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44岁、受过美国教育的企业家是中国社交媒体服务商人人公司(Renren Inc.)的创始人。为了应对微信(WeChat)所有者腾讯控股[-1.73%](Tencent Holdings Ltd.)以及微博(Weibo Corp.)等的竞争,陈一舟带领在美国上市的人人向中国互联网业务中迅速成长的领域进军,例如移动游戏和网络视频领域。他还适时投资了唯品会(Vipshop Holdings Ltd. Ads, VIPS)等成功的初创企业。唯品会是一家团购公司,可以代表团购客户向零售商压价。陈一舟还领导人人投资了Social Finance Inc.,这是一家利用点对点贷款为学生贷款融资的美国公司。
陈一舟是一名历史爱好者同时自称为西方电视秀的狂热者,他最近向《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谈起了中国的创新状况。
《华尔街日报》:中国的创新情况与硅谷相比情况如何?
陈一舟:要成为像硅谷那样的地方,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经济机遇,二是良好的生活方式。我认为在这两方面都很难打败硅谷。作为苹果公司(Apple)和谷歌(Google)的总部所在地,硅谷建立了一个优秀人才的生态系统,优秀人才会来到这里、爱上这里并且相互间保持密切联系,而且那里的资金也会留在那里。
《华尔街日报》:中国的互联网正越来越被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这三家公司所主导,这对创新会有什么影响?
陈一舟:目前很难与他们在同一空间竞争。这就是手机制造商小米问世的部分原因。小米的首席执行长雷军是我的同学,很有能力的一个人。当初他在开创一家新公司时很可能认识到,涉足互联网领域实在太难,所以他选择了另一个领域。
这些公司在应用层面占据的主导地位将迫使其他层面出现创新。即便你在应用层面有创新,你也赚不到太多的钱。你必须找到另一个层面进行创新和突破。幸运的是,安卓的迅速崛起、手持设备及智能手机的自然演变创造了一个巨大的市场。
《华尔街日报》:在创新方面,哪些中国企业值得关注?
陈一舟:创业者越来越多地寻求颠覆传统行业。主要互联网公司形成的庞大网络在传统行业影响较小。我在考虑O2O(线上到线下)作为一个新的商业类别。
你必须愿意做一些大公司不愿费劲去做的事。比如早期的团购。当初没有人想到团购会做这么大,所以大公司都没做。团购需要做的事太多。你必须派出数千名销售人员,挨家挨户地敲当地商户的门进行推销。
《华尔街日报》:中国的初创企业与美国等地的初创企业有何不同?
陈一舟:美国的初创企业比中国的初创企业日子更轻松。美国的风投不喜欢为跟风效仿者提供资金,所以似乎显得更加保守。我们投资SoFi,取得了成功,但只有几家不容忽视的竞争者。如果这样的市场出现在中国,你会有100个竞争者。我认为在美国资金供应面有着严格的纪律。他们不在同一个市场为太多竞争者提供资金。有鉴于此,美国的创业者无需像中国创业者那样多疑,中国创业者要当心数百个竞争对手。
《华尔街日报》:中国资金供应过剩有什么风险吗?
陈一舟:与美国和欧洲相比,中国冒险的历史较短。我认为评估一个社会所面临风险的能力只能通过市场的涨跌学习而得。会发生泡沫破裂,我认为社会必须经历多个这样的周期才能熟练掌握评估风险的方法。
中国的资本市场还非常年轻,所以你需要多观察一些兴衰周期。现在还不能说资本供应过剩,因为如果计算来自首次公开募股(IPO)的风险资本回报,可能是不错的回报。从历史上看,情况并不太糟,但过去永远不能万无一失的预测未来。
《华尔街日报》:中国的哪类科技公司可能实现全球化?
陈一舟:在消费者领域,我认为硬件公司历来有更好的机会。你可以看看丰田(Toyota)和三星(Samsung)的例子,他们是从日本和韩国走出来的硬件公司。如果中国希望成为一个科技强国,就应该看看韩国和日本。
《华尔街日报》:你在投资时会看重什么?
陈一舟:如果你想建立一个良好的、基于互联网的庞大业务,你就会希望瞄准一个大型的、行动迟缓且低效的竞争对手。唯品会(Vipshop Holdings Ltd.)的竞争对手都是谁?是那些在三、四、五线城市的商业街上家庭经营的小型服装店。你去这种店买东西的唯一好处就是方便。这些店没有可供精挑细选的商品,也没有品牌。他们是理想的竞争对手。你会希望与数以千万计的毫无组织的独立战斗者以及拿着破枪的农民开战,而不愿与一支精锐的罗马军队战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