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记者听说了一个令人唏嘘的事。一位风尘仆仆赶回老家的儿子,推开门后却险些当场昏厥,原来他牵肠挂肚的父母早已倒在家中,没了呼吸。
在人口日益老龄化的今天,儿女长期在外的独居老人、空巢老人也不在少数,近年来,类似报道已不鲜见,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了人们面前:空巢老人缺乏自理、自救能力,一旦发生突发情况,老人无法自救,对于这样的悲剧,我们除了扼腕叹息,更要严肃地去解决养老问题。笔者认为,关怀空巢老人需要亲人、社会综合发力。
其一,去年7月,关系亿万百姓“养老明天”的法律—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实施,“常回家看看”首次被写入法律。既然“常回家看看”入法,那《常回家看看》就不只是一首歌,应该是儿女时刻的牵挂。常回家看望老人是子女应尽的义务,子女都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定期探望父母,对父母进行关心和关爱,保障他们的安全。另外,要让“常回家看看”能真正落到实处,更应在一些客观条件上进行完善,比如用人单位合理调整员工带薪休假期限,专门设立探望父母假期等。
其二,独居老人频频发生意外,无疑是社会之痛。关怀空巢老人也不仅是亲人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社区、物业也要更加关注空巢老人们的生活。首先,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救助空巢和独居老人的办法。在目前不能对所有独居老人提供集中赡养的情况下,大力普及护老铃、呼叫器等,尽量让他们能颐养天年。其次,要逐步建立完善的社会化养老网络。比如,在社区推出居家养老志愿服务计划,让退休老人和赋闲在家的居民加入“邻里互助”服务行列,以定人、定点、定帮扶对象的形式,为本社区邻近的困难老人提供“每天一访”和生活照料服务,使帮扶范围逐渐覆盖至全街区的独居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