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发生在一千多年前的北宋中期,在眉州眉山城里(今四川眉山),住着一户姓苏的书香人家,户主叫苏洵,字明允,号老泉,人称苏老泉。苏老泉青少年时代不好读书,天天游山玩水,游历了不少地方。据他第一次上欧阳内翰书说:“洵少年不学,生二十五岁始知读书。”而史书上记载,他二十七岁才开始发奋。中国古代蒙学教材《三字经》里说:“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尽管起步较晚,但由于苏老泉特别刻苦,终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苏轼,一个叫苏辙,小时都很顽皮,不认真读书,老泉最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均不奏效。老泉不动声色,一日,老泉拿了一本能让孩子感兴趣的书,有意躲在儿子玩耍时能看见的角落里认真读起来,读完了,就将书藏起来。两个孩子感到很奇怪,父亲为什么躲在角落里读书?读完了为什么又将书藏起来?一定是很有趣的书!出于好奇,两个孩子就将父亲藏起来的书找出来读,一读,果然很有趣,一口气将书读完。就这样一而再,再而三,转眼一年过去了,两个孩子偷读了父亲读过并藏起来的多本书,并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整日手不释卷。老泉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两个孩子到了十五六岁,都十分长进,特别是苏轼,才思敏捷,学识渊博,人见人夸,都说他是青年才俊。在一片赞扬声中,苏轼有些飘飘然。一天,他在自己书房门上贴了这样一幅对子:“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字里行间,自负之态昭然。
苏洵看了儿子书房的门对,心里很不是滋味,真想一把撕下来,但转念一想,这不是办法,于是提笔在原来对子的上方各加了两个字,对联变成“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一幅自负联立即变成了励志联。
苏轼看了父亲改过的对联,心生惭愧,自此更加勤勉,终成一代文豪。
作者感言:清代康熙年间曾任两江总督、刑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兼文华殿大学士的名臣张鹏翮坐镇四川时,为三苏祠题了这样一幅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高度赞扬了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在中国文学史上的辉煌成就。关于“四家”,有两种说法:一是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家三父子,即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二是指当时北宋著名散文家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四人。
在唐宋文章八大家里,苏家占了三个席位,堪称文坛奇观,其中,苏轼的成就和名望最高。苏轼、苏辙的成长成才,与苏洵教子有方,关系密切。为人都要做父母,教育子女是父母最重要也是最神圣的家庭责任,苏洵教子成才,给天下父母如下启示:
启示一:循律而动,因势利导。苏洵教育子女,不是简单的说教,更不是斥责和棍棒,而是充分利用儿童的好奇心,从培养兴趣入手,致力于子女读书习惯的养成。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成功的桥梁,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具生命力的因素,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为了培养两个儿子的读书兴趣并使之养成习惯,苏洵欲擒故纵,采取了“偷读”和“藏书”的方式,引导孩子养成了读书习惯。而习惯决定命运,良好读书习惯的养成,为苏轼、苏辙形成良好人格和在文学上的高深造诣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启示二:适时点拨,启发自省。谁都喜欢听好话,面对赞美,谁心里都美滋滋的,这是人性使然,没有什么可指责的。问题在于,赞美声听多了,人就容易骄傲自大。当苏洵看见苏轼书房的楹联,发现儿子在赞扬声中开始自傲的时候,既没有粗暴地将楹联撕下,也没有当面去批评苏轼,而是通过“改联”方式,点到为止,给儿子提个醒,让儿子自觉去修正错误。这种启发自省的做法,既尊重了儿子的人格,保护了苏轼的自尊心,又达到了教育目的。
启示三:以身示教,环境熏陶。据历史记载,苏洵自二十七岁开始发奋读书,终日兀然端坐,手不释卷,可谓“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其父治学的痴迷与入境,是无言之教,在润物无声中感染了子女,发挥了榜样示范作用。
顺便说一句苏轼的对联,话说得的确太大,学海无涯,谁能“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人生有限,学无止境,人万不可自满自负,特别是当代社会,人类知识正以几何级数快速增长,人即使从早到晚一刻不停地读书,也只能知其万一。况且,知识陈旧率日益加快,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人若不终身学习,就无法跟上时代发展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