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在TVB的热剧《读心神探》中,知道“微表情”这个词。当时觉得林保怡好厉害,崇拜之心油然而生。也一度幻想自己掌握了这项技能,并立志要学习,但由于动机只是好奇,所以只维持了三分钟热度。
再长大,特别是进入职场之后,再一次觉得微表情,不仅可以解读到别人的心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还可以驾驭自己的微表情,这样就能够在人际交往中处于主动地位,对职场和生活中的关系处理也会游刃有余。
掩饰自己的微表情虽然很难,但对它的管理相对来说就比较容易了。今天,我们先从三个方面探讨一下。
【1】眼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内心的许多活动,都可以通过眼睛表达。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控制眨眼次数使他人感受到你的平静和自信。通常,人正常的眨眼速度应该是每分钟6到30次,如果眨眼频率太高的话,会给人焦虑的感觉。所以,我们可以在重要场合或是演讲的时候,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眨眼速度,这样,容易给他人形成踏实可信的感受。
再比如,眼神的控制。有人说,人在说谎的时候通常不敢看对方的眼睛,但是高明的说谎者,却会通过一直盯着对方的眼睛来表示自己的清白。但即使如此,如果一个人太过专注,瞳孔就会扩大,而且会增加眨眼次数。这样,你基本可以判断出一个人讲话的可信度。
【2】真实的微笑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从出生就会微笑,但最初婴儿时期的微笑并没有意义;而童年时笑容是最为真实的;随着年龄的慢慢增加,到成年以后,我们常看到有的人看似在微笑,眼神却是冰冷或迷离的,这说明他们的微笑是装出来的。我们看到有的人笑起来会有“笑纹”,这能说明这个微笑是真实的,因为微笑会牵动眼部周围的肌肉。所以,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发自内心的微笑,看他的“笑纹”有多少。
【3】注意身体语言
在授课或演讲中,肢体语言可以给声音语言增色不少。所以,有人喜欢用身体语言来刻意表达自己的意愿。但有时你的身体并不一定由你控制,人的很多下意识动作,也会出卖你。比如慎用点头。一般情况下,当我们认同对方意见或观点的时候,都会以点头示意,但当对方刚刚开始一个话题的时候,你就开始点头,只传达了一个意思,那就是敷衍。同样,点头的频率也很能说明问题。快速或不断地点头,虽然表面上是赞同对方,但从微表情的心理学分析,却是感觉不耐烦,想让对方终止谈话。正确的频率应该是在谈话中缓慢点头,间隔时间不要太短,频率不要太高。
再比如注意肩膀的高度。心理学上有一个“海龟效应”,当一个人正处于缺乏自信的状态中时,双侧肩膀会耸起,甚至头部缩回,像极了乌龟把头缩进壳里。单侧耸肩则意味着这个人没有安全感,有时也是说谎的象征。
另外,还要注意不要侧身。身体倾斜实际上是一种逃跑反应,日常生活中,如果不喜欢一个人的时候,经常会自然地把身体的侧面给对方,好像随时可以跑掉。所以,当你和别人交谈时,发现对方没有正面面对你,或脚尖指向与你相反的方向,就说明对方已经有点不耐烦了,你可以停止你的侃侃而谈了。
我们讨论和学习它微表情,并不是为了“反侦察”,而是希望自己能够通过了解自己,从而管理自己,成为别人更好的合作伙伴。
微表情的领域,涵盖广泛且复杂。今天所说的只是皮毛,希望在这方面有研究的朋友,能够在评论区一起互动。也向您多多学习。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一起学习成长,有关于本文你的观点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