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如果处于天空多云而又少雨的情况,湿度往往保持在偏高的状态,白粉病也会特别严重。在极短期间,真菌会覆盖绝大部分叶面,不断吸取水分,使植物细胞无法保持饱满,阻碍叶片成长,严重时会使植物完全停止生长,那白粉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发病后要及时采取药物防治措施。在白粉病初发时可喷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5%的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7天至10天喷一次,喷药时先叶后枝干,连喷3至4次,可有效地控制病害发生。还可使用防治白粉病的其他有效药剂,如嗪胺灵、醚菌酯、丙环唑等;彻底清扫庭园可以预防或减轻来年的问题,在季末收成之后,应立刻清除瓜藤,不要等降霜来临。这些染病的残藤余叶都应装袋扔弃,不可用来堆肥,那么白粉病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1、气候原因
(1)早春气候原因。春季降水略偏多,气温略偏高。特别是进入5月份以后,昼夜温差较大,最大温差12℃。持续较大的温差,为白粉病后期发病迅速提供了有利条件。
(2)降雨量。孕穗灌浆期的温湿条件较好,湿度较高,雨量适中,气温偏高,则白粉病发生大流行。我市2008年4-5月,降水量73.4mm,4月份降雨日11天,5月份降雨日13天,降水密集,且是全市范围大面积连续降水,湿度较高,光照不足,加之5月份气温回升较快,适宜的温湿度,为白粉病发生流行创造了有利条件,所以白粉病较往年相比具有发生面积大、发生程度重、后期发病迅速等突出的特点。2009年我市出现持续干旱,虽4-5月份略有降雨,但降雨量仅34.5mm,降雨日也大大少于往年,所以除平川南部个别老水地点片呈中等偏轻发生外,其余发生面积、发生程度均轻于往年。
2、农业原因
(1)品种选择。农民选择丰产品种,但抗病性较差,感病品种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如晋麦47、临旱536、晋太170、烟农19等品种感病率较高。
(2)田间管理粗放。近年农民采用的撒播方式,加大了种子使用量,麦田植株密度也随之增大。植株间密度过大,影响田间通风透光,提高了田间湿度,使植株抗病性降低。不合理使用氮肥,造成植株贪青,发病重。早播、迟播,均有利于白粉病发病。去年秋季多雨,小麦播期普遍推迟,较大的田间湿度,为小麦白粉病病菌安全越冬提供了有利条件。部分麦田由于管理不当、水肥不足,造成植株生长衰弱,这也为白粉病的发生流行创造了适宜的环境。
以上是本站小编介绍的白粉病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的内容,一旦发现植物感染这种病害要及时处理,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敬请继续浏览本网的其他栏目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