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菌在稻草和种子上越冬后,次年春天(气温约15℃时)遇阴雨,便萌发出病菌孢子,随风、雨进入附近稻田传病。水稻发病后,病斑上又不断产生孢子,扩大蔓延危害,那稻瘟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培育适龄壮秧,合理密植,拉线条栽,重施基肥,科学施用n肥,增施磷、钾肥,使稻株体内可溶性氮化物减少,促进根系纵深生长。合理用水,以水调肥、促控结合,一般保水返青后,分蘖期浅灌,够苗后根据土质排水晒田,减少无效分蘖。有灌溉条件的地方提早节令,种植高产、抗病品种,用品种抗性控制稻瘟病发生与危害,下面具体了解一下水稻稻瘟病有哪些防治难点吧?
1、气候因素。在影响稻瘟病发生和流行的气象因素中,最主要的是温度和湿度,其次是光照和风。当温度在20-30℃,湿度在90%以上,稻株保持一层水膜的时间达6-10 h。则分生孢子最易萌发和侵入。
2、品种感病。优质水稻抗病品种多年连续种植,会逐渐退化,造成异常气候条件,丧失抗病性,发病率明显增加。
3、田间管理不当。如果施肥不当也会引起稻瘟病的发生。追施氮肥过多或过晚,水层管理过深,使水稻植株贪青,抗病力差,有利于病菌的侵入、生长和繁殖,因而发病严重。
4、化学药剂防治问题。由于栽培措施和施肥情况的不同、药剂防治效果差别很大。栽培密度过大、氮肥施用过量、发病期间降雨多,防治次数再多也难以阻止病害的发生。
以上是本站小编介绍的水稻稻瘟病有哪些防治难点的内容,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敬请继续浏览本网的其他栏目内容,以便可以让植物更快速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