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鸡鸭亦可”的故事说,古时候,有一个富翁,十分吝啬,他先后请了几位家塾先生,都没干多久,就辞职了,原因都是他对教书先生太苛刻,一天三顿饭,除了青菜就是咸菜,而青菜里也见不到几滴油星。一传俩,俩传三,谁也不愿意再到他家去教书,可几个孩子一天天长大,不读书是不行的,他急得团团转。有一天,他终于找到了一个愿意来他家教书的先生,但先生要求,必须签订协议,他欣然同意。协议写明了教学年限、上课时数、先生薪金、食宿待遇等方方面面。协议由先生起草,有关先生饮食那一条,先生写道:“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古代文言文没有标点符号,写诗作文时,字字相连,全凭读者自己断句。协议最后规定:“在协议有效期内,双方必须严格按协议行事,如有违约,违约方须以现金方式,加倍补偿对方。”协议写好后,富翁看了非常满意。他们请当地的两位名流为证人,协议经双方及证人签字画押后,各自留存。先生于当日便到富翁家教书。
富翁一如既往,教书先生的一日三餐,仍然是青菜、咸菜,没有一个荤菜。不几日,教书先生大发雷霆,叫来证人,说富翁违约。富翁不服,拿出协议,指着有关先生饮食那一条读道:“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他的理解是:没有鸡鸭也行,没有鱼肉也行,有一碟青菜就够了。
先生则愤怒地说:“差矣!差矣!”他拿起协议,面对证人,朗朗读道:“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先生强调,这是当时协商好的,有证人在此。两位证人也恨那富翁吝啬,便一口认定富翁违约。
面对证人,富翁明白,他是被教书先生算计了,但他不敢辞退先生,因为根据协议,他要违约,须付给对方协议规定年限的两倍薪金,那他可就亏大了。于是,富翁频频作揖道歉,说从今以后,一定荤菜为主,好好招待先生,望先生海涵。
从此,富翁只得老老实实履行协议,教书先生的餐桌上,顿顿有鸡鸭或鱼肉。教书先生也毫不懈怠,精心教书,双方相安无事。
“黄河远上”的故事,说的是清乾隆皇帝与《四库全书》总编纪晓岚之间的一段轶事。故事说,乾隆皇帝酷爱书画收藏,著名的三希堂就是乾隆的藏宝阁。纪晓岚是当时的大学者,写一手好字,因此,有一次,乾隆向纪晓岚求一幅墨宝。当朝皇帝要字,纪晓岚岂敢怠慢,他立刻将王之涣的《出塞》诗写好,并派人精心装裱。过几日,乾隆派人将字幅取走。
乾隆摊开字幅一看,字写得很好,似行云流水,淋漓酣畅,心里非常满意,但一读诗句,忽然发现纪晓岚将“黄河远上白云间”的“间”字落掉了。于是,他派人将纪晓岚叫来。
“纪爱卿,朕已收到墨宝,真是一幅好字,但遗憾的是,爱卿少写了一个“间”字。”乾隆微笑着对刚刚进殿的纪晓岚说。
纪晓岚走到案前,摊开字幅一看,立刻冒出冷汗。他明白,送给皇帝的东西出了错,可不是小事,说不定会给自己带来大麻烦,但这位学富五车、机敏过人的大学者,瞬间有了主意,他恭敬地对乾隆说:“陛下,臣子写的,并非王之涣的《出塞》诗,而是根据《出塞》改写的一首新词。”于是,他朗声读道:“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乾隆听后,哈哈大笑,指着纪晓岚说:“好你个纪爱卿,真是才思敏捷!朕算服了你了,赦你无罪!”
