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青枯病系由水稻生理失水所致。多发于晚稻灌浆期,断水过早,遇干热风,失水严重导致大面积青枯。长期深灌,未达度搁田,根系较浅容易发生青枯。土层浅,肥力不足,或施氮过迟也易发生青枯,那青枯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采用生物植保技术进行青枯病的防治,根据土壤以菌抑菌平衡原理,在作物青枯病发病初期追施HILOT菌博士海洋多肽生物菌剂10-15kg可以沟施或穴施,在使用之前,先把菌剂跟麦麸混合,调入牛奶3-5kg后,施入土壤,用土盖好;定植时用杀菌农药灌根或浸根.移栽前77%可杀得500倍液进行灌根,或用农用硫酸链霉素3000一4000倍液或甲霜恶霉灵600-800倍液,进行浸根,1~2小时,那么水稻苗期青枯病有哪些特征呢?
症状多发生于旱育秧水稻幼苗2.5叶期前后,病苗叶尖不吐水,叶色灰绿、萎蔫,苗床成穴,秧苗基部与根部极易拉断,叶片打绺。在天气骤晴时,幼苗迅速表现青枯,心叶及上部叶片“打绺”。幼苗叶色青绿,最后整株萎蔫。苗床水稻秧苗出现成片青绿枯死。
1.温度管理
播种后到出苗的一周时间里,天气比较凉。大中棚以密封保温为主。棚内温度最好控制在30~32℃;当气温降到零下时,大中棚可用四周围草帘、床面覆盖、棚内熏烟等方法保温防冻。秧苗1.5叶时,棚内温度控制在25~30℃,苗高在4.5~5.0cm;2.5叶时温度控制在20~25℃,苗高7.5~8cm;3.5叶时温度控制在20℃,苗高12.5~13.5cm。
2.水分管理
2.5叶前严格控制浇水,2.5叶以后随着棚内温度升高,秧苗需水量加大,要注意浇水,尤其是钵体盘育苗抗旱能力差,应重点注意浇水。苗床是否缺水可根据秧苗确定:当早晨秧苗叶尖普遍有露珠时为不缺水;当早晨秧苗叶尖露珠减少或无露珠以及中午叶片打卷时为缺水。缺水时要在早晨太阳出来前后或晚上太阳下山前后及时浇水,浇水要一次浇透,尽量减少浇水次数,浇水要往复缓慢喷浇,水温要在15℃以上,可用大缸等容器或晒水池困水。
3.通风炼苗
秧苗一叶时开始通风炼苗,蹲苗防徒长。随着苗越来越大和天气越来越暖和逐渐延长通风时间和加大通风口。放风时要选在晴天上午9~10时开始放风,下午2~3时把膜放下。风口应选在背风的一侧,别让风正吹到稻苗上。
以上是本站小编介绍的水稻苗期青枯病有哪些特征的内容,一旦发现要及时进行治理,本网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库中还有很多关于青枯病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以便可以提高作物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