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的成功骗子都是一个个高智商人才,他们善于捕捉人们的心理弱点,懂得循序渐进将敌人引入预先设好的陷阱里。对于诈骗个人信息,他们更是有一套独门秘籍!接下来,一起来看一下信息诈骗分子常见手段!同时附送信息诈骗应对方法,绝对超值!
不得不说在应对信息诈骗问题上的最佳办法,就是不予理睬或电话核实,这也是公认的最简单粗暴的应对方法,不过呢!这一招不是所有人都能学得来的!这是需要强大的防忽悠内心作支撑!
信息诈骗常见手法一、开放式聊天套取个人信息
一般的对话形式如下,对话名称为任一人!
“王阿姨,你最近恢复的怎么样啊?”
“我在家感觉很不错,谢谢。你是陈大夫吧……”
像这样的电话聊天,在通讯诈骗中很常见,最典型的莫过于“猜猜我是谁?”在心理学上,这叫开放式聊天,骗子的问题都很宽泛,也就是在掌握留白艺术,等着受害者去填充,让你猜测性地去填空,其目的在于通过“套话”而获取你的个人信息。
这种诈骗案件有一个共同点,即骗子已经掌握了市民的个人真实身份信息。骗子利用掌握的情况,实施精确诈骗。一开始聊天,往往先示好,让你放松警惕,然后慢慢地套话,把你引入事先设好的陷阱,然后编造借口让你汇钱。
信息诈骗应对方法:随意编造式的反问
应对骗子的这种手法,专家建议市民,在聊天中故意张冠李戴式地反问,比如你故意说错某个亲人的姓名或工作地点,然后很随意地问骗子,这样的问题只要两三个,对方就能露出马脚。
信息诈骗常见手法二、冒充权威,利用他人怕留污点而急证清白心理
冒充公检法诈骗很常见,中招的市民比较多。这类骗子利用的是人们惧怕犯错误,急于证明自己清白的心理,当你被的防卫心理被调动起来而表白解释时,反而给了骗子机会。因为很多人不清楚公检法的办案程序,一但被骗子说你犯罪了,就会急于辩解,辩解过程中对骗子透露的个人信息就越多,就越容易被利用。
信息诈骗硬度方法:宁可信其无,不可信其有
如果接到冒充“公检法”的电话,说你可能涉及什么犯罪行为,专家建议,面对这类诈骗犯罪来说,心理上要“宁可信其无,不可信其有”,自己办没办过违法的事自己最清楚,直接挂掉电话,才能最大限度减少被骗。同时从专业角度上讲也不科学,一个人真犯事了,“公检法”会找上门的,为了防止你跑掉,怎么可能先电话通知你呢?
信息诈骗常见手法三、因相信熟人反而放松了警惕
QQ盗号诈骗、朋友圈盗号诈骗等手法,都是骗子利用木马病毒盗取了网友的QQ号或微信号,借着通过病毒文件盗取密码,掌控网友的QQ号或微信号,从而了解网友与各个好友之间的关系,从中分析出有诈骗价值的对象,抓紧时间学习和模仿。一旦发现哪天有机可乘,就把网友QQ或朋友圈中真正的好友悄悄删掉,由骗子假冒出现,他再编造各种借口,向网友借钱。这种作案手法是高科技加上心理战术,对老百姓双重迷惑欺骗。
信息诈骗应对方法:打电话核实是唯一办法
现实生活中,无论朋友跟你多熟悉,或者亲友与你多亲近,遇到通过网上QQ、朋友圈等方式向你借钱或让你转账的,从安全的角度出发,唯一自我保护的方式就是,直接打个电话去核实。
信息诈骗常见手法四、贪便宜又好奇难免被牵鼻子
通讯诈骗中的中奖诈骗、各种补贴或退税诈骗,实际上是利用了老百姓贪便宜又好奇的心理。一般老百姓听说中奖了,或者新政出台不久,能拿到所谓补贴或退税了,在贪便宜的心理驱使下,先是会半信半疑;接着,就在好奇心的怂恿下去追问,我怎么会中奖或有补贴?骗子再根据编好的说辞,让你从“半信半疑”变成“深信不疑”,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信息诈骗应对方法:绝不相信“天上会掉馅饼”
一夜暴富那是电视剧的情节,要知道 “天上真的掉馅饼”,那地上陷阱就已经留好。所以,接到中奖、退税或领补贴等电话或网络信息,第一个念头就是不相信,然后挂掉电话不予理睬。
信息诈骗常见手法五、被骗子蒙蔽却宁受虐不改错
通讯诈骗案件中时常出现骗子的电话打得不停歇,有时三四个小时跟你聊天,以致出现极端案件,比如受害人在骗子诱导下,边打电话边汇款,即使民警、保安、银行人员去阻止,受害人已被洗脑了,这时也不会相信自己有错。
专家说,这是针对一些老年人或信息闭塞的人实施的典型的连珠炮式询问或诱导,让受害人渐渐处于心理疲劳之中,根本没时间去思考,更不可能清醒过来。骗子很明白,很多人有宁肯错下去也不愿认错的受虐心理,他们通过连续不断的利诱、恐吓、示好等手段,成功为受害人完成了洗脑,为诈骗打开了通道。
信息诈骗应对方法:突然的“思维中断法”最为有效
骗子是针对人的心理弱点设置陷阱,那么对这种洗脑式的诱骗手段,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突然的“思维中断法”,切断受害人的思路,使其醒悟过来。如果遇事了,还是让自己断一下篇,再提其他!
综上可知,信息诈骗分子个个是高手,如果没有足够的道行,还是别与他们周旋。同时即使自己不明白,也要学会沉默,接到陌生电话,多听少说,话说多了,骗子总会有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