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菌的毒性极强,远远高于氰化物、砷化物和有机农药的毒性,其中以B1毒性最大。当人摄入量大时,可发生急性中毒,出现急性肝炎、出血性坏死、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胆管增生,下面来看看黄曲霉菌多少温度可以杀死吗?
黄曲霉毒素非常耐热,只有通过长时间高温(100-120℃)作用,如高压消毒和锻烧才能使其大部分失活。在一般情况下,巴氏消毒法或烘烤面包的热度并不足以使黄曲霉毒素完全灭活。这些毒素对强酸和强碱较敏感。因此,在提炼油时,用氢氧化钠萃取游离脂肪酸的工艺可以进一步破坏毒素的活性。
尽管黄曲霉毒素的毒性很强,但必须一次性摄入含有大量黄曲霉毒素的霉变食品才会发生急性中毒疾病。对于人类,多见由于持续性摄入亚急性量而造成慢性中毒的情况,例如引起肝硬变和肝脏纤维样病变。不仅霉变食品,那些在运输过程中污染灰尘而霉变的粮食和花生中也可能带有黄曲霉毒素而危害人类。毒素在肝脏、心肌和肌肉中逐渐积累而增强它的毒性。对肝脏的直接损伤可能导致基因畸变(畸胎或死胎),但大量的动物(鼠类、鸟类和鱼类)试验结果证明,它们有很强的致癌性,主要是诱发肝癌。有人认为还会诱发肾癌。黄曲霉毒素的致癌性与其它致癌物如二甲基亚硝胺的作用有明显的关系。
在各类黄曲霉毒素中,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最大,其次是M1、G1、M2、B2和G2。因此,许多国家规定了黄曲霉毒素在食品中的极限值,即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含量不允许超过此值。
黄曲霉是温暖地区常见的占优势的霉菌,其生长温度范围在4—50℃之间,最适生长温度为25—40℃。黄曲霉毒素形成的最低温度为5—12℃,最高为45℃,最适温度为20—30℃(28℃)。在肉制品中,当温度在10℃以下时,则不生成黄曲霉毒素。曲霉比其它霉菌更耐旱,而且环境的酸碱性对其影响不大,在pH2—9的条件下都能生成黄曲霉毒素,不过在pH2.5—6.0之间的酸性条件下,毒素的生成量最大。黄曲霉能在含氧量极低的环境中生长,在缺氧环境中发酵。即使在充填二氧化碳的冷库中,黄曲霉的生长也不受影响,不过能明显地延缓黄曲霉毒素的形成。
黄曲霉和寄生曲霉广泛存在于土壤、灰尘、植物及其果实上。特别是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核果类和谷类上更为常见。所以必须注意检查特别容易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品原材料,以及用这些原材料加工的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这些食品有花生、核桃、开心果、杏仁、桃仁和李仁、椰丝、芝麻和各种粮食。
以上是本站小编介绍黄曲霉菌多少温度可以杀死的内容,本网食品安全知识库中还有很多关于食品污染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可以让家人吃上更健康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