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作者:yanjuru@mindlink.com.cn
陈晓来北京前没有想到生活会是这样,虽然也曾想过生活会较辛苦,可最起码比较充实,因为和丈夫在一起,心应该是完整的,可陈晓没想到虽然忙碌,可心依然是空的,空空的没有边际,没有着落。陈晓不知自己是不是心老得过早了,对生活没有了激情,还是丈夫已不能带给她激情,可是除了丈夫陈晓确实对其它男人没有任何兴趣。
一次又一次地面试,一天又一天地来回奔波,陈晓面对一个又一个的面试主考官,那些大多是男人的人总是带着挑剔的眼光看着那些应聘者,问一些自以为很高明的刁钻的问题,这让陈晓越来越厌恶那些故作深沉的人,越来越厌恶被人象挑牲口一样的问来问去。陈晓想放弃了,不想再去面试了,找一个差不多的先干着吧。陈晓经常想起去第一家公司面试时那个和陈晓谈了一个多小时的三十多岁男人说过的话,他说其实找工作就好比谈对象,就看应聘者和招聘者是否看对眼,是否说到一块儿。陈晓想起来有些可笑,找工作就是谈恋爱。谈恋爱已找不到激情,找工作也是一样。陈晓一遍又一遍告诫自己,要有信心,要对生活充满希望,可陈晓知道无论怎样三十岁的心已然回不到二十岁的激情。已经过了无所畏惧的年龄,心里的那份沉重和压力无论如何也不能释怀。
夏季的炎热一如陈晓燥热而忐忑不安的心,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这种生活不正是自己一直向往的吗。自己曾那么憎恶在家乡时无所事事没有目标的生活,多么希望摆脱家乡那份干好干坏都一样的工作。如今一切都要靠自己了,要靠能力了,离开了自己曾经那么讨厌的生活,陈晓又觉得茫然了,又觉得没有了那种在家乡工作生活的踏实。
陈晓顶着炎炎烈日在这个大都市穿梭着找工作时,不只一次地问自己,“我到底是为了什么?”是啊,为了什么,千里迢迢来到北京,抛开只有两岁的儿子,舍弃轻闲舒适的工作,陈晓得到什么了?和丈夫团圆的欢乐已被对儿子深深的思念和愧疚填满。生存的压力,整日的奔波已让陈晓觉得苦不堪言。可既然走出来了,就不能再回头。陈晓知道自己必须硬着头皮往前走,没有退路。
生活就是这样,你选择什么样的生活,它就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回报你。
夏日的黄昏有一丝凉爽,热闹的街头流动着悠闲的身影。各大饭店的门口象往常一样停满了来消费的车辆,广场的大排档坐满了消遣的人们,街头的霓虹灯闪烁着它迷人的光芒。陈晓迈着匆忙的脚步往前赶着,在心里盘算着晚饭做什么,得赶紧找一份合适的工作,房租该交了,儿子得尽快接回来,得攒钱买房,光靠丈夫那些收入是攒不下钱的。哎!什么时候自己也能象他们一样悠闲地享受夏日黄昏的浪漫。三十岁了却要和那些二十多岁的年轻姑娘竞争同样的岗位,陈晓望着那一张张年轻而充满朝气的脸,心里总会泛起一丝丝的酸涩。
岁月流逝,无法阻挡。
走在街头看到小孩总要回头多看几眼,这是陈晓做母亲后养成的习惯。有一次陈晓给儿子讲鸡妈妈下蛋的故事,儿子天真地对陈晓说:“妈妈,我长大了,下蛋给你吃。”陈晓高兴得哈哈大笑,为儿子的天真和对妈妈的爱。可自己呢,却把儿子放在遥远的老家,为了什么?为了挣钱,挣钱却又那么难;为了事业,事业又在哪里?
这段时间陈晓不止一次梦见好友木桐,陈晓现在越来越理解她的自灭,过去陈晓一直恨她太脆弱,那么轻易地就放弃自己年轻的生命。现在陈晓明白了,不是脆弱也不是不珍惜,而是没有了生活的激情和希望。人一旦没有了生活的目标,没有了令自己奋斗的动力,那真的生不如死。
木桐是陈晓的好朋友,一个性格内向但很聪明的女孩,是陈晓的女同学里考大学考的最好的一个,毕业后有一份在机关单位很好的工作。木桐很沉静,朋友很少,是一个很好的听众,每次陈晓把她约出来,总是陈晓在诉说她在听。从小学到大学,木桐一直是陈晓唯一一个可以无话不谈的人,因为无论和她说了什么,都不用担心她会说出去。她很少说话,也不象许多女孩一样相互议论。她象一湖水,一湖沉静的水。可陈晓不敢去她家里找她,甚至不敢往她家打电话,因为她母亲很严厉, 她对每一个去她家找她女儿的人都很冷淡,甚至带着厌恶的表情。木桐小时候就怕她母亲,她总是被她母亲关在家里学习,她几乎不和同龄人玩,所以她的朋友很少。这一切导致了她孤僻沉静的性格。她很少说出内心的想法,和她一起长大成长的日子里,陈晓一直不知道她想些什么。但她很聪明,成绩很好。陈晓很少见她笑,也很少见她伤心。中学时有一次,陈晓悄悄问她有没有喜欢的男生,她眯起眼睛涩涩的笑,不说话,露出一排整齐的小虎牙。她身材高挑,皮肤白皙,是一个清秀的女孩。只是她不爱打扮,穿着很朴素,从不化装。陈晓不知道她是否和大多数女孩一样也暗恋过某个男孩,是否也和陈晓一样对未来有一个美好的梦。
木桐什么时候恋爱的,陈晓不知道。突然有一天木桐去单位找陈晓。
“我要结婚了。”木桐裂了一下嘴,算是笑着对陈晓说。
“和谁?”陈晓吃惊地张大嘴巴。
“张洪,高中时比咱们高一届,学医的。”
