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烧药多久见效
宝宝发高烧,高于38.5℃才需要考虑吃退烧药。过早用退烧药,不仅会影响身体免疫功能,延长病程,还可能因退热掩盖症状,加大原发病的诊断难度。低于38.5℃物理降温即可,而且适当发烧还能增强抵抗力。
而吃了退烧药后多久能退烧?一般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可以起作用,达到退烧效果。不过有缺水症状的话,所以在这期间,也必须用退烧物理办法,以及让宝宝多喝白开水,多排尿,能帮助更快见效。当然,也有可能再次上升,需要查明发烧的原因。还有,服药后要注意观察体温和患儿表现,不要急着加药或换药,以免引起药物过量。很多人为了快速降温,不到间隔时间马上又服同种药,或者同时服用其他的退烧药。这样做容易造成退烧药蓄积,损伤肝肾。
退烧药最多服用3天
宝宝吃退烧药时,建议最多服3天,这是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一方面,退烧药只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多用无益,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病灶;另一方面,如果感冒引起的体温升高,通常持续2—3天,如果超过3天,病情可能变得复杂,最好入院治疗。
而实际生活中,建议吃退烧药半小时到一小时后不见效的话,最多加服一次,不见效,最好及时去医院处理。另外,体温超过39摄氏度这种严重发高烧的,应尽快去医院就诊,别想着在家自行喂宝宝吃退烧药有用。
吃了退烧药还是高热怎么办
1、吃退烧药时还需借助物理降温
体温下降需要通过增加人体的散热来完成的,主要是通过皮肤发汗、尿液排出等完成。所以,即使药物选择正确,剂量使用恰当,但要达到理想的退热效果,必须摄入足够的液体,不然退热药就不能发挥退热的作用。此外,适当的物理降温有助于达到更好的退热效果,比如温水浴。
2、再加服一次退烧药
当然,发热期间,还要注意一点,体温时高时低是普遍现象,须待病因消除、疾病治愈后,体温调定点恢复到原来的设定,体温方能恢复到正常。切勿因短暂的烧退而心喜,因为一会儿之后,仍有可能再次回升成高温。只要原发疾病没有好转,退烧药作用消退以后,发热可以再次出现,这时可以加服一次药物,以加强药效,达到退烧效果。但一般时间间隔6小时以上最好。还有,吃退烧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宜过频过量,以免出现副作用。
3、加服后无效需及时就医
如果加服一次药物后,宝宝还是不退烧,考虑是有病原菌感染,如病毒,必须去医院行血常规化验,明确诊断后再对症治疗,如果是感染严重的,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输液治疗的,如输液抗病毒,消炎。
4、明确退烧药只是缓解发烧
必须明确,使用退烧药只是缓解发烧这一症状,不能治疗引起发烧的感染本身,不是说退烧就是疾病好转。如果是细菌等病原体引起的感染,还应综合治疗。