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个7岁的小男孩看病,小朋友看起来活泼好动,似乎没有太大的问题。当他露出手臂,大腿,腰背时,却见到密集大片的脓疱型湿疹,色红,突出皮肤,在小朋友娇嫰雪白的皮肤上非常醒目。而且,最痛苦的是,家长带孩子跑遍北京、哈尔滨、上海等地的大医院、皮肤病医院,连续治疗了5年之久,西药偶尔可以控制病情发展,但对孩子身体成长影响很大,家长不敢连续使用。白天家长看护孩子不要搔抓,夜晚家长轮流陪孩子睡觉,避免入睡后因搔抓湿疹而造成皮肤破损、感染等问题。
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得病如此重、如此久?
仔细询问病史后得知,在小男孩两岁时,喜欢上吃羊肉串,姥爷疼爱孩子,每天给买两大串,连续吃了一个月,后来就慢慢发现小孩身上长起了“大包”,而且越来越多。
家长一再强调,给孩子买的羊肉串都是最好的内蒙羊肉做的,怎么就吃出问题了?
这确实不是羊肉本身的问题,而是吃错了方式、吃错了人!
小儿的生理特点是“稚阴稚阳,藏腑娇嫰”,就像一颗饱满的种子,落地生根,适宜的阳光、雨水下,就会蓬勃生长。可是,如果适宜生长的环境变成了过度、过量的“爱”,又会发生什么呢?
目前中国普通存在“单独”、“双独”的家庭,一个小孩子得到父母、祖父母、亲戚、叔叔阿姨所有的爱,每个长辈都把自己认为最好的给孩子,这么多的爱集中在一个小孩子身上,本该是无比幸福的,但爱的叠加变成溺爱时,可能会成为伤害,影响孩子性格的成长,也会影响孩子的健康。
就像上文说的这个小男孩,不只是每天吃了两串羊肉,还严重挑食,爱吃肉,不吃菜;得湿疹后,家长只顾吃药打针,完全没有改变小孩子的饮食习惯,尽管不再吃羊肉串了,但是还在挑食,且食量很大。
这个小男孩并不比同龄小朋友高,也不胖,每天只是跑一跑、跳一跳,大量的摄入营养后,营养去了哪里?
经过四诊合参,我发现,小朋友舌质红,苔薄黄,舌中部有芒刺,家长说,每天大便特别干,而且臭秽,按诊腹部鼓胀,似有包块,湿疹发生部位皆在手足三阳经循行路径上。
这一切都说明,饮食过量直接伤害了小朋友稚嫰的胃肠系统,肠腑湿热瘀毒不断累积,致大便秘结、臭秽;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主皮毛,肠腑之热毒无处发泄,循经络走至体表三阳经,发为湿疹。
在治疗上,我认为,虽然辨证属肠腑热毒,但不宜使用寒凉之品通腑,一方面,多年来家长四处求医,使用了许多寒凉药物清血中热毒,并无稳定疗效,反而因过用凉药又伤了胃气;另一方面,考虑到小儿脏腑娇嫰,攻邪的同时当保护正气,病程长、病情重时,不可急于求成。当以中药缓缓健运脾胃,“脾家实,腐秽当自去”。
另外,与家长和患儿讲明治疗方案,嘱其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控制饭量及食肉量,增加蔬菜和粗粮,不吃冷饮,关注点不能只局限在湿疹是否好转,更应关注小儿的饮食、大便是否正常,这才是治本之法。
父母是孩子避风的港湾,永远有理解与爱,只是如果爱过了头,就可能是伤害。
随着气温降低,北京今日也正式地下了一场雪,流感似乎也进入了高峰期,几位朋友因家中小孩子的感冒问题咨询我,在这里谈一下我在治疗上的看法。
一位朋友家小孩子只有2岁,感冒后化验是病毒感染,收住院治疗,每天多组药物联合静脉注射,不但有针对病毒感染的对症药,还有为了预防可能出现的细菌感染而点滴的抗生素,持续治疗十天后,小孩出现厌食,恶心呕吐等症状,而且还出现了皮疹。
针对他的情况,我有三点想法:第一,在流感高发期,小儿感染流感病毒比较常见,但对抗病毒并无特效药,只是在出现高热、惊厥、腹泻等严重问题时对症处理,家长不应慌乱,更应当关注小儿的饮食、睡眠、排便情况,待免疫系统自行解决病毒感染。
第二,所谓的预防细菌感染而提前注射抗生素,实在是弊大于利。大量的抗生素注射到小儿体内,却并没有发现细菌,那么这些抗生素就乖乖地离开身体吗?我们常说,是药三分毒,何况是直接注射到血管里的冰凉冰凉的药水!有病,则病挡之,无病,则人挡之,这些抗生素很可能伤害人体的正常代谢,所以孩子在连续注射抗生素后,胃肠功能紊乱了,皮疹也出现了。
大家注意到吗?这个问题和文章开始我提到的7岁男童湿疹病案有许多相似处。
第三,小儿患病多为急性病,五脏六腑功能并无严重紊乱问题,初得病时可以用小儿推拿疏导经络,夜里早睡,白天多晒太阳,鼓励小朋友多运动,饮食忌寒凉、油腻,均衡饮食,注意大小便情况。如果病情较严重,当即时就诊,医院病人多,小朋友易发生再感染,在人流密集区域,可以戴口罩,勤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