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短暂的“知心姐姐担当”期间,听到过好几个人相同的苦恼:“和父母没话说怎么办?”其次数几乎仅次于“还会再爱吗?”“我还能相信爱情吗?”而屈居第二。
经常不耐烦的我,面对这个问题倒总是很耐心,分析一下双方的心理,末了总是说:一定要找一件共同的事情做一做,就会渐渐有共同话题了。
再简单粗暴一点那就是:去买个房子吧!
母亲离世后半年,我背起书包去了镇上读高中。再回家的时候,和父亲吃饭都尴尬了起来。尽管小时候他因为更温柔随和,父女的关系其实比母女更为融洽。可是少了一个成员的家庭,总归是很冷清的。他总是希望我好好读书,没心思听我的故事。再说回家的时间又少,我学校里的那点儿事还没来得及分享就忘记了。他后来陆续也有了女朋友,跟我的个性很不搭调,于是就越来越沉默。
这种状况,一直到读大学,工作,互相之间都秉持着“你过得好就好”的宽厚态度,报喜不报忧,准确来说,其实都没什么可报的。哦,到了晚婚年龄,终于有了一个话题,那就是“怎么还不结婚?”“什么时候带男朋友回来?”每到这时,我先解析一下社会大环境,再分析一下我没有男朋友的原因,最后信誓旦旦地发布一下接下来找男友的对策,话题就干巴巴的结束了。
直到我想要个房子,于是我爸就给我买了个小户型。突然之间,好像一切都变了。
话题渐渐多了起来,从最开始的“什么时候交房啊?”到“准备怎么装修啊?”以及更切身的“还有没有钱啊?”有一次很晚了,我爸突然打个电话来,“厨房要记得做下水道啊!”那时候还没交房呢,我说,“嗯嗯嗯,好啦好啦,早点睡啦。”
不仅如此,我在我的整个家族,都有话聊了!我的一个姐姐一直租着房子,看到我这么迅速地决断,也飞速买了个大房子。哦!我终于不单纯是个被逼问什么时候结婚的小辈,而是可以一起讨论、研究,憧憬未来美好生活的人了。
后来我的房子顺利地到手、装修、入住,渐渐没有话题的时候,我爸开始在乡下建房子了。于是我们又可以愉快的聊天了!
每次他跟我说起未来的计划,都觉得又意外又可爱,“我是个体育老师啊,我要把前坪做成羽毛球场,客厅里也要布置一下,让人一进来就知道我是教体育的!”“现在有那种曲面的电视,好好看,只要两千多,我一定要买一个!”
他的个性很随和,很多做得不如意的地方,他也不追究就这么放过了;又很爱玩,纵然有再着急的事也可以放下去跟朋友聚会;有时候遇到搞不定的事,皱着眉头唉声叹气的样子也是萌萌哒。
我想要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和他,还有另外一个叔叔,并排蹲在客厅擦地板。瓷砖上有一些水泥印,因此需要我们细细地用铲刀铲去,再用抹布抹干净,是个很辛苦的工作。四周安安静静的,穿堂风轻轻地吹过,我们也静静地做着事,偶尔说两句话,比如“擦干净的瓷砖真好看啊”之类的。
我有一点伤感,想着如果母亲还在,一家三口这样的相聚,该有多么快乐;然而我还是觉得满足,这个时刻安宁而温馨,仿佛一切辛劳都已经过去,前方全都是幸福在等着我们。
中国人重视血缘关系,这常常让人有个错觉,就是亲子关系是自然而然就产生的。为人子女要尽“孝道”,则意味着“无论之前发生了什么都要好好对待父母”。我能够感觉到,当文章开头的他们提出这些问题的时候,内心里除了有对亲情的渴望,更多的是对父母愧疚。“我为什么就不能和他们好好说话呢?”“怎么就连个话题都找不到呢?”
但其实,亲情和爱情、友情,以及其他一切感情一样,需要相处,并由此激发出对彼此的欣赏,对不同之处的包容,“因为你是父母,所以我爱你”之外,还有另外一种爱,不是出自天然,却更为稳固,那就是“即使你不是我父母/儿女,我也会爱你,因为你就是这么可爱的人。”
“没有话说”的根源,在于“没有一件事可以相互讨论”,一起做一件事,才能真切感受到,对方的思维和行事方式和我是如此不同,从而感受到彼此的欣赏、意见不同时的妥协、相互的支持,这是爱的前提。
当然最后要正名,我绝非收了房产公司的好处。买房的好处在于包含了许多琐碎的环节,除此之外当然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比如说,旅行、太极、毛笔字、健身……代沟之下,找到共同的事很难,要创造机会,也要把握时机,好去体会父母和孩子一同成长的快乐。
(不过要提醒一点,做买房、装修这种复杂的事,前提是非常尊重对方意见,给彼此空间,金钱上也要相互支持。如果是原本就纠缠不清或者有利益冲突的原生家庭,建议尽量分离一些为好,切记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