她想吃妈妈做的胡辣汤。 因为上初中高中学校规定不可以带手机,青春期的恋爱萌芽从一封封情书开始,不论男女,都会满怀欣喜地给对方写着那些如今看起来肉麻幼稚的话语。在高中毕业后,我将攒了几年的信件扔在火炉中化成一把灰烬。但回忆是烧不掉的。 祝老师的新书仿佛把我带回了那个美好的中学时代,这本书探讨了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一些苦恼。在这本书里,或许可以找到想要的答案,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找到前进的方向。
《羽来信》读后感(三):一个值得商榷的探索
初读《羽来信》,确实为他们笔下的观点而感到钦佩,算不上是醍醐灌顶,但还是有寻到了共鸣的心潮澎湃。随着前面诸位从面对疫情、探索自我、支持女性主义,转到后面开始谈论生活、游历,倏忽间,我与这本书拉开了显著的距离。
我唯一喜欢的还是和黎戈的对话,黎戈的坦诚、真实、不矫揉造作,和她一贯的清新笔风扑面而来。她所讲述的为人母和身为作家的身份冲突,感受描述的是那样的真实。
但是,书信集,尤其是汇集了多个对话者的书信集,它像一把双刃剑,一面你能感受到通信人双方的努力,希望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希望自己可以更成熟、坚定而纯粹;另一面,是在卖弄智识,挑剔字句,以抠字眼的方式彰显思考的深度。后者明显是行不通的,它太腻味,太自我,太孤芳自赏了。
与其讨论敦煌的每一个洞窟,不如去读樊锦诗老师的书。与其讨论如何自己建造一座花园,不如去读一读《贾曼的花园》。靠自主的阅读去探索广袤的世界,远比读这一封封看似高度浓缩、信息量极大,实则自我感动的信件要强。
书信更适合私人交流,而非公开展示。展示出来的场景,像是两个人演绎着对好了的台词本。字里行间中,我们都有着同样的向往、同样的目标,想要做同一类型的好人,这天下大同,怎么都让人难以信服。
《羽来信》读后感(四):如果可以,我愿一生有信。
喜欢这本书的原因很简单,大量的书信往来能够让我很快的去追忆回过去,能让我迅速的回忆起跃于纸上的趣事,也能迅速的追忆起来青春趣事(即便现在仍觉得自己处在青春的年纪里)。
想起高中时期往来信件的快乐 ,和朋友分散在两个不同的学校,明明只有几公里的距离,却需要漫长的信件去传达,后边等待的时间太长,摸清了邮局的寄件速度,我们干脆把信件内容改成了周记,变成每周的趣事共享。
从前爸爸的生日 ,也会写一封长长的信件寄给他,这些看似很矫情的做派 ,却是我和爸爸之间最好的情感维系方式。小时候觉得,爸爸是严厉的,对他的爱意表达,是难以启齿与羞于表达,但一封封长长的信件让我对他好像敢说了很多。总觉得微信留言是件矫情的事,打开对话框就能看到上一次煽情的语句,于是今年,索性我又开始恢复给爸爸的信件往来,希望在信里能够激励他抗癌的信心。
写信好像是件很矫情的做派,可很多难以启齿于在公共空间释放的情绪,怕被批矫情 ,很多话 ,开始被我藏进信封 ,藏进展信佳后大段的文字里 。
如果可以 ,我希望如书所愿 ,一生有信 。即便这是件看似麻烦又矫情的事 ,但我依旧热爱,平庸的生活里,闪着光亮的时刻 ,那些隐在纸里 ,写在信上的闪亮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