“谁介绍的?”陈晓知道木桐不会自谈的。
“我家的一个亲戚。”木桐抿了一下嘴说。
“谈多长时间了?”陈晓还是感觉太突然。
“三月。”木桐表情木然。
“那你爱他吗?他对你好吗?”陈晓有些担心地问。
“我妈老催着我结婚,反正我谁都不喜欢,就这样吧。”木桐一脸无奈。
陈晓很想好好劝劝她,婚姻大事要慎重。看着木桐面无表情但很坚定的样子,陈晓只说了一句:“好好过,祝你幸福。”
陈晓知道就如木桐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一样,她的婚姻已被她父母决定了,而且几乎没有了商量的余地,木桐告诉自己这些时就已经决定,要和那个她还不很熟悉的男人结婚了。
木桐结婚那天很热闹,也很气派。张洪家是这个小城市里有名的富家,一溜的豪华汽车装载着喜笑颜开的宾客们,木桐的母亲很高兴地招呼着前来祝贺的亲朋。木桐面无表情,木木地任人给她装扮,推上一身花环的婚车。木桐的新房很漂亮,处处透着有钱人家的豪华与气派。然而陈晓总感觉这一切都不是木桐想要的,都和木桐的生活格格不入。
二十二岁,木桐结婚了。可陈晓还没有男朋友,陈晓在亲朋的撮和下和一个又一个的陌生男孩见面,但都无缘再见第二面。没有一个陈晓看中的,也没有一个看中陈晓的。这个小城市的大多数男孩找对象的标准是长得漂亮,工作单位好。这些陈晓都不具备。陈晓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女孩,长相普通,家境普通,陈晓的标准是他可以长相一般,可以家境贫寒,但他得有学识,有上进心,和陈晓见面的男孩中没有一个是这样的。陈晓有些苦闷地打发着自己的青春。
说实话陈晓不愿回忆。虽然陈晓心里的伤口还在流血,虽然陈晓的精神时常恍惚,虽然陈晓不愿触及一切的伤痛。可每时每刻陈晓都在回忆,回忆象一根长长的丝线,从陈晓的内心深处一点点往外抽。
那个春天,是怎样的一个春天啊。是那样美好,又是那样苦涩。陈晓永远都忘不了那些欢快和激动,也永远忘不了那些深深的痛苦和屈辱。
陈晓和莫雅是中学同学又是好朋友。莫雅高挑的身材,白净的脸,五官虽还周正,可搭配在一块儿,就显得不太协调。但不管怎样,高挑的身材还是给了莫雅很多自信。莫雅高中毕业就参加工作了,在一个企业做文员。陈晓实习时正好分在莫雅所在企业的另一个部门,俩人因此除了上班时间几乎行影不离,两人一块儿吃饭,一块儿玩,连睡觉都是今天陈晓去莫雅家,明天莫雅去陈晓家。俩人在一块儿每天晚上说话到很晚,陈晓几乎每天都在听莫雅讲她的爱情,讲她和吴正新的爱情。莫雅讲起吴正新时满脸陶醉,带着激动和向往,有时又伤心地哭泣,陈晓就在旁边当听众和劝客。陈晓一直在听陈晓讲她有多爱吴正新,她为吴正新付出了很多。陈晓知道莫雅的心,知道莫雅为此而消瘦,为此在梦里哭醒,陈晓知道莫雅为了吴正新还割腕自杀过。陈晓还知道吴正新不爱莫雅,甚至对她的爱和付出持一种耻笑和嘲弄的态度。因为吴正新正在和另外一个女孩姜晓桦热恋。姜晓桦也是她们的中学同学,她和莫雅曾经是那么好的朋友,而如今两人因为爱情而成了互相指责的情敌。陈晓不知道该说什么,因为那个男孩也一直是她心里的秘密。
记得中学时陈晓和吴正新是同桌,初三的春天,校园里开满了梧桐花。春风吹来,淡淡清香飘进教室,那种幸福和甜蜜让陈晓至今想起仍觉陶醉。那种纯纯的,淡淡的,甜甜的感觉让人终生难忘。学校教学楼是一幢很旧的两层小楼,墙体上甚至有裂缝,但那时陈晓没有觉得它的陈旧,而是觉得那是一座欢乐的殿堂。校园里只有一个不大的花坛,花坛不远处是两个大土堆,土堆上长满了草,据说那土堆是一户人家的老坟。清明时陈晓曾经看到过坟脚下有一堆烧过的灰烬。但这并没有影响男孩们的兴致,他们在坟堆上跑上跑下,课间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这两个坟堆上找到乐趣的。陈晓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校园环境下度过了快乐的少年时代。那时候吴正新和她同桌,那时陈晓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是老师和同学夸奖的对象。吴正新也是个聪明活泼的好学生,在互相帮助的学习中,吴正新和陈晓在心里渐渐萌发了少年的朦胧情愫。那时候陈晓从书上抬头的瞬间,总能碰到吴正新看她的目光,每天陈晓提着书包走近教室的一刹那,总能遇到吴正新期待的眼光。他们曾经在一块儿读书写诗,原本紧张而枯躁的初三因了这份感情而变得太匆匆。
毕业离校的前一天,陈晓静静地坐在座位上,抚摸着那条她和吴正新共同坐过整整一年的长凳,离别的伤感在心里蔓延。他们将要走进不同的新学校,也许以后见面的机会就很少了。教室里空荡荡的,知了在窗口外的梧桐树上唱着无尽的歌。陈晓又环顾了一下熟悉的曾经给过她欢乐的教室,拿起书包,往教室外走去,走到门口她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吴正新站在教室门口一动不动地看着她,眼睛里充满了离别的伤感和欲言又止的激动。他们就那么站着,互相注视着,一句话也不说。此时此刻,有太多的话要说,可又无从说起。吴正新低头说了一句什么,陈晓没听清,吴正新扭头往外走,陈晓怔怔地看着他的身影消失在梧桐树下。八十年代末,还是一个对于感情矜持的年代。
