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中华才女爱情故事大全(二)郭爱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制作/荷花小女子

这是一个让我无法写出的故事。在寒夜看到关于她的记载,仿佛春水吹皱了湖面,心里面忧伤如疟疾蔓延。关于她在《明史·后妃传》中记载,宣宗殉葬的妃嫔中,有一嫔叫郭爱,贤淑有才学,入宫仅二十天,皇帝驾崩。郭爱自知死期已到,悲愤之至,留下了这样一首绝命辞:

修短有数兮,不足较也。

生而如梦兮,死则觉也。

先吾亲而归兮,惭予之失孝也。

心凄凄而不能已兮,是则可悼也。

她的一生就像一颗耀眼的彗星在天空划出一道明亮的轨迹。虽然短暂,但灿烂。

如果,我总是这样想,她能再活得长一些该是什么样子?

那一年,她只有十四岁。

她和姐妹们划着船儿,在夏天湖里采摘莲子。行船的湖面飞起一朵朵美丽的浪花。得意深处,她唱起了那首《采莲曲》,姐妹们和着她宛转的歌儿。歌声飞扬在湖面上:

越女采莲秋水畔,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

鸡尺溪头风浪晚,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隐隐歌声归棹远,离愁引着江南岸。

宽阔的古道上,飞来一群异样的人。他们的轻裘宝马,衣袂翩飞。

本来飞驰的骏马突然慢了下来,那个瘦瘦的长脸人凝神倾听着什么。“这是什么地方?”他问。

“凤阳。”他身边的人恭敬的回答。

他似乎低头沉思。

抬头看着接天的莲叶,一朵朵娇红的荷花映衬在绿叶中。不知从哪里传来飘渺的歌声,忽然他听到一阵笑声,清脆,婉转。一张脸从绿叶中探出来,他的心蓦然跳了起来。

是花是人?

她明亮的眼睛看着这伙奇怪的行人。天真,爽朗,明媚,如开在二月的迎春花,扎眼的亮丽。

后来她才知道,他们是下来替皇上选人。每个地方都会推荐一些美丽少女年纪从13-16岁之间,然后经过层层的选拔进入皇宫伺候皇帝。

她被选中了。

不知道是该庆幸还是伤感?平时总是和蔼可亲的父亲,仰天长叹。母亲偷偷的抹着眼泪。她不明白他们怎么那么忧愁,去皇宫不好玩吗?

她的父亲,那个一直老实的善良的读书人。来来回回的踱步“候门一入深似海”啊,他的叹息让年少的她莫名伤心。尚未懂事的弟弟,看到家里来了那么多人,高兴的拍着手:“姐姐,以后我去那里找你吧。”

十四岁的她,已经读了不少的书。她明朗大方,端雅可爱,人又聪慧孝顺,一直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家里的生活虽然算不上富裕,到底是读书人家。忙时种田,闲时父亲就教他们兄妹读书写字。父亲会吹啸,吹到深情处总是泪满衣襟。母亲是个贤惠的女子,颇识得几个字。一家人过着平静幸福的生活。

这一天,她突然有些害怕。离开自己的父母去赴另一个未知的前程。

她没有选择,一旦被做为候选人,那命运就不属于自己了。

从乡到县到省到那个金壁辉煌的大院。每一步都是一轮淘汰赛,每一步都充满了泪水和苦涩。

她一步步走来,靠着她的智慧,她明朗的微笑,她端雅的举止。在这年腊月十三她轻移莲步和另外被选中的女子一起踏入了皇宫。

宫门里见到的第一个女子就是她的姑姑。她很美,是那种冷得逼人的艳丽。她的脸很白,没有一丝血色。她在第一天就告诉郭爱:“以后日子长着呢,不能再像家乡一样疯疯癫癫的。没有事就待在屋子里,到处乱走小心打折你的双腿。”

