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囊炎是一种位于毛囊口的化脓性皮肤病。中医学认为毛囊炎系因湿热内蕴,兼之风热之邪外袭,郁阻肌肤毛窍所致,或因素体虚弱,腠理不固,外受热邪所致。根据不同的临床症状表现可分为热毒夹湿型、血瘀型、气血两虚型、肾阴虚型等4种类型。其治疗宜分类施治。
热毒夹湿型
主要症状:皮肤表现为红色丘疹及小脓疱,患者自觉有轻度瘙痒,伴有痛感。同时感觉精神不振,常有口渴或者口苦感。查可见舌质稍红,苔薄黄或黄腻,脉弦或弦滑。
治疗方法以清毒为宜
汤剂:蒲公英、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各15克,野菊花、黄芩各12克,栀子、黄连各9克,土茯苓、白花蛇舌草各30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中成药:穿心莲片、牛黄解毒片、清开灵口服液均可(按照说明服用即可)
血瘀型
主要症状:皮肤病变反复发作,痒躁不已。查可见舌质黯红或紫红,或舌尖边有瘀斑,舌苔少,脉弦涩。
治疗方法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为宜
汤剂:金银花30克,连翘、重楼各15克,赤芍、天花粉各12克,当归尾、浙贝母、白芷、乳香、没药、皂角刺各9克,炒穿山甲12克(先煎),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中成药:可选用大黄廑虫丸,口服,每次3—6克,每日2~3次,温酒或温开水送服。
[!--empirenews.page--]
气血两虚型
主要症状:皮肤病变反复发作,迁延日久,疹色淡红。可伴有面色发白,气短,纳呆,神疲乏力。舌质淡,少苔,脉细或细弱。
治疗方法以补益气血,托毒消肿为宜。
汤剂:生黄芪、党参各20克,当归、金银花、连翘各15克,白术、茯苓、赤芍各12克,皂角刺、白芷各9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可复渣再煎服,每日1剂。
肾阴虚型
主要症状:皮肤病变发作时伴有耳鸣,腰酸腿软,烦躁不安,夜睡难寐,口干等症状。查可见舌质红,少苔,脉细。
治疗方法以滋肾养阴,清热解毒为宜。
汤剂:生地黄25克,山药30克,牡丹皮、泽泻、茯苓各9克,天花粉、麦冬各12克,生黄芪20克,金银花、连翘各15克。水煎服,可复渣再煎服,每日1剂。
无论哪种类型,均可以外用双柏散或金黄散水蜜调敷,可加速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