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霜霉病在无性繁殖时,从菌丝上生出孢囊梗,由气孔伸出,无色,无隔,单生或2~4根束生,长260~300μm,主枝基部稍膨大,重复的两叉分枝,顶端2~5次分枝,主轴和分枝呈锐角,顶端的小梗尖锐,弯曲,每端长一个孢子囊。孢子囊无色,单胞,长圆形至卵圆形,24~27×15~20μm,萌发时多从侧面产生芽管,不形成游动孢子,那霜霉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加强栽培管理,适当稀植,采用高畦栽培,浇小水,严禁大水漫灌,雨天注意防漏,有条件的地区采用滴灌技术可较好地控制病害;有条件优先应用粉尘剂或烟雾剂防治。发病前可选用5%百菌清粉尘剂每亩1千克喷粉预防,10~15天1次,或选用45%安全型百菌清烟剂重烟预防,每亩0.5千克,7~10天1次。发病初期选用50%安克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2.2%普力克液剂6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80%赛得福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喷雾时应尽量把药液喷到基部叶背,那么白菜霜霉病有哪些症状特点呢?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初为淡黄色或黄绿色病斑,扩大后呈黄褐色,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空气潮湿时,在叶背病部产生白色至灰白色霜状霉层。
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十字花科蔬菜上或冬贮种株的根头上越冬,有时还可混在种子中越夏或越冬,次年春季条件适宜时萌发侵染幼苗,由春播十字花科蔬菜传到白菜等秋播十字花科蔬菜上,混在秋播种子上的病菌,播后直接为害幼苗。南方全年种植十字花科蔬菜的地区,病菌可在寄主上全年传播为害。
病害发生和流行的平均气温为16℃左右,病斑在16~20℃扩展最快,高湿是孢子囊形成、萌发和侵染的重要条件,多雨时病害常严重发生,田间高湿,即使无雨,病情也加重。北方大白菜莲座期以后至包心期,若气温偏高,或阴天多雨,日照不足,多雾,重露,病害易流行。
以上是本站小编介绍的白菜霜霉病有哪些症状特点的内容,本网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库中还有很多关于霜霉病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以便可以让种植户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