作者感言:我们说这两则小故事,是想借此聊聊“标点符号”这个话题。
所谓“标点符号”,就是书面语上用于标明停顿和语气的符号,它是书面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文章中没有标点符号,诵读时,将文句中停顿的地方称作句读(jù dòu),语气已经完整的叫句,没有完整的叫读,由读者用圈(句号)和点(逗号)来标记。标点符号本身虽然不承载概念意义,但在行文过程中,它通过标明停顿、语气等,却会使文句的意思发生改变,同样具有表达意义的作用,它是书面语言交流重要的辅助工具。故事一里,教书先生巧用不同停顿,形成了不同断句,使文句表达的意思与富翁断句所表达的意思恰好相反,从而整治了吝啬的富翁;故事二里,纪晓岚巧用不同停顿,改变了文句的形式,使一首诗变成了一首词,从而掩饰了自己的差错。由此可见,书面交流,在何处停顿,怎么断句,十分重要。
上文已经说过,中国古代文言文没有通用的标点符号,古人赋诗填词、撰文著书,提笔写来,字字相连,断句只能靠读书人的经验来完成,因断句不同而造成的误读现象,比比皆是。所以,古人读书十分强调“明‘句读’”,即学会断句。古代蒙学教材《三字经》里就说:“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意思说,凡是教导刚入学儿童的老师,必须把每个字都讲清楚,每句话都要解释明白,并且使学童读书时懂得断句。
现在中文使用的标点符号,源于二十世纪初“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运动。1919年,马裕藻、朱希祖、钱玄同、刘复、周作人、胡适等人联名提出了《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上海商务印书馆于1919年2月出版了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是正式用白话和新式标点写作的第一部“新书”;1920年,在陈独秀、胡适等人的支持下,上海一家小出版社出版了分段并有标点符号的《水浒传》,这是中国第一次使用标点符号出版的古典书籍。标点符号的使用,在白话文使用和推广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两个故事很可能都是杜撰的,这与我们无干,我们只想借此提醒人们,在进行书面交流的时候,一定不要忽视标点符号的使用,行文时能正确运用标点符号或阅读时能正确理解标点符号,对充分表达思想或顺利接受信息十分重要。
趣话一:世界上最短的两封信
1861年,法国大作家雨果完成了他的世界名著《悲惨世界》,他把稿子寄给了一个出版商,可很长时间没有得到音讯。于是,他写信探询,信纸上只有一个“?”。很快,他接到了出版商的来信,信纸上也只有一个“!”。过了不久,《悲惨世界》出版问世,并一鸣惊人。
根据事情的内容和经过,不难看出,雨果寄去的“?”号,其隐含的意思是:编辑先生,我的书稿收到没有?是否可以采用?而出版商寄回的“!”,其隐含的意思是:雨果先生,大作收到,请放心,很快就可出版!
趣话二: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诗文书画皆精,尤以书法见长,是著名的书法大家,求字者络绎不绝。某年除夕,当地一权贵邀他去写春联,无法推脱,只好前去。祝枝山素来嫉恶如仇,深恨贪赃枉法的权贵,也常用诗文戏弄他们。于是,他提笔为那权贵写了两幅春联:
其一: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其二:此地安能居住
其人好不悲伤
权贵看了,恼羞成怒,立刻叫人将祝枝山拿下,想问他的罪。祝枝山抱拳笑道:“大人差矣,学生写的可全是吉庆之词。”于是,他当众朗朗念道:“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此地安,能居住;其人好,不悲伤。”
权贵明知被祝枝山耍了,但当着众人的面,又无话可说,只好把他放了。
趣话三:下雨天留客
据说,明代著名大文学家、书画家徐文长到朋友家作客,刚要起身走时,天就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徐文长来到案头,提笔写道:“下雨天留客”。然后拿给朋友看,并大叫:“哈哈,这下好了,快叫嫂夫人准备晚饭,我不走了!”因为两人常开玩笑,那朋友看了宣纸上的字,提笔接着写道“天留我不留”,然后也大叫:“你这狂傲酒徒,快快走人!”
徐文长拿过朋友续写的条幅,从头看了一遍,笑着说:“你这也是留我呀,请听。”接着他念道:“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朋友抢过条幅说“错!”接着念道:“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徐文长说:“没有办法,这是天意,不留也得留。”于是念道“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朋友不服,又念道:“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两人还要争执,朋友的夫人出来解围说:“行了,行了,晚饭我已经备好了,你们就别闹了!”
两人大笑,携手入席。
顺便说一句,中国封建时代的学校分官学和私塾两大类,官学是国家或地方政府出资开办的学校,学生一般不收费用,官办学校如学馆、书院等一般都设置在县、州所在地,最高学府如翰林院、国子监、太学等一般都设置在国都。而广大农村基本是私塾。私塾分义塾、专馆和散馆三种:义塾由宗族组织举办,是农村规模较大的学校,一般由举办者组织出资,也有靠校产增资或收取少量学费维持的;专馆是由多家或多村联合开办的学校,费用均摊;散馆是教书先生单独在家设塾或专为一家子弟教书。凡专聘教书先生的人家,都是当地有钱的大户,故事一里的那位教书先生,就是家塾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