高中三年在紧张的学习中悄悄流逝,大学第一年陈晓从同学那里知道了吴正新在和中学同学姜小桦热恋。陈晓听到此消息时,心象被蜜蜂蛰了一下,生生地疼。难怪陈晓给他写信,他不回,原来如此。陈晓感到深深地失落和伤害,难道过去的那份感情已经不存在了吗,或者说根本就没有存在过,是自己自作多情了吧。陈晓知道已没有可能或者说没有希望和吴正新有任何恋爱的机会,更不要说结婚和白头到老了。那份真挚的、深深的爱,也许只是陈晓的一厢情愿罢了。那时候满大街都在唱一首叫《花心》的歌,“花的心藏在蕊中,空把花季都错过,你的心忘了季节从不轻易让人懂……”陈晓想,是他藏了心还是自己错过了呢。每次走在街头,看到类似吴正新的身影,陈晓的心还是禁不住“怦怦”地跳。
陈晓到莫雅所在单位实习那年春天的五一前夕,陈晓和莫雅在莫雅家里听歌,莫雅忽然说:“陈晓,咱们俩今年五一放假去北京玩吧,我还从来没去过北京呢。”
“好啊!我也没去过。”陈晓一听说去北京,禁不住激动起来。
“可是,我们没去过,找不到东西南北怎办?”陈晓又有些担忧。
“你忘了,咱们老同学有几个都在北京上学呢,让他们给咱们当导游。”莫雅诡秘地笑笑。
陈晓明白了,莫雅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吴正新的身上。吴正新现在北京上大学,莫雅这次去北京玩是借口,真正的用意是去见吴正新。陈晓心里不知是激动还是为难。激动的是她要和自己曾经那么倾慕的人相见,又能和他一块畅游北京城,那是何等的幸福啊!为难的是自己和好友同时爱着同一个人,而那个人却和另一个他们的中学同学恋爱。陈晓不知道自己的这份感情是否是一个错误。从初中毕业到现在已经六年了,她和吴正新只见过一次面,而且是在众多同学在场的情况下说了几句话。现在的吴正新是什么样的性情,陈晓对此一无所知。她对吴正新的感情和印象还是停留在初中时代,还是那个单纯、聪明、善良的男孩。陈晓的心被要去北京的冲动感染着,她已顾不得想其它了。接下来的几天,陈晓和莫雅一直忙着准备东西,上街买衣服,俩人的心里都充满了对这次北京之行的向往和憧憬,陈晓心里清楚,她和莫雅的兴奋都因了一个缘故,那就是北京有她们想见的人,两个人心照不宣而已。
陈晓如今想起当时的情景,觉得很可笑,不知该如何评述那时的心情。二十岁的年龄是容易激动和冲动的年龄,所作所为也许是不能用三十岁的心态来评价的。陈晓记得那时母亲陪她去做了一身新衣服,陈晓还催着裁缝快一些,她还很自豪地告诉裁缝她要穿这身衣服去北京。启程那天母亲给了她五百元钱,那是母亲一个月的工资,陈晓当时从心里感激母亲,母亲能支持她去,是她没想到的。
火车载着两颗激动不安的心驶向北方,路上的一切风景在她们眼里都是那么美好。二十岁,确实是容易激动的年龄。因为提前打了电话,她们直接去了吴正新所在的学校,走近那幢四层宿舍楼,推开寝室的门,吴正新一个人在等她们。看到他的一刹那,陈晓愣了一下,吴正新瘦了,也更显俊朗,黑色衬衣蓝牛仔裤,那几年流行黑色衬衣,年轻男孩几乎都穿,可穿在他身上,却别有一种潇洒和刚毅。陈晓看到了莫雅看见吴正新时的激动和兴奋,甚至看见莫雅白净的脸上泛起了红晕。后来几年以后,陈晓想这件事时回忆出当时吴正新看见她们时是平静和淡漠的,明显的不太欢迎她们的到来。可当时那颗二十岁的浮躁的心怎么可能注意那么多呢。吴正新带着她们去了十三陵水库,一路的鸟语花香,一路的山清水秀,两颗因有所爱之人相伴的快乐的心。陈晓记得那天的天空好蓝好蓝,水也是蓝的,陈晓想大声唱,大声喊,还有什么比此情此景更让人兴奋和激动呢。
玩了一天,他们拖着疲惫但兴奋的身体走进一家小饭店,吴正新也因了一天的游玩而兴致高昂。他们边吃边喝啤酒,几杯酒下肚,陈晓和莫雅的脸上都泛起了红晕,吴正新一杯接一杯地喝,陈晓不明白他是高兴还是郁闷。喝了一会儿,吴正新抬起头,怔怔地看了陈晓一会儿,说:“陈晓,你的脸,象刚熟的苹果,和初三时一样。”
陈晓低头不好意思地笑了,抬头的瞬间,她看到了莫雅的脸上闪过一丝不快。吃过饭,他们三个回到了在吴正新学校附近的旅馆。已经夜里一点了。莫雅先洗洗躺下了,陈晓泡着自己那双因爬山而磨了五六个泡的脚,浑身象散了架一样。这时,她听见有人敲门,还有一个声音在轻轻喊她:“陈晓,你出来一下。”陈晓听出来是吴正新的声音。她本来想说已经睡下了,但话到嘴边又变成了“好吧,你等等。”
陈晓拔脚从水盆里出来,钻进一双大拖鞋就拖拉着出去了,吴正新站在门口看看她,又看了看她的脚,她不好意思的把脚缩了回去。屋里静悄悄的,大概莫雅已因了一天的疲惫而入睡了。吴正新把门关上,拉着陈晓来到了楼道口。吴正新一屁股坐在楼梯台阶上,双手捧着头,很苦闷地说:“我烦她,对她一点感觉都没有,她还老是追着我不放。”
“我会劝她的。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别人的感觉。”陈晓站在吴正新的对面看着他说。