她突然明白了父亲的那句“候门一入深似海”,和母亲那凄切的眼神。往昔那些快乐的岁月一去不返了,迎接她的是一个高高的围墙下枯燥的日子。

刚开始的很多个夜晚,她总是不能入睡,夜里隐隐听到呜咽的哭声。她本来就有些怯怯的,窗外的风一阵紧似一阵儿,她缩紧自己的双肩,只听得风声夹杂着哭声。那声音很细,如丝一样一圈圈缠紧她的心。

这样的日子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她总觉得太难熬了。白天受着姑姑苛刻的指责,晚上忍受着刺骨的寒冷。

她小心翼翼的伺候着那个进宫后唯一天天面对的人。姑姑很严厉,她从不说话,几乎没有笑容。她看见姑姑一人独坐的时候,眼总是望着天空。似乎在沉思,也许在想念着什么。

她是个勤苦的孩子,为了少些责骂,她尽心的做着份内的事情:梳头,洗衣,洗脚,做些阵线活儿。姑姑也尽量教她一些宫廷规则,有时竟看着郭爱哀哀的叹息。她盼望郭爱能给她已经沉寂的生活带来些许改变吧。

刚过完除夕,天气有些冷。她想念父母还有淘气的弟弟,想着以往家乡过年的热闹。嘴角微微上扬,开心的笑着。

“你过来吧。”一向冷眼的姑姑向她招手。

她脸上的笑容还没有来得及掩饰——姑姑竟然没有骂她。“他死了,知道么?他死了。”姑姑说这些话的时候,心里充满了绝望。“我从13岁就来到这里,一直等了15年。他却死了。”

姑姑似乎隐隐有些不安“我也活不久了。”姑姑最近病了,咳嗽得很严重。

她那时还陷在回忆里。

姑姑第一次拉住她的手“你还年轻,我再也没有机会了。我刚来的时候,也是你这么大,来到这里我想着自己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

姑姑缓缓的对她说。

姑姑幽幽的叹息。咳嗽一声紧似一声。

郭爱的心随着姑姑咳嗽的声音剧烈的跳动。

突然传来一阵匆忙的脚步声:“郭娘娘接旨!”她四周看了一眼,发现只有自己是郭姓,她仓卒的跪下,心里跳的如小鹿乱撞。她似乎没有听清圣旨的内容,眼前浮现出父亲慈祥的面容,母亲抚摸着她的长发,弟弟拉着她的手,喊着姐姐你要回来接我啊。(姑姑不也姓郭么?)

记得曾经采莲,姐妹们说“你长得这么美,连鱼儿见了你都惊跑了呢,一定会嫁个俊俏公子。”她扬起刚扯的莲蓬就朝她们打去。河面上惊飞一群水鸟……

那天,她穿上了她最喜欢的淡蓝色衣服,头发长长的披在后面,整个人像出水芙蓉,明艳照人。破天荒的姑姑为郭爱梳妆。她的泪水一滴滴落到自己长长的头发上,她不知道是为自己在流泪,还是哭她已经失去的青春。

她的心中千帆竞渡。望着镜中的自己,她的泪水哗啦啦的流了下来。突然,她抓起一只簪子刺破自己的手指在手帕上写下了几句话。

“娘娘,吉辰已到,请起程吧!”

她决然把那个手帕塞进姑姑的手里。转身走了。

晚餐用得很丰富,她记得这是一辈子吃得最饱的一次。以前父母总是教育她吃饭要七分饱,到了宫里,更是事事计较。不能吃带腥味的,不能吃辛辣味的,吃饭从来都是吃一点儿。和她一起吃饭的还有九个人,她们似乎都很害怕,刚要吃饭就抱头痛哭起来了。哭声响彻整个屋宇,她本来有些沉静的心也被搅乱了。她一个人拼命的吃,拼命的用食物来填充自己的恐慌——死就死吧,有什么害怕的呢?虽然安慰自己。可是看着她们哭得惊天动地,心如被一把钝刀在生生的切割。

