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无所谓有,无所谓无

  大概十年前或许是二十年前,我有了写东西的冲动,正如大多数伟大作家一样,我没有良好的被培养环境,完全靠自发、自学、自觉。与伟大作家不一样的是天分并没那么高,所以结果当然是根本没有动笔。真是世事难料,二十年后,当我真的坐定写的时候,发觉要写的东西根本就不是从前酝酿着感情的那一种。这一改变及其对这一改变的清楚认识,几乎就在一瞬间完成。你可以说,所有这一切都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决不能说这是故弄玄虚。

  从走路开始行走的状态基本上能够体现出一个人主观的生存态度。可以走得很快,误事、误时的压力使你挤不出多一些的精力、气力、神力去哪怕是无谓的左顾右盼。另外快速行走的一个较为隐蔽的原因是躲避,躲避引诱、躲避伤害。受到了诱惑,或深、或浅,没有得到回报甚至回应,伤害是必然的。经过现代技术包装的光鲜物质群的诱惑,与人群目光无意识地接触后的触动,或诱惑、或伤害。

  何况,有些事情并非想象的那样。矗立在我们身前身后的现代的齐整大厦,不一定只给我们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官享受。除非你是它的主人,否则这庞大且优越得无可比拟的建筑,带着与身俱来的高贵价值,对于不足两米高的芸芸众生来说,无论从精神上,还是在物质上都是存在着强者的自负与自恃。无论是融入其中者,还是在一边的旁观者,它带来的几乎不能让人在他面前抬头的压力感远大于合作感。尤其在物质利益成为精神导向的社会环境中,它们是贵族。

  人类不可能是物质的奴隶,我们绝对是清楚这一点的,事情往往是心里明白,但是行动上做不到。躲避沦为物质的奴隶,相对于大多数情况来说,这真是一种抗争。

  我也可以走得慢一些,也可以走得很慢。试过慢一些走路,慢于心脏跳动的速度,大脑被迫慢转。终于可以瞥定身旁实在找不出靓点的行人,,时上时下的骑车人,和那些无特色可言的立交桥、过街天桥,时走时停机动车,还有路旁不足以引起我兴奋的一点点绿。这一切既没有让我增添一点什么,也没有让我减少一点什么,除了浪费了些许时间与些许精力之外,我要去的地方离我越来越远,被抛弃、被遗忘的挫折感觉涌进大脑。

  走得很慢并不难,大约没有走出十米,我迷路了。唯一解脱的办法是就地设一个书报摊,卖一些相对有价值又便宜的货物给路过的人。我悟道,这是慢走之人最理想的价值体现。

  那就得快走。

  快走的话没有办法不紧张

  如果你看见一个穿着高跟鞋,走得远看象是在跳跃的那个女人,也许就是我。

                     

                     

                     

紧张

  紧张对于我们来说,既是有益的,又是有损害的。

  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之间,相互先得具有一种紧张的性感应联结,才会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否则就是没戏。其实,这种紧张的性感应联结时有发生,在任何一个公共场所,尤其人员流动较为固定的单位,例如学校里的班级、生产车间、办公室等。如果发生在一对萍水相逢的旷男怨女身上,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可能是迅速演变成一见钟情。

  对于婚姻状况相对稳定的男女来说,与配偶以外的异性产生感应,不失为一种难得的缘分。

  将紧张感化解,并且将它的力度转化为友谊的内涵,如果双方理智地配合完成这一转化的话,那就是天长地久类的情谊了。完美的事情大多由完美的人来完成,实际状况是完美的人几乎没有。

  完美的结局只有一种,其余的可能因人而议。如果感应是单向的话,最不幸的则是单相思。

  其实凡称感应,都是双向互感。如果给旁人以一方单向印象的话,那就是另一方将其易感的神经末梢隐蔽了起来,其实它还存在。如果这种紧张的性感应联结不转化、不隐去的话,它的存在是种尴尬,既不利己,又给其他人造成不便,让人不知所从。当然将出现的情况转为有利还是不利,可以利用的工具只有智慧。

