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音诗画∮三重奏]当有人一头掉进大海……

[音诗画 ∮ 三重奏]当有人一头掉进大海……

作者:青谷

《伊卡洛斯坠落》 1558年 (荷兰)彼得﹒勃鲁盖尔  现藏比利时皇家美术博物馆

卡洛斯不幸坠海,是源于希腊的神话传说。故事大意是伊卡洛斯的父亲代达罗斯是当时最聪慧的艺术家和工匠,他奉命到克里特岛为国王建造神奇的迷宫,不知怎么惹到了国王。国王一怒之下将父子二人囚禁在石堡中。不久,代达罗斯想到了脱逃妙计。他留下剩饭诱捕海鸥飞入高塔,然后耐心收集鸟羽,同时从蜡烛里收集蜡滴,以羽毛、线和蜡为自己和儿子各黏制了一双翅膀,准备好飞向自由。父亲替儿子绑翅膀时,警告他不要飞太快或太高,以免阳光把翅膀融化。逃出囚禁的伊卡洛斯却越飞越高,根本听不见父亲在后面不停叫他。眼看接近太阳,翅膀上的羽毛纷纷掉落,此时惊醒,为时已晚,父亲想去接住他,也来不及了,眼睁睁看着儿子掉进大海。满怀悲伤和绝望的父亲回到家乡,把自己身上的翅膀悬挂在阿波罗神殿里,从此不再飞翔。

后来,这故事成了西方文明中一个重要的象征性隐喻。仅以美术来说,有好多画家画过同样题材来理解其中的内涵。

毕加索在1958年,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绘制了由40块画板拼接、总面积近90平方米的巨幅墙画《伊卡洛斯的坠落》。大海、沙滩和抽象的裸体男女,画幅中央有一个头朝下坠落的骨架形象。

“野兽派”创始人马蒂斯,71岁接受了一次大手术,坐上轮椅后,无法再创作架上绘画,就用纸和剪刀创作了《伊卡洛斯的坠落》。翅膀刚刚滑落,身体和空气擦出金黄色火花。在黑色人物左胸位置拼贴了一颗红色心脏,是整幅画的点睛之笔。

英国画家詹姆斯·德拉波的《哀悼伊卡洛斯》,则把死后的伊卡洛斯放在画面正中绝对第一的位置,海中仙女围绕着伊卡洛斯。周围人物的悲痛,把事件的悲剧性强调得更直白。

勃鲁盖尔这幅画则用另一种独特的观察视角和创作手法。他选取的不是伊卡洛斯落水死亡后的画面,而是坠落大海的瞬间:碧蓝的海水波澜不惊,岸边农田中,扶犁的农夫成为画面中心。牧羊人仰头而立,像是放空自己。近处航船趁着晚风,收帆回港。近处有人在垂钓,远处小镇在太阳余晖下,显得十分安谧。甚至农夫犁田的尽头,有一具死尸在林中隐约可见。伊卡洛斯在哪里呢?也得仔细找,才发现画面右下角岸边的海水里,一个溺水人正在挣扎,两只腿脚拍激出浪花。这就是伊卡洛斯。勃鲁盖尔让伊卡洛斯的悲剧和静谧祥和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悄无声息的悲剧,更呈现惊心动魄的力量。

可是!——我定要舒展

我的翅膀!

我定要前去那里!

允许我飞翔!

(他纵身跃入空中,他的衣服将他的身体支持住一会,他的头上放光,光尾拖在后面。)

合唱:伊卡洛斯!伊卡洛斯

真令人心伤。

——《浮士德》悲剧第二部第三幕第三场

彼得﹒勃鲁盖尔(约1525-1569)

一个农民的儿子,生于荷兰北部勃鲁盖尔村。他仅活44岁,最旺盛的创作时期也就五年,而且性格怪癖,古怪的画意令人百思难解。所以很长时间里,人们一直低估了这位真正的大师的重要性。就在一百年前,要买一本他的画册也不可能,因为根本不存在。而如今,我们确知他并非是19世纪艺术评论家所认为的,只是一介平凡无奇的农夫,相反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化修养之士,他与当时社会的精英分子相交甚笃。即使现在我们对他有更多了解,很多方面仍然让人看不透,就像莎士比亚剧中角色一样令人捉摸不定。他的工作风格务实苦干,为人类留下了丰厚的不朽之作。

