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表明,目前二年级以上小学生大约有45%左右有不同程度的厌学心理,其中有20%左右的学生有较严得的厌学心理。那么小学生厌学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面就跟着本站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作为一种心理现象,不是特定学生所有的,而是所有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共同潜在的问题。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城镇还是乡村、小学还是中学,厌学现象都普遍存在。作为基础教育危机的一种表征,我国中小学厌学现象有愈来愈严重的趋势。学习是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任务,也是当代学生苦恼的主要来源之一。
厌学是学生对学习采取敷衍态度或排斥、拒绝行为的一种消极现象,是学生的学习需要得不到满足或缺乏学习兴趣时对学习丧失信心的一种心理反应。
在教育教学中,常发现有的学生下课精神焕发,活蹦乱跳,而一上课,却无精打采,情绪低落。不愿完成作业,学习效果极不理想。这其实是学生的厌学心理在作怪。厌学是学生对学习采取敷衍态度或排斥、拒绝行为的一种消极现象,是学生的学习需要得不到满足或缺乏学习兴趣时对学习丧失信心的一种心理反应。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学困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厌学情绪,只是表现程度不同罢了。厌学心理严重影响了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危害性。小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就通过对本班学生的观察和研究所发现的厌学成因及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家长教育方法不当,是孩子产生厌学情绪的根本原因
1、过分溺爱、放任自流或要求过严态度粗暴。
有好多学生由于父母,工作繁忙,忽略了教育孩子的责任,对孩子放任自流。或把教养孩子的责任转移给爷爷奶奶。老人疼爱第三代,往往比较注重生活方面的照顾,缺少心理上、感情上的交流。由于照顾太多,过分溺爱孩子,这些小学生的依赖性强,懒惰思想严重。导致这些学生缺乏责任心与自制力,上课自由散漫,独立性较差,把不良的生活习惯带到学习中来。久而久之,学习自然跟不上了,越是跟不上,越是不愿学习,形成了恶性循环。
相反有些家长以成人的尺度要求孩子,甚至非打即骂。对孩子严格要求固然重要,但过份地严格特别是用粗暴的手段对待孩子,非但达不到目的,反而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2、父母感情不和,缺少家庭温暖。
我们都知道,温馨的家庭生活和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是孩子成长的阶梯。在这样自由、平等、和谐、充满着爱的环境中,孩子心情会舒畅、精神振奋,容易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往往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探求欲望,同时往往也能充分认识自我价值,其独立学习、解决问题和适应社会的能力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反之,一个充满“战争”气氛的家庭,只有给孩子带来焦虑和不安。孩子没有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心理上有压力,就容易引起厌学情绪。在与一个没有完成家庭作业的学生谈话时她这样告诉我:“我爸爸昨晚又喝酒,和妈妈吵架,他们说要离婚,还问我要随谁过。”在现代社会中,年轻父母很重视孩子的教育,但像这样的家庭也不在少数。
以上就是对小学生厌学的原因有哪些的介绍,如果你对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怎么办等有关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本站学生厌学安全常识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