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热不仅仅是降低患儿的体温,最主要的应是缓解患儿因发热引起的不适。很多家长选择在孩子发热的时候用药物降温,其实我们是需要判断的。那么小儿发热,啥时候需要药物降温?
多吃退热药好不好?
当孩子体温升高,感到不适,或体温过高,可能引起惊厥时,首先应该想办法使体温降低一些,也可以吃一些退热药。但多吃并没有好处,因为吃多了,汗出得太多要伤身体,而且有些退热剂吃多了要影响白血球,有的还会引起变态反应。所以退热药的应用应该选择合适的时机,并给予适当剂量,不能滥用。
什么情况下需用药物降温?
(1)发热过高(40℃以上),特别是小儿既往有高热惊厥史者,应及时给予退热药(体温38.5℃以上则可服用退热药)。
(2)经物理降温,体温仍高的患儿,可应用退热药。
(3)长期发热或高热不能得到满意控制,如急性血吸虫病、丝虫病、布氏杆菌病、结核病及癌性发热等可考虑应用解热药。
药物降温固然可达到快速有效的降温目的,但适应症掌握不好,药物应用不当也会带来严重后果,所以药物降温也不能盲目滥用。在下述情况下禁用或慎用退热药:
(4)不满三个月的婴儿应慎用,以防大量出汗后引起虚脱。
(5)有退热药过敏史者禁用。
(6)胃溃疡患者应禁用水杨酸类退热药,以防并发消化道大出血。
小儿发热,并不是任何时候都需要用药物降温的,开始时还是要用物理降温,之后需要判断情况给予药物治疗。如果你想掌握更多儿童误服药物后怎么办的这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本站的近期更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