“你是说你自己吗?”吴正新抬头问。
陈晓没说话,低着头看着自己的脚。吴正新走过去两只手扶在她肩上说:“陈晓,我喜欢你。”说着一把把陈晓搂在了怀里,陈晓傻傻地站在那儿,大脑一片空白,只觉得两片热热的唇贴在了她的唇上,陈晓不由自主地闭上了眼睛。一双手撩起了她的衣服,在她的那对雪白丰满的乳房上抚摸,陈晓感觉要窒息了,没有了思维。只知道任其摆布。陈晓什么时候被拉进那间房子的,陈晓不知道。当她明白过来一切时,她已经由一个清纯的少女变成了女人。她所有的第一次都被这个她曾经爱恋但如今却对他一无所知的男孩夺取了。当一切都结束时,陈晓才发现自己的双手被吴正新抓出了两道深深的红印,才发现衣服被扯破了,扣子被扯掉了。陈晓木木地走了出来,被楼道里的凉风一吹,头脑才渐渐清醒过来,才隐约想起了刚才发生的一切。她才想起刚才自己只知道害怕,她忽然又想起了吴正新向她一步步逼近的那张狰狞的脸。是怎样走进屋里的,陈晓不知道。躺在床上她听见了莫雅均匀的鼾声。她感觉浑身酸疼,头脑还是不清醒,还是没有理清思绪,只是觉得累,沉沉地就睡了过去。
早晨陈晓是被窗外强烈的太阳光线刺醒的,陈晓睁开眼睛,想坐起来,可浑身还是散了架似的酸疼。莫雅已起床了,在忙着洗脸,看见陈晓醒了,就走过来说:“看你睡得死没叫你,快起来吧,昨天说好今天要去长城的。”
陈晓硬撑着起了床,简单洗刷了一下就跟着莫雅出去了。楼下吴正新在等她们,他一边抽烟一边来回踱着。看见她们下来了,一句话没说就领着她们往前走。陈晓慢慢地跟在后面,她觉得还是头晕脑胀,四肢乏力。一路上陈晓没有说一句话,吴正新也一句话没说,莫雅有些好奇地看看她,又看看吴正新。她不明白昨天爬山时还兴高采烈的,今天怎么都像哑巴了一样。长城过去曾是陈晓多么向往和敬仰的名胜古迹啊,来之前,她不止一次地幻想着自己登上长城时的雄伟和潇洒。如今真到了,陈晓忽然觉得没有自己想象的好,也许是心情的缘故。爬长城的过程中陈晓只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往上爬,脑子里却还在想着昨夜发生的事。吴正新也只顾自己往前走,把陈晓和莫雅拉的很远。晚上回到旅馆时陈晓和莫雅匆匆吃过饭准备躺下,莫雅好像已准备好了无数个为什么等着问陈晓。陈晓还沉浸在昨夜的事情中,想着自己该怎么办。这时吴正新在门外喊她,“陈晓,你出来一下。我有句话要跟你说。”
陈晓没理他,吴正新又喊:“你出来一下。”
陈晓慢慢走出去,吴正新在门口一把拉住她就往外走。陈晓被拉到了楼下停车棚旁边的一块草地上。陈晓远远地冷冷地看着他,一句话不说。
“你为什么用这种眼光看我。”吴正新看着她的眼睛说。
“你打算怎么办?”陈晓冷冷地说。陈晓等了一天,她一直在等着吴正新主动跟她说。
陈晓在心里已经跟自己斗争了一天,不知道该怎么办。一方面自己的一切已被他夺走,另一方面陈晓知道吴正新心里也许根本就不是真心喜欢她,也许是一时的冲动,也许自己只是一个被耍弄的对象。可骨子里的那份虚荣和所谓的自尊,让她一直不肯开口要求吴正新对她负责任,而是等着他主动提出来。
陈晓甚至还想莫雅怎么办,自己以后怎么面对她,吴正新和姜晓桦已恋爱几年,大家都知道的,以后怎么面对老同学的眼光,而且陈晓还记得那天晚上吴正新好像还说过他和姜晓桦已发生关系一年之久了。吴正新那晚还说过他只是喜欢陈晓,他还说喜欢并不等于爱。自己算什么,多傻啊!陈晓在来之前还在梦想甜蜜的感情,这一切不正是自己想要的和向往的吗? 如今有了一个很好的抓住的机会,陈晓又不知该怎么做了,又忽然觉得这一切不是自己想要的。陈晓一边想一边等着吴正新的回答。
“我不知道。”吴正新思索了一会儿淡淡地说。
“你是不是把我看的一文不值?”陈晓气愤而伤感地说。
“姜晓桦也问我是不是把她看得象垃圾。我确实不知道该怎么办?”吴正新掏出一根烟点着,吸了几口又扔了。一把抓过陈晓的胳膊说:“来,亲我。”
陈晓忽然心里生出几分凄然,这一切不是自己想要的。她所期望的和眼前的情景相差太大了。吴正新却丝毫没有意识到陈晓的神情,他拉过陈晓在她耳朵边轻轻说了两个字,陈晓听清楚了,他说的是“做爱。”说完就开始伸手脱陈晓的裤子。陈晓感觉到了一种说不出的气愤,怎么会是这样呢,这一切和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样。想象中的甜蜜和浪漫完全消失了。陈晓挣脱掉吴正新的手,象诀别一样地在吴正新的脸上亲了一下,她感觉到自己因缺少睡眠和不适应北京的干风而干裂的嘴唇,贴在吴正新的脸上是凉凉的干干的。她轻声说了一句:“走吧。”扭头往楼梯口走去,吴正新也跟在后面走出了草坪。
陈晓回到屋里时看见莫雅正在等她,看见陈晓进屋,问了一句:“怎么了?”陈晓低着头答非所问地说:“神经病。”她是说吴正新,莫雅象明白似的不再作声。陈晓往床上一躺,什么也不想说,不知道是失落还是伤感。可是她太累了,不知不觉一会儿就睡着了。第二天醒来时陈晓看见莫雅在收拾东西准备出发的样子,陈晓问莫雅:“怎么了。莫雅?”
