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校园凶杀行凶者心理分析

校园本是平静和谐的学习场所,为什么会接二连三的出现凶杀案呢?近年来,我国各地频频发生校园凶杀案件,相信大家在新闻上也看到过吧。校园凶杀行凶者,多数本性懦弱、性格偏执,不敢报复强者,意图通过加害弱者引起社会巨大轰动,满足他们自我失衡心理下的自我存在感。校园凶杀行凶者心理是怎样的,是什么样的心理导致他们行凶杀人呢,接下来本站帮大家分析一下。

校园凶杀行凶者心理分析如下;

一、凶徒有受人同情的遭遇,那些惊人案件中的凶徒,有失业的,有久病的,有失恋的或是受到了感情的创伤,又或是受到了社会不公平的待遇,他们受尽了强者的压制。有相同遭遇的人并不在少数,为什么不是所有有这些遭遇的人都去行凶,而是只有部分人。透过案情分析,我们发现其中多数校园凶杀案的犯罪人性格偏执或近于偏执。

二、行凶者多为幼年成长时期缺乏关爱者,本性懦弱或是偏执经调查分析可得,行凶者多为幼成长时期缺乏关爱者。从心理动力学的规律来看,在成长早期缺少爱特别是父爱的人,人生目标不明确,自我价值感缺乏。他们当中形成懦弱性格者平日易忍气吞声,可以委屈自己而顺从别人,但其实心中会认为自己正遭遇不公平对待。这种懦弱性格很常见也最危险,他们内心的压抑、不平感长期得不到释放,若再加上在人生重大事件上不断受挫,积累到一定程度或遇到“导火索”就会爆发,心起报复社会之念。

三、这些行凶者意图报复的目标本应是有所针对性的,即那些平时给予他们不公平待遇者或是压制他们的强者,但是由于他们本性的懦弱,他们不敢选择强者作为报复对象,只敢将屠刀伸向比他们更为柔弱的校园生命,同时意图在社会中激起强烈反响。

四、校园人群既是社会弱势群体更是社会最为关注的群体,人员集中,以他们作为犯罪目标,无论采取刀砍还是枪击方式,都极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引起社会巨大反响,满足行凶者不被社会重视而导致的失衡心理,让他们在行凶过程中得到极大的心理快感。

校园中的师生,处在相对安全的校园环境中,防范意识较少。特别是幼儿园的孩子和中、小学生,更是手无缚鸡之力,极易成为犯罪分子的作案目标,而且会让犯罪分子频频得手,屡屡达到犯罪既遂状态,社会危害性极大。除此之外校园中的学生们也要合拼共处,这样才能营造出更好的学习气氛。想知道如何正确处理同学关系吗?那就继续关注我们的校园暴力知识,相信你会找到答案的。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校园凶杀行凶者心理分析  心理分析  心理分析词条  行凶  行凶词条  凶杀  凶杀词条  校园  校园词条  
校园生活常识误区

 校园火灾逃生误区

校园为什么会发生火灾呢?校园火灾可能是电线短路、接头接触不良导致电器线路火灾,也可能是被附近燃烧的楼房引燃。如果校园发生火灾应该在第一时间拨打火警电话,然后就是...(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