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一只破箩筐的价值

晋商在中国近代商业史上创造出了灿烂的商业文明,小说《乔家大院》就是真实的写照。其中有一个在电视剧中没有表述的精彩情节,很能表现乔致庸的商业智慧。

乔致庸在包头一举获得成功,被公推为在包头重建晋商新规则的领袖人物。得意之时,他开始“大赦天下”,对一些确实还不了债的相与(客户)一笔勾销债务。就像现如今发达国家对非洲一些穷国采取的免除债务的做法一样,反正也收不回了,不妨做个顺水人情。乔致庸的这一举动,自然是让相与们刮目相看,也赢得了一些美誉。但不免让人产生一种担心:借债还钱,天经地义。如果借钱可以不还成了一条规矩,这无异于破坏商业规矩。其实这种担心,大可不必。乔致庸既然受命立规矩,自然有他的一番深思熟虑。

乔致庸在回祁县之前,做了一件重要的事,那就是清理包头东城“万利聚”商号吴东家的一笔欠账。吴东家头一年,借了“复字号”8万两银子,做羊毛生意,说好三个月还本付息,可是一年过去了,却一直拖着不还。这一天吴东家上门来了,赖在地上向乔致庸哭穷:“我现在穷得每天提着个破箩筐沿街叫卖花生仁,除了房子就剩下一只破箩筐了。”其实乔致庸早已经了解到,此人不仅有银子,而且还包养妓女,他就是想赖账。

看到吴东家这副德性,乔致庸只好说:“那好,我信了你,明日你把那只破箩筐拿来,再给我磕个头,咱们的账就两清了。”第二天,吴东家果然带着一只破箩筐来了。磕完头,乔致庸把借据给了吴东家:“你可以在这里当众烧掉!”吴东家果然烧掉了借据,脸不红不白,大摇大摆地扬长而去。

送走了吴东家,乔致庸吩咐伙计把这只破箩筐摆在“复盛公”最显眼的地方出售,标价8万两银子,外带一年的利息。结果所有到“复盛公”来做生意的人,进门就能一眼看到破箩筐,并把这个破箩筐的故事当笑话讲给同行们听。一传十,十传百,很多人还远道慕名来看这只破箩筐。没过多久,“万利聚”商号在包头就没生意可做了,连大掌柜和伙计们都觉得脸上没光,纷纷走掉。以致京城和太原的商家也不敢与“万利聚”做生意了。吴东家这才明白问题的严重性,只好再一次向乔致庸赔礼道歉、磕头求饶。一分不差地把那只破箩筐买了回去,按照乔致庸的建议,把破箩筐挂在铺子门前,以示后人。

信誉是商业的基础。但难免会有不讲信誉的人,如何进行监督和惩罚?法律自然是重要的,但是法律是第三方监督,成本很高;道德是不可或缺的,但道德是第一方监督,成本固然低,却存在风险。因此,介乎于两者之间的第二方监督就成为一种基本的方式。

在人类商业史上,以色列人曾经成功地创造了不靠法律,而靠行业内部约束的方法,在地中海周边建立了大范围交易的商业环境。方法很简单,每一个商人只有加入一个行业组织才能获得信誉,而在交易中如果发现有人不讲信誉,受害的一方只需告诉行业组织,行业组织则把此信息发布出去,接下来那个不讲信誉的人就再也别想做生意了。

乔致庸借破箩筐来传播逃债者的不良信息,轻而易举地收回了8万两银子。这无疑是一种比“黄世仁式”的登门逼债、打官司或是请“黑社会”讨债更便宜的绝妙方法。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一只破箩筐的价值  箩筐  箩筐词条  价值  价值词条  一只破箩筐的价值词条  
故事

 中长篇励志故事三篇

导语:其实,生命中太多的障碍,皆是由于过度的固执与愚昧的无知所造成。在别人伸出援手之际,别忘了,惟有我们自己也愿意伸出手来,人家才能帮得上忙的!!!现在是励志故...(展开)

故事

 给心房透一道光

一位身在异乡漂泊的青年才俊,四处寄信求职,但都石沉大海。一天,他收到了一封回信。回信人斥责他没有弄清楚该公司所经营的项目就乱投求职信,并指出求职信中词不达意、语...(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