“吴正新刚才过来说他有事回学校了,不陪咱们了。”
“那好吧,咱们也回去吧。”陈晓说完这句话忽然想起在北京的表哥曾打电话给她,说要带她去香山玩。陈晓不想去了,北京的一切如今对她都没有吸引力了。她只想好好睡一觉,好好静下心来整理一下思绪。
怎样回到家里的,陈晓几乎没有记忆,她只记得一路上都在发呆,任凭莫雅怎么问她,她都不说一句话。吴正新一直到她们离开都没有露面,莫雅曾给他打过电话,也没找到他。回到家后陈晓也给他打了无数次电话,接电话的人一直说他不在。陈晓开始给他写信,她想即然吴正新躲着她不肯接电话,那信他总应该能收到吧。陈晓开始一封接一封地写信,每天都写到深夜,她往往写着写着泪水就流下来,信上的字也因此斑斑驳驳。陈晓说不清是为什么哭,为自己懵懂无知的爱,为自己失落的一切,为吴正新的绝情。也许都有吧。一封封的信寄出去,她仍没收到一封回信。她又开始发疯了般一次次打电话,终于有一次电话打通了,她一听见吴正新的声音就无声地哭了。那边的吴正新只说了一句话,“就当做了一场恶梦吧,没有结果的东西何必浪费感情呢。”说完就挂了电话。陈晓握着电话愣在了那儿,自己那么看重的感情,自己所有纯真的付出,换来的就只是这一句轻描淡写的话,就当做了一场梦,难道这一切是可以用一个梦字了解的吗?陈晓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她对吴正新所抱有的一点点希望也都消失了。她这才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多么大的错误,自己曾经看得神圣的一切,在别人的眼里原来一文不值。自己所有的付出在别人看来竟那么地轻描淡写,毫无价值。以后的许多个日子她都不知道是怎么过来的。她甚至不敢上街,怕看到那些成双成对的情侣,怕看到写有“北京”两字的招牌,怕见同学,怕同学说出“吴正新”三个字,
这一切都让她感到窒息地疼痛。可她仍没有勇气去找吴正新,她怕听见他对自己的嘲笑和轻描淡写的无所谓,她怕听见吴正新把她所认为的一切美好和纯真践踏在脚下,她甚至听见了践踏的吱吱声。整个夏天她除了上班就躲在屋里不敢出去,上班的路上她不敢抬头看路边的人,她害怕看见触动她痛苦神经的一切。直到那一次她在上班的路上无意抬头的瞬间,看见了那个熟悉的身影,她看见吴正新和姜晓桦说说笑笑地朝着她这个方向走过来,姜晓桦象什么事都没有似的和她打了个招呼,吴正新象没看见她一样漠然地走过去。那一刻,陈晓感觉时间都停止了,她只听见耳朵嗡嗡地响。她一直坚守着独自承受的痛苦在此时彻底崩溃了,她已顾不得许多了,她需要找个人倾诉,哪怕这个人听罢她的话把她看得一文不值,她也不在乎了,她只想找个人说说发生的一切。当陈晓把莫雅约到厂子后面的一块草地上泪流满面地把所有发生的一切告诉莫雅时,莫雅一句话没说,全然不顾痛哭流涕的陈晓。陈晓知道自己也在无形中伤害了她,她心中倾恋的美好形象在此时倒塌了。从北京回来后,她不止一次问过莫雅到底发生了什么,莫雅一直搪塞她,可尽管莫雅不说什么,聪明的莫雅依然感觉到了什么,从北京回来后,她不再和陈晓讲吴正新了,也不再和陈晓象过去一样亲密无间了,莫雅变得少言寡语了,她一直追问陈晓那天吴正新把陈晓叫出去说了什么,是不是关于她的事。现在莫雅知道了一切,并不是她想象的说了她什么,而是一个更大的秘密,这使她也受到了很大伤害,她一方面知道了自己曾经怀疑过的陈晓对吴正新的感情,另一方面她知道了她一直爱的人的真正面目,这一切打破了她心中的一切美好。
陈晓经历了无数个漫长难熬的不眠之夜,泪水浸泡过无数次枕巾。她的脸变得苍白而消瘦,可她一直都没有勇气去找吴正新。一方面她心里的那份善良让她不忍心去争取他而伤害姜晓桦;一方面她觉得自己已经是他的人了,不嫁给他嫁给谁。她一直等着吴正新来找她给她一个答案,不管是什么答案。另一方面她又怕一旦吴正新真来找她,她周围的人会怎么看她,她的同学朋友会怎么看她,在这个小县城里,有一点风吹草动就会掀起轩然大波,况且因为吴正新和姜晓桦的早恋,曾让几乎所有知情的人议论纷纷,还有吴正新的父亲是这个小县城里有名的暴发户。那个时候年仅二十岁的她内心虽很脆弱,思想很简单,可表面上却去不掉那种她周围的和她同龄女孩中几乎皆有的那种虚伪和虚荣。内心虽很痛苦,可表面上她却装出很洒脱没事的样子,象过去一样一有空就和同学一块跑出去玩,甚至有两次在街上见到吴正新她都装出无所谓的样子。可是原来皮肤极好的她眼角开始有了皱纹,因长期失眠导致的内分泌失调使她的脸上起了无数个小疙瘩。更多的时候她是后悔,后悔这发生的一切,后悔不该去那趟北京,她有时候静下心来想想,又觉得吴正新在玩弄她,在耍她,而自己却稀里糊涂被她夺走了一切。陈晓想想自己多么愚蠢啊,曾经爱他爱到愿意为他付出一切,甚至为他死都心甘情愿,可是这一切又换来了什么呢?这一切使她看到了吴正新的自私、冷酷与虚伪。直到这时候她才静下心来想想吴正新这个人,想想她对吴正新的爱。吴正新在高中时就经常逃学,经常和一些成绩不好、爱打架的同学混在一块儿,高中读了四年,换了四所学校,没考上大学,父亲掏钱给他“买”了一个名牌大学,他生活奢侈懒散,整天打牌喝酒且不爱学习,以家里有几个臭钱作为炫耀的资本,他把莫雅对他的爱和追求当作笑料讲给他的酒友听,这样的一个男人值得她爱吗,值得她为之付出,为之痛苦吗?