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慢行”让城市交通更顺畅

  城市生活,可以有多“慢”?北京市最近推出的一项措施,或许可以给出一种答案。

  近日印发实施的《2021年北京市城市慢行系统品质提升行动工作方案》提出,推动二环路等路段慢行系统建设和改造,鼓励和支持市民更多采用“步行+自行车骑行”的出行方式。其中,“适当压减机动车道宽度”“注重路口慢行优先设计”等措施让人心中一动。此前,上海市在进行黄浦江、苏州河沿岸规划时,也提出“迈向世界级滨水区”,通过慢行交通、公共交通、水上巴士等,缝合两岸交通、整合两岸空间,打造沿岸步行畅通的滨水空间。

  在人们的通常认识里,城市意味着速度、快节奏。“××速度”常被用于形容一座城市欣欣向荣的发展。很多人选择城市生活,也是看准了城市节奏的高效与便捷,在回到慢节奏的乡村时反而产生不适。那么,为什么这些在“快”的方面走在前列的大城市,正在想方设法让城市出行系统“慢”下来?变“慢”的城市,还符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吗?

  多样化是城市生活的特点。如果城市一味追求“快”的建设,忽视了“慢”的需求,在交通出行方面忽视多样性,非但不能让人真正享受城市的便利,还容易使人产生焦虑。有的城市在发展历程中,机动车道越修越宽,在交通设施设置上处处体现“车辆优先”,人们的出行却没有因此变得方便。堵车、尾气污染等“大城市病”,困扰着那些先发展起来的老牌都市。有时候,明明近在眼前的建筑物,却因为高速路、立交桥等限制步行者通行的交通设施,让行人绕一大圈才能抵达。

  推行城市慢行系统,既是解决公众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的必然选择,也是践行绿色出行理念的具体措施。在城市交通中,在较短距离内骑自行车比乘汽车出行所需时间差不了多少,在交通拥堵的情况下,骑车甚至更快。因此,慢行系统并不是刻意给城市降速,并不会给城市交通“添堵”,它反而能更好地满足个体需求,实现交通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城市交通不仅需要大动脉,也需要分散灵活的毛细血管。交通系统实现“快”“慢”的有机结合,人们的出行才真正顺畅。

  现实中,机动车过多挤占路权的现象仍然突出。有的多车道路尽管让车辆快速通行,却造成了行人通行的不便。有老年人或行动不太方便的人士在过较宽马路时,常感觉绿灯时间不够用。充分考虑行人和骑行者的需求,合理分配路权,才能让城市出行的体验更美好。城市最大的魅力不在于高楼大厦,而在于公平、正义、人文关怀,这要求城市在一部分人驾车的同时,“等一等”那些走得慢的人。

  建设城市慢行系统,要求在城市规划上留有余地,还要注意资源的倾斜。比如,有的城市开始尝试修建专用的自行车道,行人和机动车不得入内,在自行车道内骑行更加快捷和安全。当然,建设专门的自行车道需要投入相应的土地资源,甚至意味着牺牲一定的经济效益。当前,一些城市规划缺乏前瞻,“留白”不足,改造起来就面临更大的困难。如果慢行系统未能实现网络化,只是城市中孤立的存在,其价值也无法得到充分彰显。近年来,有的城市在规划中引入了绿色生态廊道的概念,人们在生态廊道里活动,可以更接近城市“绿肺”里的一草一木,聆听大自然的鸟语花香,实现在城里“郊游”的梦想。生态廊道不以抵达某个特定的目的地为目标,行人可以随时进入和退出,接近自然的慢行体验就是其重要的意义。在不同人们的眼里,城市的模样是千姿百态的,人们对城市的需求和向往也千差万别。创造更丰富的可能性,接纳“慢”的出行方式和生活哲学,城市生活才更美好。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慢行”让城市交通更顺畅  慢行  慢行词条  城市交通  城市交通词条  顺畅  顺畅词条  
美文

 四川多地野猪成灾

 “今年玉米快熟了,野猪就来糟蹋了”“野猪跑到院子里把家猪咬伤了好几头,下次怕是要伤人了”……连日来,广元、巴中、达州、绵阳等地村民反映:秋收将近,野猪频繁下山...(展开)

美文

 世界美如斯读后感精选

 《世界美如斯》是一本由[捷克] 雅罗斯拉夫·赛弗尔特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49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展开)

美文

 现在流行三种婚姻

 现在流行三种婚姻  第一种  两个人天天吵架  没有理解  只有互相的埋怨和争吵  这种婚姻叫做折磨  第二种两个人在一起  只是为了生活  没有节日没有惊喜...(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