  两性间的紧张只是紧张状态中的最特殊一种,其他的状态随处可见。工作任务的压力造成的紧张,上级的成见与偏好造成的紧张,同事间的竞争造成的紧张,真是等等、等等。就事论事并不可怕,拼实力,二就是大于一(不涉及哥德巴赫猜想的范畴),不行我加班,你加一个小时,我挺两个小时。而真正可怕的是人事,往上看它博大精深,往下看草木皆兵,往左右两边看禽兽不如。公共社交场所过得去,回家发牢骚的阶段,属于革命初期;办公地点的短兵相接,才是革命高潮的真正来临。尤其是抛弃身份、形象、地位等一切一切的斗争劲头,确实令人叹为观止。一二十人的战斗舞台不算什么,放眼望去面对上亿观众的荧屏空间竟也如此。除非新闻播报类的节目,主持人依次念稿,相敬如宾之外,凡是需要主持人临场发挥的演出,无论什么性别组合,都必有一争。一场下来难分胜负,还有两场、三场,以至还看不见的尽头。显然,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这一看似人类经典的论调,不知从何时起已经不适用了。本来作为场外的观众,对此类坐山观虎斗的情景,何乐而不看呢,但是又马上联想到了自身,忽然一阵悲哀涌上心头。中国人的生存空间难道真的如此之狭窄,不指望宽容,甚至连吸纳的耐性都没有。只争朝夕,与人斗其乐无穷。

  紧张无处不在,住房紧张、用水紧张,求职、升学急迫,求偶心切等等。

  所以,我们急需放松,要不然早晚有一天我们会成为一具肌肉僵硬的行尸走肉的。

                     

放松

                     

  放松的途径很多。有音乐体育,还有看影视节目、看休闲书籍以及逛街之类。无论采用什么办法,事先确定自己是要忘掉紧张,还是要解除紧张。如果选择忘却,来消除属生存范畴的紧张情绪,这是很容易实现的,只要你全身心地投入这些娱乐项目中,你就会获得所谓的快乐。依靠外界环境来促使自己忘却,说道底是一时的缓兵之计。而任何声色犬马类的事情,又绝对不可能具有解决问题的力量。如同浇花只浇叶子,不浇根。如果你并不去考虑进入麻烦的同级意识层去思考。那么对于那些最是折磨你的问题来说,你根本就没有碰到它们的皮毛。说到这里,我们就会感觉到什么是无奈,什么是悲哀。许许多多的人往往在有意与无意之间,走到这里就停了下来,把暂时化为不断延续的长久,因为没有意识到忘却不等于消除,或许意识到区别,却没有找到跨越的途径,或许正在寻找的过程中。

  如果要彻底消除一种消极的社会现象,靠个人的力量肯定是不行的,但是又只能从个人开始。

  如果社会小环境中的每个人可以体会到“宽容”的境界、领悟的“理解”的内涵,那样也就意味着大环境的氛围的改观。实现这一目标可粗略分为两个层次,基础层面为爱心教育,这可以归属为社会宣传、教化以及家庭环境耳濡目染的范畴。另一层面则完全归责于教育。知识传授的同时,必接受智力的启蒙,当这些外来的观念已经内化并且积淀到一定程度时,诸如文明、素质等属人类高级的精神境界也就到了圆熟之时。通途仅此而已,别无他项,当然如果生物工程可以发展到将知识与智慧直接注入大脑,那就是第三条而且是最多快好省的捷径了。

  教育的普及程度与教育的水准不夸张地说,是一个国家发展最根本的命脉。如果全民教育发达,大多数情况可以锦上添花,或是转危为安。如果人的发展程度不及他所从事事情的发展水平,而人又确实作用于事物,那么往往不能起到真正的推动作用,或是利大于弊,或是得不偿失。这既是单个人的经验教训,又是一个国家以及人类的教训。幸好这已是全球共知的了,但是同样人所共知的是,各个国家实践的状况与水平并不一致。加快赶上并且超过竞争对手是我们一切胜利的保证!

                     

动物

                     

  从小经常与动物接触的孩子与少接触动物的孩子相比,长大以后更易于接近大自然。人类从古至今对于动物的认识,绝大部分属于功利的意义。例如,动物皮毛的御寒价值,以及为人所用的狩猎以及食用价值等,而当动物与人类的伙伴和共存关系被提及时,往往被赋予一层不切实际的浪漫色彩。实际对于整个生态系统来说,动物与人类的伙伴关系是大自然的初衷。

  人类是万物之灵,更应是万物之领,人类带领着万物在这个地球上永生下去。但是在人类以往的发展中,由于自身心智的不成熟,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当现今人类已经心智成熟到发觉这一自然的启示时,自然已经开始报复我们了,这在所谓的人类文明史较长的地区由为明显。如果某一天地球遭受毁灭性命运的话,外因可能是来自外太空的星体撞击,内因从现在来看,只有人类了,或许还有他类危及其他生物的有害物种。