当陈晓想到这些时,心里那些隐隐约约的悔恨就实实在在地呈现出来了,这种悔恨随着她认知的清晰日益强烈,她深深地陷进了这种极度的后悔当中,这种悔恨折磨着她,使她情不自禁地朝自己脸上扇了几个巴掌,狠狠地,仿佛这一把掌下去扇掉的是她的耻辱与错误,可这一切仍不能消除陈晓由悔恨而带来的耻辱,这种耻辱的感觉更折磨得她彻夜难眠。在一个静悄悄的晚上,父母都出去了,家里只剩陈晓一个人,她找到了父亲因脑神经衰弱而买的安眠药,倒了一把吞了下去。陈晓觉得既然时间已不能倒退,失去了的已不能挽回,那就让一切结束吧,包括哪些耻辱,还有自己的幼稚愚蠢所犯下的错误,都统统完结吧。一阵电话铃声打乱了她刚刚进入的梦乡,她跌跌撞撞起来接电话,打过来电话的老同学听出了她声音的异样,从家里跑过来把她带到了医院,她没有死成。陈晓清醒过来的一刹那,浑身冒冷汗,为自己的糊涂而感到后怕,也深深地感激那位把她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的老同学。
清醒过来的陈晓又使劲地扇了自己一个巴掌,为那样一个给自己带来伤害、痛苦和屈辱的人去死值得吗?已经为他付出了那么多,换来的只是侮辱,若再为他去死,那他更会把自己看得一文不值。陈晓真希望这一切赶快过去,永远过去。 她永远都不要想起,永远永远永远……
陈晓永远都记得吴正新不顾她满脸的泪痕说过的话:“我只不过是犯了一个错误,就像不小心打碎了一块玻璃……”她在他的眼里只不过是一块玻璃。玻璃碎了,就只能是垃圾了。
莫雅在知道一切之后就开始和其它男孩谈恋爱了,陈晓的痛苦和屈辱换来了莫雅的觉醒和轻松。陈晓每看到莫雅和男朋友在一块儿的亲密,就感觉心口阵阵地疼。
陈晓是在两年后的那个秋天见到于善的。那时痛苦孤独、满脸疙瘩的她被单位派去于善所上大学的那座城市去学习,学习的地方离于善所在的学校很近。陈晓星期天感觉很无聊,就到附近的公园转悠,在一个石碑旁她念上面的字:“难得糊涂”。
“是啊,人有时候就该糊涂一些,糊涂的人才能幸福,凡事别想得太明白,太明白了就有了痛苦了。”陈晓扭头看到旁边站着一位和她年龄相仿的大男孩,清秀而俊朗,眉宇间透着英气与豪爽。男孩看着她笑了笑,问她:“还记得我吗?”
陈晓看着他那张生机勃勃的脸,在记忆里搜索着,只是觉得面熟,就是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更想不起来那个男孩叫什么名字。
“高一时学校举行运动会,咱们俩一块儿主持的。”男孩笑着说。
陈晓这才想起来,这个比她高一届的男孩在一次全校运动会上是男主持,而她是女主持,两个人曾经很好地配合很成功地主持过一场运动会。没想到会在这儿碰到他,陈晓也为这次相遇感到很兴奋,分开时他们互留了通信地址。
回到家后陈晓又开始了往日的生活,一个星期后她却意外地收到了一封信,是于善写来的。于善的字很好,洒脱中带着一丝娟秀;于善的信写得文采飞扬,声情并茂,字里行间透着一股才气。以后的每个星期陈晓都能如期收到于善的信,于善夸奖陈晓中学时的学习勤奋与为人的热情,于善夸奖陈晓的清秀与多才。相对于吴正新的冷落及对她的蔑视与侮辱,陈晓越来越感觉到于善的可爱。虽然她还沉浸在对往事的无尽悔恨中,虽然她对于善没什么感情,可是那一封封炙热而真诚的信一次次让陈晓感动得热泪盈眶,是那些信使她在那些灰暗的日子里感到了一丝阳光,使她那颗受伤的心因这一封封的信而感到了一丝安慰。于善在两年间给陈晓写了二百多封信,这二百多封信陪伴着陈晓度过了无数个伤心的日子。陈晓也由过去对于善的平平淡淡渐渐转成了倾慕与爱恋,每个星期一收信的日子都变成了她盼望的日子。陈晓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就为这陪她度过痛苦日子的二百封信,无论怎样,这一生都要好好待他。
陈晓和于善结婚的时候他们俩都没什么钱,俩人到民政局领了红红的结婚证就算是结婚了。没有隆重的婚礼,没有漂亮的婚纱,也没有来祝贺的人们。他们就这样结婚了。可陈晓却一点都没觉得寒酸,她觉得很充实,这个世界上有一个男人珍惜她,在乎她,欣赏她,愿意为她而奋斗,这就够了。那些婚礼上的排场和热闹是给别人看的,陈晓不愿为了别人的眼光而活着,她只想活得充实一些,实在一些。那些有钱人和她有什么关系呢,吴正新家里很有钱,他穿名牌,吃大餐,出入高档酒吧。可是他不懂感情,更不知珍惜和尊重别人的感情,她为他痛苦了几年,把自己最纯真的感情都给了她,到头来换来的是他的诽谤和侮辱,甚至吝啬到连一封信都不肯给她回。比起吴正新,于善给予陈晓的已经是太多了,于善给了她赞美、鼓励和无私的爱,使她重新又燃起了生活的希望,也使她平生第一次感受到了爱人间相儒以沫的美好和伟大。这种感情才是真正的爱情,象一坛浓郁的酒,陈旧中带着甜香,让人回味无穷。
莫雅早在一年前就结了婚,并且有了一个可爱的小宝宝。一家三口过着平淡而幸福的生活。
