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尘暴从专业角度称为颗粒物,它对人体的危害与其粒径和形态有关。一个粒径10微米的颗粒物,在空气中持续4~9小时,1微米的颗粒物在19~98天才能降到地面,更小的0.4微米则需要120~140天才能落地。而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越长的小颗粒物,越容易进入呼吸道深处,危害越大。那么吸入沙尘暴有哪些危害呢?下面本站为大家介绍一下。
从医学上讲,大颗粒物容易被鼻腔吸入支气管和气管,受到咽喉阻挡,沉积在上呼吸道。但它可通过纤毛运动,被推到咽部,随着人的咳嗽、打喷嚏排出体外,危害并不大。而小颗粒物中吸附着有害气体、重金属元素、有机污染物等有害物质。当颗粒物进入上呼吸道后,这些有害物质对上呼吸道产生刺激和腐蚀作用,使呼吸道的防御系统遭到破坏。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疾病。其次,沙尘暴能影响人体淋巴结、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增加对细菌感染的敏感性。据报道,受沙尘暴影响,两天来近百名山东青岛市民感染“链球菌”,造成呼吸道感染,特别是学龄前的孩子更容易感染此病。 另外,沙尘暴落在人外露的皮肤上,使皮肤腺和汗腺阻塞,可引起皮炎;落入眼中,会导致结膜炎。
此外,紫外线有消菌杀菌作用,沙尘暴能影响到紫外线的辐射强度,使致病菌随空气进行传播。医学研究还证明,紫外线波长在290~315纳米范围内,可促使7—脱氢胆固醇转变为维生素D,能预防儿童佝偻病的发生。所以,经常发生沙尘暴的地区,会导致儿童佝偻病的发病率上升。 吸附在颗粒物上的多环芳烃、重金属等有机物,具有很强的致突变性和致癌性。
想要了解风灾有哪些常见风型请到本站,更多的自然灾害安全小知识尽在本站,在这里我们会为大家介绍更多的沙尘暴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