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然没有记错,《千与千寻》这部电影早在十多年前就广受欢迎,第一次看《千与千寻》的时候是在孩提时代,如今想起当时只是喜欢千寻这个独特的名字。再次观赏,竟发现里面富含深意。
千寻一家三口开车前往新家。千寻爸爸的车是奥迪,而千寻是父母的独女,这点可以说明千寻身处一个小康家庭,家庭经济并不愁吃穿。而在车上时,千寻抱着一束玫瑰花问妈妈:“妈妈,花快要枯萎了。”她的妈妈却只是很平静地说:“浇点水就好了。”继续向前与爸爸聊天。如果是有耐心的父母会细心教导孩子,这花没有根,是活不久的等等。这一点其实暗示出当今社会许多父母即使是在经济比较良好的时候,也有可能忽略孩子最需要的精神关怀。当今社会,许多父母在努力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并美其名曰“为了孩子好”,把自身自以为是的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君不见,千寻是小康家庭,其父母却少于关心照料。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除了物质上的条件更加需要精神上的关爱。如今的独生子女问题,其实这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接着,由于误闯森林,千寻与父母进入了一个没有人的小食街,各式美食引诱着三个正常的人,面对未知。千寻的父母抵挡不住食物的诱惑,结果变成了猪,只剩下一个只有10岁的千寻,并把他们救回人间。这何尝不是一个黑色幽默,一个活生生的讽刺?在这个小镇上,有着各种各样的诱惑,美食、黄金……只有单纯的千寻还保留着属于这个年龄的善良与真诚,懂得没有经过别人的同意不能乱动他人的东西,并没有被诱惑所迷惑,即使面对陌生的外界是十分恐惧。这就是,现实世界的另一侧面。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的最基本的、最原始的需要包括衣、食、住、性的需要,可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是由于只是为了满足这样原始的需要却失去了自我,殊不知需要层次理论中除了最原始的需要还有更高层次的需要。而千寻的父母其实是这一类的人的缩影,因为实现最原始的需要却走错一步,结果是步步错。“一失足成千古恨,回首已是百年身。”
在那个奇妙的小镇上,各式各样的生物性格迥异,但却充满了诱惑与贪婪。住在小镇的人似乎都迷失了自我,仅仅是因为忘却了自己的名字吗?千寻的父母因贪吃变成猪,汤屋的员工们见钱眼开最终得到的只是泥土变成的金子,汤婆婆是利欲熏心的“典型”,是贪婪的象征,这些都是宫崎骏着意批判的对象。记住自己的名字的另一层含义其实是记住最初的自我,善良、单纯。当下物质膨胀的社会,多少人面对诱惑时,贪欲重重,迷失最初的单纯?
千寻在这样虚幻奢靡的一个环境中,保持着善良与勇敢的品质的同时默默记住了自己的名字,或许也因为这样并没有迷失自我,这是这部电影中的一个规则,忘却自己的名字也就意味着忘掉自我。她乐于助人,待人和气,做事任劳任怨,一丝不苟。在看到淋雨的无面人时,她关切的让他进屋,还为他留了门;在打扫最脏的浴池时,他没有像小玲那样抱怨,而是专心致志地干活;在无面人用金钱诱惑她时,她天真无邪的看着无面人,拒绝了他并一心只想着救出白先生,与其他几乎疯狂的人群形成鲜明的对比,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善良,在无面人恢复正常以后,她还是那样关心他,把他当弟弟一般看待。她的善良和纯朴也改变了所有的人。此情此景,正应了锅炉爷爷所说的一句话:“你不懂么?这就是爱的力量。”虽然弗洛伊德认为人性都是恶的,但我确认同性本善这观点。千寻,便是善良的代言,不是么?人性最初的善良,只要没有被忘记,便会闪烁光辉。
人啊,需要认识自己,千万别自己丢了自己。哪怕是身处物质迷离之中,若能保持一份纯真,保持内心的平静。繁华闹市其实也能是我们的修心的大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