  对于看过人世间滚滚红尘的人来说,最终的发现是,最动人的是大自然,最可爱的是低于人类等级的各种动物。即使是被冠以吃人恶名的老虎,当它们自由于天地间时,无论是捕猎,还是嬉戏,都如同孩童般的可爱,由于不受人类思想意识的影响,而显得更安详自然、更带有大地气息的醇厚。当动物们不危及人类的存在时,人类已没有了挑起战争的理由,和平共处应是最佳的选择。而那些投身于动物研究与动物保护的人们,应该说在人类社会中是真正意义上的另类与前卫。

  养一种动物,无论它是天上飞的,还是地上跑的,观察它们的吃饭、睡觉,以及普普通通的一举一动,这将会带给你最宽泛意义上的天伦之乐。

                     


                     

  人为什么要去爱与被爱?一百个人的回答有一百种。

  当个体踏入社会之中时,便需要一种获得认可,这种认可的层次将随着参与程度的加深不断升级,最高层次便是被崇拜。同时自我成长的提升需要,便是偶像的需要即崇拜。在这些提升与被提升的动态之外,人在社会中的常态是一种安身立命的静态。静态时的精神支持就是友谊中所显现的友爱。如果认真追究“爱”这个范畴的化,其重质而轻量,几个酒肉朋友不及一个知己。

  纯粹的两性之爱并不属于外部社会,仅限于两个个体间的相悦之情,仅此而已。纵观身边所见所闻的儿女情愁们,多半是由于在本已完满的情爱之上,又附加了其他的需求欲望的杂质,使属于人性本身的问题变得似是而非。如果客观地对“爱情”加以定义的话,则是是情感加物质,另外一直与钱并列的权力,在物质生活的不断推进中,已脱掉了它的神秘面纱,很明显它已归属于物质财富的范畴了。无数的恋人们正倍受这种模棱两可东西的折磨,这就构成了人悲剧性的一部分。爱本身是排斥物质的,爱的纯度越高,人们获得的幸福感与情感抚慰的满足感就越丰厚,正如,人们挂在嘴边上的话,“我不愿意他(她)看中的只是我的钱”。

  但是人不可能脱离人间的衣食住行,因此大多数凡人的爱情都落在了物质的温床上,便离不开物质的养育。既要保持爱情的高贵,同时又要跻身于物质的竞赛,二者很难得兼。人在此岸与彼岸之间,不知取舍,永远无法靠岸,对于芸芸众生来说,这似乎就是命中注定的痛苦。

  对于感叹天若有情,天亦老的人来说,爱情是他们从骨子里神往的东西,为了爱情可以付出一切、抛弃一切,同时为了爱也要拼命攫取一切。也许奋斗的过程过于艰难,因而超乎了人类的精神准备与预期,最终人竟成为了自己行动的牺牲品。到处看到的是攫取一切成为手段与目标本身,人类忘记了自己的初衷,或许人的异化就从这里开始。

  人类的数量确确实实是在与日俱增,而不是与日俱减。爱情却没有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鲜见相应增加。或许正因为人类的数量的激增,人宝贵的心灵空间已被个体生存的竞争所挤占、折磨,变得没有能力承载爱情;或许承载的力度很小,需要得很多,而付出的少。

                     

结束的几句话

                     

  说的都是些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东西。正是因为它们无所谓,因此常常忽略在大家头脑的深处。当看到有些朋友守着自己的宝藏,还在叹息无路可走的时候,我有了一种冲动。我愿意拿自己开刀,动手挖一挖,从而给大伙一个暗示,也是不愿意动刀的朋友,来此分享。

  十分不清楚这么做是否对朋友们有用,如果有十位朋友给我来信的话,我便有了我挖下去的力量,如果有二十位朋友给我来信的话,我会使劲挖,……,更希望朋友们加入和我一起来做,最后结集成册,流芳百世。

作者:北京蓝豆

lvdou@263.net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无所谓有,无所谓无  无所谓  无所谓词条  
随笔

 流离

      生活在一座城市的边缘,几乎没有什么朋友。偶尔会背上那个大大的,有着蝴蝶图案和绚丽色彩的帆布包,然后...(展开)

随笔

 写给你的书

 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里写过一只鸟“那只鸟曾经停在他铁锹的把上对他不停的说话,不停的说了半个小时之后,那只鸟声音沙哑的飞走了。那种鸟可能只剩下最后一只了,它没...(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