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孩子意外坠楼,又是被独自留在家里,这样的悲剧令人感伤。曾几何时, 各地的“托举哥”及时挺身而出,平凡举动拨动着人们内心美好的琴弦。然而“托举哥”不会随时降临,也不是每次孩子坠楼都有雨棚接住,指望运气不靠谱,关键是必须把险情及时化解。
保护儿童安全,广州等地曾立法禁止10岁以下孩子独处,虽然监管难,但意义不容否认。其实对父母来说,最惨痛的惩罚莫过于骨肉分离,与其事后谈追责,不如提前设置牢固防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孩子的安全必须维系于父母的职责。不管是坠楼,还是被反锁屋内突发火灾,父母理当提醒、教会孩子使用煤气和电器等一些正确方法,特别是把火机等危险品放好,检查盗防网是否过稀、窗户是否稳固等,注重细节及时排除隐患。对不谙世事的幼儿,最好的办法是把孩子置于视线之内,临时有事,可以托亲朋好友代为照看等,处处设防不留“缺口”。
照顾孩子不只是家庭的事情,需要建立完善社会支援网络。诸如职能部门多建公益性托管中心,或者购买社会服务,公益、慈善组织也可搭建相关载体,企业为员工提供更多便利,让孩子学习琴棋书画和参与娱乐活动,孩子们有地方去、有事情做。每个城中村、工业区、社区都少不得“爱的小屋”,共同筑好隔离墙。
孩子发生的意外呼唤责任意识的回归,这不应是正确的废话,必须从细节入手,多做实实在在的事情。每起孩童坠楼事件,理应带来更多理智的反省,夯实安全的“篱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