木桐结婚后的第十天就搬回了娘家,她的丈夫张宏每天不到十点不进家,到家后一句话不说倒头就睡,木桐做了一桌子的菜就是等不到他,偶尔等到一次,也是一句话不说闷头吃完就走。木桐忍不住问了他一句,他就和木桐吵起来,在争执中,张宏动手打了她。从此木桐就住进了娘家,张宏也曾经去叫过她,但每次去都是大喊大叫,不像是认错求木桐回家的,倒象是去寻衅闹事的。双方父母也都从中劝解,可毫无作用。陈晓也曾劝过木桐好好和张宏谈谈,毕竟俩人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有什么解不开的疙瘩呢,木桐说她不想看见张宏,他们之间没有感情,也无话可谈。陈晓感到深深的惋惜和悲哀,为好友木桐不幸的婚姻。她想起木桐在没谈好对象之前木桐母亲的愁眉不展与喋喋不休;想起木桐和这个小县城有名的富商之子订婚后木桐母亲的笑逐颜开。木桐从小就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从来都是看母亲的脸色形事,在婚姻大事上她仍做了妥协,可结果是这个样子。陈晓无法评价这一切,她知道天下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母亲,所有的母亲不管做了什么,不管造成了什么样的结果出发点都是因为爱。木桐就这样在娘家住了下去。后来,张宏提出了离婚。木桐没怎么考虑就答应了,她父母曾劝过她让她试着找张宏和谈,可一项听话的木桐这一次却没有听母亲的话,毅然决然地同意了离婚。木桐短暂而没有爱情的婚姻在结婚的第十天破裂,两年之后瓦解。
离婚后的木桐渐渐的胖了,精神也好了,有一次她去找陈晓,陈晓意外发现从不修饰的她居然什么时候割了双眼皮,还画了淡妆。看到木桐的改变,陈晓感到欣慰和高兴,木桐终于要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了,终于有了生活的激情了。陈晓结婚后,丈夫于善去了北京,因为没钱没势的他,没有能力在这个要靠金钱和权利疏通关系,才能找到工作的小城市里生存,只好揣着大学文凭来到了可靠能力和才识生存的大都市,陈晓因工作原因留在了家里。分居的日子是寂寞和失落的日子,陈晓经常去找也是独身的木桐诉说心里的烦恼。木桐说母亲又在托人给她介绍对象,都是些离过婚带着孩子的比自己大很多的老男人。木桐说她真不敢结婚了,对任何人都失去了信心,看哪个人都不顺眼,也没有心情谈。陈晓安慰她说,不要太挑剔,能吃苦有上进心就足够了,最主要的是要找个真心对自己好的负责任的男人。
以后的日子陈晓在照顾孩子和上班的匆忙中匆匆飞逝,生活也因孩子的到来而变得紧张而忙碌,她没有了时间和好友相聚,只是偶尔想起打个电话问候一下。这期间陈晓也听说了一些木桐的消息,断断续续地听说她和几个离过婚的男人见过面,但也没有特别合适的,有一次陈晓把木桐约出来想要和她聊聊,几个月没在一起说说话了,也不知道木桐近况如何。在约定的小饭馆门口见面时,木桐的状态让陈晓吃惊不已。木桐没有了刚离婚时的精神和轻松,更多的是一种无奈的颓废和迷茫,两只眼睛没有光彩地看着来来往往的汽车,脸庞消瘦而没有光泽。叫了两小腕他俩都爱吃的水饺,又要了两个小菜,两个人边吃边聊,其实与其说聊不如说是陈晓问木桐答。
“最近怎么样,有合适的吗?”陈晓看着木桐无精打采的眼睛轻轻问,她生怕自己问话方式的不对会引起木桐心里的不快。
“不想谈,没意思,凭什么我就得伺候他们,天天给他们做饭洗衣服还要看他们的脸色。”木桐低着头闷闷地说。
“木桐,你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两个人之间付出是相互的,是心甘情愿的,不存在该不该伺候的问题。为自己心爱的人付出,辛苦也是值得的。”陈晓放下手中的筷子认真地说。她觉得木桐现在的心态不对,她应该帮她调整一下心态。
“那些男人都三十多岁了,孩子都上小学了,还不知道尊重人,我正上班就打电话让我出去陪他玩,我说在工作,他却说你那工作少上一会儿有什么,非得让我出去,说我若不出去他就到我们单位找我。还有一个男的,半夜三更还往我家打电话,害得我一家人都不得安宁。你说这样的男人我怎么能为他们付出。”木桐气愤地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声音也因气愤而有些颤抖。
“这些男人确实不行,不值得为他们生气,别理他们,你还会认识好男人的。”陈晓爱怜地安慰木桐,也为木桐的不幸而感到伤感。
“你是知道的,我虽然结过婚又离过婚,可我只在他家住了十天,而且我和他也从来没住过一块儿。可他们给我介绍的,都是些离过婚的三四十岁的男人,有的还带着孩子。为什么我要找这些人结婚呢?不如不结婚。”木桐说着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陈晓看着木桐眼泪汪汪的眼睛和不施粉黛的瘦削的脸,不知该说什么好。在这个小县城里,只要你走了结婚的过场,哪怕什么实质性的东西都没发生,离了婚就是个让人用异样眼光看的女人了,离过婚的男人可以找没结过婚的黄花姑娘,离过婚的女人不管多年轻,不管有没有孩子,都只能再嫁比自己大许多的带孩子的男人。这个小县城女多男少的比例失调使好多条件很好的漂亮姑娘都找不到合适的对象,更何况木桐这样的挂着离过婚牌子的女人呢。