《伊卡洛斯坠落》局部

《伊卡洛斯坠落》局部

美术馆

(英国)w.h.奥登

关于苦难他们总是很清楚的,

这些古典画家:他们多么深知它在

人心中的地位,甚至痛苦会产生,

当别人在吃,在开窗,或正作着无聊的散步的时候;

甚至当老年人热烈地、虔敬地等候

神异的降生时,总会有些孩子

并不特别想要他出现,而却在

树林边沿的池塘上溜着冰。

他们从不忘记:

即使悲惨的殉道也终归会完结

在一个角落,乱糟糟的地方,

在那里狗继续过着狗的生涯,而迫害者的马

把无知的臀部在树上摩擦。

在勃鲁盖尔的《伊卡鲁斯》里,比如说;

一切是多么安闲地从那桩灾难转过脸:

农夫或许听到了堕水的声音和那绝望的呼喊,

但对于他,那不是了不得的失败;

太阳依旧照着白腿落进绿波里;

那华贵而精巧的船必曾看见

一件怪事,从天上掉下一个男孩,

但它有某地要去,仍静静地航行。

(查良铮译)

伟大艺术家都是灵犀相通的。勃鲁盖尔的高超之处,在近四百年后的1938年夏天,被一位英国年轻诗人奥登寓居布鲁塞尔时,在皇家美术馆看到其画作的瞬间,敏锐发现了明亮色调的背后,有一种对人性现状不寒而栗的悲观特质。两年后,写了揭示苦难发生及人们对待苦难态度的深沉诗篇《美术馆》。

正如诗歌标题提示的,“美术馆”是保存、展示艺术品的公共设施,是人们驻足“观看”的场所。而奥登作为“旁观者”对勃鲁盖尔等古典大师画作的品鉴行为,更多是一种私人体验。

1938年,正是他思考个人与公众关系的一年。在他选编的《牛津轻体诗选》导言里,洋洋洒洒又入木三分地探讨了艺术家与公众的重要命题。他认为:“一个社会的同质性越强,艺术家与他的时代的日常生活的关系就越密切,越容易传达自己的感受,但也就越难做出诚实公正的观察,难以摆脱自己时代的传统反应所造成的偏见”;反之,“一个社会越不稳定,艺术家与社会脱离得越厉害,他观察得就越清楚,但他向别人传达所见的难度就越大”。

卡洛斯式的艺术家飞离地面离开人群,飞得越高、越远,摆在他们面前的结局只会是坠落,最终扎进永恒之母——自然——的怀抱,从此不再有音讯。青年奥登也曾插上伊卡洛斯的翅膀,在“焦虑的时代”迎风高翔,他借助俯瞰的目光获得了人类大家园的整体图景,留下了意味深长的沉思和颇有预言性的启示。而伊卡洛斯的悲剧性命运恰在于“飞得太高”,他颇为严肃的飞翔冲动并不能影响和改变普通人的生活轨迹。

王佐良在《英国诗史》里专门有“奥登一代”一章提到这首诗,说他看重这位古典画家对人生的痛苦了解之深,就是一种现代看法。又指出画中村民眼看别人遭难却无动于衷,“安闲地从那桩灾难转过脸”,这是现代笔法,用“安闲”更衬托出一边有人死亡,一边别人照常过日子的人生处境。而这糟糕不堪的人类处境,如飞白评析此诗说的:“人们对人世间的苦难、对探索者的失败、对殉难者的牺牲,竟是如此视若无睹,麻木不仁。”现在和未来不也一样,有哪个人保证不再一次次重演?