她只是想自己来生丑一些,哪怕就像东施那样的丑家女呢,也许安安生生的待在家乡,嫁个丈夫过着平常幸福的生活。

她走进的那个宫殿很豪华,两名太监扶着她慢慢的站在了凳子上,对面就是一张豪华的床,她似乎能闻到腐朽的气息。他们把她放在了一条白色的绫锻上。凳子抽下去的一刹那,她看见父母亲向她走来,脸上还是那样的疼爱的笑。

姑姑伸开瘦骨嶙峋的手——这张血字手帕,上面写着是郭爱的绝命辞:

修短有数兮,不足较也。

生而如梦兮,死者觉也。

先吾亲而归兮,惭予之失孝也。

心凄凄而不能已兮,是则可悼也。

相关链接:人物简介:

郭嫔,叫做郭爱,字善理,安徽凤阳人,人慧貌美有文采。入宫仅仅二十多天以后,明宣宗驾崩,郭嫔得知自己殉葬的消息后含泪写下绝命词:“修短有数兮,不足较也;生而如梦兮,死则觉也;失吾亲而归兮,不足较也;惭余之不孝兮,心凄凄而莫能已兮,则可悼也。”

历史背景:

殉葬是古代葬礼中以活人或器物陪葬的陋俗。远古时有以死者生前的用具、用品或武器等随死者埋葬的习俗。进入奴隶社会后,殉葬之风甚盛。《墨子·节丧》:“天子杀殉,众者数十,寡音数人;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从考古发掘的商西周贵族墓中,发现大批殉葬者的尸骨和器物,春秋战国时,人殉受到非议,开始用陶俑、木俑陪葬。

公元前384年,秦献公下令废止人殉。但在封建社会,人殉并没根绝。

自汉武帝到元朝,人殉基本上被废除了。可是到了明朝,朱元璋又恢复了这种残酷的制度,并在明朝一直沿用了下来——1395年,朱元璋的次子朱恢死后,朱元璋即下令王妃殉葬。从此,重开了殉葬制度。朱元璋死时,被迫葬殉的有38人。明成祖朱棣死时,殉葬的妃嫔也有三十多个。

明朝的殉葬制度规定很细,哪些妃嫔应殉葬,哪些可以不殉葬,都有明文规定。凡被删封为贵妃等高等名号的,生过儿子并且儿子被封潘的,可以不殉葬,娘家原有功勋的也可“恩免”。其余的皆殉葬

殉葬时,先将殉葬的妃嫔带到一个房间,让她们吃饭,吃过饭后,将她们引人大堂。大堂之上,放有许多小床,让这些殉葬的妃嫔分立其上,将头纳人床上的绳扣之中,而后去床,使其吊死,然后送人墓中。

明朝这一残忍的殉葬制度,直到1465年明英宗死时,才得以废除。

明宣宗,朱瞻基(公元1398-1435年),仁宗朱高炽长子,仁宗死后继位,在位10年,病死,葬于景陵(今北京市十三陵)。

史料记载:

郭爱,安徽凤阳人。明宣宗侍妃。入宫二十日,及帝之崩,宫人殉葬者三十余人。当驰之日,皆饷之于庭,饷辍,俱引升堂,哭声震殿阁。堂上置小木床,使立其上,挂绳围之,以头纳其中,遂去其床,皆雉颈而死。

――《朝鲜李朝世宗实录》

美景美图

精品美文

音乐空间

音画图文

职场技巧

感悟哲理

星座运情

生活智慧

史海钩沉

健康智慧

书画古玩

网页特效

电脑技巧

在线书架

精美相册

您已阅览  

秒   感谢光临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中华才女爱情故事大全郭爱  中华  中华词条  才女  才女词条  爱情故事  爱情故事词条  大全  大全词条  
真情

 一美元的約定!

吉姆在一個風景區工作,每天去上班時,鄰居老傑克都會遞來一張5美元的鈔票,請他從景區的咖啡店買一包4美元的咖啡,這習慣已保持了好幾年,當然,作為回報,老傑克總是將...(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