陈晓也感到了一丝无奈,很多时候人都不能按自己的意愿去生活,你不能改变现实生活,只能让生活改变你。陈晓不也是在无数次无奈的现实面前学会了向生活屈服的吗?几年前的感情创伤,结婚后没有房子没有钱的穷苦日子,有了孩子之后不工作没饭吃,出去工作孩子又无人照看,雇保姆又没钱的窘迫,多少个夜晚陈晓愁得睡不着觉,多少次孩子闹夜一夜没睡的她,第二天照样得硬撑着去上班。当苦难摆在你面前时,你无路可走,只能咬牙硬撑,撑一撑也就过来了。有时候人不是为自己活,为孩子为父母而活,为身边一切值得付出的人而活。陈晓想把这些话讲给木桐听,可她不知道该怎样跟她说,毕竟婚姻的选择和生活中遇到的现实的困难是不一样的。陈晓知道婚姻是不能忍的。陈晓只告诉木桐说:“他年龄大些没关系,有孩子也没关系,只要他是真心对你好,心里有你就够了。你对吃穿的要求也不高,有没有钱也没关系,再找一定要找真心实意爱你的人。”
临走时木桐看了看陈晓关切的眼光,苦涩地笑笑说:“我会没事的。照顾好孩子,听说近段流行感冒,你要注意。”
陈晓是在一个月后的一天下午从莫雅那里知道木桐自杀的消息的,陈晓听莫雅说完的刹那,感觉头哄地一下要爆炸,她以为自己听错了,一遍又一遍地问:“是真的吗?不可能的,你肯定弄错了。”
“我也是今天下午才听说她火化的消息的,是她的同事说的……”莫雅说了什么陈晓已听不清了,泪水顺着她的脸颊往下淌,她在心里默默地说:“木桐,你怎么这么傻,你怎么可以让父母忍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你怎么可以让你的朋友为你伤心呢?你太自私了。有什么想不开的为什么不找朋友好好说说呢。”陈晓伤心的同时也感到了深深的内疚和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有多抽出些时间关心关心她呢,为什么没有多给她打个电话呢,作为朋友自己是不是太自私了。如果自己多抽出时间好好和她谈谈,也许就能挽救一个年轻的生命;如果那次分开之后,自己能多给她些关心,好好劝劝她,也许她会想开的,自己不是也从死亡的边缘上走过来了吗。可一切都无法挽回了,人死不能复生。一个年仅二十六岁的生命,一个她所在单位唯一的女大学生就这样没有了。她的一生,没有多少快乐,没有经历过真正的爱情,没有一个男人真正爱过她,给过她关心和爱怜;作为女人她没有真正体验过为人妻为人母的幸福,更无缘体验子孙满堂的欣慰。留下的是父母无尽的白发和伤痛,还有亲朋无尽的遗憾和哀叹。陈晓说不清楚木桐的自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她严厉的家教下形成的内向悲观的性格?是命运的不公?是身边人对她的冷淡?是她自身思想的封闭?都是,又都不是。陈晓想不清楚也得不出最终的答案。
陈晓不知道这一切是自身造成的还是社会造成的,总之,不该发生的发生了,该发生的也发生了。木桐的死是对生命的一种绝望,还是对自己过去婚姻选择错误的一种不能自拔的悔恨,也许都是,也许又都不是。也许她感觉人的生命本身的存在就很无聊,既然经历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之后,还要最终归于平静,归于虚无,那这个过程的长短也就无意义了。也许木桐也就是遇到了解不开的结,她只想好好睡一觉,让自己的大脑好好休息一下,然后再重新开始,陈晓自己不也是曾因痛苦到无力自拔而只想昏睡吗,只是陈晓是幸运的,她遇到了一个救她的人,而木桐是不幸的,没有一个人想到去救她,哪怕是父母亲朋。木桐的一生是孤独的一生,是很少有笑声的一生,是不完整的一生。为什么女人用全心的付出换来的只是痛苦和生命的自我摧残?陈晓想不明白,她想也许是女人自己思想的狭隘与幼稚吧。陈晓在悲伤与失落的同时也在心里告诉自己,绝不能让同样的悲剧在自己的后代人身上重演。从小培养孩子坚强的心里素质,培养孩子遇到问题要学会思考,理智选择,是为人父母最应该做的吧。
时间在孩子的一天天长大中飞逝,转眼一年又过去了。陈晓从孩子的巨大变化中感觉到了自己青春的消逝。陈晓在参加老同学聚会时偶尔也听说一些吴正新的消息,无非是吴正新又跟哪个女孩同居了,又因为什么事把人打伤被拘留了,因参与赌博被公安抓走了,等等。陈晓听见这些就像是听一个和她毫不相干的故事,听过了也就忘了。时间可以冲淡一切,真的是这样,不管是多么深的感情也不管是多么深的怨恨,都会随时间的流逝归于平淡。
陈晓来到了北京,和丈夫一起开始了在这个大都市紧张而忙碌的奔波,在一块儿的时间越长他们之间就越多一些默契少一些争吵。他们为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家而努力着,尽管有时候也因困难而互相埋怨,也因贫穷而欲哭无泪。可他们都知道,不管怎样生活会越来越好,房子要买了,孩子要接来了,一家人要团圆了。春天已经过去了,夏天已经来临,夏天可是个枝繁叶茂的生长季节和收获季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