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中学的时候,我看过一篇文章《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那时候感觉作者很夸张,无病呻吟的感觉,今天,我又看到了这篇文章,恍然发觉,他言之过早,18年又如何?再丰盛的年华叠加,我仍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自从99年扩招以来,到如今已经走过了13年,大学生已经平凡的跟所有的普通人一样,如果你出身农村,又想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那么就得继续读研,读博,然后走上社会,被如今的高房价搞死,以此算来,就算你奋斗了18年,也未必能和别人坐在一起喝咖啡,所以当年的作者是一个很幸运的人。
刚毕业那会,我很喜欢问别人干什么工作的,现在我不问了,因为我觉得除了公务员,除了自主创业有所不同以外,其他的职业性质都差不多,大家都是外来务工人员,漂泊在城市的边缘。
总是听同学说深圳是一个很现实的城市,具体有多现实,我不得而知,但是我知道一般人肯定是不能在深圳立足的,能够在深圳立足的肯定就不是普通人。
我所说的立足,就是一定要有房子,这是最基本的,也许这是每个人的观念,因为中国存在着可怕的户籍制度,没有户口没有房产证,就意味你家孩子只能上民工学校,颠沛流离,一开始就要输在起跑线上了,如果连良好的教育条件都不能给孩子提供,那么,你还有什么理由相信自己可以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呢?
我仍然觉得知识很重要,如果将来有那个条件,我会送孩子出国留学,但是我不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几年前,我们上了大学,激动过,欢呼过,雀跃过……
懵懂中,痛苦过,迷茫过,无奈过……
几年后,我们毕业了,以为自己长大了,自信满满,准备大干一场,才发现大学给我们的东西太少,那点东西根本就产生不了多少价值,对这个社会我们也无可奈何。
然后,谈婚论嫁了,我们沦为了啃老一族,在父母亲戚的资助下,耗掉了他们大半生的积蓄,凑齐了首付,买了房子,在这个城市终于有了一个家,我们幸福的笑了,以为这是幸福生活的开始。
殊不知,这却正是压力的开始,在这个三线城市,却依然是七八千一平的房价,三十万元的首付,外加一二十万元的装修费,一个月三千多块钱的房贷,一还就是二十年,在这个城市,我们什么都只能靠自己,我们没有土地,自然也没有剩余的房子出租,也不可能有拆迁费,开发的好事也绝对不可能发生在我们身上,所以,不管我们怎么努力,最终我们还是沦为这个城市最底层的一员,不管城市有多繁华,不管这里有多少有钱人,都与我无关,曾经,我们向往上海,向往北京,以为总有一天,我们也可以住进那里的高楼大厦,多年以后才发现,那只是一个梦,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梦。
曾经,我们像候鸟般辗转迁徙,择木而栖。城市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生活更为便利,而我们若想在这个城市立足,生根发芽,跻身融入的过程依然很艰难,要很长时间的奋斗才获得土著们唾手可得的一切,他们土著随便出租一个房,一个月就是几千块,随便开发一块地就是几十上百万,而我,却开始淡定了,如今我却学会了不再抱怨,在一个又一个缝隙间心平气和,不论贫穷富贵或颠沛流离,都要一样从容豁达,在生活很清贫的日子里,我选择了与书籍相伴,因为这是最省钱的生活方式,也是最能让心情平静的生活方式,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伤不起。
日子,是我们自己的,我们活着不是为了要跟谁在一起喝咖啡,生活在城市的边缘又怎么样,我们依然要好好的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