基辛 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

视频来源:腾讯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作曲家穆索尔斯基肖像 1881年(俄国)列宾 现藏特列恰柯夫美术馆

而真正的艺术家,对掉入大海的人不会转头不顾。相反,当灾难尚未临头,他们就尽力伸出援手而不让落进黑暗的深渊;当悲伤无可挣脱,悲剧已成定局,任何一个血肉生命的冤逝、罹难或牺牲,又唤起他们深切的哀泣、悲悯与感念。

莫索尔斯基35岁写的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是来自他观看展览会得到的灵感。现在,人们公认是19世纪俄国最有独创性的钢琴曲。他极富创造力和影响力的天才的重要性,甚至所谓不规范的个人创作方式,对瓦格纳以后的现代音乐有关键性影响。其实这部痛苦的深情之作,真正诞生于苦难人生几乎要压垮他的时刻。30岁前后,母亲去世,酗酒挥霍,人生走到了低谷,健康状况已很糟糕。这时他结识了比自己小3岁的建筑师朋友哈特曼。哈特曼比任何人都了解他,是莫索尔斯基最友爱可亲的音乐支持者。莫索尔斯基也以组歌《育儿室》中的歌曲献词表达对朋友的友谊。谁料哈特曼1873年夏天因心脏病猝然去世,年仅31岁。第二年春天,在为哈特曼举行的遗作展览上,看到陈列了亡友的400多幅设计图、素描、水彩画等作品,触发了心中的全部哀思与热情,乐思和音调源源而来,几乎一挥而就完成了《图画展览会》。是残酷生活的打击,让他站到了人生庄严的起点。

在《图画展览会》描述11幅画并以“漫步主题”连接的全部16个乐段中,第4“古堡”和第14“以死亡的语言和死者对话”特别值得提一下:“古堡”是一首中世纪的幻想曲,像歌唱又含有悲痛的升G小调行板,描述了古堡前吟游诗人的歌唱,让人想起希腊神话中父子在阴森死寂的石堡中为自己黏制翅膀,准备好逃出囚禁的日日夜夜。在“以死亡的语言和死者对话”标题下,有莫索尔斯基自己写的注释:

“用拉丁语很对,亡友哈特曼的创作精神带着我向骷髅走去,向骷髅发出呼唤,骷髅里开始发出暗淡的红光。”

确实,莫索尔斯基后来越陷于悲惨境地,无处栖身,踯躅街头,一贫如洗,才42岁,看上去竟像个老人,1881年3月28日病逝于士兵医院。

著名画家列宾(见上图)为他画的肖像画,是他逝世前两星期,列宾听到他病危的消息后,立即从莫斯科赶到彼得堡士兵医院,用整整四天时间,为好友留下了动人又充满悲怆的最后形象。

在列宾的回忆录里,有一段辛酸又包含鸣不平的记录,反映了穆索尔斯基在当时音乐界不仅不为人所瞩目,还是被讥笑的对象:

“唉,斯塔索夫没有活到今天(艺术批评家斯塔索夫曾提出,创作斯拉夫作曲家群像的油画中加上青年作曲家鲍罗丁和穆索尔斯基的建议,未被采纳反遭嘲笑),亲眼看到全欧洲都承认俄罗斯音乐界的这位稀有天才——穆索尔斯基,如今回想起来无限惆怅!那会儿,我们音乐风尚的监护人,都是在浪漫主义的靡靡之音严格训练下培养出来的,他们连提都不愿意提当时已崭露头角的这位祖国天才的名字。……”

艺术的记忆:名画背后的世界史

摄影与诗歌文艺书店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三重奏  三重奏词条  一头  一头词条  大海  大海词条  有人  有人词条  
心情

 谁的春天,谁的青春

箱底的那些泛黄的照片,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的照片,抚去岁月的尘埃,记忆就像潮水一般涌入我的心中,那个如歌一般悦耳动听的春天开始了它的浅唱……花儿在阳光的滋养下绽放...(展开)

心情

 《畅游花海》房海林

又是一年花开季,足踏春风望眼开。春到林州,万物复苏。春天是文人笔下的永恒主题,春天是农人们的耕耘的季节,春天是各行各业筹划希望的开端。随着冬寒在屡战屡败中,阳气...(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