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斑病的病原为尾孢菌Cercosporainsulana Sacc,分生孢子梗淡褐色,束生。分生孢子无色,鞭形,具3-7个隔膜。大小30-983.4-4微米。本菌生长发育最适温度27-30℃,37℃以上或5℃以下停止发育,致死温度为45℃,10分钟,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26-31℃,最适相对湿度98%-100%,以水滴状最好,那褐斑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褐斑病是依靠分生孢子在植株或落叶上越冬的,因此入冬前应摘掉全部受病叶片烧毁,然后喷一次波美5度石硫合剂,再移入温室贮藏。发病以后切忌再向植株上喷水,否则蔓延更快。发病初期应立即喷布多菌灵1000倍液,连续两次可将病情控制住。多菌灵价格较贵,也可在生长期喷布波美0.2〜0.3度的石硫合剂,那么褐斑病的病因是什么呢?
该病全年都可发生,但以高温高湿的多雨炎热夏季为害最重。单株受害叶片、叶鞘、茎秆或根部,出现梭形、长条形、不规则形病斑,病斑内部青灰色水浸状,边缘红褐色,以后病斑变成黑褐色,腐烂死亡。草坪上开始发病时,常出现大小不等的近圆形枯草斑。条件适合时,病害发展很快,枯草斑直径可从几厘米扩展到一二米。由于病斑中心的病株可以恢复,结果使枯草斑多呈“蛙眼”状,即中央绿色,边缘为枯黄色环带。
在清晨有露水或高湿时,枯草圈外缘(与枯草圈交界处)出现由萎蔫的新病株组成的暗绿色至黑褐色的浸润圈,即“烟圈”(由病菌的菌丝形成)。这种现象只是在叶片很湿或空气湿度很高时才可能出现。在病鞘、茎基部还可看到由菌丝聚集形成的初为白色后变成黑褐色的菌核,易脱落。在修剪较高的多年生黑麦草、草地早熟禾、高羊茅草坪上,通常没有烟圈。有经验的草坪管理人员,在病害出现之前12至24小时能闻到一种霉味,有时一直到发病后。若病株散生于草坪中,就无明显枯草斑。该病还可在冷凉的春季和秋季引致黄斑症状(也称为冷季或冬季型褐斑)。结缕草受害以健康草株中镶嵌着枯死株的环状斑为典型症状。褐斑病的症状表现很复杂,常受草种类型、品种组合、气象条件及病原菌的株系、立地环境和养护管理水平等方面影响。
以上是本站小编介绍的褐斑病的病因是什么的内容,另外本网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库中还有很多关于褐斑病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以便更好的了解植物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